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楷书代表作品,智永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智永,俗家姓王名法极,法名智永,王羲之的第七世孙,隋代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曾手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庙。
“铁门限”、“退笔冢”的著名典故都出自智永禅师,成为书坛佳话。
智永法师书法不事创新,只传家法,而用功最勤,对书法史的最大贡献是保留了二王一脉的家法传承。
但是永禅师事实上已经自出机杼,这也是功到自然成的典型案例。所以书家的创新,不是刻意为之便能做到。
智永禅师的书法,非我辈遽然能评,但史上大家多有评价:张怀瓘《书断》云:“智永远祖逸少,历纪专精,摄齐升堂,真草惟命,夷途退辔,大海安流。微尚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羊、薄。”
米芾云:“僧智永书,虽气骨清健,大小相杂,如十四五贵褊性,方循绳墨,忽越规矩。”
苏轼《东坡题跋》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明解缙《春雨杂述》谓:“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书学中兴,至唐而盛。”
正因为智永禅师的努力,二王一脉的书法传承不失,至初唐虞世南得其传授,影响书坛,开唐代书坛繁盛之局,张旭、颜真卿皆受其益。甚至之后的整个书法史均感其遗泽。
因此,永禅师的书法有二王面目,而自然烂漫,精熟至极,其生活经历的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精神气质。他对书法史的贡献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本文为昭明书馆原创,观点仅代表个人;图片来自公开资料,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你认为苏轼当得起千古第一文人吗?
我觉得苏东坡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文化界的第一名人。
从古至今的名人我们捋一遍,会发现他们大都是在单一领域里有所成就,像苏东坡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医理、治水工程、美食、教育等都有所斩获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因为苏东坡多才多艺,被后人称之为东方的“达芬奇不”无道理。
而且他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开创了很多先河。这种纵横古今中外的才华,综合水平算起来真是无人能及。
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拥有多重身份、多重职业有所作为的人。
一、文学成就
中国的文坛最负盛名的就是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就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
其中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中最全才的一位。
【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他以骈文著称。
【欧阳修】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诗人。
【苏洵】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苏轼】宋朝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有多方面的才能,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留下很多作品。
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首创豪放派诗词,首创散文赋。
他的诗词大气豪放、变化多端,为宋代诗词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苏辙】北宋文学家,诗人,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
【曾巩】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二、工程师
苏轼做官时,以民为本,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苏轼还是个工程师。苏轼对水利工程的建造,有热情,而且也在行。
比如他担任徐州太守时,徐州遭遇暴雨洪灾,他组织百姓建筑堤防,经过几十日的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洪的胜利,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褒奖。
他在杭州当太守时,主持开展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杭州“苏堤”。今天,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一。
总之他在徐州、杭州、惠州任知州时,积极兴修水利,他在三地均留下一条“苏堤”。
苏轼晚年在惠州为官时,协助他的朋友广州知州王敏仲设计修建了广州城的自来水供水系统。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蒲涧山(即白云山)有泉,可在“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
今天的广州博物馆,还陈列着宋代广州城自来水装置的模型。
三、书法
苏轼的书法成就也非常高。苏轼擅长行书和楷书。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家的说法。
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的书法丰腴跌宕,天真烂漫,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可以说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他写给朋友的信《寒食帖》,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四、绘画
苏轼还是一位卓越的画家。
他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的墨竹技法,自称是从表亲文同那里学来的。
苏轼又和北宋名家王诜、李公麟、米芾交好,故其画多得名家指点。
他画竹有个特点;就是画竹竿从地上直升到画幅顶部,然后再分竹节画。别人就问他,你怎么不一节一节的画竹子呢?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你们见过竹子生长的时候是一节一节长的吗?
在苏轼看来,败笔于竹下的画家们总是纠结于对竹竿、枝、节、叶等局部的剖析和打磨,而疏忽了对竹整体观感的把握,以致陷入了技术理性,使画作技巧有余而精神不足。
他说要画得一手好竹,画前“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苏轼画竹顺便还给后人创造了一个成语“胸有成竹”。
苏轼不仅是那时文人兼画家的代表,他还是朱竹的创始人。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
后来人家就问他:“世间只有画绿竹的,哪有画朱竹的?”
苏轼就说道:“世间以前不是也没墨竹吗,我们既然可以用墨画竹,为何不可以用朱画竹呢!”
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苏轼在杭州做官期间,真实发生过一个画扇判案的故事。
是说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
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
苏轼听完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挑出二十把上好折扇拿来,他就用公堂上的毛笔,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不一会二十把扇面画完了,然后他命匠人拿到外面去卖。
匠人刚出衙门,扇子就被抢购一空,每把一千钱,正好够还帐的。
在当时苏轼的画非常抢手,没买到他画的扇子,好多人都好遗憾!
五、美食家
苏轼对于美食不仅爱吃,还爱亲手制作,是个超级吃货。他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最能吃、最会吃的诗人了。
苏轼还在吃上搞了好多发明创新。
比如他是江南名菜东坡肉的创制者。他还把做法学成了诗《食猪肉》留给后人学习研究,
他是“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的发明创造者,
苏东坡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赞美镇江香醋和江南鲥鱼的诗句:
姜芽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
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他曾自谑自己为“老饕”。因为他的首创,老饕一词后来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术语。
纵观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因嗜吃而名垂青史的并不多见,苏东坡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吃货!直到现在他发明创造的美食都还在人间传承。
六、懂医理
宋朝人在大学士范仲淹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情怀的影响下,文人知医,为官者通晓医学之风盛行。
苏轼一生热衷于研习医理,与当时的名医常有交往,后人将他的医药养生理论与沈括的药方合辑为《苏沈良方》,对后世影响较大。
苏轼一生热爱医学、养生学,和当时的一些医药学家以及通晓医学的僧人、道士交往频繁。
苏轼热心于医药研究,他因病与当时的名医庞安石相识,通过与庞安时等医师的交往,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此外苏轼在中医养生学提出了'安与和'养生观,告诉人们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顺应外界事物的变化,保持生理心理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才能泰然处世,颐养天年。
北宋时期,三教盛行,苏轼融三教为一体,他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修身养性练功是他的日常功课。集儒释道合一与一身。
七、重教育
后来苏轼被贬到当时的南蛮之地海南,他不仅将自己的医学、农业知识传授给当地百姓,还设坛讲学,大兴教育。直到今天,海南还流传着苏轼的许多传说,把他视为教化海南的第一人。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在北宋时期都达到了最高水准,苏轼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苏轼当得起千古第一文人。确实还有很多文人也很有名,但都不如他全面,他们比较单一。
苏轼行书章法特点?
苏轼书法笔墨特点为用墨丰腴,结字扁平,左低右高,笔画恣意,落字错落,率意天真。苏轼善写楷书、行书,早年取法王羲之,后期融入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风格。
有人说楷书练乐毅论?
字帖的选择,对于学书者极为重要,要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来选择字帖。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取上等的较高的目标去学习,才会得到自己较为满意的中等结果;取中等的目标去学习,得到的是下等的结果;要是取下等的目标去学习,就会一无所得。这就是为什么要取法乎上的原因。
那么,怎样选帖才能取法乎上呢?首先,要梳理出历代书法名家的师承脉络,然后追本溯源,就可以找出“取法乎上”的字帖了。譬如:拿东晋王羲之、明代董其昌和清代乾隆皇帝来说,董其昌和乾隆皇帝都是学王羲之的字,后来乾隆又学董其昌,他们是一脉相承,同属一种风格流派。如果你选择王羲之的字帖来临习,就是取法乎上;若是学习董其昌的字,就是取法乎中;如果学习乾隆的字,那就是取法乎下了。所以,建议学书者,最好不要临习当代人的书法作品,要从古代法帖入手为上。
现将各种书体及历代名家法帖推荐如下:
1.篆书类
大篆 《商甲骨文选》、《商周金文选》、《石鼓文》、《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颂鼎》、《墙盘》、《卫盉(hé)》、《虢( guó) 季子白盘》、《大克鼎》、《小克鼎》等。
小篆 《李斯·泰山刻石》、《李斯·峄山刻石》、《李斯·琅琊刻石》、《李斯·会稽刻石》、《李阳冰·三坟记》、《邓石如·篆书千字文》、《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等。
甲骨文·《商甲骨文选》局部
金文·《散氏盘》局部
金文·《大盂鼎》局部
小篆·李斯《 峄山刻石》局部
小篆·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局部
2.隶书类
秦隶:《里耶秦简》。
汉隶:《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张迁碑》、《石门颂》、《乙瑛碑》等。
秦隶·《里耶秦简》局部
汉隶·《曹全碑》局部
3.草书类
章草 《历代章草精选》、《居延汉简》、《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索靖·月仪章》、《陆机·平复帖》等。
章草·《居延汉简》局部
章草·《陆机·平复帖》局部
今草 《张芝·冠军帖》、《张芝·终年帖》、《张芝·欲归帖》、《张芝·二月帖》《张芝·八月帖》、《怀素·自叙帖》、《怀素·草书千字文》、《张旭·心经》、《张旭·晚复帖》、《张旭·十五日帖》、《王羲之·七月帖》、《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中秋帖》、《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张芝·欲归帖》
4.楷书类
魏碑 《嵩山高灵庙碑》、《姚伯多造像》、《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石门铭》、《刁遵墓志》、《郑文公碑》、《爨龙颜碑》、《孙秋生造像》、《杨大眼造像》等。
唐楷及其他楷体 《钟繇·宣示表》、《钟繇·荐季直表》、《钟繇·白骑帖》、《谷朗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阴符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赵孟頫·胆巴碑》等。
魏碑·《郑文公碑》局部
图13 唐楷·《褚遂良·阴符经》局部
5.行书类
《钟繇·长风帖》、《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献之·二十九日帖》、《王珣·伯远帖》、《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米芾·苕溪帖》、《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等。
行书·《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
历代法帖有数百种之多,这里推荐的,只是各种书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仅供参考。
图文原创张庆涛版权所有,禁止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怎么样才能看起来既自然又不失古意?
感谢头条邀请:
首先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中性笔再好也不可能将书法的古法用笔表达出来,只是相对而言。但也有一些比较好的硬笔作品可以做到在结体上不失古意而已。下面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1,正统中国书法和绘画都是和毛笔有关,(这里不是说其他工具就不能画画了),这是一个关键核心,“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在《定武兰亭跋》中写下的一段话。这里指的用笔就是毛笔的笔。是因为只有毛笔才能充分的表达书法的意趣。
2,中性笔因为其方便,大众随手就可以书写,所以传播极为广泛,应用场景也比较广,所以这几年硬笔书法变成了一个单独的门类,也有些老师开始单独研究硬笔书法了,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因为不论是中性笔还是钢笔好的书家总是会回到正常的道路上来。最后取法古之名家,最后融汇贯通。
3,硬笔书法虽然不能完全窥见书法本身的全貌,但可喜的是却可以做为一个书法入门的工具,有些写的好的老师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书法的学习过成中来了。
所以综上所述,硬笔书法因其工具的限制本身是完成不了对于书法古法的学习的,但却因广泛普遍的实用性却可以做为入门书法的工具。
苏轼字什么号什么宋代什么家什么?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