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启超简介与代表作品,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屠夫都有谁?
在中国的古代史上有很多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其中,有十个令人发指的杀人狂魔血债累累。战争是残酷的,往往伴随杀戮,但有时即便放下武器,杀戮也不停止。他们中有的人曾有丰功伟绩,但是他们嗜血嗜杀的残忍本性依旧让人罄竹难书。
铁血屠夫白起
白起,又称公孙起。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同时,他的残忍大家有目共睹。
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击败赵括的赵国军队后,残忍的坑杀俘虏和投降的赵国军人达45万。而在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就占二分之一。打仗铁血无情,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白起带兵来战便吓的望风而栗。
辣手屠夫曹操
曹操在他几十年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杀了不少人。在三国群雄中,他杀人之多,恐怕是为人所不及的。
杀孔融、杀祢衡,杀许攸、娄圭、崔琰、边让等都是曹操嫉才杀人中的典型例子。有些人被屠杀甚至不需要理由,曹操曾经每到一处,都实行杀光政策,手段毒辣之至。
疯狂屠夫黄巢
唐朝末期,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其疯狂程度令人毛骨悚然。
像黄巢以人肉为粮糗的恶行,绝非一般意义的战场上的较量,而是人性灭绝的屠杀。
野蛮屠夫成吉思汗
被后世称作“天才的野人”的统治者崇信铁血政策,所到之处,如有不降,必定屠城,藉此树立帝国的威风。
杀人如宰猪宰羊,野蛮到了极点。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的霸业,可以说完全是由森森白骨搭建起来的。
屠夫之最忽必烈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施行种族灭绝政策,大肆屠杀汉人、南人累计1800万之多,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几乎惨遭种族灭绝。
冷血屠夫朱元璋
朱元璋在位三十年,杀了二十万,基本上将功臣杀光,可谓冷酷刻暴到了极点。朱元璋还在各州县都设有“剥皮亭”。其冷血程度可见一斑。
变态屠夫朱棣
朱棣的皇位是从亲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来的。登基后的他将服侍过建文帝的宫女太监全部杀害,14000多位宫中人员无辜枉死。曾经忠于建文帝的一些老臣也被株连“十族”,就连朱棣死后,还让许多人为其陪葬。
兽性屠夫张献忠
张献忠是明末起义军的将领。1644年,他率兵攻陷成都后,下令屠城三日,不但杀官绅,也杀士民,府南两河“尸为之塞,不能行船”。三日过了,停止大杀,但仍然每日小杀百余人以树其威。
嗜血屠夫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率军占领辽东地区后,担心当地穷人无法生活而造反,把辽东地区的贫民都抓起来杀掉,称“杀穷鬼”。后来又怕辽东的富人不堪压迫而反抗,又把辽东地区的富人几乎杀光,称为“杀富户”。
努尔哈赤共杀辽民300多万,辽东地区的汉民基本屠杀殆尽。充分展现了他的嗜血嗜杀的残忍本性。
地狱屠夫多铎
1645年多铎兵围扬州,因久攻不破,便下令屠杀扬州百姓。黑暗的“扬州十日”,使得十天内八十万人遭到屠杀,血流成河。扬州城刹时变成惨切切的人间地狱。
这十个人,为中国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背负了杀人如麻的罪名。他们视民如草芥,用“屠夫”二字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为过。
关于北海公园的名家作品?
梁启超在北海公园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曾驻足,徐志摩在北海公园和胡适成立新月诗社。
历史上属鼠的名人有哪些?
属鼠的名人: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剧作家及诗人)
邱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於1940-45,1951-55任首相,於1953获诺贝尔文学
岩士唐(美国爵士音乐家)
以上外国,以下中国
王莽,公元前45年生于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是西汉末年掌握进行大权的外戚,篡权称帝后,建立新王朝。
王莽九岁那年,祖父去世,伯父风继承了阳平候爵位。十三岁时,汉元帝死,王风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辅佐堤,王家开始掌握了西汉朝廷的大权。不久,王莽先后有五个伯叔父同日封候,世称“五侯”。只有王莽这支因父亲王曼早死,没有受封,在显赫的王氏家族中,地位最为低下。
王莽竭力追求政治权势。他一面发愤读书,孝敬父母,抚养孤侄,以博取名声;一面曲意奉承有权有势的伯叔父们。公无前八年,王莽叔父病死,王莽继任大司马取位。一年后,成帝死,哀帝刘欣即位。王莽被肃大司马一职,又过四年,哀帝死,王莽官复原取,拥立年公九岁的刘欣为汉平帝,由太皇太后王政群临朝听政,实际上,朝政操纵在王莽手中。
公元五年,汉平帝死,王莽又选择皇帝的玄孙,年公两岁的儒子婴为继承人,自己以“周公”自命,做了“摄皇帝”。公元八年,王莽去掉“摄”字,终于做了真皇帝,改国号为新。时年,王莽五十二岁。
王莽称帝后,打起复古的旗帜进行改制,企图以此缓解社会危机,固巩帝位,但改制的结果,“富者不得自保,贪者无以自存”,只有王莽统治集团和经办改制的官吏得到大利,社会危机反而更加加深。缍于公元十七,十八年间,爆发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二十三年,绿林军把王莽四十三万军队消灭,当年十月,起义军攻破长安,王莽狼狈逃到未央宫内渐吕之上,被商人杜砂杀死。
明成祖生于1360年的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明代著名皇帝,颇有建树的政治家。
公元1370年,朱棣10岁时被封为燕王,10年后,赴任守北平。燕地与蒙古接壤,他出塞巡边,筑城屯田,多有建树。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允建文继位,称建文帝。1401年,燕王军在朱棣率领下攻入京师,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位,史称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
明成祖即位后,马上实行削藩,解除了诸王兵权,调集30多万工匠,百万民工,大兴土木建京城。经三年半营建,北京城于1421年建成。城周长45里,城内经皇宫为中心,形成 一条从正阳门、天安门、午门、三大殿到钟楼的南北走向的中轴线。城中重要干道多南北向,小巷多东西向,整齐严肃,具有城市规划建筑的规模。使北京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建筑的典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城市。
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 从1409年起,为对会蒙古贵族的南犯,明成祖先后五次北征,防止了蒙古贵族的入塞骚扰,使明代社会经济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明成祖为了巩固和加强新政权,在即位不久,即令翰林院学士解缙等人,先后组织了3000余人参与,编成了,它的编纂是一项宏伟而浩繁的工作,对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有着重大贡献。
在对外关系上,永乐年间,明成祖就恢复了广州、泉州、明州三市舶司,此外,他还派会大臣到各国宣扬国威,其中,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出使,最具有深远意义。
明成祖在位22年,在削藩、建都、治河、文化、外交及加强国防,巩固中央集权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成绩。1424年,明成祖在第五次远征蒙古贵族阿鲁台的归途中,因病而死,终所65岁。
庄子庄子又名庄周,宁国蒙人,是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之家却能安贫乐道;博学广识,饱读诗书而一生清贫,生计最艰难时,他不得不向监河候借粟度日。楚威王慕才名,派专使送来厚金丝帛聘他到楚做官,他不为所动,潜心治学,终成一代名师。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特别是"道法自然"的思想,他提出的"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生"的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对后世,特别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了关键作用;有一次,他睡觉时梦见蝴蝶,醒来后说:"不知是庄子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子。"代表了他的相对主义观点,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畅销小说中的主人公取名"庄之蝶"即源于此,可见庄子思想在社会上流传之久,影响之远。
庄子的文学造诣也很高,他散文中"汪洋辟阖,仪态万千"等名句,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文论中最为突出,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他的著名作品结集为流传于世。
贾南风贾南风公元256年生于名门世家,是晋明初名臣贾充之女,后入宫嫁给司马衷,司马衷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史称"贾后"。她善于审时度势,在晋朝宫廷及权利斗争中左右逢源。惠帝即位之初,杨太后的父亲杨骏把持朝政,她联络楚王司马玮等计杀杨骏,又请汝南王司马亮辅政,牵制楚王,尔后借司马读之手除掉司马亮,弄得群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大权完全旁落她一人之手。贾后专权十年,终于导致"八王之乱",她自己也被赵王司马伦处以极刑。
上官婉儿唐代女诗人,陕西陕县人。其父上官仪是贞观进士,官至弘馆学士,西台侍郎 ,是唐初著名诗人,他的诗被人称为"上官体",后因触怒武则天被杀,上官婉儿随其母配入内庭,因她诗文绮丽,颇有乃父之风,所以14岁时得到武则天常识,负责为她掌管诏命工作,后封为昭容。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并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后在玄宗政变时遇害,开元初年,玄宗曾命人将她的诗文结集,共有20卷。
珍妃珍妃他拉氏,是满洲镶红旗人,姿色优美,聪慧过人,被选入清宫,是光绪帝的爱妃。她对慈祥太后垂帘听政,反持大权极为不满,多次规劝光绪皇帝亲政掌权,引起西太后的嫉恨;后来,她又鼓励光绪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试图在变法中摆脱太后控制,理遭太后仇恨;变法失败后,她与光绪被囚禁,是最后陪伴光绪的最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的嫔妃。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前,慈祥太后终于捏造借口,将她推进井里溺死。今北京尚存"珍妃井"。
魏征魏征安玄成,河北馆陶人,是唐初著名政治家,也是名扬千古的谏官直臣。
魏征580年生于贫寒流的乡下人家,幼时失父,生活更为清贫,不久出家做了道士。隋朝末年,时局动荡,寺观也非世外净土,魏征参加了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李密为李渊、李世民所败,瓦岗军归顺大唐;在与窦建德部作战中,瓦岗旧部失抻,补窦建德收编,魏征被封为起居舍人;不久,窦建德复被唐打败,魏征等归唐为好,替太子洗马;太子发现魏征奇才,对他破格重用,倚为心腹谋士,魏征投桃报李,为太子与李世民争夺天下继承皇位出谋划策;后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用政变形式夺取皇权,打败太子,继位为唐太宗。魏征本来应被处死,但太宗欣赏他的耿直与才华,升他为谏议大无,后记至宰相,郑国公。
魏征敢于直谏,先后向太宗陈谏200多条,成为谏臣典荡。太宗问魏征,人君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回答他"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劝太宗兼听广纳;唐政权稳定后,他又提醒太宗,"居安思危""慎终如始";他犯颜直谏,不留情面,只要皇上有错,决不姑息;一次,太宗被他说得恼羞成怒,退朝后恨恨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究竟,他说:"魏征常常当众侮辱我,让我下不了台!"长孙皇后连忙向他道贺:"主明臣直,魏征如此忠直,是因为陛下是明主。"
魏征63岁时不幸病故,太宗闻讯后痛哭流涕地说:"用铜作镜,可以整衣帽;用史作镜,可以见兴亡;用人作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可见君臣感情相当深厚。
魏征的治国言论见于。他还写有总序和、、的总论,主编过。他的治国思想和忠直的精神,传为后人楷模。
李富春李富春1900年生于湖南长沙市。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参加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总支部的委员,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1月,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8月,回国,在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政治讲习班班主任,编辑半月刊。
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克南昌战役中功勋卓著。同年冬,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代理省委书记。1926年底,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1926年,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历任江苏省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1930年6月,到上海参加中央军委工作。1931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31年1月,在全苏"第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委,在中共九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后补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和红三军团政委,后代理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和领导。党中央到达陕北后,任中陕宁省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办公厅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率大批干部奔赴东北,先后任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书记,东北局党务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军区副政委,参加领导东北人民解放战争。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重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1975年1 月,李富春同志因病于北京逝世。
张闻天张闻天,别名洛甫。1900年出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
张闻天早年曾留学日本和美国。青年时期参加五四运动,加入"中国少年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赴苏联学习。1930年4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同年6月,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1933年在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同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抛弃王明"左"倾杨会主义,让到正确路线的一边,被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直到193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战胜利后,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国胜诉一,先后任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长。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此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结合中国的实际,从事理论著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达10年之久。1976年7月,在江苏无锡病逝。
王力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诗人翻译家。
王力1900年生于广西博白县。曾入上海南方大学,民国大学学习。1926年,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习语言学。翌年毕业,赴法国巴黎大学,专攻实验语言学。其间翻译法国小说、剧本30多部。1932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著〈〈中国文法学初探〉〉,介导研究汉语语法特点,提出研究新方法,对语言学界影响颇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并曾赴河内远东学院研究东方语言。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语言系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两年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研究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他历任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语言文学科评议会负责人,国家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王力先生热爱祖国,追求进步,有专著40多部,论文近200篇。
龚自珍龚自珍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人,清代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到他的外祖父--著名汉学家段玉裁的学术影响,打下了深厚的治学功底,但他摒弃了考据的旧学风,博览兼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1819年他赴京会试不中,却意外地学到了"公羊学"的理论,从此走上了以"微言大义"阐述他社会变革主张和关心人民生计的道路。
龚自珍在社会问题上提出了两项变革主张,一是为了改变贫富不均的状况,必须打破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分田于民,充分发挥百姓的智慧和积极性;二是在政治上改造现行国家机器,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用新人带来新风气。他的名作"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
龚自珍还是一个可贵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在19世纪上叶外患日渐严重的情况下,他热情讴歌历代抵抗主张,客观上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龚自珍的散文和诗歌,自成一家,诗词瑰丽奇特,有"龚派"之称,这都与他作狂傲不羁的性格有关,其中《病梅馆记》、《明良论》、《已亥杂诗》等都是诗文名篇,后人将他的作品辑为《龚自珍全集》。
杜甫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诗人。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下层官僚家庭。他自幼好学不倦,6岁时即能吟诗作赋,表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年青时两次漫游大江南北,骑马而行,饱览四季风光,加上时值盛唐,天下太平,使他对祖国山河充满了热爱之情。
公元746年,杜甫来到京城长安寻找发展机会,不料一住十年,屡被奸相愚弄,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使他开始用另一种眼光冷静地看社会。这是唐政权已由盛转衰,各种社会危机日益尖锐,杜甫一改往日浪漫奔放的诗风开始行文揭露现实的黑暗,他的名作《兵车行》、《丽人行》等都作于这一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被卷进了逃难的人流,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为此他写下了"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的《春望》诗;唐肃宗曾给他一个"左拾遗"的谏官职位,但不久又受不了他的犯颜直谏,将他赶回老家"探亲",稍后又将他的官职一降再降,最后变成了华都州的参军,迫使他最终辞官而去。
杜甫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写下了深沉悲壮的名诗"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在友人的胳膊下,在成都南闻盖了一所茅屋安身,茅屋偏被秋风所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770年冬,他流浪到湘江下游,在一只破旧的小篷船里,饥寒流和疾病终于夺走他的生命,一颗文坛巨星就这样殒落了。
杜甫一生共写诗三千余首,是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被人们称为"诗圣",他的诗以写实为主,所以又有"诗史"之誉,他的作品收入《杜工部集》。
赵孟頫董其昌苏东坡李北海的书法不宜初学?
总的来说,梁启超不愧为一代大家,他所说的这几个人,不是说他们书法不好 。其实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大师级书法家。但针对初学书法的学生的建议来说,就是为他能少走弯路,笔法上避免不小心掉到坑里,是最专业的建议。
再一个强调一下,这四位皆为彪炳史册的一流大师,他们的的书法艺术举世公认,既然是针对"不可学",所以本文主要还是侧重于其书法不利于初学阶段的环节的探讨,他们的艺术优势以后专门论述。
在分析书法家的书法经验时,我们有必要先对书法家做一个大致简要了解。
一 梁启超(1873--1920).又号饮冰室主人。他也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父亲。他不但以"康梁变法"文明于世,于文,史,哲等方面著作等身,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大家。其书法取法汉魏碑和唐楷法,刚柔相济,形成了健劲而俊朗的风格。
他的初衷是以过来人的学书经验,针对初学,怕形成习气毛病改不了。所以特别精准的说到了以上"赵,董,苏, 李"这几位大师的书法不可学。这并不是梁启超横空出世所独有的"奇思妙想",而是历代书法家们的共识。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赵孟頫诸体皆能,以秀媚雅正的风格而著称以外,其他几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色。 但也有自己的套路。学书者一不留神,就会学到他们的习气,而最终没有掌握其书法的核心。导致徒有其表,不得其神采风韵。
二 赵孟頫的书法古人褒贬不一明宋濂曰"笔意流动,而神藏不露"。王世充却说"评者有奴书之诮 ,则太过,然直接王右军,吾未之敢信矣"。这就是说他的楷书有奴婢气,秀媚的有点过了头了。这是其一,更有甚者,特别是明末清初大师级书法家的傅山。
他说赵孟頫的字不可学,就如"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说学赵孟頫字的浅俗媚态,就会象"至驹王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
就是说学赵字体 。不但慢慢软媚俗气,也会影响到做人的人品。这真是哪里在说字,分明是在批人啊。这里对字体的评价有一定道理 ,我们可以引以为戒,但这种以人废字之论也不算是公正的评价,作为我们学书法的人,要一分为二的来对待和学习 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失为上策。
其二再说到赵孟頫的行书,
王世贞曰"惟于行书极得二王笔意,然中间逗漏处不少,不堪并观,承之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
到底怎么看待赵孟頫的书法 ,尽管有褒有贬,他以二王笔法去写自己追求的的结字美的意态,这大抵是不算媚俗的,但研究一下赵孟頫的行书总体是美的,是可学的,但他继承传统多于创新,艺术胆略不够,笔法也比较拘谨。
比如下图。赵孟頫一生宗法二王,刻意求魏晋书法之古意,他对《兰亭序》的临摹终身不懈怠,不但形似,神韵也足以乱真。
上,王羲之《兰亭序》和下赵孟頫临《兰亭序》对比,
王羲之更注重尽字体之意态,如"暂,将,随,迁"字之长"。
"所,而,欣 之"字之扁。"
自,以,其"字之窄,"
向,慨,间"字之宽,皆依字之结构自然而然面目去应运而生的,而赵孟頫的了《兰亭序》虽也有意于"字之真态"但总体还是斜,方扁的笔势套路为主,并且用笔稍微拘谨,放大看 一些游丝,露锋 虚笔省略不少。这一点,正是王世充所诟病的地方。如下图 "不,将"字。我们放大看看就更明显有差距了,所以取法乎上只得其中,学二王书法直接从大王王羲之入手,要比找近路学赵孟頫更合适,取法更高得多。
其三就是针对赵孟頫柔媚流美的楷行体式來说的,
所谓流美是大家们对书法技巧的高超控笔能力的熟练掌控,是厚积薄发。
但其潜藏的玄机就是容易写得油滑甜腻。这也是针对初学阶段 ,刚开始书法还未定型,就要按部就班,踏踏实实, 采取笨办法,一笔一划的先难后易 先楷后行,先拙朴后精巧,不能一上来就楷行一体,连走带跑,急于求成,这是难免要跌跟头的。
其初衷也就是傅山反对的那"四勿"的观点。"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就是针对以赵孟頫为代表的馆阁体,秀媚体,因为他的书法被评为"因熟而俗"。
也就说写得太好了,太油滑了。长期学习赵体,就会比较难有自己的个性鲜明特征。当然这只是指初学,有了一定基础 事可以吸收赵孟頫的字体匀称,得其特长。
三 再说董其昌的书法,也是争议比较大。其一是"空灵淡雅"之气难以学。有称其书法为“书家神品,往往前无古人”。有赞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本于颜,长于李(李邕)出苏,入米 ,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董其昌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学百家而融为一体,笔法飘忽使人琢磨不透。他的书法飘逸空灵 用笔精到,疏朗匀称,用墨也相当讲究。他曾说"作书与诗文 同一关类,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其实就是强调天然,自然而然本心流露,非人工可至。所以对于初学者既然是大多是行草,又求神取意的空灵 ,自然难以深入,刚开始入门不学也罢了。
其二行笔难以学。
董其昌书法贬者也很多,包世臣、康有为最为激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讽刺道:“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包世臣云:“行笔不免空怯”。”
就是认为他的书法还是偏于秀润,俊狭,不大气的意思。这是不可学之处。而梁启超本身和康有为的师生关系的,是提倡北碑雄壮阳刚的气概,所以自然也不赞成学董其昌秀逸一路的行书。
其三是董其昌临写书帖的方法较难学。
据史料记载,董其昌经眼的法帖汗牛充栋 ,如果不是他超越常人的精敏清醒,这些脚踩多只船的学法,是初学之大忌,足以使人眼花缭乱。
他学过颜真卿,又学米芾,虞世南,又沉迷于钟王 李北海。如下图他临写得王羲之,还有颜真卿《争座位帖》愣把一个遒劲雄浑 充满篆籀感的殿堂级杰作,写得秀逸俊俏,自称得颜鲁公篆籀内韵笔法,这明显感觉颜鲁公是被董其昌先生"争座位"了嘛。
他的临习方法是强调"如骤遇异人"。注重第一眼的新鲜感,认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避免感官的分散琐碎"。恰如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正如他所言追求"观其举止,笑话,精神流露处"。以求扑捉书帖里那灵光一闪的精神气,活动者的人格,董其昌的最终目的,就是采撷到适合自己的性情的笔法精彩。
比如,董其昌学褚遂良体,扑捉的是褚遂良"如一佳士"的俊朗潇洒;如下图欧阳询+褚遂良《枯木赋》
他学钟繇,只能说是董其昌意向笔法的钟繇,钟繇结体严谨平正如楷隶,董其昌的意临是呈左低右高斜上势。
学颜真卿 取其宽博而舍去恢宏;
学王羲之《兰亭序》《奉橘帖》如下图,
他说;"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一似抚无琴者"弦外之音,就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而不是亦步亦趋,按照传统学书模式,先求形似,后来神似,他是如禅宗悟道般直通风神的内核。没有一定的悟性和基础,一上手自命只求神似, 必然会误人子弟如坠五里云雾而不自知。
所以如果以他的方法。初学书法,朝三暮四,今天颜体, 明天欧体,后天汉碑……没有专精的先深入掌握一家书法的特点,再旁通别体的风格,最后什么也学不到。也就是常说的成功的路不可复制。
四 李邕李北海,字太和。唐代书法大家。据传他擅长楷行,一生写碑达八百多通。既有王羲之笔法,又有碑刻一样的气势。
李北海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低高右,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他的书法萧肃凝重,富于金石气,但同时又姿态万千。 可以说在凝重之中又含流美飞扬的气韵。比如下图他的行书双壁——《麓山寺碑》和《李思训碑》
笔势雄健,如不可撼动的高山,所以书史上把他和王羲之对比曰"右军如龙 北海似象"。可见其书法难学之处,地位之高。
李北海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就是说李北海吸收了王羲之的笔法特点 但在结构上大刀阔斧的变革,没有了王羲之的秀逸气。但气势太重,如果是初学者,就容易落入那种虚张声势的张扬虚夸之结体,以后纠正起来就难
甚至他自己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也把不少人吓回去了,话说的有点狠了,但语重心长, 犹恐后来者学他的架势而没有领会精神的谆谆教诲,良苦用心却跃然纸上,令人受益匪浅。
如图《李思训碑》李邕作书法
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势左低右高,有的字右耸得很厉害,如"秦"呈左转之势,还有上下两个部件间隙很大,
"昭"左斜还带左低右高倾侧,
"碑"字左右过度拉伸的欹侧跌宕,都是书法家艺高人胆大,在险绝之中求平衡,显得格外出彩有神。
对初学者,第一步"务求平正"还没做到,就"力追险绝",舍近求远,为以后学习埋下了故作险奇的隐患。这是历来书法家特别担心的笔法陋习。应引起初学者的重视。
但是历代书法家为啥学他?
《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着。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我们观察一下,基本可以说苏东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
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些大家都是已有自己的成熟笔路,有了自己鲜明风格后,才在晚年学习李邕的,这点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如现代"南沈北吴"的帖学大师吴玉如老先生,到了晚年,书风为之一变,又突破自我原有风格,行草更上一层楼,就是因为晚年临习李北海书法后,受到的巨大启示和影响,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他书法早期和晚年的微妙变化。
五 最后再说苏东坡。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但那是他的天份和自身努力, 别人难以复制。对于苏东坡的书法历程和特点,苏门学士中的翘楚黄庭坚概括的很全面:
"东坡道人少学兰亭,书姿媚似徐季好,至酒酣放浪 意忘工拙,廋劲如柳公权,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本朝善书者自当推公第一"
这么伟大的书法家,为何初学不可学?原因有三:
首先执笔方法不宜学,
苏轼执笔方法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基本是类似于我们写钢笔字的执笔方法 。就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夹住笔,被称为"側握笔"拨灯法"。毛笔侧握于虎口之间,捉笔近下,腕部不悬而笔卧 容易造成"力不足而无神气"。
以至于当时的书法家们都将其执笔法视为异数,认为不合古法,造成了苏东坡的字体里,偏,掩漏笔不少,古人言此为"多成病笔"。
康有为曰:"古今书法家以东坡为最劣,不知用笔 若从我学书,当先责手心四十大板"
明代丰坊《书诀》曰"子瞻(东坡)反此,故其遗迹扁阔肥拙,不惟自娱,抑且误人"。他的书法不可学,唯恐误人子弟,
清代冯班在其《钝吟书要》曰:"东坡书有病,唐人无此法"。
这些话完全是一家之言,厚此薄彼 ,未免过于偏激。特别是康有为康大人,竟然提出要打手,这样让众多作为两位大师的粉丝们,情何以堪!
苏东坡的书法更不可能是"误人子弟"还能流芳百世。然而,针对初学者,这些观点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参考。
其次苏东坡虽然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但他笔法也一样有争议,
被黄庭坚称为"石压蛤蟆",后人称为"墨猪"。所以学不好就会误入歧途。
杜甫有句名言:"书贵廋硬始通神,"苏轼对此完全不是赞同,他说 "杜陵评书贵廋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艺术特色是追求风格多样性的,有各自的不完美是其个人魅力的另一种展现,但作为初学者,就不能东施效颦,以免走成弯路。这是学习书法的大原则。
其三就是他主张的的"通其意"的书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初学书法者不太合适。
比如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他还特别谈自己书法体会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就是说只要是明白领会书法精神意象,即使不学习也行。尽管他说的"书意"。也许是蕴藏在各种书体里的共同规律 。 当一个初学者没有相当的苦苦探寻和临习,他怎敢就不学就会写得出一手好字哪?所以即使是大师级的经典话语,学书法的人也要为我所用, 分阶段领悟 ,不可茫然不知的不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效仿。
以上以梁启超先生的看法为话题,大致梳理一下古今书法家们对待大师书法的初学阶段的观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名家评述是有个人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爱好,趋向,在了解以上书法家各自的风格特点,取长补短,学习他们优点,避免出现以上的弊病,各取所长,扬长避短,就能更完善的走好各自书法之旅。(原创不易,谢谢观赏,多加关注,四海皆朋友)
中国近代诗人名字带国字?
蒋智由(1865-1929),近代诗人。原名国亮,字观云、星侪、心斋,号因明子,浙江诸暨紫东乡浒山村人。
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后思想逐渐保守。他与黄遵宪、夏曾佑被梁启超并列为“近代诗界三杰”,但大部分作品较为粗率,有《居东集》、《蒋观云先生遗诗》。
蒋智由,出身寒素。早年求读于杭州紫阳书院,能诗善文,工书法。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廪贡生应京兆乡试举人,授山东曲阜知县,因怀救国、革新之志,故未赴任。
甲午战后,同情、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力言变法,“志欲救天下,起国家之衰敝”(《 何蒙孙先生颂华六十寿序》)。戊戌变法失败,曾写《卢骚》诗,有“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之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与 蔡元培、叶瀚等在上海建立号称“第一革命团体”的 中国教育会,参加光复会,任爱国女校经理。旋自费渡海赴日本,先是参加《新民丛报》的编辑工作,任《新民丛报》主编,发表《中国兴亡问题论》等评论和杂文,颇为时人所重。
光绪三十三年(1907)和 梁启超发起组织 政闻社,曾担任《浙江潮》编辑。与梁启超共组政闻社,任《政论》主编,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同盟会的革命主张。
辛亥革命后,拥护歌颂共和政体,参加文体改良的“ 诗界革命”。
晚年寓居上海,在文章中宣扬“国美之不可变者多”(《诸暨桌山汤氏六修谱序》),愈趋保守。
有没有大隐隐于市的高人?
关于大隐、中隐、小隐,古代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归纳起来,一般的认为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也就是说,普通的隐者,就是找山林之中去隐居。中等的隐者,是在闹市中隐居。最高级别的隐者,则是在朝廷里隐居。
(古代隐者)
“隐者”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群体。首先他们是知识分子,是有很高的学识见解的。同时,他们又是道德高尚的人。总之,就是品学皆有的人。古人认为“学而优则仕”,但是这一类隐者,却选择不与当权者合作,不发表声音,不参与各种纠纷,而把自己隐藏起来。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隐者,要把自己隐藏起来,去山林中居住,显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山林之中,由于交通不便,因此与外界的交往接触就不多,自然可以隐居起来。同时,由于不在闹市中,因此可以不受打扰。毕竟市场就是一个名利场。在名利场里不受名利的影响,显然是很难的。而在朝廷之中,要不受影响,就更加不容易了。
不过,古人却把在山林中隐居的隐者,称为是“小隐”,而把居于闹市中的隐者称为“中隐”,把朝廷中的隐者称为“大隐”。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表明一个人的定力。也就是说,一人如果隐居山野,事实上他是有意用山野的封闭来隔离自己。这说明他的定力不够,需要外力的强力干预。如果一个人隐居在闹市。那么,虽然闹市有非常多的名利,但是这个人却能够自觉地抵御这些名利的诱惑,把持住自己,同样能够保持高洁的品德和安静的作为。不过,就算是隐于闹市中,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为什么呢?因为毕竟闹市虽然算一个名利场,但是诱惑还不大。真正巨大的诱惑,则是当官的诱惑。如果一个人能够身处朝廷中,却能够抵御当官的诱惑,保持自己的定力,那才是最了不起的隐者。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逻辑上,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想一想,似乎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在朝廷这个最大的名利场中,还能保持自己的定力,显然,这样的人,才是最大的隐者。
(海瑞)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在中国古代,有没有这样的人,他能够确保身处朝廷之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定力呢?也就是说,既要保持自己高洁的品德,又要能够把自己的锋芒隐居起来,不干什么事情呢?
看起来,似乎这样的人是没有的。为什么说没有呢?
因为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如果你想要保持高洁的品德,那么你必然会得罪人。要么得罪皇帝,要么得罪同僚。如果得罪了这样的人,必然会受到他们的打击。受到他们的打击,而你又没有什么好的处事手段,自然会受到贬谪。
当然了,也不是说一定就会受到很大的贬谪。比如魏征。魏征坚持进谏,看到唐太宗身上有什么缺点,就一定要指出来,绝不藏着掖着。魏征最终也没有受到什么打击。不过,这是因为有李世民这样心胸宽广的君王。否则的话,魏征早就死得很惨了。再比如海瑞。海瑞也是一个一直保持品德高洁的人。他虽然受到了打击,但并不厉害。而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有皇帝的容忍等等。
(曹参)
不过,无论是海瑞还是魏征,其实都不能称为隐者。因为隐者必须“隐”。海瑞和魏征恰恰不隐,而是大声地表达自己,因此他们不能称为隐者。
真正的隐者,必须是身居高位,而又不能表达太多的声音。然而这样一来,他又无法保持高洁的品德。比如五代时期的冯道。他当了“四朝十帝”的宰相,但实际上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并不大,每个朝代,他都不是主角。这样的人,似乎可以称为隐者。但是,他的品德其实并不是那么高尚。史书上说他“依违两可”。也就是说,有点墙头草的味道。这样的人,更加不能算隐者。
如果非得在古代找一位“大隐隐于朝”的隐者,可能曹参勉强算一个。曹参在萧何之后当宰相。但是他当了宰相以后,基本上不干事。一切规矩,都照萧何的来。朝廷中的事情,他也不做主,主要是吕后在做。也就是说,曹参没做恶事,基本能保持高洁的品德,同时又隐藏自己的声音。因此,可以说是一位隐者。
但是,曹参虽然做了隐者,可是他却因为“尸位素餐”,纵容吕后害了不少刘氏宗室的人。这样一来,要说他是品德高尚的人,其实也是算不上的。
总之,“大隐隐于朝”,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想象而已。
(参考资料:《反招隐诗》《中隐》《元明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