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局部)
乾隆为母亲做寿时,让外地戏班沿途演出
追溯京剧发展的过程
绕不开“进京”二字
每当有新的地方戏进京
往往会在京城里掀起新的“时尚潮流”
从昆曲、弋阳腔到秦腔
北京最受欢迎的唱腔
总是一浪更比一浪强
而其中最强的一浪
就是“徽班进京”
“徽班进京”的真实过程是什么?
又如何影响了京剧的诞生?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
当然还要从1790年
那一场空前盛大的祝寿说起
参加祝寿演出的“三庆徽”
清王朝有过三次声势浩大的祝寿庆典:
第一次是康熙皇帝六十寿辰(1713),大清正值盛世,冷枚、王原祁等画家留下的《万寿盛典图卷》,记录了这次北京城中各处祝寿的盛况;第三次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辰(1894),虽然大清已经气息奄奄,粉饰太平的气势却是一丝不减。城内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城外从西直门到颐和园东宫门,处处高搭戏台,演唱不绝。慈禧生日的当天,宫中喜庆的锣鼓声和旅顺轰鸣的枪炮声,合成了大清的甲午哀歌。
第二次则是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赵翼在《檐曝杂记》“大戏”条中,记录了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宫廷大戏演出的壮观景象。这次京中演出的一支小插曲,催生出戏曲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徽班进京。
受闽浙总督委派,浙江盐务带旦角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参加祝寿演出,这是一个“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的著名徽班。这个第一次在北京亮相的戏班,凭借二黄新声,很快就征服了喜新厌旧的北京观众,“保和宜庆旧人非,又出名班三庆徽”。
追随着三庆班的脚步,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阳春白雪知音少,近日歌楼尽二黄”,徽班在北京大受欢迎的同时,京中“花雅之争”也再次激烈起来。
“春台”“三庆”“四喜”“和春”
徽班是能够兼唱多种声腔的戏班,有能合京、秦二腔的优势,当时戏班为着“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时尚需要,昆曲必不可少。大批秦腔艺人加入徽班,不仅带来了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还带来了适应北京观众多方面欣赏要求的经验。道光年间,“京师歌楼擅名者,分为四部:曰‘春台’、曰‘三庆’、曰‘四喜’、曰‘和春’,各擅胜场,以争雄长。”
咸丰初年,“四大徽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三庆的轴子(指演出的最后一出,时三庆班以连演整本大戏见长),四喜的曲子(指昆曲,时四喜班以擅演昆曲著称),和春的把子(指武器道具,和春班以武戏取胜),春台的孩子(指童伶,春台班以童伶表演尤其出色)”誉满京华。
曲中反调最凄凉 急是西皮缓二黄
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艺人开始相继进京,叶调元《汉口竹枝词》(道光三十年成书)描述说“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说明当时西皮和二黄已经在湖北合流,演唱西皮的艺人加入徽班毫无问题。京中一时流行楚调,徽班又兼得楚调之长,为融合二黄、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戏曲湘、淮军在北京的携手联合,为后来京剧流布全国打开了方便之门。“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形成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END--
图文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
组织编写的《老北京述闻——戏曲曲艺》一书
北京晚报
如若转载,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