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代表作品,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观念和起源
超现实主义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 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是其创作的理论依据。“超现实”、“超理性”的幻觉、梦境被作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 他们认为最客观的还原事物真相的方法只有通过“无意识”的多维空间, 来最终真实地表现出客观世间的真相。因此, 他们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 其作品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等特点。超现实主义绘画是对以往以理性、写实为特征的绘画的反动, 试图对真实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表现, 常采用的方式是将抽象意境与具象实体相搭配, 把具象表现与抽象情境巧妙嵌合, 创造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代表画家有德国的恩斯特, 比利时的马格里特和德尔沃, 西班牙的米罗、达利等。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概况
(一)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类型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类型判定主要依靠的是视觉形式和创作手法,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有机超现实主义或者叫做抽象的、象征的、生物形态的, 甚至有的时候还被叫做绝对超现实主义, 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受意识的控制, 来表达内心的真实幻想。另一类叫做魔幻超现实主义、超级现实主义或者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 这一类主要表现的是精致的绘画以及可能认识的场面及物体, 这些东西已经脱离了自然的构造, 拥有的是梦幻的色彩。也就是说超现实主义画家在绘画的时候, 将梦境中的物体以各种形式组合起来, 目的就是为了将头脑中的惯性常识脱离开, 并且还要保证观众能够接受。
(二)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类型
我们可以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作品中看出其创作手法丰富多彩, 但是,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可以分为两个形式, 一种是抽象似的生物的变形形式, 主要采用的是幽默以及自动联想等。画家关注的重点主要在无意识的表达方式方面, 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力量。另外一种形式就是精细描绘的写实。这类画家在绘画的时候看重的是对于潜意识的描绘, 并且对于细节真实刻画, 给人的感觉是情节荒谬以及细节又很逼真。我们国家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最后认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方法是荒谬的幻想。在此基础上, 有学者对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进行了分类:
1. 时空荒谬性
时空的荒谬体现在将与自然逻辑相背离的、幻想色彩严重的、多个不同时代的事物由作者的自己想象的安排一起的, 也就是说冲破了时间和空间, 作者将现实生活画上自己的色彩。
2. 形体错置的荒谬性
形体错置的荒谬性主要是表现对万事万物的质疑, 画家们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拆分或者进行夸张的处理, 具有极大的冲击力, 从而给人一种爆发力的感觉。
3. 对比的荒谬性
荒谬的对比方式主要是通过采用二分概念的对立造成的矛盾冲突, 产生荒谬的视觉效果。
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图像特征
根据画家的作品可以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通过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和创作手法可以看出, 超现实主义的图像特征主要是超越现实。其图像特征如下:
(一) 超越现实和自然
图像与现实之间差的就是理性, 图像表达的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并不掺杂理性的思考。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图像表现方式。这种图像特征吸引群众眼球的主要原因是能够将群众内心不敢表达的想法表达出来, 进而得到人们的青睐。
(二) 色彩的幻想性
这种幻想是对自然以及形体进行装饰, 带着画家自己的幻想而做出作品。这种作品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带人们进入到另外一种世界, 带来足够的新鲜感, 同时, 群众也根据作品产生不同的想法。其能将幻想色彩带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使人们忘掉现在的现实想法, 带动人们走向内心另外一个纯真美好的世界, 开拓人们的思维。它能够带动人们回归纯真, 忘掉现实带来的冲击和烦恼。
四、超现实主义绘画视觉体验的表现方法
我们都知道超现实主义主要是通过表现出不合理性逻辑甚至人们无法理解的视觉异象, 带来巨大的魅力。人们在看到作品时总能够被它所吸引, 经过思考看到世界或者人性中的本质东西。许多不同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各种各样的绘画风格带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觉体验。我们对三种典型的视觉体验进行分析:
(一) 自动主义创作方法带来的视觉体验
自动主义就是下意识的创作手法, 运用的是纯粹心灵的无意识的行为, 艺术家认为绘画要摆脱理性思维和社会教育的框架, 这样可以开拓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家认为经验和理性不能获得真知, 只有依靠内心深处的直觉才能看到世界的本质。根据以上看法, 我们可以分为两种自动主义创作方法:
第一种叫做机械性创作, 他们需要借助某种道具或者某种手段来调动想象力。举例说明, 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克斯·恩斯特, 他发明了许多的方法:摩擦法、拓印法等等。我们简单说一下摩擦法, 摩擦法主要是将纸张铺在凹凸不平的物体上, 用铅笔在纸上描画, 然后画家根据物体描绘出来的形象进行理解和绘画。
第二种自动创作方式是特别具有个人主观的, 直接能够表达出画家的主观想法, 画家达利就经常利用此种方法进行创作。他在创作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周围的环境, 他特别喜欢在舒服自在的环境下创作, 全神贯注地盯着画布, 充满想象地进行画作。
这两种自动主义创作方法都充分表现出画家们想象力和联想的能力, 创作过程中发挥联想能力、自身的创造力, 提高自身对事物的感应能力, 将大脑中潜意识的想象描绘出来。这两种创作方法不同, 但是都是从内心世界出发, 表现的都是想象的东西, 根据潜意识创作出视觉异象。
(二) 非常规视觉体验
在超现实的创作表达中, 很多的绘画里面的物体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组合到一起, 这个物体已经跳到了另外一种环境, 被放到画家的画面上, 它原有的意义就会消失, 那么我们就要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它, 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在这里我们特别介绍一位画家马格利特, 他的作品就常常与人们的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背离。他能够创作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画面, 这样人们就会给他的画面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义, 他还会将没有联系事物组合到一起, 有的时候会对事物进行排列, 排列还很奇怪。人们对他的作品的评价往往都是荒诞且幽默, 但是感觉又充满智慧。这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 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他们所没有想到的世界, 人们对此也会有全新的感受。
(三) 偏执狂批判法
偏执狂又叫做妄想症, 在超现实主义绘画方面, 主要表现的是对绘画的狂热追求, 其从人的潜意识抓起, 将幻觉中产生的视觉异想引入创作中。在此类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令人疑惑不解的组合方式和夸张的物体形象, 这些形象就如同内心的潜意识, 不容易被人们理解, 只有当人们的意识不够坚定的时候才能够进入到其中。画家们在创作时, 有意识地对潜意识世界题材进行加工, 只要这样才能够呈现出既充满超现实意味还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五、超现实主义绘画视觉体验分析
超现实主义绘画通过与众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法, 营造出一种看似矛盾实则有着丰富艺术内涵的画面效果。很多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借助怪诞的作品情境的设计, 营造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绘画艺术氛围, 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绘画体验, 让观赏者感受到虚与实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获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例如, 著名画家达利借助自由拼合的方式进行绘画, 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超现实主义场景。其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 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画家自身在物质世界中所经历的种种挤压。作为20世纪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从某种角度来说, 体现出了超现实主义作品绘画者的内在潜意识。在著名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中, 画家打破传统的视觉审美习惯, 借助冷调的色彩、明确的界限来营造出一种黑色幽默、光怪陆离的绘画体验。其作品《天降》塑造了神情古怪的人物, 画面极具写实性, 充分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画家所追求的那种反常效果。
从这些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人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冲击力不仅让人获得视觉层面的体验, 更会在精神层面受到一定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用一种看似“另类”的绘画处理方式来表达绘画者心底的声音, 无论是对自由的追求, 还是对世界和平的期盼与祝福, 都会让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成为绘画艺术宝库的耀眼明珠。
总之, 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其内在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 需要在具体的作品中结合创作者的内心思想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综合的欣赏。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视觉体验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你觉得西方哪部作品可以和道德经比肩?
我认为没有一部作品可以比肩或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一,《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独有特有的阐述道教思想的治国平天修行的经典宝典!文化瑰宝!其重要的人文思想天人合一,人法天地,道法自然!这种思想至今有重要积极的意义!它也是揭示宇宙时空未来起源方向的奇书!运用在周易八卦奇门遁甲等预测中也是基础学用高端指导宝书!可以这么说,研究探索推广《道德经》,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科技,未来,精神思想等每一息息相关的领域都有积极主动的意义!
二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道德经》中有哪些强大超级的思维和智慧!它归纳为有以下八种!1,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唯物辩证法思想!,2.逆向思维!古代儒家提倡仁爱礼仪忠孝!这些思想更多是为封建帝王服务!但老子偏偏从道出发,认为这些恰恰是破坏了大道的表现!3,不争,争就大道有缺,不争才会大道圆满,不争就无败!4,利他,利他才会有大格局,才有伟大奉献精神,无私为功,利他为德!5,战胜自己,战胜别人只是能力!战胜自己才是强者!6,
守柔贵雌,柔能克刚,刚易折,水柔利万物!7,无的思维,无才能生有,无才能承载万物!8.守正出奇,要尊重规则,又要打破规则,懂得变通创新!这才符合易道!
2,西方至今影响大的作品可能只有一部《圣经》了,这本书我认为更像是神棍之作,其创作方式更多的是口传听记,很多部分都是不科学,夸大神迹,经不起推敲和论证,《圣经》宣扬有神论,有罪论,人民都是上帝的子民,是迷信伪科学,而《道德经》阐述人天合一,万物一体,昭示宇宙真相,生命奥秘,谁高谁低,不辨而知!
苏联文学同近代西方文学比较?
苏联早已解体了。但苏联文学的影响还在,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回顾青少年时代,我与很多同学朋友是苏联文学的忠实读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中的主人公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新的一代劳动者新型人物,看到了英雄无畏,坚贞不屈,具有崇高精神和道德模范品质的优秀先进人物。在列昂节夫的《俄罗斯森林》,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恰科斯基的《围困纪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苏联人民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不屈不饶的斗争意志及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苏联文学是颂扬工人,农民,普通劳动者伟大创造精神的文学。是赞美正面人物理想追求,赞美英雄献身的革命精神的文学。
苏联文学大写单纯善良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歌颂劳动和友谊,青春与爱情,忠贞与坚定。歌颂红旗,革命,社会主义苏维埃!颂扬国际主义人道精神。
苏联文学批判白卫军,批判自私懦弱的赖汉,批判保守落后,积极提倡生气勃勃的创造力量。
苏联文学承认人道主义,承认人性,人情,强调人的重要性,人的价值,承认追求幸福爱情的正当权力。
巴金先生曾说:我们的读者在苏联文学中找到很多新的,健康的,鼓舞人的东西。…那些精力充沛的,健康乐观的新的人,那些把个人跟集体结合得很好,让个人和谐地融化在群众中间的人,…那些打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的劳动者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苏联文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还在于它的抒情力量。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喜欢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努力塑造苏维埃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爱,使不少作家诗意般地描写了森林,草原,湖泊之美景。读苏联文学作品,你住会感受到大自然散发着一股股花草树木的清纯芳香。
苏联文学是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继承者,古典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跨越十月革命的高尔基等强大的优秀传统,是苏联现实主义文学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苏联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区别,主要关健问题在于:文学反映的社会内容的转变,把文学的中心转到以工人,农民,普通劳动者,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为对象上来,反映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尽管苏联文学在发展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仍不失其历史的,社会的积极意义,它的文学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在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静静的顿河》等作品的意义所在。
20世纪的文学和艺术运动?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黑塞的代表作是哪部?
1962年黑塞逝世,但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延续着,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三种语言,有七百四十二种译本,仅在印度,《席特哈尔塔》就被译成了十二种方言。
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坛霸主一直是海明威。然而自六十年代中起黑塞渐渐取代了海明威,一时成了美国大众的文学拜偶像。特别是《荒原狼》,它在问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在美国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摇滚队也取名“荒原狼”(今年这个队将在黑塞纪念活动期间去德国演出)。一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尔成了他们的楷模与偶像。
此外,黑塞也跨出了西方文化圈,在东方同样受到读者的爱戴。黑塞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被某些日本人称“追求真理的英雄与先驱者”,他的作品在那里深受读者欢迎,读者还成立了赫尔曼·黑塞协以系统研究他。一位日本青年在给黑塞的信中告诉他:
“我越是读它们(指黑塞的作品),越是发现自己在这些书中。现在我相信,最了解我的人是瑞士,他总在注视着我。”
黑塞作品在我国的评介始于二、三十年代。赵景深曾在《小说月报》上撰文介绍赫塞(黑塞)的《纳尔西斯与哥尔孟》(今译《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黑塞作品的单行本--中篇小说集《青春是美好的》。然而遗憾的是黑塞的名字从此销声匿迹,对他作品的翻译评论中断了十年。
NO.1 堤契诺之歌
本书作者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3种语言,742种译本,总发行量达3000多万册,其中德文版600多万册,仅占五分之一,其余2400万册为各种文字的外文版。全世界研究黑塞及其作品的专著达50余种,博士论文2000多篇,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介绍黑塞及其作品的文章有5000多篇。
黑塞的作品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引起共鸣,是因为他的作品可读性强,反映的内容具有多元性,在承继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思想的同时,又将东方的文化和哲学思想揉合其中。
本书《堤契诺之歌》可以说是黑塞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散文、诗歌集,亦是作者对他在此之前所有作品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归纳、和诠释,被许多专家和学者看作是一把开启黑塞思...
NO.2 婚约
黑塞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一位具有深邃思想内涵和独特创作风格的诗人;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从精神、心理方面,折射外界对人的心灵所造成的深刻刺痛,从而使作品的内在意义得以凝聚和升华;他创作生涯长达70年,作品涵盖面甚广;他非常仰慕中国文化,特别崇拜孔子、老子、庄子,因此他所独具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的浑然一体,足以使他的作品在激情洋溢的背后,更透出些许超然与洒脱。
NO.3 在轮下
小说叙述的故事是:主人公汉斯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大家视为神童。他被送入一个神学院学习,受大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功名心切,在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拼命学习,没有半点空闲,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学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为学校不容;而汉斯觉得只有赫尔曼才是知己。汉斯用功过度,身体衰弱,成绩倒退;学校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学校开除,汉斯更感孤单,不时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之后得了神经衰弱症,使他无法继续学业,只得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
这是一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被认为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NO.4 玻璃球游戏
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成了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由于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上升,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是不可能为民众做出贡献的。于是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他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NO.5 荒原狼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
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NO.6 园圃之乐
《园圃之乐》是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诗文选。在天下多事、杀伐不已的动荡之年,黑塞退隐山间,在耕读生涯中觅得些许宁静。作者长年与园中花木为伍,伴着它们度过晨昏寒暑,见证着它们的荣枯消长。书中文字隽永清新,冲淡平和,得自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切体悟,另有十余幅黑塞手绘水彩插图,画风淡雅,一如其文。
NO.7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修道院年轻的纳尔齐斯才华过人,觉得院长达尼尔喜爱。新来的学生歌尔德蒙迷恋世俗生活,他们虽成了朋友,但歌无视纳的理性的说教,偷偷去村子里和姑娘幽会,接着又逃出修道院,到处流浪,历经欢乐与艰辛;漫游使他逐步成熟,可之后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长的纳尔齐斯把他从狱中救出,让他专事雕塑艺术。歌再次外出游行,途中染上重病,纳在他临终前表示对他的友爱,使他怀着幸福死去。
小说表现了两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并在探索理想过程中获得和谐的统一;有评论家称它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
NO.8 罗斯哈尔德
在家庭关系中,隔阂与恨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画家约翰·维古拉特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和显赫的声名,然而他的家庭生活却充斥着寂寞。画家渴望生活的激情,妻子却隐忍而沉默。家人相处的气氛极其晦暗压抑。
小说以大儿子阿尔伯特的回家度假以及小儿子皮埃尔不幸患病为线索,将这家人重又聚集在一起。可正如皮埃尔最后的回光返照一样,随着皮埃尔的病逝,这个家庭终于走到了尽头,免不了各奔东西的命运。
虽然他从未完全断绝渴望,但他依然错过了生命的缤纷之园。他只剩下艺术。他还能怀着奇特、冷静、不可遏制的激情去凝视,观察,还能抱着一丝隐秘的骄傲去共同创造。这是他失败人生的余辉和价值。清醒的孤寂,冷静的表达趣味,不离不弃地追随那颗星辰——这便是他今后的命运。
NO.9 盖特露德
作者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都经历着心灵苦难、内在危机,他们在寻觅、追求和提问。
这既是一部关于音乐与爱情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探究生命意义的哲思小品。书中对音乐和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腻而感人,在这里,音乐、爱情、友情、亲情和生命交织为一体。
本书是黑塞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于1910年出版。盖特露德是作者笔下完美女性的化身,她熟谙音律、嗓音优美,且相貌迷人、心地善良。与男主人公库恩因音乐相识、相知,却最终成为库恩好友穆奥特的妻子。库恩年少轻狂时因一场恋爱事件意外残疾,尽管饱受残疾与爱情所带来的压力与折磨,仍在音乐之途不懈追求,最终爆发出旺盛的创作激情,成为了一位大音乐家。最后,盖特露德的婚姻以悲剧告终
古罗马文学有什么成就?
说二句,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一直鼓舞国人们。那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就充分说明,罗马文化,罗马文学,是那样的高不可测。罗马文化,罗马文学,也是古希腊文化,历史优久,也是世界文学的代表作。相埃及金字塔一样,永远都是人们向往的相征。就拿罗马的建筑来说吧,就相中国的赵州桥一样,是世界的奇迹。也是罗马文化,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是世界文学的优秀板块。目前,全世界的建筑家们,都在研究罗马建筑的起原与发展。罗马帝国在古时期也是最强大的国家。因此说,罗马文学的成就也是根深蒂固,妙不可测。皮毛浅谈,个人观点,不足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