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八友代表作品,七夕是个什么日子?
问题:七夕是个什么日子,名字有何含义?前言
农历七月七日称为七夕节,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因为织女牛郎的故事,七夕有期盼团团的含义。
另外,《西京杂记》中记载说: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因此,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如今我们又称七夕为中国的情人节。
在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关于七夕的作品,其中大多使用了男女之间相思爱恋的含义。也有不少作品,提到“乞巧”的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的七夕诗谢灵运是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诗人,也是山水诗派的鼻祖。他有一首《七夕咏牛女诗》
火逝首秋节,新明弦月夕。
月弦光照户,秋首风入隙。
凌峰步曾崖,凭云肆遥脉。
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
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 。
牛女,即牛郎织女。这是一首五言押入声韵的古体诗。可以看出来,虽然当时还没有四声平仄的概念,但是谢灵运很喜欢对仗。如果谢灵运生在南北朝后期,这首诗一定会写成五言排律。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也有《和王义兴七夕诗》:
宵月向掩扉,夜雾方当白。
寒机思孀妇,秋堂泣征客。
匹命无单年,偶影有双夕。
暂交金石心,须臾云雨隔 。
这也是一首入声韵的五言古诗。诗中写了一位思念远方征人的妇女,七夕本是情人团聚的时节,可惜情人远隔,唯有独守空房而已。
萧衍南齐竟陵八友之一,还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还是永明体诗人之一。萧衍有《七夕诗》云:
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瑶台含碧雾,罗幕生紫烟。
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
玉壶承夜急,兰膏依晓煎。
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旋。
怨咽双断念,凄悼两情悬
萧衍虽然是永明体诗人,和沈约、王融、谢朓等人即是诗友,也是君臣,但是他对于这些人研究的四声八病不甚感冒。这首诗是一首平声韵的五言古诗。前八句主要写景,“昔悲汉难越”以下,也是通过牛郎织女来抒发情人间的离别之苦。
二、隋唐七夕诗隋朝王翙的《七夕诗》,可以看出格律化的进程,这首除了颔联颈联失黏外,其他都符合五律的特点了:
天河横欲晓,凤驾俨应飞。
落月移妆镜,浮云动别衣。
欢逐今宵尽,愁随还路归。
犹将宿昔泪,更上去年机。
内容上,依然是因景写情,还是相思之意。
和萧衍不同,唐高宗李治的七夕诗,有个帝王气,其《七夕宴悬圃》诗云: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
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
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在李治的笔下,织女的纤手,有濯洗河汉之功。这首不是五律,也是一首古体诗。
《黄鹤楼》的作者崔颢,则用宫怨诗的题材写《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这首诗用了班婕妤的典故,因为被赵飞燕所妒,班婕妤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
唐朝的宰相权德舆,则在一首五言律诗中记录了家中过节的情景,《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节日里,总是孩子们最欢乐。
甘露之变中,被宦官杀害的宰相王涯,也有写七夕的诗,《宫词三十首 其二十一 》:
迥出芙蓉阁上头,九天悬处正当秋。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这首诗中,写出了七夕节宫女穿针乞巧的习俗。
晚唐时诗人李商隐有不少写七夕的作品, 其中有一首《七夕》诗云: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无期别,后会难期的别离。欲将无期之别,换成一年一次的相见也无法实现。这首七绝,似乎是一首悼亡诗,怀念去世的妻子。
三、宋词里的七夕说起宋词里的七夕,大家最先想到的,估计都是秦观这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说,两情相悦,不会受到异地恋的影响。很多情人有这种现象,分开后想念,在一起长了总是吵架。
不过,总比李商隐的“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要幸福得多。
秦观的老师苏轼有《渔家傲 七夕》: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前两句典出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也有《渔家傲·七夕 》传世:
喜鹊填河仙浪浅,云軿早在星桥畔。
街鼓黄昏霞尾暗。炎光敛。金钩侧倒天西面。
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
天上佳期贪眷恋,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
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有《忆王孙》一首:
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
七夕何人望斗牛。
一登楼,水远山长步步愁。
这一夜的七夕,写出了故国之悲。应该是国破以后,在元大都南望故乡时的感受。
结束语古人的七夕诗词,大多用牛郎织女的典故,写相思之意。也有如权德舆,记录家中过七夕节阖家欢乐的情景。
还有汪元量这种,借题发挥写故国之思。
老街也写过几首关于七夕的诗词,录入一首《鹊桥仙》 :
清风月转,浮槎梦醒,回首五湖烟浪。迢迢银汉鹊飞时,羡牛女、人间天上。
佳期一瞬,鸿书万里,欲觅云埋青嶂。妆楼颙望阅千帆,谁共我、浅斟低唱。
古诗词中关于七夕的作品数不胜数,您最喜欢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
历史上有哪个开国皇帝后悔建立王朝吗?
朱元璋,他对元朝十分感激和怀念,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深的自责和耿耿于怀。
一天不讨论讨论明朝,就浑身不舒服。
在推翻元朝之际,元顺帝北逃,明军俘虏了元朝皇子一众。大臣们想在南京举行“献俘”仪式,朱元璋却不同意,认为这是这是对前朝的侮辱,“虽古有献俘之礼,不忍加之。”
进军大都,他下令军队不许危害元朝皇亲贵族:“元之宗戚,咸俾保全。”
朱元璋对俘获的元朝贵族予以礼敬封爵,让汉族人继续对他们行礼如仪。
推翻元朝之后,大臣们“捷奏”,批判元君无道,奏章里面有贬低元朝君主的词汇,朱元璋很不满意“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朱元璋坚持认为蒙古人的统治是“正统”,为元朝的正统性辩护。
即位告天文:“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他认为元朝受命于天,光明正大,理所当然。他不仅将元灭南宋后的几十年视为正统,还将元、宋并存的十几年也视为正统。
朱元璋对元朝统治的感恩戴德:
“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民人檄》:“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朱元璋认为元朝直接受命于天,延续了三皇五帝的正统,“正名定统,肇自三皇,继以五帝,曰三皇曰两汉曰唐宋曰元,受命代兴,或禅或继,功相比,德相侔”。
朱元璋认为,元朝皇帝建立了法规制度,安设了官员,比天下大乱要好:“元祖宗功德在人”。
朱元璋在对元世祖的祭文中,颂扬元朝“惟神昔自朔土来主中国,治安之盛,生养之繁功,被人民者矣。”
他深深的遗憾自己生不逢时,没赶上元朝统治秩序良好的时候,但毕竟也算是吃了人家蒙古皇帝的,喝了人家大元天子的,不能忘恩负义。他替爹娘感激元朝:“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在北平给元世祖盖庙。
洪武六年,在南京建历代帝王庙,把元世祖和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供在一起,还把元朝开国功臣木华黎等四人牌位也供在边上,恭恭敬敬行跪拜大礼。
朱元璋认为自己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命,并不是为了推翻元朝。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情属迫不得已,是人生污点。
“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巾野。”《与元臣秃鲁书》
“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军)忽至,误入其中。”(《洪武实录》卷37)
“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起义领袖)何有乎仁良(也没什么好东西)。”《皇陵碑》
宁肯污辱自己,又进一步解释:“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跟他没关系。他参加起义,不是为了推翻旧王朝,也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人民遭受痛苦,要救万民于水火。明朝天下取自于群雄,而非元朝之手。
编写《大诰》时,朱元璋又发明了“殿兴有福”理论。他天才地将起义者分为“首乱”者和“殿兴”者两部分。首乱者,就是带头造反的那一批人,而殿兴者,就是像他这样半路参加的人。
《御制大诰三编造言好乱第十三》中,朱元璋说:“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
就是说,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愚民作乱。朱元璋认为,带头做乱者都是忘恩负义、胆大妄为之人,必定没有好下场。因为这些人引起了战乱,造成了流血,老天爷也会诅咒这样的人。 这就是“殃归首乱。”
朱元璋还举例论证:
“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何故?盖天之道好还,凡为首倡乱者,致干戈横作,物命损伤者既多,比其成事也,天不与首乱者,殃归首乱,福在殿兴。”
朱元璋说元朝承平时,富无旁忧,贫有贫乐。纵迢天灾,“饥谨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饿死强于战死。所以宁可饿死,也不应该反抗统治。
这些都充分证明,朱元璋沉浸在深深的懊悔中。
竟陵八友的文学意义?
竟陵八友是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以竟陵王萧子良为核心的文人集团。据《梁书·武帝本纪》载:“(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
竞陵八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集团,它还兼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萧子良有意通过这种形式将这些文人引为政治羽翼。但从文学的角度看,竟陵八友又有着比较典型的流派特征,这表现为他们有着比较明确的创作理论与比较接近的创作特色。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饿死?
502年当了皇帝的梁武帝,就一直做到了549年,在位47年,活了86岁。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位60年,实际在位64年,活了89岁。与乾隆相比,梁武帝如果不是被饿死的话,说不定乾隆就不是最长寿的皇帝了。
那么他为何被饿死呢?一句话老糊涂。
首先,萧衍成为皇帝后,三番两次的出家做和尚。对自己的要求几乎严苛,有史料记载,梁武帝每天只吃一顿饭,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多年,更是吃素不吃荤,一心向佛。最后一次出家,做了三十七天的和尚,国不可一日无君,最后由大臣集资一亿将他赎回。古人云,走火入魔,萧衍不是成佛,而是入魔,至于借着佛法想要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四次出家,光是赎回来的钱都花了四亿万钱,相当于四十亿,这是古代的换算,为此劳民伤财,却不自知。
其次,我们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信仰佛教已经有些走火入魔的萧衍,开始“菩萨心肠”,但是仅对自家人慈悲。萧衍护短,研究历史的学者都知道。但是自家人不一定对萧衍慈悲,所以祸起萧墙,但是萧衍仍不吸取教训,仅仅只是罢免官职,面壁思过。君王的法度和权威被萧衍破坏,自此,朝纲大乱。
再次,接纳侯锦,导致“侯景之乱”公元547年的时候,东魏的大将侯锦来降,梁武帝自认为自己法度无边,感化了世人,所以接纳了他,还封他为大将军。当时世人都知道侯景此人不可靠,纷纷劝谏梁武帝,梁武帝不听劝告,还封侯景为大将军,最后导致“侯景之乱”!侯景之乱后,都城失守,
最后叛军攻进了建康城,困住了宫城,后又引武湖水去漫宫城,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一筹莫展,也没有人去过问他,
这位皇帝最后竟被活活饿死在宫里。
《中华野史镜鉴》上也曾记载:“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侯景攻下宫城。萧衍饮食断绝,口中苦涩,连呼:“蜜!蜜!”最后饿死于净居殿,时年86岁。
中国古代有哪些强大的世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世族。
何为世族世族,顾名思义,指的是世代显贵的世家大族。又称士族、世家、门阀等。
他们拥有雄厚的财力、显赫的社会地位、优先的政治特权,这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更多的政治机会,使他们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世族的兴起西汉中后期,随着大量的土地兼并,逐步形成官、商、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们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兼并土地,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世族。
(魏晋名士)
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前,朝廷选仕主要看出身,世族门阀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享有优先权。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
中国古代有名的世族1、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立三军将佐,即“六卿”。六卿采用世袭制,他们轮流执政,长期掌管晋国军政大权,逐渐形成了六大家族。
(设六卿的晋文公)
六大家族在维护晋国百年霸业的同时,也在逐渐蚕食君权。卿族越来越强,则君权越来越弱,为了争权夺利,国君与六卿之间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斗争。《赵氏孤儿》的时代背景就在这一时期。
(赵氏孤儿剧照)
六卿之间同样存在着残酷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六卿变四卿,中行氏、范氏最先被灭,然后韩、赵、魏三家联手灭了智氏。智氏灭亡之后,韩、赵、魏自然很不客气的就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杀了智氏家族二百余人。最后,一不做二不休,韩、赵、魏三家直接瓜分了晋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几大世家: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
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世族门阀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几乎把持了全部朝政,皇帝几乎被架空。
东晋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就是琅琊王氏家族,马指以晋元帝司马睿为首的皇室。琅琊王氏与皇家司马氏势均力敌,社会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皇室。
(推崇佛法的梁武帝萧衍)
“两朝天子,九萧宰相”说的世兰陵萧氏。南朝时的齐与梁,都是这一个家族建立的。兰陵萧氏早在东晋末年就已是天下门阀,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才与天下世家共同走向衰落,可谓千年世家。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
3、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隋唐时期,世家大族的影响力空前强大,李唐皇室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并以此为荣。崔、卢、李、郑、王这五姓是所有世族中最尊贵的。
(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就是出自太原王氏)
在很多影视剧和小说中,读书人功成名就的标志是:中状元、招驸马,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唐朝则不然,唐朝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是:中进士,娶五姓女。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曾言平生有三大憾事:一是没能进士及第,二是未能娶五姓女为妻,三是不能编修国史。
清河崔氏更甚,居然拒绝迎娶大唐公主,因为他们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文宗李昂想为皇太子求娶宰相郑覃的孙女,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九品官崔某也不愿和皇家结亲。唐文宗感叹“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五姓七望就是这么牛,管你状元、宰相、公主、太子、皇帝,统统不鸟你。
世族的衰落经过数百年传承的世族门阀,人才济济,长盛不衰,即便是经历了改朝换代,依然人丁兴旺,家族势力如日中天。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当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更是大力提拔寒门,不遗余力的打击门阀。
随着科举制的兴起,使得身家清白的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世族政治逐渐向庶族政治过渡,世族门阀制度逐渐衰落。
南北朝交接的诗人?
1、谢朓,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2、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 ,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3、江淹,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江淹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虽家境贫穷,但很好学。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宋泰始四年(468年),被任命为巴陵王国左常侍。
4、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5、郦道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 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青州刺史 、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转河南尹,封永宁伯。执法严峻,拜关右慰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