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王维的著名代表作品

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诗词中,写人状生而以慷慨豪迈的形象与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与性格特点的诗词风,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

王维的著名代表作品,苏轼和王维诗的特点?

苏轼,1、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诗词中,写人状生而以慷慨豪迈的形象与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与性格特点的诗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3、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诗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诗词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本文仅从结构、炼材、语言三方面进行赏析。(一)结构。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二)炼材。指的是选材练意,王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三)语言。王的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当然,以上几个方面的说法,本文分而述之只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实际上这三方面在其诗中是融合统一的。

唐代诗人王维,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有王昌龄王维还有哪两位?

唐代边塞诗人有:

1、王昌龄 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2、高适字达夫、仲武,唐代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岑参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4、戎昱唐代边塞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5、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名作《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孤贱易磋跎,其如酷似何。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

王维最有名的十首诗空山不见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王维和王勃哪个更有名?

从名气上讲,王维更有名,王勃吃亏在英年早逝,作品质量虽高,但是数量不多。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著名诗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另有滕王阁序等名著,是个早市的著名诗人二十六七岁就去世了,王维属于中唐诗人,他的诗词均带有佛性,人称诗佛,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等。

孟浩然的主要作品是什么?

盈浩然(689一740),襄阳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诗人。继谢灵运以后,开启了唐代王孟山水诗派。他也是唐代很少数的一生都没有入仕的诗人。他苦读书30年,也有过"忠欲事明主"的想法。但由于一个小小的错误,断送了他一生的"仕进"的前途。现在就来讲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

孟浩然在40岁的时候来到了长安,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按照当时惯例,得先在首都活动一番,在一些名诗人官吏前显示自己的才能。以期向考官荐举,孟浩然进京后,曾在当时的太学(全国最高学府)赋诗,在座的人都非常赞叹,敬服,没有人敢和他的诗才较量。

当时的宰相张九龄,著名诗人王维(当时已为朝廷官吏)对他都很称道。有一天,孟浩然在王维办公的官衙内,突然唐玄宗来了。孟浩然来不及避开,只好藏在床下,王维不敢向玄宗隐瞒,老实说了。玄宗听后很高兴,说:"我早就听说此人的诗名,何必要藏起来呢,赶快出来吧。"浩然见皇帝后,皇帝问道,"你带诗来了吗?"于是孟浩然便在皇帝面前朗诵了一首自己认为的杰作,"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明月夜窗虚。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对政治活动已经灰心了,所以不必再向皇帝上书提出自己的什么建议和意见了,(北阙搞皇宫)还是回到终南山里,我那间破茅屋去隐居吧。自己没有才能,英明的当今皇帝也不会赏识,身体多病,来往少,与亲友也疏远了,头上的白发,催着我一年年的老去,时光像流水一样,(青阳指春天,即春天又到了)。转眼又是新年了,想到自己岁月虚度,一事无成,在这晃映着月光松影的窗下,使人真是愁闷难眠啊。

唐玄宗是个听惯了歌颂和奉承的皇帝,一听见这首诗中的"不才明主弃"的句子时,心里很不高兴。说道:"是你这么多年不主动求官,我并没有抛弃你。你干嘛要在诗中诬赖我呢?"因此叫孟浩然回南山去。皇帝这一声命令,决定了孟浩然一生只能过隐居生活,再也当不上官了。

有人说孟浩然当时怎么那样糊涂,在皇帝面前会朗诵出"不才明主弃"这样埋怨的话。为什么不念他的另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倒真是一首请托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8月洞庭湖水涨平了岸,水和天(太请)已混成一体,水汽笼罩着整个云梦泽(云梦泽为远古时代的大湖,包括现在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的低洼地区,洞庭湖原为它的一部分)。波浪撼动了湖岸边的岳阳楼。我想度过洞庭湖,可是没有船。(实际意思是我想参加政治活动,可又没有门路]。如果一直在这里幽居,那又太对不起这个太平的时代,看着湖边钓鱼的人,我只能空有着羡慕他那捉到鱼的心情啊。(实际意思是,希望张丞相帮助自己,不要使愿望落了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一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后4句,虽然是求人帮助,但显得委婉含蓄,不失身份。.孟浩然如果当时在玄宗面前朗诵这首诗,是会受到赏识而对他有所帮助的。

可是造化弄人,鬼使神差,他偏偏的就朗诵了那首诗,断送了一生的仕途,他的后半生只能是隐居了。于是他给王维写了一首告别诗。

赠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这诗前两句说自己客居长安,什么意思也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呢?天天都是空手归家,我想回去再过隐居生活,但又有些舍不得和你离别。现在掌权的人谁能支持帮助我,只有你是我的知音人,看来我是应该回去关起故居的门,自己寂寞的过活吧。.

孟浩然一直在自己的故乡隐居,直到离世。

庭中有奇树王维?

“庭中有奇树”语出《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不是王维的作品。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原无诗题,习惯上以首句为题。

《庭中有奇树》全诗如下: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长着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繁花盛开。

我攀着树枝,摘下一朵花,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浸透了我的衣服,可是路途遥远,不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并不是这朵花多么珍贵,只是感叹离别太久,想借此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