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赵孟頫文人画代表作品,是不是他不知道书法笔法名称?
土不土都不大要紧,只要能把理说明白就行。要客观公正的论田英章的书法,就会瞬间被口水淹没。
但该怎么说还得怎么说。田英章的知名度大、粉丝多,是因为他早年是做书法教学的,录制光盘,编字帖等,那个年代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较少,所以田先生在写字的普及工作中很有贡献。但同时,因为知名度不断提高,他的书法缺点也被普通书法爱好者所忽略。当专业人士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时,被田先生的粉丝们不假思索地反驳。书法是专业度很高的艺术,普通人往往是不能判断其高低的。但由于田英章的知名度和在普通书法爱好者群体中的影响力,导致舆论界有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多专业人士对二田书法的批评,说明了他的书法存在一些问题,书法学习者应该客观地思考,并通过多途径的学习来提高对书法的认识而加以判断,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崇拜。我虽然不是专业的书法创作者,但从事书画鉴定工作多年,平时也动笔书写,体验笔法,篆隶行楷都有过临写,也曾深读书法和美术史论,对平面构成也有过学习研究,对书法结构及其变化以及笔墨价值有所体会,所以我赞同专业书法家对田楷的批评。很多田英章先生的追随者总是拿曾翔等人的探索书风来跟田楷来对比,这根本无法比较,因为他们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远远不在同一层面。甚至有人拿江湖书法中的射墨、鼻书、X书等来衬托田楷的优秀,这只能是最低审美层面的对比,跟艺术性差的太远。我虽然也批评曾翔的书法,但他毕竟有学术探索的意义,是更高的美学层面的探索,早已不是初级的形式层面了,所以很多初学者看不懂甚至批他为“丑书”可以理解。
我曾写了一篇《曾翔和田英章,是没有胜负的舆论战》,给出了自认为客观的评价:曾书以探索为名,非一无是处,但终为一人之个性,博人耳目罢了;而田书以传艺为业,有教授之功,却患成众学之俗流,误人子弟也。
学赵孟頫楷书从哪本字帖开始?
从《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入手较好。
理由是此帖质朴平实,既有柳字架构,又有颜字的笔意,还兼具魏碑的厚重。
该书法作品的文章由宋末元初文人牟巘[2]撰写,记载了苏州玄妙观重新修缮殿门一事。原稿用墨略淡,墨色清醇沉润,笔面间偶露行草笔致。
能否将赵孟頫的书法复古思想视为书法界的文艺复兴?
元朝书法家中,赵孟頫应该是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书法水平相当高,从源头上来说,赵孟頫的书法非常干净、利落,直追魏晋二王书法,也承接了二王书法的精髓,所以,中国书法史上对赵孟頫书法的认知,基本上是从帖学这一派角度来进行看待的。至于赵孟頫的书法主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以古为师,学古用古,赵孟頫的每一个字都是从古法而来,又带有古法的气韵。
但是,赵孟頫书法中的“古韵”,并没有被后世的书法家、理论家所看重,甚至他们对此还颇有微词。
比如,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对于赵孟頫这样评价:
若夫赵孟頫之书,温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而包世臣、康有为更加不客气,直接称(赵孟頫的书法)“矜宠善狎”、“并伤怯弱”。
为什么这些书法家、理论家似乎对赵孟頫当时做的努力并不认可?是什么让他们做出如此的评论呢?
让我们回到赵孟頫这个人,回到1286年。
纵观忽必烈的一生,有一个时间点非常特殊,那就是公元1286年,这也是元朝书法大家赵孟頫一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他们俩相遇了。时年37岁的程钜夫,奉忽必烈之名,到江南一带遍访名士,请他们出山,为朝廷效力。而临行前,忽必烈特别嘱咐程钜夫,务必要把赵孟頫请出山,为了表示重视,还特意用汉文写了诏书命令他带去,程钜夫表示一定不负重托。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去请赵孟頫出山了。然而这一次程钜夫似乎早有准备,经过一番详细的攀谈,赵孟頫终于答应了程钜夫的邀请,答应出来做官。
赵孟頫答应得很蹊跷,然而这件事情却也不难分析。
这一切要想解答的清楚,还要从程钜夫这个人说起。
程钜夫是典型的出生在南宋、但赏识在元朝的汉人,和赵孟頫显赫的身世不同,程钜夫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官宦之家,家学渊源深厚,但是做的官都不算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并不能真正使用、挖掘人才,所以程钜夫没有什么进阶的机会。
1258年,忽必烈挥师南下,元朝推翻南宋,终于在版图意义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少数民族国家,而这次剧烈的政权变动,给了程钜夫一个绝佳的机会。
1276年,元军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因程钜夫是叔父的嗣子,作为人质进京。这就是程钜夫一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就是这次进京之后不久,忽必烈有一次忽然见到程钜夫,就招来询问他是谁,程钜夫对答如流,深得忽必烈的喜欢,当时他就对程钜夫说:
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
所以,忽必烈对于程钜夫立刻委以重任,而程钜夫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忽必烈重用的南人之一。程钜夫本身作为一个“南人”,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还是会受到一些歧视的,所以他利用自己和忽必烈之间的关系,竭力劝说忽必烈重用“南人”,为此他还专门上书,请求忽必烈设立“国学”,重视文化建设。
实际上,这些话句句说到忽必烈心坎里了。
我们站在忽必烈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件事情,就非常清楚了。虽说元朝经过崖山一战,把中原归于统一了,但是这仅仅是疆域上暂时的稳定统一,生活在大元帝国各个角落的人,仍然存在很深的隔阂,尤其是当时被称作是“南人”的汉人以及统治者——蒙古人——之间,是存在非常尖锐的身份分化的。
而这些忽必烈非常清楚,他知道,一个帝国疆域的统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把各个地方的人整合起来,维系在一起,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因此,程钜夫被赏识、被重用,也就理所应当了。
而程钜夫也非常了解如何去维系、保持自己沟通蒙古上层的同时,又如何去利用自己南宋遗民的身份来达到两个对立团体的统一。
所以当赵孟頫遇到程钜夫,想必程钜夫也将这一番道理告诉了赵孟頫,否则赵孟頫也不会这样轻易答应出山的。
而从赵孟頫往后一系列的动作行为来看,赵孟頫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思路来确定自己在元朝中的政治角色的,而程钜夫整合、维系两个对立团体的任务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部分就落在了赵孟頫身上。
1286年,忽必烈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赵孟頫,大为赞赏。但是无论是忽必烈还是程钜夫,都太小看赵孟頫了。
赵孟頫虽说是一代文人,舞文弄墨、吟诵风花雪月是他从小就有的贵族标配。但是赵孟頫的才能可不仅仅局限于此,他在后来元朝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交通的疏导和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杨载认为“孟頫之才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不知其经济之不。人以为知言”,可见,赵孟頫的才能广泛。
而忽必烈之所以重用赵孟頫,很大一部分动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姿态,而并非真正的想要重用他,而当时元朝内部对于汉人的歧视还是存在的,所以赵孟頫也非常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点,再加上当时南宋遗民对于赵孟頫出山仕元这件事颇为不满,指责他不忠不孝,对不起自己祖宗,所以种种压力之下,赵孟頫不断自求外放,常常留恋山水,吟诵诗文派遣心中孤苦之情。
但是赵孟頫始终没有忘记他出山的最初动力,这也算是他和程钜夫一起立下的约定, 那就是不遗余力的保护中原文明、中原文化,使其不至于被断灭。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赵孟頫提出了他所谓的“崇古”、“复古”思想。
崇古、复古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书画理念上。由于他认为“书画本来同”、书画同源,所以对于他绘画艺术思想的解读,也应该看作是对于他书法理论的阐述。
而赵孟頫提出“崇古”“复古”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从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脉络上来得到启发的。中国的文学、文化和艺术,每当遇到停滞不前的状态之时,人们总会习惯性的往后看,在传统中寻求答案,比如孔子的“克己复礼”、魏晋“竹林七贤”的返朴归真、唐宋的“古文运动”等,重视传统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基于此,赵孟頫认为,不论是书法、绘画还是其他艺术,都应该进行这样的“传统”回顾,而他的“古”,又带有很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以魏晋时期的艺术风度为上,提倡晋唐并重。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赵孟頫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后世人们的承认,相反,他们还认为赵孟頫书法媚俗无骨,真的是这样么?
实际上,后世文人的心态,非常耐人寻味,这里举两个人的例子,那就是生活在明清之际的傅山以及生活在乾隆年间的纪昀。
这两个人对于赵孟頫的评价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是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赵孟頫的身份。
赵孟頫的身份实在是特殊。纪昀等人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中这样评价赵孟頫:
孟頫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故不谐於物论。观其《和姚子敬韵诗》,有“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句,是晚年亦不免於自悔。然论其才艺,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让於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而同样,傅山对于赵孟頫做出了类似的表述:
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
两个人的表述虽然最后落脚点不同,但是都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为人”以及在赵孟頫“改节事元”这件事。
在传统的价值观看来,赵孟頫作为皇室后裔、宋朝大臣,如此这般为元朝人做事,实在是不行的,儒家讲求忠孝,在赵孟頫这里,全都被他“破”了,既不忠,也不孝。傅山当时也是面临着相似的境况,但是他坚决不投降清朝,对赵孟頫异常鄙视。
但是纪昀不同,他就生活在清朝,清朝当时反清复明的活跃分子和思想仍然存在,即便是纪昀真的看不起赵孟頫这种不忠不孝之人,他也只能屈从于当时整个大时代的语境,对此不作评论。
而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出,后世对于赵孟頫的评价,基本上很少能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他们往往要站在不同的立场、处在不同时代和大语境下,为了不同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对同一个人做出截然相反的论断。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赵孟頫费了这么大的心思、花了这么多心血,保存、传承汉文化,却仍然不被后世的人所认可了。
但平心而论,元朝如果没有赵孟頫,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书法以后的走向是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赵孟頫就像一根“独苗”,以一个人的力量,支撑起中华文化的传承任务,这是我们后世的人不应该抹杀的。
有趣的是,晚年的傅山似乎突然同情、理解了赵孟頫,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结的那段时间,傅山也终于“原谅”了赵孟頫:
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奇,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余一笔,何处发文章。晚年的傅山,也终于能够从纯粹的艺术的角度,来给赵孟頫一个公正的评价了。两个备受时代命运摆弄的灵魂,也在傅山“秉烛”的那一晚,达到了真正的理解。
赵孟頫小楷和大楷比较?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是极其大的,明朝何良俊称赵孟頫是唐代以后集书法的一大成者,当然这句话自然有其根据性的意义。赵孟頫将自己的一生都灌注在研究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精髓上,大量的研究和借鉴古代书法文人在书法创作中的艺术技巧。赵孟頫的书法特点可以说比较的典雅,有传统艺术审美特点,清晰简明,大方得体,通俗易懂,不同于很多书法家所呈现出来的曲折变化,赵孟頫的书法虽然在某些创作阶段有一些变化趋势,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他的创作特点仍然还是保持着他独特的传统而典雅的艺术特色,从书法的审美艺术上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效仿赵孟頫的书法,如邓文原,张雨等很多著名的书法大家都纷纷效仿赵孟頫,明代的许多民间士人,比如文征明和董其昌两位书法大家也将赵孟頫作为自己在书法领悟上的竞争对手。因为清朝以后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赵孟頫的书法,这也使得赵孟頫的书法能够再一次的备受大家关注。所以,可以说赵孟頫是贯通古今书法艺术的大家,他所开创的传统古典主义书法潮流,在中国书法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我们可以将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大致分为大楷和小楷两种书法形式,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支撑,相互扶持的。但是相比于小楷的书写形式,他个人还是更加倾向于大楷的书写,因为大楷更加能够显示出他个人的书法艺术特点和魅力所在,特别是他后期所作的作品,更加能够体现出来他的“赵体”风格特点。赵孟頫还借鉴了李北海楷书作品中清新而自然的笔画特点,他的书法创作速度也是极其快的,因为他已经熟悉掌握了楷书书写中所需要注意到的技法,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是极其迅速的,下笔如风雨一样迅速有力,可以每天书写上万个字,而且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况之下,并不影响赵孟頫他个人书法作品的质量,他的字体仍然还是那么的工整端庄,毫不受书写速度的影响,这个在中国书法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而当今许多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一辈的人,一旦书法速度提升了,往往会影响其书写质量的好坏与否,书写的速度和作品的质量不能够同时兼得。所以,我觉得赵孟頫这种能够在书法创作中合理把握速度与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当代人去认真研究和思考学习的。他的书法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借鉴了王羲之那种平和稳重的书法特点,赵孟頫的笔法呈现给世人一种自然而又沉稳,端庄而不失雅致的美感。他所创作的《赤壁赋》,就有一种东晋书法大家那种风流倜傥的艺术效果。赵孟頫不仅擅长于书写楷体字,他还擅长写一些小篆,他将小篆的书写笔法写入到了印章当中,融入到他的书画作品创作当中,被人们称为元朱文,而赵孟頫的这一创新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意义,元代明朝时期,他所创作的独特印章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印刻工具。 而又因为赵氏在当时身居高位,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极其高的,所以也间接的带动了他的篆书和隶书的发展和影响,使得在元代小篆隶书再一次的复兴发展起来,每一个受到赵孟頫影响的书法大家,或多或少的都会在自己空余的时间范围内去创作小篆,隶书,这也间接的表明赵孟頫在当时那个时代下,影响范围是极其大的。在赵孟頫所擅长的这些书体当中,他的许多章草作品曾经被许多人仿写,自从晋朝衰亡以后,虽然章草在中国传统书法史上的地位有所衰退,但是随着赵孟頫书体的复兴,使人们又一次重新审视章草在我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赵孟頫的章草用笔很有气势,力度,其晚年时的书法创作作品虽然比较的繁杂,但是其艺术魅力仍然不减,潇洒随意又非常的精致,给人一种自然而独特的审美,创意非常的独特。在中国书法历史上,王羲之可以说是第一个比较系统的解决书法的欣赏和效率之美的人,让书法在审美和效率之间实现统一,而赵孟頫也吸收借鉴了王羲之这种书法技艺,使其进一步发展,从而能够更加展现出书法其独特的魅力。而当我们将欧颜柳这三大家的楷书与赵孟頫放在一起进行系统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赵孟頫的书写创作速度是最快的,而欧颜柳这三大家的书写速度差不太多。而清朝之所以盛行赵孟頫的楷书书写,其原因我想大家应该也能想到,因为赵孟頫的楷书不仅工整完整,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的书法创作是十分流畅的。文人画的四个特征?
1、学养深厚:封建士大夫既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那么文才必须是为官的基础。要想胸有韬略,腹中需垒起万卷诗书。这样的人画出画来,不叫“文人画”也会文气十足。
2、言之有物:古时的文人画不是忙三火四画出来立马就要卖钱的,而是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后人才能从八大山人的鹰眼中看出睨藐不屑来。
3、格调高雅:翰墨丹青古来即称“雅好”,“雅”人之“好”的标尺,就是格调。这和画家的人品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画家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格调的赏析与赏析者的品位有极大的关系,即俗语所说“好画还需识者看”。
写竹还应八法通是什么意思?
此两句诗论述的是绘画与书法的密切关系,原诗出自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题画诗,全诗为: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飞白 :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相传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北宋黄伯思解释为:"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
籀 : 是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
八法 :就是永字八法。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即侧、勒、努、趯、策、掠、啄、磔。与今之相对应:点为侧,横为勒,直笔为努,钩为趯(tì),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zhé)。
赵孟頫的绘画和书法成就都非常高,达到互相融合的程度。在题画诗中,强调绘画在笔法上与书法相同,而且不同的景物对应不同的书体,其原理是一样的。 画石头的笔法像似书法的飞白 体,画树木的笔法像似书法的籀文。 画写意竹特别是竹叶需要通晓楷书的“永字八法”。如果有人要理解、领悟这一点, 就必须知道书法与绘画在远古时代 本来是同为一体的,至今使用的笔 法也基本上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