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楚国绘画艺术代表作品

重点推荐一下《托马斯情绪管理》1-2年级的孩子进入了校园生活,比较适合读情绪管理系列的书。不考虑他人感受5、不喜欢遵守规则、不适应团队协作当然情绪管理类的书。...

楚国绘画艺术代表作品,2年级孩子有哪些书可以读?

1-2年级有哪些书可以读?

可以读的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活、常识相关的(比如百科全书),另一类是积累字词、阅读量的,帮助孩子提升语文方面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类书,在选择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学习先学如何做人

在这之前,重点推荐一下《托马斯情绪管理》

1-2年级的孩子进入了校园生活,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管理的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比较适合读情绪管理系列的书。

1、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生气的时候对人大叫、打人、摔东西

2、遇到困难不知道寻求帮助,干着急

3、恐惧新环境,不敢结交新朋友

4、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

5、不喜欢遵守规则、不适应团队协作

当然情绪管理类的书,并不只是这一种,有人脸情绪表现的,都可以。

与生活常识相关的书怎么选?

这一类的书要选有清晰插图的,文字说明尽量科学,不带拼音的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以讲解的方式读给孩子听。

为什么这类书要选有插图、文字解释详细的,而不是先给孩子看偏幼儿版的呢?

因为这一类书,看的目的便是让孩子的知识面更宽广、兴趣更全面。清晰的插图,能让孩子对事物有直接、深刻的认识,能避免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含义信息的加工过程。书中出现的插图,能直接在孩子的记忆里去对应事物的信息。

那为什么尽量避免幼儿注音版,选专业一些的讲解呢?

这是因为在1-2年级阶段,孩子对世界的各种规则还没有明确了解的时候,会错把“信息”当做“真理”。等年级大一些了,再想纠正观念误区是不容易的。比如相信地心说到相信日心说,再到对宇宙有客观的认识,是很难改变的,除非一开始接触的便是更全面、科学的知识。

推荐书目

《十万个为什么》《DK百科全书系列》《HOW&WHY经典少儿知识百科全书》《儿童数学思维手册》《我们的身体》

积累字词、阅读量的书怎么选?

很多家长在选书时会有一个误区,便是“多即是好”。买书时切忌盲目选择是关键。

首先,确定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1-2年级,周一至周五每天30分钟左右为宜。在这期间,家长尽量避免对孩子的注意力造成干扰。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放松的空间。

其次,这类书尽量选择有注音、和孩子年级匹配的难度。如果书里没有注音,可以用查阅字典的方式积累生字词。但不能选择生词过多的书籍,防止孩子因为畏难而对阅读有恐惧心理。

积累生字词,是非常关键的,三年级之后,阅读和作文会拉开明显的差距,而字词积累匮乏、阅读量不足的孩子会在这方面相当吃亏。

最后,和孩子进行交流,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孩子最开始阅读时,通常会有很多的疑问,会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时,要有耐心的和孩子探讨观点,孩子不仅会佩服你的知识量,还会更积极的想去看更多的书。

推荐书目

《窗边的小豆豆》《稻草人》《昆虫记》《亲爱的汉修先生》等

(米小圈系列我身边的孩子都比较喜欢,但观察下来1-2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主要放在插图上,不太适合1-2年级积累用)

下图是教育部推荐的一二年级阅读书目,可以作为参考

1-2年级是国学、诗词积累黄金期

值得注意的是,国学、诗词方面的书,需要以诵读为主(一定要大声、反复读),意思晦涩的,可以先背诵而不去讲解意思。这一类的书,不是为了兴趣培养,而是为了积累用。调研考试、小升初都是常考点、难点。一二年级是积累的黄金期,千万别等到五六年级才开始背,那时就迟了。

推荐书目

《声律启蒙》《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

喜欢本文的朋友,点击上方关注北落吧!记得点赞分享一下,觉得有用可以多多转发喔!欢迎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你觉得好的书单。

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谢邀,这个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自从棉花大规模种植之后,棉被棉衣成为御寒保暖的主流,但是我们都知道棉花并非我们国家自产的,而是外来引进的。

根据史书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宋书》之前的记载是从来没有关于“棉”字的解读的,也没有出现过“棉”字,那就说明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花的。最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棉花才开始传入中国,在少数边疆地区种植,以至于中原人根本不知道有棉花, 所以在史书上也并没有出现过“棉”字。但棉花真正传入中国其实是在宋末,在宋末元初的记载:“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直到元朝年间时,棉花才开始大规模种植。黄道婆又令中国棉纺业突飞猛进。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更是用强制手段,在大江南北普及种植棉花,使得曾是奢侈品的棉布棉被“遍布于天下”,从此“人无贫富皆赖之”。但是在此之前,特别是宋朝之前古人是如何取暖的呢?

01.炭火或者篝火取暖

在远古时期,古人御寒的方式十分有限,但是自从掌握人工取火的方式之后,火成为古人取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人们逐渐发现用木烧火过后的余炭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而且炭的燃烧也可以非常持久,所以烧炭取暖成为了在屋内取暖的一种方式当然炭的使用并非普通百姓家能长期使用的,能用的就是木柴或者自制的炭,质量好的成型的炭都是皇宫或者达官贵人享用的,不过这并不妨碍古人使用炭火取暖的一种方式。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所以说皇宫还是取暖有余 的。不过在北方地区,甚至还使用做饭的灶头的余温取暖,也就是北方人说的上炕。根据《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在北宋的时候,煤炭买卖就已经成了官营项目,而且还设立了官仓贮碳,用于调节物价。

02.动物羽毛取暖

这一类主要是靠打猎获取的大型动物皮毛,做成的大衣之类的,同样的这样的衣物并不多,而且普通人家也用不上,或者不舍得用,最终又到了达官贵人的手中,成为他们的取暖衣物之一。

裘衣并不仅仅指那些用珍贵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即使普通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也一样。那些富贵人家会用狐、貂、豹的毛皮制成裘衣,既轻便又保暖;而穷人们则会用鹿、羊、狗毛皮制成的裘服来取暖。

即使不是野生动物,就算是饲养的羊兔等其价格也不菲,平常百姓是舍不得用,也用不上的,羊毛被,或者兔毛被,盖起来既保暖又不失雅观,这些动物绒被即便是搁在现代也是非常稀罕的。所以普通人家取暖的方式就是利用庄稼的稻草等,柳絮和芦花来填充被子,不过芦花并没有很强大的御寒功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这样子了。

比如“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是诗圣杜甫对自家被子的描述,这是老杜的无奈,没有棉花,御寒的就是一些破布,确实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景象。当然民间的御寒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鸡鸭牛羊动物的羽毛都是可以充当被子的,甚至是芦苇花等,但是在南方地区有木棉的棉絮,也可以用来填充被子,不过效果就没那么好了。木棉在南方地区有很长的历史,现在木棉花就是广州市的市花。

当然古人还有更高级的,用丝织品绫罗绸缎进行御寒……蚕茧可以缫丝制成绫罗绸缎,也可以把制成絮状的蚕丝,塞进被子里取暖,轻盈洁净,保暖效果好,但在古代这种蚕丝被造价太高,而且不适合大规模制作。所以根本无法普及,只是达官贵人才定做使用。

03.人体取暖

这种方式在古代的达官贵人中是较为普遍的,我们都知道这些人都有丫头侍女等的,他们的职能分工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贴身丫鬟,他们的重要职责就是陪床取暖,啥意思呢,就是先把床暖了,然后大老爷们才上去睡,有的甚至还要陪床到天亮,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就记录了这种取暖方式。还有就是我们知道的最荒淫的皇帝金主完颜亮就是把这种方式发挥到了极致的。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常日如是。”这哥们就是把自家的女仆是这样用的,所以这事在现在看来非常不妥,但实际上在那个年代是没办法的,身不由己啊。后又有记载另一位哥们就更有意思了,申王李撝发明了一种“妓围取暖”的方法,就是让一些舞妓、歌妓围坐在一起,从来达到取暖的目的,这个效果行不行未可知,估计但赏心悦目还是可以的,此事在《开元天宝遗事》如此记载:“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

除了上述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人取暖方式之外,实际上古人取暖的方式是武装到牙齿的,比如手炉脚炉还有花椒墙,火锅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江苏常熟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常熟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江苏常熟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常熟都具有哪些历史名人。

1.仲雍

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本系姬姓,是黄帝的15世孙,陕西岐山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的第二子。仲雍和其兄太伯为让父王实现灭商的愿望,让国南奔,落脚于无锡、常熟一带,建立勾吴王国。他们把王位继承权主动让给弟弟季历,季历生子姬昌是为周文王,为灭商建周奠定了基础。

2.周章

周章(?~公元前209年),字文,战国末年楚国陈县人。曾先后效力过项燕、春申君。秦末陈胜起义时,被任命为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向西攻打秦军。兵临戏亭(今陕西临潼东),距离咸阳仅百余里,因孤军深入,后援不继,被秦将章邯所败,自刭而死。

3.言偃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字子游,吴人(孔子家语记载为鲁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县令,阐扬孔子学说,使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人称“南方夫子”。

4. 陆器

陆器(生卒年月不详),江苏常熟人,居河阳山(今属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唐朝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状元。明弘治《常熟县志》(又称桑志)载:“陆器,状元,家河阳山,读书台遗址尚存。”

5.黄公望

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6.严天池

严天池(1547年-1625年),名瀓,号天池,字道澈,常熟人。曾任福建邵武府知府。严天池在琴艺上师从名师承继精华,合百家之长,创立了“清、微、淡、远”的琴曲风格;组建了明万历年间第一个琴社——“琴川社”,创立了虞山琴派。

7.瞿式耜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

8.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9.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10.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11.曾朴

曾朴(1872—1935)中国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家谱载名为朴华,初字太朴,改字孟朴(曾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近代文学家、出版家。

12.宋清如

宋清如(1911年--1997年6月27日),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朱生豪的爱人。1911年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一户富豪家庭。1932年进之江大学,1933年起即常在《现代》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诗作,被誉为有“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诗人。

13.王淦昌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4.张青莲

张青莲(1908年7月31日—2006年12月14日),出生于江苏常熟,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15.宗白华

宗白华(1897年—1986年12月20日),本名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小南门,毕业于同济大学,1986年12月20日逝世。中国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

16.钱仲联

钱仲联(1908—2003),原名萼孙,号梦苕,江苏常熟虞山镇人,祖籍浙江湖州 ,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苏州大学终身教授。

历史上有哪些弄巧成拙的故事?

弄巧成拙的本意是想卖弄聪明,将事情做好,但最终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做了蠢事,将事情变得更糟。除了成语“弄巧成拙”本身的成语典故外,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于弄巧成拙的故事,如:

邯郸学步:故事主人公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优雅的走路姿势,反而连原本的走路方式也忘记,最终只能爬回故国;韩王的疲惫之策却造福了秦国:战国时期的韩王命郑国去秦国修水渠,原本是想疲秦、拖垮秦国,但最终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给秦国添加数万顷良田,使秦国更加强大。

成语“弄巧成拙”的典故

在北宋时期,有位著名的画家孙知微,非常擅长画人物。他画中的人物神态逼真,宛如活过来一样,因此当时的人都争着想找他画画,也有很多喜爱画画的人向他学习。

一次,孙知微受一寺庙(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曜星君图》。接到委托后的孙知微便开始用心构思作画,当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时,恰巧有朋友到访,邀请他去饮酒。

孙知微仔细看了看作品,感觉还算满意,加上《九曜星君图》也只剩下最后的着色部分,于是孙知微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将最后的收尾工作交由弟子们完成,并对弟子们说:

“这幅画的线条我已经全部画好,剩下的着色部分,你们要小心些,不要用错了颜色,在我回来时,希望完成这幅画。”

孙知微刚走,他的一群弟子便围着老师的画开始交流起来。

在一群弟子都在互相讨论时,只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一言不发。于是有人便问童仁益为什么不说话,是老师这幅画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而童仁益平时就喜欢哗众取宠,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这下可找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便故作高深地模样说:

“画中人物的神态很传神,但画中童子手中的水晶瓶却好像少了点东西。老师每次画瓶子时,都要在瓶中画一支梅花,这次却没有,想来是老师着急出门的原因吧!”

此时的童仁益已经忘了老师出门前的叮嘱(孙知微在出门前就仔细看过《九曜星君图》,并叮嘱众弟子,画已经全部画好,小心完成着色即可),于是就在画中瓶口处补画了一支红莲花。

最终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后,拿起画一看,一眼就发现画中多了一朵莲花,于是又气又笑地问道:“这是谁干的蠢事,画蛇添足也就算了,这简直就是弄巧成拙!”,说完便将此画撕了。

此时大家也能想到是那多出来的一朵莲花影响了整幅画,原因是童子手中的瓶子并非是普通的花瓶,而是水暖星君降服水怪所用的镇妖瓶。若是没有添上莲花,还是宝瓶,添了一朵莲花,反而变成了普通的花瓶。

原本是一副很好的作品,就因为童仁益一个卖弄聪明的举动,反而影响了画中的神韵,沦为一地碎纸。

通过童仁益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生活中,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在自己没有成熟的想法和见解时就不要去炫耀,俗话说“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不然最终只会显露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沦为大家的笑料。

邯郸学步的故事

邯郸学步的典故来源于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个少年。

这位身在燕国寿陵的少年,只因听说赵国邯郸人的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便决定前去学习。

当他不远千里到达赵国都城邯郸后,终于看到了邯郸人十分优雅的走路姿势,于是少年便在大街上跟随着路人模仿了起来。

不过这位少年愣是学着邯郸人走路模仿了好几天,但是无论他怎么学也学不会,不仅没有学会,反倒他自己的走路姿势比起之前还要更加难。

而且这位少年还没有放弃,反而认为自己之前的走路方式有问题。于是他更加卖力地学了起来,决定从头学起,这次他不仅模仿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还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学得极为认真。

最终经过三个月的刻苦练习,这位少年还是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都给学忘了,以至于都不知道该如何走路,最后只好爬着回了燕国。

如果站在学习角度来看,这位燕国少年的精神应该得到肯定,但站在普通的人角度来看,他最终的结果却是弄巧成拙,以至于连自己原本的走路方式都能忘记,导致路都不会走,这种盲目的学习是不可取的。比如古代皇帝的威严,并不能通过模仿帝王的行为、说话方式就可以有的,这与帝王的家庭环境、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不是一蹴而就的。

韩王的疲惫之策,却是为秦国作嫁衣

在战国后期,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中实力较为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国,根本无力对抗,但韩国又不想被秦国吞并。于是韩王企图想用疲秦之策削弱秦国,使秦国无力再征伐韩国。但最后韩王不仅没有没有拖垮秦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适得其反,韩国人郑国为秦国修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最终却给秦国增加了四万多顷沃土良田,使秦国的关中地区变得更加富饶,国力更加强大。

众所周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在战国后期已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军事强大,国家富裕,加上又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从秦孝公开始就一直不断地蚕食各国的土地。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让诸侯列国深感不安,担心被秦国吞并,尤其是一些弱国、小国。

《史记》记载:“昭襄王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攻韩南阳,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

在秦国对外的扩张战争中,和秦国相邻的韩国就经常被秦军攻伐,韩国的陉城、南阳、阳城、负黍、城皋、荥阳等数十座城邑都被秦军先后攻占,但韩国碍于秦国强大的实力,不敢与其抗衡。

不过韩国也不想被秦统治,于是韩王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化解秦国对韩国的攻势。在韩桓惠王二十七年,韩王命水工郑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修建水利工程,目的是为了耗费秦国的人力和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使秦国无力东出攻打韩国。

至于韩王为什么不选别人,而是选了一个水工郑国?因为郑国虽是韩国人,但并非韩国的朝臣要员,只是一介水工,属于纯粹的技术人员,派郑国入秦,不容易被秦王发觉,远比派遣一个韩国大臣要安全的多。

于是郑国带着目的前往秦国,游说秦国凿穿经水,修一条长三百多里的水渠,引泾河水入洛水,灌溉农田。最终秦王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其主持一系列开凿工程,为秦国修建水渠。

可见韩王的疲秦之策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最终的结果却令韩王始料不及。郑国虽然是带有目的为秦国修建水渠,但郑国却是一个工作狂,水渠工程开始之后,郑国已经完全忘了自己入秦的目的,一心一意投入到修渠的工作中。

但工程在未完成之前,郑国入秦的目的最终还是被秦国发现,不过秦王并没有处置郑国。郑国对秦王表明,渠成之后是对秦有利的,并且郑国忘我的工作态度也被秦王看在眼里,于是嬴政对郑国加以重用,继续让他负责修水渠。

《史记》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最终水渠在顺利完工后,秦国的关中地区在泾河水的灌溉下成为千里沃野,亩产高达六石四斗。秦国为此又多出了四万多顷的肥美良田,关中地区也成为秦国最富庶的地区,秦国变得更加富强,此渠也以郑国之名命名,人称“郑国渠”。

从此秦国的粮食产量大增,加上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秦国终于有能力开启统一六国的战争,而韩王的疲秦之策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为秦人做了嫁衣,造福了秦国。

站在秦国的角度来看,韩王属于大好人,但站在韩国的角度来看,韩王此举就是典型的弄巧成拙,不仅没有削弱秦国,反而加速了韩国的灭亡,成为第一个被秦国吞并的国家,可以说是“赔了郑国又灭国”!

你还知道哪些弄巧成拙的故事,欢迎在下方留言区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你觉得绘画属于艺术还是文化呢?

绘画,它是一种美的体现,且绘画那房多范围广泛,从体系上划分又分: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从使用材料工具的技法划分的话,又有中国画,油画,素描,版画,水彩画 水粉画,粉笔画等等,不管是任何一种绘画,能够传承下来,它就是一种艺术美和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

咸阳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上的咸阳曾是首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的都城,地处八百里秦川关中的腹地,中国的大地原点就在这里。因位于渭河以北,北山以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今天的咸阳,是陕西省的一座省辖地级市,管辖着三区九县。

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这里也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因此,历史上的咸阳也是名人辈出。

姜嫄,又称作姜原,有邰氏。她是上古三皇五帝中帝喾的正妻,有邰氏的封地就在今天咸阳市西北一带。姜嫄生有一子叫弃,被夏后封为“后稷”专司农事,因此也被后世称为后稷,奉为农神。弃是周人的始祖,母凭子贵,姜嫄也被后世尊为圣母。

姜嫄墓位于今天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南门外,并建有圣母祠,其正殿悬有“母仪邰城”的巨匾。在城西稷山之巅的上阁寺姜嫄庙正殿悬“有邰家室”牌匾,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生育农神,造福人类的伟大母亲的崇敬和农祖后稷的怀念。

姬弃,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母亲是姜嫄。弃出生于陕西咸阳武功县的稷山,从小喜爱稼穑,好种树、麻、菽、麦等作物。成人以后,对种地很有研究,并且成效卓著,到舜时被提升为农官,专门教人种地,后世称其为后稷,后来被尊为稷神,也称谷神、农神等。

民以食为天,食必讲研农耕,姬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领讲农学的老师,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农学院。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农业始祖的不朽功绩,在咸阳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漆水之滨,昔日他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修建了后稷教稼台。今天的教稼台为陕西四大名台之首,中国八大名台之一。

贾逵,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其父贾徽师从西汉著名学者刘歆,造诣颇深,著有《左氏条例》一书。贾逵在父亲的严格教诲下,自幼埋头苦读,专注于《易》、《尚书》、《诗》、《礼》、《春秋》这五经之间。大概20岁时,贾逵已能背诵五经正文和《左传》一书。后来,他终于继承父业,成为东汉时期古文经学的倡导者,被当时的学者称为“通儒”。

贾逵著有代表作《春秋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另著有《春秋左氏长传》二十卷,《尚书古文同异》三卷,《毛诗杂义难》十卷,《周官解访》等,均已佚。

班彪,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便受到儒学思想的熏陶。班彪曾亲赴凉州,力劝割据西北的大将军窦融支持汉光武帝刘秀。可以说,班彪对于东汉王朝的建立是立有功劳的。他曾入朝为官,后又因病辞官归家。晚年专注于史学的研究,对于东汉之前的历史颇有见解,著有《史记后传》一书。班彪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培养了三位优秀的儿女。

班固、班超、班昭,他们为兄妹三人,其父为东汉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彪。班固为大哥,班超为二哥,班昭为小妹。

班固继承父志,成为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在父亲班彪所著《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扩写《汉书》。然而就在快要成书之际,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最终他的小妹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班固的妹妹班昭同样才华横溢,她不仅著写了《女诫》和《东征赋》。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与了《汉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班昭在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汉书》。

《汉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他没有选择家族的文学之路,而是弃文从戎。他在北击匈奴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同时也是西域领地的开拓者,汉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领着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五十余城获得安宁。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实现了他封侯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同年病逝,终年70岁。

同一时期,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也有一个武将世家,这便是窦融、窦固、窦宪的窦氏家族。这个家族与大汉王朝的关系渊源久远,窦氏的七世祖姑是西汉文帝的窦皇后。

窦融曾割据西北,任河西大都督,后归顺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光武帝有拥立之功。窦融的弟弟窦友在光武帝时期做到城门校尉,与窦融一起掌管禁军。窦友死后,其子窦固继承爵位显亲候,窦固则是窦融的亲侄子。

汉明帝欲效法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因窦固明习边事,所以被拜为奉车都尉,开启了东汉时代的汉匈战争。窦固因为军功卓著,并且羌胡皆服其恩信,在羌胡中拥有一定的威望。这使得东汉面对匈奴呈现出优势的局面。

窦宪则是窦融的曾孙,比窦固小两辈。在东汉的历史上,窦宪没有窦融、窦固的品行好,经常干出一些极端恶劣的事情。但是论功绩,窦宪却是窦氏家族第一,他借机攻打匈奴以赎死,却因此而名载史册。

在汉匈战争史上,窦固和窦宪是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窦固在汉明帝的支持下,一改光武帝时期对匈奴和平的态势,率领汉军不断击破匈奴,致使匈奴元气大伤;窦宪则在汉和帝时代,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率领汉军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最终迫使匈奴西迁,引发亚欧大陆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迁徙。

曹喜,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擅长小篆,在李斯小篆的笔法中添入了六国古文的悬针垂露之法。技法的改变导致风格的形成,因而对当时及后世的篆书颇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篆书风格流派。后世称之为“悬针法”、“垂露篆”。后世的邯郸淳可视为其流派的延伸,是在曹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并再传韦诞和卫凯,而且一直影响到魏晋南北朝的碑刻篆书。

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东汉咸阳南关人,汉灵帝时期的著名术士。其中茅盈最大,茅固次之,茅衷最小。茅盈十八岁时离家赴恒山修道,后来师从于王君,得长生之术后得道。茅盈得道之后,已年近五十。他的两位弟弟茅固官拜执金吾、武威太守;茅衷官拜五官大夫、西河太守。

当茅盈得道成仙的消息传到了茅固、茅衷的耳朵里之后,他们兄弟二人便双双挂冠而去,都愿跟随哥哥茅盈学习道术。或许茅氏兄弟天生就有仙根,经过一番修炼之后,茅固、茅衷也修成了正果,位列仙班了。因他们的修行之地在江南句容的茅山,后世称其为“大茅君”、“中茅君”和“小茅君”,并称“三茅真君”。他们也是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

赵岐,东汉京兆长陵县(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末年经学家、画家。赵岐对《孟子》研究颇深,所撰《孟子章句》为《孟子》最早注本,释文通达,明白易晓,后经北宋孙奭疏,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赵岐还善于绘画,《历代名画记》中提及他曾自画四贤像于自己的墓中。

马融,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兴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孔子传五经至杜陵人田何,田何又口述于马融,马融在扶风设绛帐传授经学。因其学识渊博,尤长于古文经学。他综合各家学说,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而且马融不拘儒者礼节,门人常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等都是其门徒。至郑玄遂儒家的思想学问广大天下。

马超,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兴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钟离权,东汉咸阳人。曾为东汉大将,少工文学,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入,乃隐于晋州羊角山。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钟离简同日上天。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世称其为汉钟离。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汉钟离著有《还丹歌》、《破迷正道歌》、《灵宝毕法》。

马钧,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兴平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发明家。因自幼口吃不善于言谈,但是却精于巧思,马钧在机械领域贡献突出,他不但还原了失传的指南车,还改进了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他还发明了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还改制了诸葛连弩;他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叫做“水转百戏图”。马钧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苏蕙,始平郡(今陕西咸阳武功县苏坊)人,前秦时期女诗人,文学家。其父为前秦陈留县令苏道质,苏蕙自幼容颜秀丽,天资聪颖,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是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仅有一副用不同颜色丝线秀制而成的织锦《璇玑图》传世。

刘弘基,雍州池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人,唐初名将,隋河州刺史刘升之子。早年间凭借父亲的荫蔽做了隋朝一个小官,其为人为人豪爽,颇为正直,结交侠客,不置产业。后投奔太原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与李世民私交甚好。晋阳起兵之后,他一举斩杀宋老生,又带军击败魏文生,抢先攻克长安城,为唐朝立足关中打下坚实基础。之后他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刘弘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去世后,唐高宗深感悲痛,三天没有上朝,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

侯君集,豳州三水(今陕西咸阳旬邑县)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第十七位。侯君集自幼好习武艺,性格骄悍。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底,李渊父子领兵攻克长安后,他投入秦王李世民部下为将,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屡立战功。尤其是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侯君集是一位很出色的武将,唐太宗时期,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侯君集有独自灭国的巨大功绩。后因参与皇太子李承乾谋杀魏王李泰的活动,被唐太宗处斩。

李靖,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出身关陇贵族家庭,家世显赫。曾祖父李欢官至西魏为河、陕两州刺史,封爵永康县公;祖父李崇义仕北周为和、岐两州刺史,抚军将军,袭爵永康公;父亲李诠仕隋,任赵郡太守,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永康公;其舅父是隋朝名将韩擒虎。

李靖初仕隋朝,官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追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并招抚岭南诸部;进击王世充,歼灭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大破吐谷浑。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因功拜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后改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晚年多病,阖门自守,不预政事,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杨良瑶,京兆府云阳县(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人,唐代宦官,大航海家。杨良瑶少时以节义为志行,长大后以忠勇为己任。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历事唐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皇帝。他参与了“借兵回纥”、“出使岭南”、“出使大食”、“平叛淮西”等重大事件。尤其是受命出使黑衣大食(西亚一带),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比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

花见羞,邠州(今陕西咸阳彬州市)人,中国五代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女,亲身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几乎见证了整个五代史。花见羞本姓王,其父为邠州城内王氏糕饼店的老板。花见羞17岁时嫁给后梁名将刘鄩为妾,刘鄩死后为李嗣源所得。李嗣源称帝,她谦逊贤德,坚辞为后,颇有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风骨,后被封为淑妃。

花见羞因生得绝色,当时号称“花见羞”,连鲜花都自惭形秽,有“五代第一美女”之称。她出身平民,性情温顺,心地善良,向往平淡如水的生活,唯因天生红颜,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充满血腥杀戮的权力漩涡,最终死于非命。后世又称之为一个女人的五代十国。

王重阳,咸阳(今陕西咸阳)人,金代道士,号重阳子。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疯,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和谐学说。全真道内以修习《道德经》为主,修习《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辅。王重阳的传教足迹遍及陕西、山东、河南地区。其门下弟子甚众,当中最著名的七位是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后世尊称为“全真七子”。《重阳立教十五论》,王重阳的重要著述,该书论述了全真道创教的基本宗旨,规定了严格的修道戒规,融合儒释道三家精华,为研究全真道的重要经典文献。

杨奂,又名知章,乾州奉天(今陕西咸阳乾县)人,关中大儒。杨奂是传续关中理学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当时,杨奂是可与许衡相颉颃的名儒。杨奂在学术研究方面,直接继承了关学的“崇儒”宗旨和“经世致用”的学风,不尚空谈,直陈时弊,务求实践,使得关学得以个性化发展。这算是关学创立以来的一个创新之举。杨奂的学术思想在关中引起巨大反响,前来听讲拜师者络绎不绝,一度形成了“关学热”。杨奂的关学思想大都体现在他的著作《还山集》和《概言》两部著作里,是关学思想在金元时期的一个延续。杨奂被后世誉为“元代关西夫子”。

王恕,三原(今陕西咸阳三原县)人,明朝中期名臣。王恕一生历仕明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在朝四十多年坚守本心,廉洁奉公,刚正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王恕是“弘治中兴”最大的功臣之一,由于刚直的个性,王恕得到了世人的敬重,得到了升迁的机会,但也因此被君主和同僚厌烦。不管如何,他的功绩都应该得到认可,其品行也非常值得尊重。除此之外,他也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才华,并与儿子王承裕共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派---三原学派。王恕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传世。

马理,三原(今陕西咸阳三原县)人,明代官吏。马理自幼聪颖过人,博学好问。弘治年间就学三原宏道书院时,其学识和文章闻名全国,当时的学者将马理与关学创建人张载相提并论。马理所著《送康太史奉母还关中序》一文,被传抄国外,朝鲜国将此文作范文传诵。嘉靖辛丑年,受托总纂《陕西通志》。在明嘉靖年的华州大地震中,马理不幸罹难,时年八十二岁。其有多种诗文集传世。

康海,西安府武功县(今陕西咸阳武功县)人,明弘治十五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因和当时大太监刘瑾是同乡,明武宗时期受刘瑾案连累被罢官,之后他回乡经商,放形物外,寄情山水,广泛的收纳伶人,自制乐曲,写剧本,改革声乐唱腔脸谱,自操琵琶,倾情于秦腔。

他和同乡王九思创作了“慷慨悲壮、喉啭音声、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康王腔”。“康王腔”是秦腔四大流派中影响较大的一派。康海被尊为秦腔的鼻祖,他手绘明代戏曲人物古脸谱,多达131副,距今已有近450年历史,是中国戏曲遗存独有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戏曲脸谱。康海的散曲,今存套数300余首,小令200余首。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刘瑾,兴平(今陕西咸阳兴平市汤坊镇王堡村)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原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明武宗即位后,刘瑾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自此掌握大权,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后来被太监张永带头揭发罪行。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

王徵,西安府泾阳县(今陕西咸阳泾阳县鲁桥镇温丰乡盈村里尖担堡)人,明代科学家。王徵对明末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曾起重要作用。他早年喜爱古器和机械。出仕以前,研制过水力、风力和载重机械,写成《新制诸器图说》。后又与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一起编译《远西奇器图说》,主要叙述西方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静力学知识,包括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及其联合使用。《远西奇器图说》是中国第一本有关西方力学的编译著作。王徵对传播西方科学、促进文化交流卓有贡献,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

刘光贲,号古愚,陕西咸阳天阁村人。清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刘古愚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关学先辈张载、吕柟、冯从吾、李二曲等颇为敬仰,受关学思想影响很深,这对他一生理论与实践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曾入府学,肄业于关中书院。

刘古愚是清末陕西维新派的领袖,与康有为并成为“南康北刘”。他曾任陕西味经书院、崇实书院院长,甘肃大学堂总教习等。他的主要弟子有:李岳瑞、于佑任、杨松解、张季鸾、冯孝伯、王授金、杨西堂、朱佛光等。这些弟子在当时的陕西乃至西北军政文化教育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范紫东,陕西乾州(今陕西咸阳乾县)人。范紫东对陕西戏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与李桐轩、孙仁玉等发起创办易俗社,历任易俗社评议员、评议长、编审部部长、部部长等职。在40年的时间里,他共创作了题材广泛、思想进步、主题深刻、人物鲜明的大小剧本85个,其中大本戏34部(有4部是前后两本),折子戏51出。《春闺考试》、《金莲痛史》、《软玉屏》、《三滴血》、《八字案》、《战袍缘》《大学衍义》、《翰墨缘》、《女儿经》、《玉镜台》、《苏武牧羊》、《三知己》、《光复汉业》、《鸳鸯阵》、《盗虎符》、《伉俪会师》、《秦襄公》、《晋文公》、《李广射虎》、《三滴血》等是其中的代表作。其中《三滴血》已经被拍成了电影,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范紫东还著有《待雨楼戏曲》和《乐学通论》等书,对剧本创作和音乐设计有精辟的论述。西方戏剧家对范的剧作给予高度评价,誉其为“中国莎士比亚”。范紫东及其剧作成就,已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

咸阳历史上涌现出的历史名人,枚不胜举。在各个历史时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历史所铭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