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章草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这句话充分了说明书法欣赏里的形神兼备的重要性”笔法是书法欣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七帖》是研究王羲之书法和学习草书的经典之作,其影响和书法价值不亚于王羲之的行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自然就有了学习草书必临《十七帖》的说法。...

章草的代表作品及作者,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看的是形与神。书法家王僧虔说过:“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句话充分了说明书法欣赏里的形神兼备的重要性,其次就是由大到小,由里到外,大即是整体,小即是书体,里即是笔法,外即是意境。

整体,一幅优秀的作品,从整体布局章法的神采就可以留住欣赏者的眼球。整体、章法、局部,章意笔体,相得益彰。

书体,华夏五千年,书法源远流长,书体艺术各领风骚,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书体形体不同,欣赏书法作品的出发角度也不同。

笔法,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构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笔法是书法欣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意境,可以通过作品感受作者表达的心境、情感、艺术情感,体会一幅书法作品的精妙之处。

书法是中华民族国粹之首,一幅好的作品也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现象,观点不同即看法不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自身修养的境界不同,看的到的东西自然也不尽相同。

请问该如何临习十七帖?

王羲之的《十七帖》是其晚年的草书代表作,虽为写给好友的手札书信,且前后时间长达14年之久,然而格调韵致却统一有致,实属难得。

《十七帖》是研究王羲之书法和学习草书的经典之作,其影响和书法价值不亚于王羲之的行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十七帖》如此经典和重要,自然就有了学习草书必临《十七帖》的说法,那么我们该如何临习《十七帖》?方法是什么呢或者说有哪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呢?

〈王羲之《十七帖》〉

首先,临习一本字帖不能盲目地下笔临习,要知其然还是知其所以然,在书法学习中,有一个追根溯源的意识对于书法学习的促进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十七帖》是一本草书字帖,自然属于“二王”法书系列,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十七帖》沿袭了王羲之一贯的不激不厉,中和典雅的风格。

王羲之的楷书行书也自成体系,是后世书家学习的典范,而且学习草书往往有一个油滑的毛病,究其根源就是楷书或者行书的根基没有打牢,导致草书油滑荒浮。

本着“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学书规律,我们在临习《十七帖》时应该首先着眼于全局,而不是直接满足目地开始临习《十七帖》原文。

〈王羲之《十七帖》〉

怎么办呢?王羲之的楷行草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楷书雅致,行书潇洒,草书没有狂放之态而显得中和典雅,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在学习《十七帖》之前,应该学学王羲之的楷书和行书,并且王羲之的楷行草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字形比较小,所以学习楷书和行书对于草书的学习是直接有益的。

从王羲之的楷书《黄庭经》《乐毅论》和《东方朔画赞》入手,再到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和《圣教序》再到他的草书,我想这是一个有着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平和过渡的过程,不论是是有一定书法功底还是没有书法功底的人,我觉得都应该先学学王羲之的楷书和行书,先进入王羲之体系,便能最大程度地体会到王羲之的整体书法风格和学习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初学者,直接临习《十七帖》岂不是盲人摸象吗?所以最好先学学王羲之的楷书和行书,应该说这对于学习《十七帖》是以退为进的方法。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

上面我们所说的是临习《十七帖》要有全局意识,要贯穿于王羲之的书法体系,而对于《十七帖》这样一本经典的草书字帖,谈到如何临习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具体的技法问题上来,而技法问题不外乎就是笔法结构和章法。

一,临习《十七帖》的具体方法,首先分析笔法

对于《十七帖》的笔法分析和学习,我们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长横

长横在草书中是比较少用的,因为长横往往容易与草书的流动性像抵触,但这并不能说明草书中没有长横,这也是为什么笔法要着重分析长横的原因。

《十七帖》中的长横一般都有露锋,且不是由粗到细,就是由细到粗,变化丰富,过渡自然,绝不显得呆板和厚重,这是临习《十七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不然笔法不似,何谈神似呢?

〈草书的灵魂在于点画,因此对于点画的分析是学习草书的基本入门之法〉

(2)点

应该说点画在草书中是最多见的笔画之一,《十七帖》自然也不例外,重要的是把握点的不同形态以及位置,有时候点画往往是一个字的灵魂所在。

《十七帖》中的点也多为露锋入纸,显得灵巧,有些点画上下呼应,以显得浑然一体,有些点又并不强调呼应,而是呈现独立状态,这就是避免雷同或者避免重复。

(3)竖画

竖画一般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在草书中也不例外,在《十七帖》中,垂露竖形态千姿百态,但总体来说写得比较粗重,而且显得浑厚有力,收笔圆中带方。

悬针竖则呈现左右摆动的姿态,收笔也呈现针状。

至于《十七帖》中的其他笔法,例如很多撇画,都是尽量避免雷同的,还有捺画很有特色,捺画转折带出钩也是很多草书的特点,对于这些特殊且重要的笔法,是我们在学习笔法时第一要注意的。

二,临习《十七帖》的具体方法,其次是分析结构

首先我们分析了一些笔法上的问题,接下来自然就是结构了,结构对于任何一种书体都是至关重要的,草书也更是如此。

(1)点画照应

以点为主的草书要特别注意点之间的相互照应关系,草书的书写一般来说是比较快速的,有时候也不在乎笔顺,但是点画照应却是很关键的,第一是流畅,第二是要饱满,第三是要浑然一体,第四是要形态多变,把点画写得形态各异,方向角度并不雷同,才能体现出草书点画照应的结构关系。

〈点画照应,平衡端正也是草书典型特点所在〉

(2)平衡端正

有人说,平衡端正不是楷书等正书的结构特点吗?其实这又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草书就是东倒西歪的,其实不然,就拿《十七帖》来说,它依然承袭了王羲之中和典雅的风范,所以很多字都处理得平衡端正,造型也是紧凑中正,并且十分注意调节左右上下的平衡关系,既然这是一个误区,那么我觉得我们在学习《十七帖》草书的时候就应该着重观察和练习这个结构关系。

(3)虚实开合

这个结构特点应该说是草书所共有的,在《十七帖》中则更加明显了,虚实是所有草书的特点,因为草书比行书更加流动流畅,牵丝映带自然牵连,有虚有实,虚实结合。

有开有合也是《十七帖》中一个很明显的结构特点,例如“信”字,左右没有连笔,似乎距离很远,但是整个看起来却是协调合理的。还有一些要么是上部紧下部松,要么是上部紧凑。下部离得远,看似松散,其实放在整篇中是协调一致的。

〈虚实开合,看似松散,实则一体〉

《十七帖》的结构和笔法一样,也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具体临习中去具体加以把握,但是以上所举的例子却是比较典型的,也是可以通过这些例子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三,临习《十七帖》,还要把握整体章法气韵

就《十七帖》的具体章法而言,它不是张旭怀素的那种狂草姿态,也不是章草那般严谨不苟,而是体现王羲之一贯的中和风格,中和之美,牵连有序,字体大小协调有度。

在临习一本字帖的时候,我一直主张要有一个全局的整体意识,比如临写《十七帖》的章法,我们应该看到《十七帖》少有大开大合,而是连绵不尽,典雅优美,字字珠玑,温润如玉,牵连并不复杂却能贯通整体,这是王羲之草书的高妙之处,也是我们临习章法时应该加以把握的。

在章法临习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十七帖》虽为草书,但是字字紧密,并不狂放奔突,有些地方在章法布局上来看,又纯粹是章草的风格气韵,有些地方又连绵不绝,这就是章法布局上的有断有连,在学习《十七帖》章法布局时,应特别重视。

综上所述,学习《十七帖》这样一本经典法帖,不应该盲目下手直接临写,而是应该以退为进,先打一打王羲之书法的楷书和行书基础,再临习草书便能自然过渡,其次是在笔法结构和章法方面应该抓住其典型特征,举一反三,力求对《十七帖》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学习起来便事半功倍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关注存希斋书法,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你最喜欢怀素的那一个书法作品?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 [1]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诸帖。我还是最喜欢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一、怀素《小草千字文》堪称《千金贴》。狂草渊源于东汉张芝,创派于唐代张旭,驰名于怀素。狂草富有流动感,而运动感是基于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所组成,这就给人一种“笔走龙蛇”的形式美,造成生动的气韵。因而可以说狂草是具有动的美,而真、隶、篆却有静的美,各有千秋。历代论书诗甚为丰富,其中论怀素诗不乏其人,因为诗人们总对怀素的嗜酒、颠奇、醉态十分欣赏,在他们诗中,无不大肆渲染。如果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这各渲染是为其挥毫而铺垫的,怀素作书总是“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这就是他书写狂草的惊人之处。但是,在他的《小草千字文》前,我们不禁惊叹其笔法多样,就是怀素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不颠不狂,不急不躁,反而生出一种柔和文雅的气息。“书为心画”,书家精神并不是一味朝一个方向发展,他的兴趣、情绪也有着复杂的一面,《小草千字文》无疑可以和狂草一样,成为人们认识怀素的一面镜子。《小草千字文》作于贞元十五年(公元799的)时,怀素六十三岁,已进入生命的暮年。是卷因明姚公绶评为“一字值千金”,故别称“千金帖”。怀素以狂草闻名,但本卷平淡稳健,表达其暮年心境。这件作品给我们展开一幅恬美安祥、温和靓谧的画卷。一眼可见,其草法源于王羲之的草书,又深受初唐诸家的熏炙,益发不激不厉,圆润委婉,一反怀素那种骤雨旋风的书风。此帖与孙过庭的《书谱》有共通之处,都是纯正的草法,但《书谱》更显轻快、灵巧、清秀。《小草千字文》是怀素的耐心之作,那种一提笔便如脱缰野马的情绪被压抑住了,静坐写千字文,奔腾的浪潮化为潺潺细流,这种转变虽然是精神上的,但是它明白无误地透出了怀素的扎实基本功,用笔的细腻周到,每一笔皆尽力做到刻划完整,在细腻中去巧而增厚重,去方折而添圆润,这正是与《书谱》迥异的。《千字文》是梁武帝命周兴嗣撰写的,怀素将其文字内容作为抒发自己的情绪,是有意为之的。由于字数繁多,也不能象《苦笋贴》、《藏真贴》字数少而顷刻可成,这就需要作者既要有功力又要有情致相结合的本领,怀素在书写过程中,精神轨迹也不平衡,有部分工整端正,有部分偏于狼藉草草,有部分排列适中,有部分忽宽忽窄。从正规处可见入规中矩,从情趣上看,似不经意而为之。欣赏全篇,则美感逐段不一。我们不难感受到,作为很耐心的书写,还是掩盖不了怀素那种不安分的情绪。

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此作为绢地,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二、怀素练蕉。

怀素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

三、以狂继颠。

怀素与张旭,性格都很疏放率真,不拘小节,尤喜杯中物。据说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怀素也曾一日九醉,时人常呼之为醉僧。他曾在寺内粉壁长廊数十间,每因酒后小豁胸中之气,便提笔急书于粉墙之上,其势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满壁纵横,又恰似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为此,时人又称怀素为“狂”。说怀素之与张旭,是“以狂继颠”。

怀素《小草千字文》平淡闲雅,笔墨意趣老辣稚拙,为其晚年代表作。此帖明代为文征明所藏,清末为六舟僧达受所藏,又归徐少圃收藏。帖前有文嘉、宋翠、毕秋帆、六舟等题签,帖后有文征明、文嘉、王文治、何绍基、阮元等来多名家题跋。这卷墨迹,规格为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二百七十八点六厘米,为台湾林氏兰千山馆收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和一个民间书法家?

舒同先生的字源于颜体,但是他在单字结构和通篇布局上,已经完全写出了自己的味道。单字结构上,他把抱势发展的更为夸张,把竖变成了弧形相抱;在章法方面,他更追求四平八稳和匀称、平正,在现代书法家中独树一帜,书法作品辨识度极高。

图2

的这位不予评价了。图3也还过得去。

草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草书的主要特点就是“草”!这个草字不是潦草、草率,是指的草书书写时的笔墨若不经意、疾如闪电的狂放惊奇效果,而这种奇特意象又不是用毛笔胡乱忽拉出来的,所以创立草书的草圣张芝说:”匆匆,不暇草书!”就是说急吼吼写不了草书。

这是一个矛盾,既要写出自然界的惊天地、泣鬼神精彩景象,又要从容徘徊、指点江山,下笔千里阵云,谁能达到?

因此张芝草书以后,王羲之甘拜下风,王献之只是略胜其父,……直到大唐张旭、怀素奇绝独出,才颓然天放、纵横千万,把狂草推上了书法的高峰,成为唐代文化三绝之一,成为中华文艺精绝之首。

那么狂草书写有什么技巧?这个问题使汉末的草书追求者几乎疯了,即使疯颠也无济于事,因为学草如丈二金刚,也摸不着头脑。

唐人怀素以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闻名天下,他最终公开了书写狂草的诀窍是: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运腕,就是笔法,就是草法。不会运腕,无缘狂草。不会运腕,也无缘书法也!

中国的汉字究竟是谁发明的?

中国的汉字传说是仓颉发明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相传他骑马出行时,看到了马蹄印而想到了发明文汉字。

其实,汉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古代记事所需发明的。 在五千年以前,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打猎外,农业,畜牧业也有了发展,于是产生了商品交易。这个时期的人们用结绳记事,或用贝壳交易。或在地上沙盘上划记号。

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3000年,文这个时候出现了划画文字。人们会用尖锐的石片,石刀在陶器上刻画,用朱砂在石洞内画图记事。这时的文字字数少,没有规范,随意性大。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朝建立,为了歌颂国王功绩,记叙战争胜果,和记录祭祀神灵的活动。这时需要规范文字,甲骨文出现了。

甲骨文经过一代又一代祭官的规范。用骨刀刻划在动物的骨头上,有牛的,有龟的,其中还有海龟的。所以我猜测,当时社会的商品交易从沿海扩展到河南中原。因此,甲骨文应是当时文字的一种。应该还有其它文字,比如用朱砂,墨汁在树叶上写的,或有特制沙盘写的,只是经过历史的沉淀,遗失了。

甲骨文造字,是有规律的。刚开始是象形文字。如山就象一个山峰形状。人字就象一个人侧立的形状。羊字就象羊头形状。

然后发现象形字汉不够用,又产生了会意字,指事字。

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动物都可以用象形字来表达,但是在造字过程中,发现有的动物长得很像,如果全用象形字,区分不了,于是产生了形声字,如狼。一边是只狗,是个犬字,一边是一个良字。组成狼字。

公元前1000年左右,产生了青铜器,古人把文字铸在了或刻在了青铜器上,叫金文。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时,改变了许多字的笔划,规范文字叫小篆。把笔画改为横平竖直,易于在竹简上刻画。

中国人对文字进行系统分析,分析汉字造字来源,并且提出六书的人是东汉的许慎。从此,中国人对汉字的认识进入了六书的训诂时期,并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叫:训诂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