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窑代表作品有什么,宋代龙泉窑与清代仿品有何不同?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主要窑址分布于浙江省的龙泉县,总称"龙泉窑"。龙泉窑发展到南宋中期进入极盛,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瓷业中心,成功地烧制出著名的粉青釉,它是一种石灰硷釉,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的呈色剂,加少量的锰或钛,在生坯上挂釉,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厚约1-2.5毫米,釉色青绿雅淡,釉面有如青玉之艺术效果,为南宋龙泉窑首创品种。龙泉窑发展到南宋中后期(公元1127-1279年)又创烧了一种梅子青釉,至此,龙泉窑进入鼎盛期。古人盛赞龙泉窑釉色之美,乾隆帝曾?龙泉瓷:"越冶无夏雪,龙泉存晓星。中规体月魄,尚质色天青。珍自等瑶璧,德犹宗土硎。"南宋龙泉瓷品种丰富,有各类盆、碟、盘、碗、盏、壶、渣斗等日用品;有水盂、水注、笔筒、笔架、棋子等文房用具;还有佛前供器各式香炉及仿古代青铜器和玉器造型的器物,有鬲、觚、觯、投壶、琮等。如此众多的造型表明龙泉青瓷已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锺爱。从南宋以后,元、明、清乃至民国都有仿烧龙泉青瓷的。 所谓仿龙泉瓷器,赵宏先生在《中国古代仿古瓷》中说:"仿龙泉窑瓷器,包括仿龙泉窑瓷器的器物和釉饰,其仿器物的含义较清晰,而仿釉饰,不是指那种根据龙泉窑釉饰演化而成的形成单独品种的釉饰,如豆青釉、粉青釉等,而是指仿制龙泉釉总体特征,追求龙泉釉本来效果的工艺。" 清代景德镇有专仿龙泉器户。他们的作品超过了原来的龙泉。正如《陶雅》说;"雍正仿龙泉,皆无纹,制佳而款精。《景德镇陶录》对景德镇民窑仿古瓷的生产有如下说明:"……龙泉器,镇初有专造龙泉器户,今惟官古、中仿之。碎器户亦仿龙泉釉。然无论专造兼仿,皆具精粗、大小、浅深色。"雍正时的龙泉釉以2.5-3.5%的氧化铁为著色剂,在生坯上喷釉,釉层厚约2-3毫米,在还原气氛中以1280至1300℃温度烧成,一般要经过十次以上施釉。雍正时已完全掌握了烧制龙泉釉的技术。 民国时,由于清帝退位,宫中古代名窑瓷器流向社会,民间制瓷业开阔了视野,开始对古名窑瓷器进行作伪仿古活动。民国时仿古瓷的制作已达到很高水平。邵蛰民《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讲述:"景德镇烧瓷固久,已著美矣。其于古窑各瓷亦皆有仿造者,如定窑、汝窑、东窑、龙泉、哥、章,均能仿制,形式、色泽无一不肖……,民国仿龙泉釉,其色近于梅子青色。" 雍正、民国时所仿制的龙泉釉典型器为鬲式炉,来源于商周青铜礼器,以龙泉窑、景德镇烧制为多。下面就宋、清雍正及民国时的龙泉鬲式炉分别加以介绍对比: 1、南宋龙泉窑鬲式炉:高10.2、口径13.7、足距7厘米。折沿、直颈、鼓腹、三足微外撇,足内上侧有三个小孔,通体粉青釉,温润似玉,釉内有细小纹片。上腹与足(外侧)起楞线,为白色"出筋",是有意显示坯土的白度而制。足底无釉处,露出褐色。 2、清代雍正仿龙泉窑鬲式炉:高13.5、口径15.6、足距9.4厘米。宽口沿,微上撇,短颈、小鼓腹,下承三足,足高而撇,整个器型略大于宋。口沿发白,胎色较宋更洁白,釉厚而光亮,施釉均匀,釉色较宋浅淡,色泽更加温润如玉,三足内无小孔,足端露胎处呈黄色。此器过于规整精致,不如宋器线条自然流畅。但其釉色却十分精美,超过宋器。 3、民国仿宋龙泉窑鬲式炉:高9.2、口径12、足距6厘米。折沿、直颈、鼓腹、三撇足。其大小与宋器相近,只是釉厚而发亮。釉色深于宋器,呈梅子青色。三足亦仿宋"出筋",但腹部没仿出来,三足内侧亦有三小孔。三足较宋器显得过于拘谨,足弧度也较大,三足露胎处呈红褐色。
问鼎汝瓷什么器型值得收藏?
我认为只要是完整的,留存千年的宋代汝瓷都值得收藏!无论什么器型都代表着宋代顶级的制瓷水平!
什么古董最值钱?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
什么古董最值钱?
古董最值钱之处就在于其崇高的历史价值、完美的艺术价值、恒定的审美价值、先进的科研价值和永恒的智慧启迪等几个方面,能够给人以恒定、持久、永远的教育、启示、启迪的意义、作用和价值,能够给人以恒衡持续的美的享受、美的感受与美的鼓舞。
因此,古董最值钱之处并不在于其材质的高贵与否,而主要在于其在精神、意志、灵魂层面所能给与人们的启迪、启示与启发的深刻与否,恒定与否,持久与否以及持续与否,因此,“以材质论英雄”的古董“价值论”只不过是一种极度肤浅极度偏废的古董偏见而已。
所以最值钱的古董首推书画和瓷器,因为书画和瓷器都是“化腐为奇,变废为宝,挫土成金,画纸为钻”的典范,同样的纸张笔墨与泥土水火,在艺术家、工艺美术家的手里与在普通人的手里其结果就大相径庭,有着天壤云泥一样巨大的差异。
需要特别提起注意的是,书画艺术讲究“一人一书画”的唯一性,而瓷器艺术则讲究“一画一瓷器”的群发性、群众性和群体性。
所谓“一人一书画”的唯一性,就是指一个书画家,一人一生一世只能书写或绘画一个题材、一个体裁的一幅作品,绝对不能雷同,而范曾之所以已经在书画界“臭不可闻”,就在于其成名之后为了大量敛财而进行的批量化之作大量雷同作品所致。
而“一画一瓷器”的群发性、群众性和群体性,则是指瓷器的生产都是群发、群众、群体性质的,同一画片可以有很多个完全相同器型的成品瓷器,但由于“火的艺术”的差异化,又使得每一件相同器型、相同画面的瓷器会出现发色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因此绝不会影响“一画一瓷器”的整体艺术氛围、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
这一点区分很重要,很多人一提到“鬼谷下山”就想到2003年拍卖了2.3亿元人民币那个大罐子,并从此绝对不会容忍谁还敢说自己有“鬼谷下山”大罐,认为即使有也一定是后仿甚至是新仿,是不是这样呢?包括很多像裴光辉一样的真专家都难免会犯这样的错误,何况“学腐帮”与“吃屎帮”们呢?
“鬼谷下山”不过是一幅图谱而已,不要说整个元青花,即令是 与2003年同窑而出的大罐都绝对不会是一个两个,更何况还是整个元代所烧出来的同谱大罐呢,究竟有多少,谁说什么都不作数,唯有以确凿无疑的鉴定方法全部确认之后再说一共有多少个不迟,对不对呢?
总而言之,最值钱的古董就是用最不值钱的东西通过自己独特的劳动而产生的最具智慧、最具审美、最具美学意义、作用和价值的古董,比如书画和瓷器。
上几件古董瓷器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元青花中早鼎盛期“鬼谷下山”纹大罐。
元代青花鼎盛期缠枝花卉龙纹双龙柄盖壶。
元釉里红缠枝花卉人物纹大梅瓶。
元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龙纹酒都噜子。
元青花鼎盛期人物故事纹大梅瓶。
元青花鼎盛期弦纹花卉龙纹高足杯。
入选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浙江省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达到鼎盛。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之一。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代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无可考,但说明了两种不同的龙泉青瓷产品: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
“哥窑”出现于南宋中晚期,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哥窑”以瑰丽、古朴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朴典雅。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色古香的审美。
“弟窑”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被誉为民窑之巨擘。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红底足或露胎图形,产生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运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现,人物塑像的脸、手、足等,盘类器物内底的云、龙、花卉等,装饰独具神韵。
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未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
你收藏中有自己认为最大捡漏是哪件?
宣德青花盘,底带莲花瓣,老胎,到元,宣德时期上釉。很多人看不明白,说底不对,当然,我也是经仪器检测后知道的答案。苏料特征明显。
真品汝瓷釉面特点?
汝瓷釉面光泽特点:汝窑瓷器釉质莹润,光泽内含,釉面乳浊,有细微开片,俗称“蟹爪纹”。釉层中的气泡排列疏朗错落,有寥若晨星之说。
汝窑在宋代又称为“汝官窑”,是北宋后期的御用贡瓷。汝窑瓷器一向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魁。汝窑在历史上的烧制时间很短,从哲宗到徽宗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传世作品极其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