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奈保尔主要代表作品

描写日本战后民众心灵创伤的小说《远山淡影》可以算作其中的一部代表作。揭示了普通日本人在战争中支离破碎的生活状态,在叙事开始前大女儿景子已经自杀。期间她们谈起景子之死并勾起悦子对原子弹爆炸后处于重建中的长崎生活回忆。石黑一雄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悦子在经历创伤后的苦难心路历程。作者通过这种模糊性的回忆性叙述手法使得该作品呈现出...

奈保尔主要代表作品,有没有好看的书推荐一下?

推荐日本战争题材小说《远山淡影》。

战争是一个无解的困局,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剧——人类并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实现和平,却有勇气隔三差五地策划、导演一场场自相残杀的悲剧。关于战争主题的文学作品历年来层出不穷,其中,描写日本战后民众心灵创伤的小说《远山淡影》可以算作其中的一部代表作。

小说作者石黑一雄,与V.S.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一起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远山淡影》是他的处女作,以二战结束初期的日本为背景,以主人公悦子的回忆为主线,揭示了普通日本人在战争中支离破碎的生活状态。

小说采取的是第一人称叙事,叙事者即悦子。在叙事开始前大女儿景子已经自杀。之后小女儿妮基来看望悦子,并与她同住了五天。期间她们谈起景子之死并勾起悦子对原子弹爆炸后处于重建中的长崎生活回忆。

书中没有直接描写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惨烈场景,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无处不在,这也给悦子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战前,生活在中川的悦子曾有过一个男朋友,后来死于战争。幸存下来却失去亲人的悦子被绪方先生收留,生活在长崎。原子弹爆炸后,昔日的小村庄变成烧焦的废墟,处处充满荒原和死亡的意向。这些荒原和死亡的意向,是悦子对家破人亡的现状而产生的哀怨的投射。战争夺走家人的生命,摧毁了家园,让悦子流离失所,被迫远走他乡。

小说内容就像书名中的意象,这段回忆给人的印象是平淡而模糊不清的。石黑一雄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悦子在经历创伤后的苦难心路历程,表达了对于创伤和苦难人群的人文关怀。

《远山淡影》是一部构思精巧、多线并行的小说。整个故事由碎片似的回忆拼接而成。作者通过这种模糊性的回忆性叙述手法使得该作品呈现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流动的叙事和不断切换的场景无法呈现完整的故事情节,连叙述者都是不可靠的,无法确保回忆的真实性,这反倒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在写作技巧上,石黑一雄通过主人公悦子回忆故友佐知子及其女儿万理子的遭遇经历,讲述在现实和过去中不断穿插进行,叙述记忆与创伤记忆时而分离时而汇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线叙事结构。通过这样一种双线叙事结构,悦子内心复杂矛盾的个体双重世界得以展现。一方面,叙述者日裔移民悦子在回忆中反复提及以为独身带着女儿的朋友佐知子,另一方面,小说中多处线索又暗示佐知子就是悦子,佐知子的女儿万里子就是悦子自杀的女儿景子。在小说的回忆叙述中,自我的一部分与叙述者分离,以旁观者的姿态讲述“别人的故事”,对于这种人格分裂的叙事方法,作者本人的解释是: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看,无法启齿,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从表现手法上看,石黑一雄对战争的处理是很隐晦的,小说中没有直接描述战争,但战争造成的身心创伤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幸存者们认为战争的恐怖应避之不谈,所以用表面上的以往和强烈的沉默来回应这种恐怖。战后长崎的混乱和强烈的无处不在的悲观主义使很多女性如悦子甘愿冒险出国来改变自身的命运。这也为悦子当初选择出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救赎是石黑一雄小说的主题之一。他曾说:“通常在我小说的结尾中,叙述者对痛苦的事有了部分的适应,他或她终于开始接受那些原先无法接受的痛苦事情。但这里面常常仍有一个自我欺骗之类的因素存在,足以让他们能继续生存下去。”

《远山淡影》表现的主要是战争留下的苦难,最大的亮点是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冲淡了人们对苦难的害怕与绝望。史铁生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有了一种精神应对苦难时,你就复活了。”其实寻找这种精神的过程就是对苦难进行救赎的过程。小说里战争所带来苦难的呈现,最重要的是有个体观察群体后得出的救赎理想的表达,让人相信总有一天苦难会彻底消解。但这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路,需要以感性为主导,转移人们对苦难的关注与恐惧,让人能乐观地面对,从而满怀希望。

英国有几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一共有十三个人。

1、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

2、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3、1925年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4、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5、1948年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6、1950年 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7、1953年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曾任英国首相。1952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8、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1994)英国德语作家。获奖理由:“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9、1983年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1983年作品《蝇王·金字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0、1995年希尼(1939~)爱尔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等。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11、2001年 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12、2005年哈罗德·品特(1930~2008),犹太人。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3、2007年多丽丝·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没有灵感怎么办?

哈哈有意思了,没灵感还在继续坚持,阁下这是现场直憋吗??

总是有人感到文学创作可以无休止的写,就像自来水那样,只要打开了水龙头,就可以任由其哗哗流淌,不受节制不受束缚,妙造自然,得法天成。其实就是人为的自我凭空杜撰和超级想象,就像八百年前的辛稼轩说的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语还休。

结果怎么样呢,当然可想而知。不是大水漫灌浇死了庄稼就是水源干涸,成了庄户人的最后一滴眼泪。

一个没了驱动力的庞然大物,仅凭头拱肩扛的向前推进,不惟是多做了无用功,还白白耗费了自家的体力物力,属于得不偿失的失智行为,是文学创作中最不明智的一种无谓举措,也是创作大忌。

也是对作者自信心的一次沉重打击。严重一点或可摧毁作者的创作愿望,从此一蹶不振,一笔不动。

应该说,每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士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或阶段。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思路怎么都不在线上,不是信笔涂鸦的飞鸡走狗,就是硬性迫使自己勉为无米之炊。

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是初学者开始阶段的一个常态性状态,基本属于文学创作的必经之路。这个时候,写也不是,不写更难受,感到愧对自己的初衷和良知,最是煎熬,也最犯难,就像一个不足月的产妇,非要强行的生下孩子,这和瓜熟蒂落自然分娩不可同日而语,也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结果会发现,硬憋出来的那些字迹,很少有合拍合辙的段子,基本都是违背创作规律的南辕北辙。最后迫不得已主动删除了事。

按照一般性创作规律,动笔之前的腹稿或大纲至关重要。是指引创作走向的航标灯和方向盘。不必苛求自己每天必须写出多少字,而要任其思路纵横驰骋,灵感来了即刻秉笔疾书,灵感歇了,那你也不妨歇一歇心思手脚,为下一个灵感贸然袭击做准备。

现在的创作有两种创作动向。一种是现场直憋型的,怎么也想不出路径,只好强迫自己硬性下笔;还有一类情况是下笔收不住。只要打开了思路,那就驷马奔腾,沧海横流,收也收不住,直到感觉意念释放完毕方才罢手。前者需要反复锤炼思路,后者需要反复叩问提纯,都是需要加强的一种即时创作情态,需要在严细缜密的思考下做好自我收放,方可进入创作无我的灵感尽兴状态。

最后祝你好运吧!

图片来自网络

米格尔街首版时间?

《米格尔街》,(英)奈保尔著,张琪译,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7月第1版。前些时看奈保尔的“百万叛变的今天”,看不下去。《米格尔街》还好,全书不长,每个故事更短,才能一点点读完。不但故事短,而且语言简洁冷峻。读到某一处时,突然感觉象是在读古龙,每每有意想不到又有意境的句子。作家一般都是在写自己和身边的事,最经典的作品恐怕都是如此。

就象福克纳和莫言,一生都在写故乡那一小块地方,米格尔街上的人就是奈保尔身边的人,如同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的人、鲜活的人、普通的人,也是典型的人。

只是,我们没有作家的才气与笔力,能将这些鲜活、普通和典型的人写出来。

如何评价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

记得:201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众多媒体评价:“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再次做出了一个中规中矩的选择。作为一个日本裔的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很早就奠定了自己严肃作家的地位,因而他也是在很早之前就得到了世界中文系统推崇肯定和持续翻译的一位作家。

就我个人而言,他最吸引我的文学特质来他的早期的几部作品,包括处女作《远山淡影》和很受读者欢迎并改编成电影的《长日留痕》,就像颁奖词中着重提出的“幻觉”、“与真实世界相连接的深渊”,都指向了他对人类记忆的持续挖掘和细腻展示。这很可能始终是他的文学起点。尤其难得的是,在早期作品中,人们即便带着移民作家的有色眼镜来观察他,也不太能发现这种身份在他创作中的痕迹,这是他下笔比较高级的地方,他很少直接书写那种异域、他者的经验,甚至社会和历史的层面也只作为背景,比如他写一个老旧的英国管家的情感与记忆,或者战争中的一对母女,都和他自己的生命体验看起来没有直接关系,但仔细想,本质上确是血肉相连的。那种历史和现实的流动性,被他幻想成了某种更本质的文学语言,残留在故事中,更准确地说,残留在故事的结构和节奏中,残留在故事的氛围中,我们读到的那种隐晦的恐怖、克己复礼的保守、绞缠的历史纠结,会非常隐秘地提醒我们关于这位作家的日本、英国身份以及写作位置。而这种阅读感受,是在我看来他身上最迷人的部分,也让他很难被一两个标签所定义和概括。连同他那种缓慢与延宕的叙述语气一起,互为表里,在他被封神之前,就赢得了广泛的读者,而不是一个陌生的默默无名的作家名字。

但是,我并不觉得他的其它几本自认创新之作有特别的新意,比如最新的《被掩埋的巨人》、或是再早一点的《别让我走》、《无可慰藉》,都有中文译本发行。但主题和故事上都愈发抽象化、隐喻化,很多故事都完全是想象的再造品,但不知道是他离现实太远,还是这种写作的动机本身离现实太近,都导致原本最吸引我的那种虚实之间的距离感、穿梭感变得容易琢磨。感觉是他作为严肃作家的身份,作为世界公民的认同,从背景走到了前台。他开始直接讨论遗忘,处理和解,甚至是用科幻的文体来写克隆人以及人性的黑暗未来,但是这些都恰好是一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最喜欢的命题,甚至与和平奖有些雷同了。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做功课去看他自己到底如何解释这种变化。但这种变化的确有溢出文学审美的部分,也的确呼应了我们的世界潮流与社会心理的结构和变化,不知道这与他的得奖有怎样的关联?

当然,文学本身应该是一件不断冲突边界、冲击既有认知的事情。2017年这一次很遗憾诺奖没有把一个更崭新的面貌介绍给广泛的读者,但幸运的是中文读者很早就有机会认识的石黑老师了。

国内有哪些当代作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培养我们的气质,提升我们的品位。好书尤其如此。只说现在还在世的作家,国内的话,整体质量都不错,我认为的当今中国文坛第一流作家作品: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阎连科的《日光流年》《丁庄梦》《受活》;贾平凹的《秦腔》《废都》。

外国的话,

美国: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拍卖四十九批》;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

英国: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萨勒曼·拉什迪《撒旦诗篇》(我一向认为拉什迪是英属移民三杰里写的最好的,可惜奈保尔今年去世了,不然他也上榜了。哈哈,我觉得石黑一雄在这三个人里最差)

法国: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店街》(我很喜欢他对记忆的探索和小说里的侦探小说手法)

土耳其: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南非:J.M.库切《耻》

拉美: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酒吧长谈》(可惜鲁尔福、马尔克斯、科塔萨尔、富恩斯特、卡彭铁耳、波拉尼奥这些人去世的太早了,10年略萨的诺奖感觉完全是给这一代人补发的)

当代作家读的人有限,就挑了自己喜欢的说一下,完全是个人的看法,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