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的代表作品有,建安文学最杰出代表人物是哪几位?
问题:"建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
《建安七子》指汉末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的合称。
魏文帝曹丕(曹操次子,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在《典论:论文》中,曾经将此七人并举,始有"七子"之名。因主要活动于建安时期,所以后世称之为"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
本来,此一时期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但是在中国文学思潮、流派及其并称中均把汉、魏间的诗人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另列为"三曹",故,谈到"建安文学",准确的说应该是指"建安七子"便是。(因此七人同居邺中〈今河南安阳北〉,所以又称:"邺中七子。")
建安七子,均能文善诗,所作诗文,虽在艺术风格上各有特点切不尽相同,但是因为他们共同经历了汉末的动乱及离苦生活,多于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中,却是吐露了建功立业的报负。
△谈及"建安七子”,首当其冲且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孔融了。
没错,就是那个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里,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小子!《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即是说的他了。
孔融(153~208) 字文举。鲁郡(今山东曲阜)人。汉末文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二十世孙。汉末文学家。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后归曹操,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
孔融直言敢谏,因触怒曹操被杀。为人恃才负气,能诗而以文胜。其文锋利简洁流畅,既有豪迈之气,也多讥嘲之辞。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把孔融与王粲等相提并论,说其"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加上其祖上太过显赫,故被列为"建安七子"之首。
△王粲(177~217) 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末文学家。其时,在"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应为最高。
王粲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官累至侍中。他年轻时即有才名,深得前辈学者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的赏识,。
王粲以博闻多识著称,尤以诗、赋见长。其诗语言刚健,词气慷慨。
如其《七哀诗》。"七哀"本为乐府古题,王粲以此为题共作诗六首,今存三首。其中《西京乱无象》如下: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被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其中记述献帝初平三年,关中一带人民遭受董卓部将李傕等纵兵摧残,流徙死亡的惨象,控诉了这些"豺虎"的罪行。
其余两首抒发作者对于离乱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的兵役制度的腐败,以及边地人民的苦难。其表达的感情深刻沉痛,语言朴素明白。
王粲作有《登楼赋》,主要抒写其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因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怀国之情及怀才不遇之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抒情小赋名篇之一。
△陈琳(?~217) 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汉末文学家。初从袁绍,后随袁尚,被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徏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同为建安七子的刘桢、应玚、徐干等,因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所草书檄甚多。其诗作反存四篇,其《饮马长城窟行》写人民徭役之苦,真实生动。
注:《饮马长城窟行》为乐府《瑟调曲》名。长城旁有水窟,可以饮马,故名。后代文人拟作的很多,尤以陈琳的这一首较为有名。
△徐 干(171~218) 字伟长。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县西)人。汉末文学家、思想家。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有《中论》、《答刘桢》、《玄猿赋》等。
其《中论》认为:"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
△刘桢(?~217)字公幹。东平(今山东)人。汉末文学家。为曹操丞相掾属。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后人也有以他和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但其作品流传很少,内容多为酬答亲朋,抒写个人抱负。
△阮瑀(约165~212)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汉末文学家。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擅长诗作,善作书檄。其作品留存很少,《驾出北郭门行》较为有名。该诗作借作者与孤儿问答,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制度下的家庭矛盾,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及对受害儿童的同情。
△应玚(?~217) 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南)人。汉末文学家。官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其为东汉学者应劭从子。其弟应璩,三国时期文学家)
编者注:建安七子有数人均亡于汉末的那场瘟疫,等有时间就此题材写一篇,敬请关注。
配图及部分资料源于网络,如侵秒删。
乐府诗集是谁编著的?
《乐府诗集》的作者是宋代郭茂倩,为诗歌类著作,是乐府歌辞集。《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木兰诗》。
乐府诗集的作者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诗集的作者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著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乐府诗集的作者
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一百卷,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典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十二个门类,记录宋代之前音乐文学作品凡五千余首,诗学价值甚高。尤为可贵的是,近代曲辞四卷收录了隋唐时期新兴的燕乐曲辞,为考察词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南朝乐府中的文人拟作主要集中在什么时期?
南朝乐府民歌约近500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仅《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等不足10首(不计民谣)分别归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南朝乐府诗歌中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华山畿》、《读曲歌》,《碧玉歌》,《襄阳乐》,《懊侬歌》,《白石郎》,《青溪小姑》。其中《孔雀东南飞》最为著名。
南朝乐府民歌约近500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仅《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等不足10首(不计民谣)分别归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东晋至陈末的乐曲歌辞,包括民歌和文人作品两类。在现代的研究著作中,南朝乐府一般指这一时期的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与特点:南朝乐府民歌起东吴,屺于陈,今传五百余首。多辑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清商曲辞》,少数在《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其中“吴歌”三百余首,“西曲”一百余首。
大家平时是怎么做饭的呢?
已经过去多少朝代多少百年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刑法,就像如今不能私藏枪支弹药一个道理,因为年代久远,那个时期的造反工具生要是刀器弓箭之类的杀伤性武器,一是为了统治者的长治久安,二是防止暴动造反,因此只要把铁器制成的一切利器统一归元朝下属统治者管理和保存,致于十户共把刀不准确而是三家共把刀,汉人结婚蒙人要占有女人初夜权这个到史记中应该有这方面的是真是假一查便知,据说元朝统治也有近百年,若真有此事恐怕十年都难熬过,夺妻之恨杀父之仇不共藏天,怎有强占他人之妻的初夜权那更是不可思议,再个杀尽五姓人氏,不过也是传说,百家姓中有百多姓为何只杀这五姓呢?另外讲八月十五月饼里藏下纸条,上面写有八月十五杀元搭,这个还有个推理倒有是真的一面,元朝是被明朝朱元璋推翻的,原名不叫朱元璋,而叫朱重八,是个放牛娃,后来刘伯温行走江湖发生一娃横睡路中无法过去,刘伯温就大声叫喊快让路你把路全占人家怎么过得去,于是没理他,后来仔细端详并用脚拔动了他一下随即刘伯温一想,首先双手一爬两脚一开像是个天字,动他后另一只脚即又勾弯,突然想起是个子字连起来刚好是天子二个字,刘伯温立马下跪称他是天之骄子,后来随他到主人家去却是一个放牛娃,刘伯温对东家说要好生对待他,东家莫名奇妙,我为何要好好对他,你好好对他你带去吧!刘伯温就带走后教他学文化又请拳王教他武艺发生他十分聪明,竟二三个回合倒把拳王也打败了,后来东征遇到一伙军人模样的兵马就加入了,再后来又当了头领,招兵买马逐渐成为一支令元朝不安的人马,元朝下令剿灭,结果反被打败了,名震四方元朝全力剿杀却反被朱军打得片甲不留,人们四方响应纷纷投身朱的军营,最后被朱军攻占了当时的首都连皇帝也被朱军杀头悬挂城头,不多久在刘伯温的参谋下组建朝庭,朱被推为皇帝,到被推为宰相!后来建立明朝,由于腐败后被清朝取代,这就是元朝的兴蓑史,没有八月十五月饼里藏纸条之说,可能是个小插曲,但元朝并非纸条所败
保留乐府民歌最多的?
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本诗集有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在内,搜集广泛,主要是反映当时的民风民情,内容非常丰富。有5000多民歌民谣在内。《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杨戬是不是妖怪?
杨戬不是妖怪是神仙。二郎神信仰起于唐代,两宋时期信仰大盛,宋朝将其纳入国家祭祀并载入史册。自宋以来天下极崇二郎,其后民间又敷演担山赶日、劈山救母的杨二郎传说,其故事多被文学作品、杂曲、唱本传颂,成为几近家喻户晓的神灵。是玉帝妹子思凡配合凡人“杨君”所生,有劈桃山救母、弹打双凤、梅山结义等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