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冯骥才代表作品有哪3个

《画外话丛书冯骥才卷》、《冯骥才散文自选集》、《冯骥才卷》、《感谢生活》、《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小说选#》、《乡土小说》、《维也纳情感》、《乐神的摇篮》等伤痕小说写作模式?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

冯骥才代表作品有哪3个,冯逸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以及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冯骥才代表作品

文章方面:

《雕花烟斗》、《逆光的风景》、《摸书》、《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炮打双灯》、《神鞭》、《三寸金莲》、《关于艺术家》、《珍珠鸟》

书籍方面:

《画外话丛书 冯骥才卷》、《冯骥才散文自选集》、《冯骥才卷》、《感谢生活》、《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小说选#》、《乡土小说》、《维也纳情感》、《乐神的摇篮》等

伤痕小说写作模式?

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宣泄,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糅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并不高。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从“伤痕文学”的出现至今,对其评说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围绕《伤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1979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同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当人们今天重审这批“伤痕文学”作品,人们会发现,无论当初的争论如何在肯定与否定中辗转,在审美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之中,“它虽然力图挣脱,但在实际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旧的历史印迹。过去的时代无论是在作家主体,还是在文本的主题话语,叙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辞等方面,均都体现出顽固不化的历史影响”。而从政治审美形态来说。“伤痕文学”无疑也秉承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意志。

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也围绕现实主义“真实性”诸方面展开了讨论,并在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中逐步深入。现实主义复归的事实是当时审美“言说”的方式,这一言说对“历史”(文革)的审视,对自我的探求(反思),对未来的追求和前进(改革文学)都与当时政治言说是高度一致的。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否认了文学作为政治传声筒的附属地位,却也明白,文艺在与现实相接的时刻不可能完全摆脱政治、权势话语的囿限。即便作为思潮存在的“伤痕文学”离开政治因素,不仅无从表述,也毫无意义。“伤痕文学”的文化取值,政治选择与民众期望高度一致,文学言说与政治言说一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伤痕文学”后来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及冯骥才的作品普遍表现出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讨论,引发了19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的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文艺思想讨论和对于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呼唤。

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随着时代的反思,也许文学将进一步升华。“文革”题材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作家挖掘人性、内心的空间。一个时代的代价不可能是单维度的,它在一个方面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许会在另外的地方给我们补偿。

俗世奇人一共有多少篇文章?

一共19篇。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全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分别为【蓝眼】 【酒婆】 【死鸟】 【苏七块】 【认牙】 【冯五爷】 【好嘴杨巴】 【张大力】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刷子李】 【蔡二少爷】 【背头杨】 【青云楼主】 【泥人张】 【小达子】 【大回】 【刘道元活出殡】 【海张五】 【绝盗】 【燕子魏】

你知道哪些与天津有关的文化名人?

#了不起的天津#

骆玉笙、马三立、赵佩茹、梁斌和鲁藜,他们都和天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五位文化名人好比五座山峰,让人们仰望。

骆玉笙

我是喜欢骆派京韵大鼓的。京韵大鼓虽然姓京,可开花结果在天津。京韵大鼓开创者刘宝全把木板大鼓变得雅致了。骆玉笙则是在刘派大鼓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她的《剑阁闻铃》《丑末寅初》都是家喻户晓的精品。京韵大鼓在天津发展和传承,涌现出多个流派,刘派、白派、少白派、骆派,真可谓流派纷呈。但这么多的流派,唯有天津的骆派京韵大鼓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是骆玉笙把京韵大鼓推向了一个高峰,让更多人领略到京韵大鼓的艺术魅力。

骆玉笙去世后,现在新的优秀作品少了,传统作品挖掘整理得又不够,甚至是“剑阁闻铃铃声不断,子期听琴琴声不停”。除了少数的专业演员外,大家演唱的多是《丑末寅初》《剑阁闻铃》《子期听琴》等老段子,骆玉笙那么多好段子有没有可能重新整理再度登台呢?

马三立

马三立大师是一个可亲可爱的老艺术家。他开创的平民相声更口语化和生活化,最重要的是没有上韵的口白,节奏不连贯,好像总是在想,可听起来却显得那么自如大气,现如今这样的表演可谓凤毛麟角。

我们现在有个误解,是年轻人说相声比过去的大师好,说实在的,相比之下,差距还是较大,与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相比都是无法接壤的,尤其是相声文化的精髓以及表演的火候和基本功。从现在年轻人说相声里用贯口就能看出来,快而不清,乱而不美。听马三立表演《开粥厂》《夸住宅》《白事会》等,所用的贯口都是那么轻松自若,游刃有余。

传统经典相声《扒马褂》这么多人在说,但我认为使得最好的还是马三立、郭荣启、赵佩茹。他们的表演叙述风格一绝,谈笑风生,让观众觉得他们在聊天,年轻演员难以企及。当下青年人热爱相声是件极大的好事,但我也很忧虑,千万别把相声说浅了、说白了、说俗了、说歪了。相声演员要的就是基本功,真心期待年轻的相声演员是在传承马三立大师,不是简单模仿。

赵佩茹

赵佩茹在相声界是公认的捧哏大师,他是在1962年跟马三立搭档的。那时,马三立的搭档张庆森因为双目失明无法上台,曲艺团决定让赵佩茹给马三立捧哏。这个决定把马三立和赵佩茹的相声地位奠定下来,强强合作,风格相配。马三立说赵佩茹是一个知道得多、见得多、会得多、舞台经验多的老演员。这四个多的评价很准确,也很生动。赵佩茹和马三立搭档以后,很快适应了马三立的表演手法,在包袱的尺寸上拿捏很准,捧哏的节奏恰到好处。不论马三立正铺也好,反入也罢,赵佩茹都能把包袱抖响。赵佩茹从来不抢包袱,该给的一定要给。马三立也是如此,为了让赵佩茹活起来,等着他甩包袱。赵佩茹以前给小蘑菇捧哏也是如此,他在台上稳健大方,语言节奏鲜明。把包袱使得又脆又响,配合得天衣无缝。我曾经听过苏文茂和赵佩茹说的《全德报》录音,赵佩茹犹如一个掌舵的,把苏文茂捧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把捧哏艺术发展到一种通透的境界。

梁斌

梁斌,看他讲文学之道时,觉得他就是朱老忠,他就是冀中农民的英雄形象。应该说,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农民的巨著,难以超越。小说对农民问题的深刻揭示,最成功的就是刻画了朱老忠这一典型人物。朱老忠是跨越新旧两个历史时代的人物。他的思想性格集中地体现了农民对地主世世代代的阶级仇恨,体现了为党所启发、所引领的农民的革命要求。因此,朱老忠是一个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这个文学形象的塑造,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形式创造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收获。

鲁藜

鲁藜是福建人,但长期生活在天津。鲁藜当年那首《一个深夜的记忆》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诗歌的影响力不如小说,但鲁藜的诗歌却充满了创新和思考,比如他那首著名的小诗《泥土》,在社会流行不是偶然的。

诗歌不在长短,而在它能发现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引发你的联想,对人生和推动社会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藜认为,如果你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刻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鲁藜的这首小诗,深刻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

阅读鲁藜的诗句,他总是谆谆告诫人生的哲理,指出生活的真谛。他说,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几分天真童心,要快乐、开朗,做个幸福、知道温暖的人。该得到的,要付出努力抓到手,不该得到的,想也不要去想。

这些告诫虽说来自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现在看来依旧有意义。想来,如果世界如诗,那么鲁藜生命如花。

天津是个出文化名人的地方,源源不断,文脉相传。

五年级珍珠鸟作者的著作有哪些?

《珍珠鸟》作者冯骥才,主要著作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激流中》《铺花的歧路》《灵魂不能下跪》等。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

1979年发表伤痕文学《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等小说,始入文坛。

1985年,凭借短篇小说《雪夜来客》和中篇小说《神鞭》双获首届优秀中短篇小说百花奖。

1991年4月举办天津·天津艺术博物馆冯骥才画展。

1998年,凭借小说《石头说话》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

2000年6月,当选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2001年2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任院长。

2018年1月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

2018年8月凭借小说集《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冯骥才的个人思想感情生平作品?

冯骥才是新时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他用文字真实记录的这50年,也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的50年。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