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代表作品 所处地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
1,孔子。
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后世统治者或儒生尊称其为圣人、文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3,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又因曾任太史令,故人称太史公。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谢灵运。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5,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屈原在秦朝的地位?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家族历史?
后来也印证了,屈原和其他的同龄人比起来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他很不一般。少年时期,屈原以一首《橘颂》,从此才子佳名便名扬天下,此后更是佳作不断。后来,屈原入仕,尽管他非常直率,常常直言顶撞楚怀王,但楚怀王对他依然十分看重。有了楚怀王的支持,屈原就可以大展身手,将国家治理成他想要的样子。但是,光是受宠这一点来说,屈原就得罪了很多朝廷的人,再加上屈原还不停地改革变法,最终导致了朝廷贵族集体讨伐他的情况。屈原被“千夫所指”,但他坚信自己这样做是为国为民的好事,楚怀王一定能够理解自己。他高估了国君的胸怀,被一次次流放,屡屡遭受打击。遇到挫折的屈原始终不屈服,但当他听闻楚国连国都郢都都不能保住,被秦国攻占了以后,他的悲愤之情达到顶峰,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屈原的一生,跌宕起伏,死后也被人们传颂了千百年,他的家庭背景如何,又为何一次次的大骂楚怀王呢?
屈原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先祖还是楚国国君的儿子。春秋初期的时候,楚国国君楚武王熊通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屈,此后他们便以“屈”为氏,在楚国生活。除了屈氏,楚国这样的从王族分封出去的分支还有若敖氏、薳氏、昭氏、景氏。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这种宗族分支就以昭、屈、景三家为主,昭屈景是楚国的三个大姓,在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屈氏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战国,甚至还存在到战国末期,足以见到这个家族的庞大和重要。屈原就是来自于这样一个家族,虽然这时候的屈氏已经远远比不上繁盛时候的屈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屈氏还是非常厉害的。屈原因为才能出色,得到楚怀王的器重,先后担任国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楚怀王看重屈原,既是因为屈原年少即有才,也是因为屈原是唯一一个敢对他说真话的人。但是最后,楚怀王听信公子子兰的挑拨,放逐屈原,给屈原的人生一计重击。屈原在《思美人》中就开骂过,他喝醉了酒,大骂楚怀王不是仁君,小肚鸡肠,容不下越国的后人。之所以会这样发展,是因为屈原的知音无明是越国国君的儿子,越国被楚国所灭,无明一直想着要报仇。在楚国大祭的时候,无明刺杀楚怀王没有成功,反而劫持了屈原逃跑。屈原无意中发现了无明的真实身份,他质问无明为何行刺仁君,无明说了一番战争带来的伤害的话,让屈原倍感震惊。当无明以屈原的剑再次行刺被抓后,楚怀王将无明和屈原一起抓了起来,差点杀掉他们。屈原就斥责楚怀王没有宽广的胸怀,只知道杀人。楚怀王心里知道屈原不能杀,再加上屈原直谏,他就下了决定要重用屈原
宋玉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也是一个著名的才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在楚辞的创作上别出心裁,是继屈原之后的有一大有名的辞赋家,虽然在成就上不能和屈原相比,但是作为屈原文学艺术的继承人,在楚辞汉赋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学教科书删减屈原卫青霍去病等人?
不妥。不应该删减,而应该有所侧重吧!。
1.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被楚怀王流放,心情低落,报国无门。郁郁寡欢,而后绝望,才投汨罗江,楚地人包粽子投江,避免其尸体被鱼咬的传说,划舟去救他。其被流放的历史故事、死后楚人祭祀他,而切切实实地感受其爱国情怀与乐观主义精神,是成为后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一个“由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对后世诗歌文学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其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爱国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难道不值得后人纪念?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题内容之一,岂能“抹杀”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呢?。
2.卫青、霍去病,是抗击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对汉族统治中心的“中原腹地”进行不断地侵扰而受皇帝之命出兵阻击于汉朝边境。在西汉初,匈奴对汉政权的“威胁”,由来已久,有汉高祖刘邦“受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史称“白登山之围”。采用陈平之计而脱险,后汉初几代帝王,一直采用“和亲政策”,进行安抚。到了武帝之时,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与积蓄力量,国力强盛,对匈奴进行大面积反击,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众所周知,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明了其反击匈奴的“拳拳之心”。此爱国激情与其军事谋略,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
所以,他们的历史地位与功绩,可以说,屈原,是春秋战国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卫青、霍去病,是汉朝初期的军事家,抗击匈奴的名将。
九歌地位?
九歌
《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