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先秦两汉诗歌代表作品

说明臣亲幸、贤者无以进身的危害,古代小说的雅称,青简,如北宋文人邹浩《送薛唐卿赴省试》诗“如晋代文学家陶潜《与子俨等书》,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读书》诗云。巾箱是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如南宋文学家陆游《冬夜读书》诗“古人藏书多用芸草驱蠹鱼(是书中的小蛀虫)“如明代学者梁寅《蒙山赋》,唐代诗人李商隐《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诗。典故出自南宋...

先秦两汉诗歌代表作品,先秦两汉的寓言故事?

先秦的寓言故事

以“入涧必死”(《内储说上》),说明信赏必罚,行法无赦;

以“郑人买履”(《外储说左上》)、“守株待兔”(《五蠹》),说明“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愚蠢;

以“狗猛酒酸”(《外储说右上》),说明臣亲幸、贤者无以进身的危害,等等。其次是《吕氏春秋》,

用“网开三面”(《异用》)批判暴政而歌颂仁德,

以“掣肘难书”(《具备》)说明为君者必须放手信任下属,使之有职有权,等等。

“齐人乞”(《离娄下》),讥讽追求富贵利达而不顾廉耻者;

“二子学弈”(《告子上》),阐明学习须专心致志;

如“月攘一鸡”(《滕文公下》),说明知道了道义就应当坚决实行。

以“南辕北辙”(《魏策》)劝止魏王伐赵,

陈轸以“画蛇添足”(《齐策》)劝止昭阳攻齐等等。

《韩非子》有“守株待兔”和“郑人买履”

《吕氏春秋》有“刻舟求剑”和“荆人涉”“庖丁解牛

汉韩伯俞,梁人,性至孝,母教素严。每有小过,辄杖之,伯俞跪受无怨。一日,复杖,伯俞大泣,母讶问曰:往者杖汝,常悦受之,未尝或泣,今日杖汝,何独泣乎?伯俞曰:往者儿得罪,笞尝痛,知母康健,今母之力不能使痛,知母力已衰,恐来日无多,是以悲泣耳。

古代小说的雅称?

青简、汗青、青汗:简是古代用来写字的狭长竹片,竹色本青,故以“青简”指史书或著作。如北宋文人邹浩《送薛唐卿赴省试》诗:“绿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古代制简须用火烤,去竹汗,取其易书,且可防虫蛀,因称“汗青”或“青汗”。如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绢帛:绢帛是古代稍后于简牍的书写材料。帛为丝织物的总称,常泛指书籍。如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简蠹帛裂,三写易字”。

卷、书卷:据《书林清话》记载:“帛之为书,便于舒卷故一书为之几卷。”所以“卷”用以称书籍。如晋代文学家陶潜《与子俨等书》:“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再如形容勤奋读书的人“手不释卷”。也称作“书卷”,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读书》诗云:“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巾箱:巾箱是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亦称“巾箱本”,指小版本的书,因其形积不大,可放置巾箱中,故名。泛指书籍和学问著述。如南宋文学家陆游《冬夜读书》诗:“小儿可付巾箱业,未用逢人叹不遇。”

芸编、芸帙、芸签:古人藏书多用芸草驱蠹鱼(是书中的小蛀虫),故书称“芸编”。如陆游《夏日杂题》诗:“天随手不去朱黄,辟蠹芸编细细香。”此外,亦作“芸帙”、“芸签”,如明代学者梁寅《蒙山赋》:“坐紫苔兮绿绮奏,荫苍松兮芸帙舒。”唐代诗人李商隐《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诗:“登诸兰署,辖彼芸签。”

书田: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为“书田”。典故出自南宋诗人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深种播。”

万卷: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比喻博学,后人用以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宋真宗赵恒《劝学文》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家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意思是说读书人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是出路,封建时代常用来代指书籍。

丹铅:丹砂与铅粉,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明代文学家杨慎集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即名《丹铅录》。后人也常用来借代经过点校或考证的书籍。

中国诗词简史?

谢邀。

中国诗词简史,从上古至今,谁来细数一下?

如果只是线性的讲发展史,诗到晚唐就可以了,因为后来直到民国前都是只有流派之争,没有诗本身的变化。而从上古到晚唐,中间的秦末汉初到东汉末年,其实也乏善可陈。

所以真正要讲诗歌变化,无非是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唐朝。这就是中国古诗的三大发展阶段,唐朝到了顶峰,进入了格律诗领域,之后虽有宋诗、清诗两个高峰,但是都是在内容、流派上出彩,于形式上再无进步。

实际上就是诗的产生、诗的发展、诗的顶峰三个阶段。

肯定又会有朋友说,是格律害了古诗,就是因为格律诗的出现才让诗歌停止了发展。

这是放p。诗歌发展到格律诗是自身发展的必然,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格律诗是先进的体裁形式。而且格律诗的出现并没有阻挡古体诗前进的步伐,正是由于古体诗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音律规范化,才总结出来格律诗。

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中国古诗的两大分类,齐头并进,共创辉煌,没有谁限制了谁,也没有谁取代了谁。

有这种格律限制了古体诗的想法,从深层根源来说还是认为格律诗优于古体诗,只是你写不好,就被它限制了思想——懂格律的人根本不在乎自己写的是格律诗还是古体诗,在乎的是写得好不好的问题。

诗的产生(先秦)

现在一般把《诗经》尊为中国古诗的源头。其实《诗经》的诗已经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形式,诗的起源要远远早于《诗经》。因为这是周朝中央政府派采诗官去四处收集民歌来编汇的,是经过了文化人的审定、修改的文学艺术作品——诗本来就是歌,我们要认清楚这一点。

我们现在没事哼哼,其实就是诗的起点。把我们的哼哼变成文字,在节奏感和押韵上做出细化,就是诗。做出雅化,就脱离了打油诗。再做出字数规范,平仄调整,就称为近体诗。

诗的产生,就是劳动之余的哼唱。有一种说法,诗来自劳动号子,这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要歌颂爱情、要歌颂友情、要歌颂基情(诗经中大把),绝对不是一边辛苦劳作,一边能背着喉咙喊出来的,所以劳动号子只可能是诗歌起源的部分组成。

目前发现最早能被定义为诗歌的,应该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这是二言诗,也是文言文节奏和押韵能做到的最小结构,初步具备了诗的性质: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

我砍了竹子,做成弓箭,发射石块,驱赶野兽。

这是一个替父母守墓的小子无聊时候的发明,用来驱赶骚扰坟墓供品的野兽。

还有箕子的《麦秀歌》等,一些上古的大概有些诗味的作品。

而到了《诗经》,四言、整饬、押韵、重章叠唱、包罗万象,基本上已经囊括了后世所有流派诗歌的先行,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春秋时期诗歌的大成,而不仅仅是起源。

诗的发展(两汉)

中原地区有《诗经》,南方则出现了长短句的《楚辞》。屈原是第一个具名出诗集的人,也就是从他开始,“诗人”的身份正式登上文化舞台——以前的作品署名大都是“佚名”。

同时从《楚辞》开始,诗歌开始真正有了标题——以前的作品大都是取前面几个字或者一句作为标题。

而且《楚辞》出现了杂言,这也是和《诗经》风格明显的差异,随着秦朝灭亡,楚地枭雄称王——项羽、刘邦都是楚人,这种风格的诗歌开始流行。汉朝文治武功,兵临天下,迎来了第一次多民族文化大融合——最为明显的就是音乐融合。

轻快活泼的胡人音乐改变了中原音乐端庄稳重的节奏,至少在民间,这种宴乐飞快流行起来。随着音乐节奏变快,音乐章节变长,四言诗已经无法满足演唱——诗是歌词,牢记这一点——所以就出现了的五言诗、七言诗,甚至六言、八言、九言的作品。

不过由于汉朝经学一统天下,儒生老成持重,所以文艺方面的发展比较缓慢。大家更喜欢长篇大论的“汉大赋”,所以诗在两汉的发展缓慢。

值得一写的就是汉武帝柏梁台上作联句游戏发明的句句押韵七言诗:“柏梁体”,这是一种小众的,后来被断句不押韵的格式淘汰了的诗体,但是也有佳作,如杜甫的《丽人行》。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则写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七言诗,《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节选

但是直到汉末,甚至到了隋末唐初,七言诗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在结构、音律规范等各方面还是五言诗走在前面。而且这一时期也没有绝句的产生,汉人以大为美,绝句体小而俗,不足以用。

诗的飞跃(魏晋南北朝)

诗到了曹魏时期,产生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文化还是掌握在贵族、文人手中,所以诗歌的发展也只可能在士大夫阶层发生。这一时期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有了文采这个概念。

在东汉以前的诗歌,其实就类似于我们今天很多朋友淡如白水的现代诗,其主要的功用还是说事、抒情。但是如何说事、如何抒情,是没有概念的,即算是做出比喻和一定的修饰,也是讲究“浑然天成”,没有抱着修饰自己的文辞来突出自己情感的目的。

这一切,到曹植这里发生了改变。

魏晋南北朝对诗词最大的贡献有两方面,而这两方面都是从曹植发端。

一是文辞修饰之风发端。发展到后来,成为空洞无物,不说正事,只讲究形式主义的极端,即“齐梁体”,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宫体诗”,特色就是只要好听好看,“兴寄全无”,没有任何志向、抱负,沉迷于风花雪月、闺阁情思。

文辞修饰对于文学作品是必须的,但是过度而忽视内容,就是形式主义,是走错了路了。所以陈子昂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就是批判这种形式大过内容的走向。

二是音律学的发展。这个也是从曹植开始的,所以不能不说他是文学中的奇才啊。他发明了“梵呗”,开始寻求“徒歌”(没有音乐的诗歌)中文字发音的规律。随着南北朝佛教大流传,音韵学得到长足发展。沈约、周颙等人提出“四声八病”,并成功运用到诗歌的创作。

音律的发展是唐朝平仄格律的基础,也是诗歌走向吟诵文本,脱离音乐独立存在的关键。

经过这五百年的飞速发展,诗在形式上已经初具规模,在流派上(山水、边塞、讽喻等等)也是百花齐放,已经为盛唐飞歌做好了一切准备。

诗的盛放(唐)

经过南北朝的文体格式准备,隋唐的文人开始了文风的大纠偏。陈子昂提出“汉魏风骨”的概念,至今为古诗爱好者所推崇。初唐四杰等无数初唐诗人在格式上沿袭宫体诗,在内容上不断开拓进取,在意向上生机勃勃,终于让唐诗成为既优美动听,又感情深厚的动人之作。

但是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唐诗的功臣是初唐四杰,以及盛唐大诗人(李、杜、王)等人。

其实并非如此。

初唐四杰不是早夭就是困苦,要不就反叛,并没有政治地位,而陈子昂虽然提出了理论作为旗帜,但在失宠后影响也变小,无法真正带动诗风改革。

对诗体规范起到作用是元兢(换头,相粘)、上官仪(对仗)、沈佺期、杜审言、宋之问等人。特别是这些宫廷诗人,精研格式,其实原本内容上是相对空洞的,但是他们遇上了风云动荡的武周王朝兴盛覆灭,唐玄宗李隆基上位这些政治变动。大批宫廷诗人被放逐,流落江湖。而人的境遇一旦波折,思想性自然就上升了,加上本身极好的格式研究,大批既有情感、又有形式的诗歌作品就问世了,从而带动了整个朝代的诗风。

李白对于诗歌史的贡献主要是和王昌龄一起改进、规范了七绝。前面说到七言不被看重,到了他们这里才真正上位,并且一跃成为唐朝至今最为流行的诗歌格式。

而在格律诗的完备上,杜甫是集大成者,同时,在是个理论上,也是他一锤定音,决定了唐诗重内容、重感情、崇汉魏的未来走向。

至于大李杜在诗歌上的成就,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大李杜冲到天花板的能力直接导致了中唐诗人的困境。

中唐的诗人在李杜压力之下,无路可走,就开始了在盛唐诗路上分类深挖。如韩愈的“散文入诗”,李益专攻“边塞诗”,刘禹锡走怀古路线,并开发“竹枝词”,白居易走老百姓路线,李贺干脆就写鬼神之词去了。盛唐诗是高峰,中唐诗是高峰上的平原,四处分流,四处开花,所以论唐诗,盛唐、中唐的大诗人如流星赶月,层出不穷。

这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好的时代。

诗的后来(元明清)

进入晚唐,由于安史之乱后,政权虽然几经复兴,但总归是走下坡路了。整个王朝开始倾颓,文化意象就开始走南北朝末年的老路,诗风又往隐逸派和作乐派分流。志气不再高昂,内容自然低迷。

当然,晚唐的李商隐在艺术成就上来说是最高的,因为他集合了前朝所有大诗人的特色。虽然有时候用典精深、晦涩难懂,但是他的诗歌成就在晚唐是最高的,甚至放在整个唐朝也不逊色。唯一和大李杜没办法比的是缺了气象,但这不是他的原因,是时代的原因。

不过这些都是诗风变化,而对诗歌本身来说,到了晚唐,格律诗的规则已经坚如磐石,基本上连折腰体之类可有可无的出律,大家都很少犯了。

而另外一种文体,曲子词已经开始在杜牧、白居易、刘禹锡手中登堂入室,成为诗规范之外,文人们更加灵动的思维奔流方向。

那就是词牌史了。诗史也不是到这里就完结,只不过大概发展就是这样了,后来的复兴也没有突破格律、非格律,只不过是在内容上、表现上分门别类,再创高峰罢了。如宋朝的西昆体、太学体、香山体、江湖体、四灵诗派、江西诗派、包括后来清朝的公安派、性灵派,这些都只是时代内容进步和文人思想觉醒的不同层次,诗本身的形式没有变化。

直到泰戈尔的《飞鸟集》现世——但是那个就属于现代诗史,基本上宣告了古诗史的完结——虽然我们今天还在写,不过是尽量承续,不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断绝罢了。

诗的简史,大致如此。

词牌简史、现代诗简史、有缘再聊。

因为是随手写,难免记忆出现错漏,欢迎指正,但不接受谩骂——不管你什么水平。

先秦两汉古书流传过程?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曾发布了“挟书令”,禁止民间私藏除农、医等书籍,其余全部销毁,只有官方留存备份。后来项羽进咸阳,一把火把这些宫藏书籍全烧了!自此,名义上来说,先秦书籍就断了传承。但是,我们现在依然流传的许多先秦古籍,是怎么来的呢?

从几本书简单说一下。

秦始皇时,有个博士叫伏生,是儒家学生。他就非常爱惜古籍,于是不顾挟书令,凿开自家墙壁,私自藏了一些书,其中就有《尚书》。后来汉朝时废除了挟书令,他挖开一看,因年久失修,保存不当,已经损坏了许多,《尚书》也不完整了。好在伏生博闻强记,通晓此书。这时候朝廷重视,就打算请他到宫里整理,但是此时他已经90多岁了,行动不便不说,而且家在章丘,已经不适合长途跋涉进宫了!于是朝廷派了晁错去学习。

虽然有挟书令,但民间肯定私藏了不少先秦古籍,加之有许多博闻强记的文人,于是许多古籍得以流传。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式,比如考古。

韩愈的生平经历和文学主张分别是什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生平: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 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他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韩愈在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甫)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韩愈的诗句散文作品赏析?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