诺贝尔简介及代表作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什么?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长篇小说《蛙》。《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有很多网友说莫言只是小学文化?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呐。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我看要分两方面来看,不能用一个标准。
1、按照咱们世俗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莫言的确是一个小学文化,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就是说连小学毕业证没也没有。
按照咱们现在的评价标准,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通常要用学历表示,一个人有高中毕业证,就是高中水平,有大学毕业证,就是大学水平。
而莫言连小学毕业证也没有,可不就是小学文化水平。
2、按照实际水平的标准莫言虽然没有小学毕业,但是他们那个年代,能好好念书的人有多少,他们只是没机会读书而已。
但是错过了上学的学习机会,不代表以后就永远是这个水平,人在以后还是可以自学的,而且在他们那个年代,有很多自学成才的大师,数学家,华罗庚就是其中一个。
莫言也是这样的,通过自学,完全让自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按照实际水平,你觉得莫言还是“小学生”吗?
我不敢说一定能达到博士、博士后的水平,但是肯定不是小学水平,这点肯定毋庸置疑。
3、为什么要刻意强调莫言的小学水平说起莫言,很多人都会提起他的小学水平,为什么呐?
这个就是刻意对比,一个小学水平的人,都能得诺贝尔奖,这说明什么,说明能力才是第一位,学历只是一个文凭而已。
不过在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比较看重文凭,而忽略真正有能力的人。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太看重学历,真正能做出贡献,一样会得到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认可。
总的来说,我们这个社会还是看重能力的,有能力的人不会被埋没,只要你是真正的人才,经过漫长的时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现在很多企业,还是对学历怀有偏见,希望社会上不要有这种风气,企业也不要助长这种文化。
正如龚自珍当年的名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大家好,我是小强,喜欢读书和走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才有趣味,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和评论,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相互交流和学习。
泰戈尔凭借哪部作品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泰戈尔1913年,因《吉檀迦利》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吉檀迦利》是印度作家泰戈尔创作的诗集。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泰戈尔凭借该作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扩展资料:
作为泛神论代表作的《吉檀迦利》,描写了诗人对神的赞颂,对神到来的渴望,与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与神合一的狂欢,寄予了诗人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和沉思。从诗行间,令人感受到诗人生命激情,若无形的力量,引导着读者走向诗人构筑的激情与爱的世界里。
印度本是一个崇尚宗教的国度,千百年来人们孜致以求努力在宗教的神秘世界之中寻找人生启迪和慰藉。泰戈尔将现代西方人文主义、科学思想与印度传统宗教相融合,潜心汲取印度各种教义中的积极因意,用西方现代文明与印度古典哲学精神相结合。
创造了独特的的“诗人的宗教”,这种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充分体现在《吉檀迦利》中。
泰戈尔的故事:
那个时候他只有十八岁,正准备到英国地区深造,可是他的英语却并不是很好,所以在孟买地区经过一个哥哥的介绍,他找到了一个医生的女儿作为英语方面的老师,而泰戈尔也住到了这个医生的家中,那个医生的女儿名字是安娜,也就是这个泰戈尔的故事的女主角。
她是一个十分美丽聪慧的女孩,一直在英国生活,不仅英语十分的优秀,而且对于英国地区的风俗和习惯都有着很好的了解。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一见如故,本来学习的过程是十分顺利的,可是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泰戈尔却陷入了忧郁之中。
原来他已经喜欢上了安娜,可是却不知道怎样向他表白,而泰戈尔不知道的是这个美丽的女孩儿也早已喜欢上了他,两个人谁都没有捅破这层情愫,就在泰戈尔准备告白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家中的消息,他必须马上返回家中,可是他没有想到这是他们两人的永别。
在他离开之后,安娜被父亲安排嫁给了另外一个大她很多的人,没过多久安娜就去世了,当泰戈尔得到消息的时候安娜已经离开了人世。尽管后来他也结婚生子,和妻子的关系也非常不错,可是在老年的时候他依旧会想起这段故事。
诺贝尔文学奖是什么?
世界上最耀眼的文学奖项之一,知名度最大。中国人获奖后,再次获得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除了全球文学竞争激烈,就是当代中国文学边缘化日渐增大。
诺贝尔文学奖是所有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终极目标,大多数获奖者也都如愿以偿地延长了寿命。再一次验证,顶级荣誉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安慰。
文学性的争论,诺奖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事物 但也是人为主观评论所得,凡是文学就代表了主观学科。因而诺奖作家或作品是无法准确得到绝对认可,因而诺奖的争议伴随着它的声望一起被写进了历史。(托尔斯泰、鲁迅、博尔赫斯、卡夫卡、米兰昆德拉)都被无情错失。
诺奖的误解,曾几何时,诺奖被误认为和和平奖一道划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裁竞争国家的手段,语言是宣传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根,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更是人心的指导老师。一百多年来,诺奖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始终排在前面。
最后,我国作家中除了莫言在2012年“侥幸”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现有其他作家可能的获奖者(坊间传闻)有阎连科、残雪、李锐以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女诗人贾浅浅之父贾平凹。不知各位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这几位,你还看好谁?
鲁迅为什么没得诺贝尔文学奖?
时不时就有人拿这个无厘头的问题考问大家。其实根本不存在鲁迅得不得诺奖的事,只是有人问过鲁迅,向诺奖推荐名单,鲁迅回绝了,并说自己不配,当时中国也无人有资格领这份奖金。仅此而已,年年炒这个旧闻,累不累啊?
不是说民国出大师么?这图上的人物及作品,就文学、历史学来说与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作比起来,差吗?胡适,当时的北大校长兼教授,头戴39顶博士帽,考据学数他厉害,曹雪芹就是他考证为巜红楼梦》作者,一锤定音至今未变,虽然只有半部哲学史却很有名,白话文倡导者之一,新诗开拓者,算是打油诗的开山鼻祖,连”狂人”李敖都佩服他,这李敖可是连鲁迅都瞧不起的,说鲁迅无长篇小说之类的大作,算不得文学家云云,此论也只他一人敢说。
其实鲁迅最了解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鲁迅早已表态自己不配诺奖,别人还能说什么呢?鲁迅是文学家,还是一名战士,他的作品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杂文更是犀利的匕首,刺向论敌的胸膛,针刺时弊,讽刺反动政府,唤醒劳苦大众,被喻为民族魂。被毛主席肯定为最有骨气的民族英雄。而这些褒奖,岂是诺贝尔奖能给的?诺奖也是世界诸多奖项中的一种,有此无此均不影响对鲁迅的评价,只要我们中国人拥趸鲁迅的地位就足够说明问题了,不要天天谈鲁迅得不得诺奖这个略显无聊的问题了。再说,任何一种评奖之类,都有其规则。就诺奖而言,长篇大作是个标准,长篇小说、长诗作品不可或缺,至少有那么一二本长篇专文。莫言不就是长篇小说数篇入选的么?写长篇小说的中国文人不胜枚举,但要入诺奖法眼却委实不易,中国有名气的文学家,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郭沫若、张爱玲、張恨水、姚雪垠、王蒙、王朔等等多的是,文笔与莫言也差不离吧?为何仅莫言得了诺奖呢?这就一句话说不清了,主要还是莫言的作品翻译多,诺奖评委接触多而得”利”的吧?其他人的作品大多是中文,外国人是认不得的。张爱玲外文小说不少,但当时名气不及现在这么红火,而且诺奖只颁给在世的。所以莫言就成了唯一中彩的了。
但莫言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就公开说过,他愿意拿他的全部长篇小说换一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虽是戏说,也是莫言的谦虚。但文学价值和地位,鲁迅的中短篇小说确是文学宝库中的精粹。鲁迅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是一名教授,在大学教文学小说史,是做学问的专家,月薪300大洋,非名教授是拿不到这么高的薪酬的。第二,他是写小说的高手,中短篇巜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是其代表作,都是精品,入选大中小学课本;长篇小说据说有筹划并列了题纲,名称叫杨贵妃之类,不知何故未出品,时间不够,再加上身体不好,寿命不长,可惜了。第三,鲁迅最厉害的就是杂文了,古今中外的论战之文,拔得头筹的就是他,谁人的杂文比得过鲁迅,他说第二,谁人敢说第一?他在世时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那句”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就把那个著名的文人梁实秋打压得一生抬不头来,鲁迅文笔之厉害可略见一斑了吧!对鲁迅未得诺奖,不少人是愤愤不平的。其实如前面所述,这不算什么。起码在中国人心中,鲁迅永远是第一,前不久据说挺有权威的评价,众多高手文人几乎一致,百分百推举文坛第一仍然是鲁迅!这就够了,何必非在意那个诺奖呢?当然,对鲁迅也有一些议论,这应该也是允许的吧?有些人把鲁迅当成了神,有点非议就遭攻击,这恐怕也不好。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鲁迅自然也不例外。因与本题无关,不说了。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因为某一部作品,而是对他所有作品的一种褒奖,包括《红高粱》、《檀香刑》、《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师傅越来越幽默》、《蛙》等所有作品。正如2012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奖官网摘录了《天堂蒜薹之歌》中的一章节,来介绍莫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