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春秋时代绘画代表作品有

而是病死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谓千古传颂,而是孔子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的典故,孔子就曾经有焚书的行为,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鲜为人知版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二、明清朝女子出嫁前会检验其是否为处子明清婚俗。女方家也会感到非常丧气。...

春秋时代绘画代表作品有,中国古代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准?

中国绘画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逐步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飞速发展,隋唐时期达到了极盛,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绘画进一步成熟发展。

有哪些中国历史的冷知识?

在中国上下有记载的近3000年历史中,发生过许许多多或鲜为人知,或不知其据,或以讹传讹的事情,这些被后人统称为“冷知识”。

‬以讹传讹版

一、马谡并不是诸葛亮斩杀的,而是病死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谓千古传颂,说的是诸葛亮北伐时,马谡丢失街亭,导致蜀汉大军功亏一篑,诸葛亮按律治马谡之罪的事件。

可马谡因失街亭获罪不假,但并不是被诸葛亮斩首的,而是病死在狱中。《三国志》中记载很明确:“谡下狱物故(死亡)”。所以,马谡其实是在狱中就病死了。(《三国志·马谡传》)

‬二、第一个焚书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孔子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的典故,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有焚书的行为。

西汉《七纬》记载,孔子得书3240篇,取其中120篇留存,烧掉3120篇。《郑板桥家书》也说:“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

不过,孔子所烧书只是他所得的那部分,影响有限。(《七纬卷弟九·尚书纬之一》)

‬三、蔺相如从未做过赵国国相

“将相和”,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是将军不假,但蔺相如却从未做过赵国国相,他最大的官职是上卿。(《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

四、尧的原名不叫“尧”

按《皇极经世书》,尧登基于西元前2357。都城一般认为在山西临汾的陶寺。尧的名字很有趣,叫“伊祁放勋”。

‬不知其据版

一、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今天经常被提到,但其实最早不是英国人培根说的。

早在东汉时期,王充就曾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论衡·效力篇》。

二、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早是慈禧太后说出的。

在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全诗如下: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鲜为人知版

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南征灭晋后,在返程途中病死。

文武大臣为了防止其尸体腐烂,就仿效牛羊“羓”的做法,将耶律德光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谓之“帝羓”。

二、明清朝女子出嫁前会检验其是否为处子

明清婚俗“婚前验处”。明清时期贞洁观念强烈,近乎至酷。女子出嫁时,女方往往派人到夫家打听消息,如果洞房第二天鼓乐喧天,则证明新娘通过了夫家检验,婚礼会一切照常进行。

否则不但不举乐,新娘还会被送回女方家,并索还聘礼,赔偿男方所有开销。女方家也会感到非常丧气,而这位新娘想要再嫁,恐怕已是不可能了。(《右台仙馆笔记》)

三、小米是从狗尾草中培育出来的

从上古一直到秦汉,中国人最重要的、也是吃的最多的主粮是小米。小米是汉人祖先从狗尾草中优选培育出来的。

四、牙刷是中国人发明的

据美国牙医学会的资料表示,世上第一把牙刷由中国皇帝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方法是把短硬的猪猔毛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

2004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祐樘名下。

五、曾国藩脱衣点白银

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证清白,当众脱掉衣服,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这才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

你有没有爱上过一个书中的人物?

你好!中外文学书中的人物非常多,我最爱的、最喜欢的、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金庸先生笔下的韦小宝,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

韦小宝的故事发生在清康熙年间,他的母亲是扬州瘦西湖畔鸣玉坊一名妓女,韦小宝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读过书,妓院里面污浊的环境使他学会了不少市井知识。和茅十八一起进北京之前,确切地说,韦小宝就是一个典型的市井无赖,他所受的“教育”就是茶馆里面讲书人断断续续的民间故事。

遇到茅十八后,江湖侠士的义气思想开始逐渐影响他,特别是拜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为师父后,狭义思想、英雄好汉、江湖义气等逐渐成为韦小宝日后行为做事的“准则”。这种江湖义气思想在当时的清朝表现的尤为突出,主要是清朝初期,社会还比较动荡,对于自己遭受的不满,寄希望于侠客义士是老百姓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

韦小宝机敏过人,善于权变,是他每次躲过风险的主要原因。以第三回为例,小桂子扶海老公到内室水缸时,韦小宝“当即悄悄站起,蹑足走到桌边,伸出小指,连挑了三指甲药粉,倾入酒中,生怕不够,又挑了两指甲,再讲药包折拢,重新打开,泯去药粉中指甲挑动过的痕迹。”我第一次看《鹿鼎记》时,看到这里,我紧张的不敢看下去,压迫的紧张感非常窒息。在这里,韦小宝抓住时机,给海老公加大药量,又非常小心地泯去药粉中的指甲痕迹。韦小宝在宫中第一次危险的境遇中,从容面对,灵巧的化解了海老公可能的杀害。

江湖义气是整个书中韦小宝遵循的人生法则,这个原因是基于他加入天地会后,陈近南和天地会弟兄对他的影响和灌输。在小说的第四十三回,康熙已经知道了韦小宝加入天地会的事情,让韦小宝杀害天地会成员,韦小宝在陶红英等的帮助下,顺利转移了天地会的所有成员。这种江湖义气使韦小宝与康熙越走越远,而与康熙的君臣之义又使韦小宝与江湖兄弟越走越远。这种江湖义气成就了韦小宝,迫使韦小宝离开了康熙和天地会。

韦小宝对金钱的追求也贯穿了小说的全部,抓住机会,捞取金银财宝,无论是奉旨收查鳌拜,还是在康亲王府,还是去云南做赐婚使,这也是作为市井混混出身的本性释然,但是,这并不影响韦小宝在全书中的形象。

金庸先生的《鹿鼎记》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机灵、善于抓住机会、讨人喜欢的韦小宝,被众多的影视明星演绎,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他吗?

巴金家春秋简介主要内容?

1、巴金作品《家》、《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主要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写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

2、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 当“五四”的浪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热情和理想时,也加剧了他们对旧制度、旧生活的憎恨与反抗。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意义,曾激动了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常言道:“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教科书里躺了近一个世纪的鲁迅,作品收入语文课本最多时曾达 31 篇,却成为了大家的梦魇。这或许是“作家”鲁迅万万没想到的。

提起鲁迅,我们都知道那句著名的名言:“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大家对他的印象大多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文坛斗士。严肃、深刻、愤怒、不近人情……

但是,那个走出教科书的鲁迅,其实是一个标准的段子手。

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

陈丹青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可惜这么有趣的鲁迅却被教科书弄丢了。那个嬉笑怒骂,鞭辟入里的鲁迅,更可能是这样的画风。

一天不皮,浑身难受

小时候的鲁迅就皮的不行。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他就特别喜欢给人起绰号。班上有个女生特别爱哭,一哭起来就眼泪鼻涕齐下,迅哥儿从此就管人家叫“四条”,眼泪两条,鼻涕两条,形象得很。

一次,国文老师好兴致,想要和同学们对对子,出了个上联:独角兽。隔壁桌子的男生想要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就小声问迅哥儿该答什么。

迅哥儿也是顺口就来:四眼狗。男生赶快站起来,大声道:"四眼狗!"戴眼镜的老师随手就一巴掌过去。

在厦大教书时,鲁迅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他,理得极其敷衍。鲁迅也不生气,反而给了一大把钱。

第二次再去,理发师大喜,精心为鲁迅设计了新发型。不料理毕,鲁迅却极其吝啬,一分也没多给。

理发师很是诧异:“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

鲁迅笑着说:“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

理发师:……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写大禹治水:

离地五尺,就挂下几只篮子来,别人可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只听得上下在讲话:“古貌林!”“古鲁几哩……” “O.K!”

OK、古貌林(good morning)这些现代话被按在大禹身上,你可以感受到鲁迅的文风在当时多么前卫。

他写嫦娥奔月的《奔月》:说后羿箭术太好,不仅把太阳射了下来,还把所有大动物都给射死吃了,最后没有大兽可以射,就去射乌鸦,整天做乌鸦炸酱面给嫦娥吃,嫦娥很生气,就独自奔月了……

脑洞清奇,不知道在当时会不会真的误导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

著名设计师

迅哥儿除了文章写得好,画画设计那也是手到擒来。

北大校徽

完成于 1917 年 8 月 7 日的北大校徽是鲁迅早期作品。那时候的鲁迅,在文学创作上也尚未名声大噪,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邀请他设计校徽,也可谓独具眼光。

当时的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草案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国徽

不仅如此,他还为自己的著作设计了很多封面和扉页。

书名用双线描字体,嵌入抽象几何图案的缺口,对应着本书“从艺术规律中”的用意。

《热风》出版时,鲁迅对当时社会现状感到“寒冽”,特以“热风”命名。手写两字“热风”,愤慨有力。

还有这些:

鲁迅的设计才华,集中地展现在书籍封面和装帧设计上,他一生设计了 60 多个书籍封面。

在没有电脑、没有PS的时代,鲁迅的设计理念,手绘能力,把各种字体玩出了新花样。文可惊天地,画能动人心。迅哥儿如果做了公众号,真的不知道会火成什么样子……

除此之外,鲁迅对于时尚搭配也颇有心得。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里有这么两段记载。

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个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黑色显瘦、横条显胖、红黑混搭,这些当下流行的穿衣法则,在近百年前,鲁迅先生就已深谙于心。

所以,鲁迅先生是这样穿衣服的。

一流吃货,大义饿亲

前几年,鲁迅家用菜谱曝光……如此仔细精致的食谱,这是啥家庭啊,家里有矿啊?

鲁迅超爱吃,据统计: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发现他去过的名餐馆就有65家!包括广和居、致美楼、集贤楼、杏花村等。

除此之外,鲁迅还是一个超级零食控,尤爱甜食。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中记载道:

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据说因为爱吃甜食,迅哥儿牙齿不好,龋齿严重,牙痛到怀疑人生。他去王府井看完牙医,又去稻香村买了一堆饼干,然后愉快地回家了。

结婚生子后,仍然不改吃货本色。

迅哥儿最爱吃沙琪玛,见到沙琪玛就极不淡定。

有一天,儿子周海婴看见沙琪玛,非常想吃,留着口水说:"爸爸能吃吗?"迅哥儿不动声色的回答:"要吃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爸爸就只有一个,你吃了爸爸就没了,所以还是不要吃的好了。"(这可是你亲生儿子啊!)

甜甜的情话boy

不论从长相到文风,我说鲁迅是民国第一大直男,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但是直男要是撩起妹来,那才真是动人心魄。

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可能是比偶像剧还要偶像剧。而迅哥儿在撩妹方面也具有着过人的天赋。

1926年,鲁迅携许广平南下。鲁迅去厦门大学任职,许广平回广州,当时两人约好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先解决经济自立的问题。

在两人的往来书信里,他说“听讲的学生倒多了起来,大概有许多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厦门。”

信末,他落款“迅”、“小白象”,昵称对方为“小刺猬”、“乖姑”。是的,这就是那个说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硬汉鲁迅。从这些称呼里,我似乎看到了收到爱情信的鲁迅先生,抿着象牙烟嘴,眉头晕开,笑得小胡子乱颤的样子。

真是没有不会说情话的boy,只有不爱你的男人。

结果不到半年,鲁迅就辞掉厦门大学教职应中山大学之聘来到广州。(异地恋实在是太辛苦惹~)

看到这里,我觉得我们一直以来,可能认识的是一个“假鲁迅”。真正的鲁迅并不是每天愁云惨淡,也不是每天战斗拼命,而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热爱。

真实的鲁迅,是一个可敬又可爱的小老头,你如果认识他,一定会爱上他。

虽然肉身已逝,但是鲁迅先生却将他的精神财富永远地流传给了后人。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你怎样理解红楼梦的春秋笔法?

想弄清《红楼梦》里暗含“春秋笔法”,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指在行文时对于材料选择上的取舍。“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书写历史时的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所创造,即在记叙的文字里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非通过议论性文字来表达。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或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主观看法,这种写法,就叫“春秋笔法”。

《红楼梦》的批语里出现“春秋字法”或“春秋笔法”多次,下面我来例举几处。

第一、在《红楼梦》第三回里有“贾政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谈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拯弱济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

按照封建社会官位制度,官职涉及国家公事,应该按一定程序选贤任能才对,可是在这里,官位是可以“谋”到的。显然,作者用了两个“谋”字,是在慨叹官场昏暗。所以脂砚斋连续针对两个“谋”字,均点明这是“《春秋》字法”。

第二,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宝钗在螃蟹宴上作了《螃蟹咏》一诗,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宝钗接着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说着也写了出来。大家看时,写道是: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

宝玉为何说宝钗的诗写的痛快?因为读出了宝钗《螃蟹咏》里“讽刺时事”的意味,宝钗是借蟹讥讽权贵,抨击贾雨村之流的赃官。其中“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是典型的“春秋笔法”。意思是说,这些官们学习了《春秋》等儒家经典,其中精华没学到,反倒学到了行文的曲折、隐晦,并把它们发展为深藏不露、满腹阴谋诡计的官场作风。

宝钗把褒词贬用,把形容腹中有主见的“皮里春秋”,用来讽刺贾雨村之流的的虚伪和狡黠,所以她的诗才让宝玉等人感到酣畅淋漓,骂得痛快!

值得一提的是,后人在研究红楼时,包括“悟空问答”里的一些答主,在研究《红楼梦》和写红楼人物剖析时,会把小说中的某处冠以“春秋笔法”,然后按照自己的主观好恶,任意臧否书中人物,还自以为是地代替作者立言。殊不知,这种恣意而为的解读,有时只是跟红楼原著唱反调而已,难免有以作者之褒为贬,以作者之贬为褒的情况。这种误读,对于他人正确理解《红楼梦》这部小说,能起到蒙蔽和混淆的作用!

举个例子,在《红楼梦》第八回介绍秦可卿时有这样的文字: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

关于“性格风流”一词,脂本侧批也有“春秋字法”四字,后人研究时,有对“性格风流”四个字有各种过度解读,然后冠以“春秋字法”。

我倒以为,即使作者想通过“性格风流”来预示秦可卿日后和公公贾珍私通的丑闻,也是饱含了对秦可卿这一人物的同情和欣赏的,不一定就是一些人解读的“春秋笔法”下的对该人物的无情鞭挞。

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打着《春秋》的幌子,臆想或判定小说中的某人物性格,或者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深心”,很可能只是以己之心度曹公之腹,这样其得出错误结论,就一点不奇怪了。

而这种错误,和“春秋笔法”本身无关。(完)

我是粒粒七七,我认真阅读,用心感悟,上文是自己长时间辛苦码字所得。如果您认同,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