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王安石的简介与代表作品

1、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的政治魄力与智慧。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欧阳修在政治上更多的是一种情怀。苏轼更象一个实干家。但苏轼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始终贯穿在他坎坷的人生之路中。...

王安石的简介与代表作品,文学水平排个大小?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有诸多交集。

1、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政治上的主要成就是王安石变法,这是一次很有现代意识的改革。

比如"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这很象今天的小额助农贷款。规定借户10人为保,贫户搭配富户,富户要为贫户提供担保,这象是今天的担保贷款。规定贷款数额按各户财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未等户1贯,类似今天的贷款额度,富人能借上亿元,穷人借1万都难。难怪粱启超说:青苗法之创设,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青苗法的初衷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在青黄不接时救济百姓,并使国家增收,把民间高利贷的利润收归官有。但实际执行出现了较大偏差。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强逼老百姓借贷,搭车名目繁多的勒索,富户不需要借钱,穷户借点钱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搞得百姓苦不堪言。看来,再好的政策还要有好的制度保证它的执行。

青苗法虽非王安石首创,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的政治魄力与智慧。

王安石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强烈抵制。欧阳修的政治思想基本介于二者之间,一方面他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对当时大宋政权所面临的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重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另一方面,晚年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

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宽简政治,发展生产,百姓和平安定,年丰物阜,欧阳修感到无比宽慰,常陶醉山水间,著名的《醉翁亭记》就写于此时,欧阳修在政治上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同王安石、欧阳修相比,苏轼更象一个实干家。面对王安石的激进改革,苏轼主张循序渐进,“仁政治国"。

苏轼经历宋神宗、哲宗到徽宗三朝,屡次被重用,又屡次被贬,但苏轼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始终贯穿在他坎坷的人生之路中。

苏轼任职杭州期间,西湖淤塞过半,杂草丛生,湖水逐渐干涸,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苏轼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从此,西湖有了“三潭印月"和“苏堤春晓“两大美景。

2、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主张文以言实,反对魏晋以来华而不实、堆砌词藻的骈骊体文风。他们的散文创作得到了后世的一致公认。

唐宋八大家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均赫然在列,其中三苏一一苏洵、苏轼、苏辙为父子关系。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年方二十的二个儿子进京赶考。他们自偏僻的西蜀沿江东下,走了差不多大半年。

当时的主考官就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只让他得个第二名。欧阳修评价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欧阳修很有眼光,苏轼诗词、文章、书法、绘画都造诣很深,尤其诗词开创词风的豪迈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苏轼虽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但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时,王安石出手相救,上书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凭资历"一言而决",保住了苏轼一条性名。

苏轼"真名士,自风流",不仅诗文书画了得,还是美食家,据传今天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即是他的发明创造。

3、中国人讲"学而优则仕“,科举制也以诗文取士,所以,古时文学家往往也是政治家。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无疑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精英。一定要排序,笔者认为,政治能力排序应是:王安石、苏轼、欧阳修;文学水平排序应是: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文学方面,所以王安石居欧阳修前面,个人认为,王安石文学水平很高,但政治家光环太耀眼,使他的文学成就似乎不突出,不信请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应该不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之下,当然,我们不能以一篇文章论短长。

一家之见,欢迎探讨。

北宋南宋的名词人及代表作?

苏轼(1037-1101)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被誉为东坡词的“千古绝唱”,极具英雄气格。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

辛弃疾(1140-1207)

辛弃疾,南宋词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者却不思恢复河山,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

李清照(1084-1155)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词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柳永(984—1053)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世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

陆游(1125—1210)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与唐婉结婚以后,“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

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而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因这首词流传千古。

-------------------------------

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全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用语自然,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

----------------------------------

秦观(1049—1100)

秦观,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北宋文学家、词人。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

晏殊(991-1055)

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存世有《珠玉词》,被后世称为宰相词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岳飞(1103-1142)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与其他词作者不同,他的身份更倾向于一个将军,但这首《满江红·写怀》却足以让他在众多优秀的词作家中占得一席之地。

岳飞是一个爱国者,他将收复失地、重振山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这首词中,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千年后依然可以振奋人心,激励斗志。而这也是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 。

-------------------------------

范仲淹(989-1052)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唐代诗人八代称号?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最著名的八大散文作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的代表作品如:韩愈:论佛骨表,原道,原毁,原性,师说,杂说,进学解,获麟解,讳辩,争臣论,上宰相书,祭十二郎文等。其七律_自咏亦很有名。

柳宗元:驳复仇议,桐叶封弟辩,箕子碑,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梓人传,愚溪诗序,永洲八记,断刑论,天说,天对,非国语,时令论等。

王安石的咏梅诞生于一个怎样的历史背景?

问题:王安石的《咏梅》诞生于一个怎样的历史背景?

前言

王安石的这首咏梅,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它的创作背景。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时代背景

据说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从这首诗的风格来看,内容比较内敛,梅花虽然处于角落,但是凌寒傲骨。不肯低头的人格跃然纸上。

王安石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批判他的人说,他宋朝的衰落王安石是有责任的。

严有禧:惟王莽、王安石、贾似道三人力任为必可行,而皆以扰民致乱。杨时: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朱熹: 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奸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他的政敌司马光倒是为他说了几句公道话: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只不过“不晓事,又执拗”而已。从这首梅花可以看出来,王安石将自己比喻作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却是有“执拗”的坚强性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为何“执拗”呢,因为王安石并不认为自己“不晓事“,而是坚持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所以会说:为有暗香来。。

认可王安石的人也不少:

颜元: 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且公之施,亦彰彰有效矣。用薛向、张商英等治国用,用王韶、熊本等治兵,西灭吐蕃,南平洞蛮,夺夏人五十二砦,高丽来朝,宋几振矣。 [87] 蔡上翔: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二、文学背景

南宋文学家周紫芝说 :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王安石的这首《梅花》诗也是如此, 化用南北朝的一首梅花诗而来:

《梅花落》

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

这首诗来自于《乐府诗集》,乐府诗集 记录了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的精华作品。王安石这首诗化用了前四句,但是立意完全不同,可谓点铁为金也。

结束语

王安石的是非之争是历史的一个悬案,近代史学家认为,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政策也比较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有收益的也有受害的,改革总是有利有弊。

@老街味道

王安石咏史诗的主要特点?

王安石诗歌特点: 王安石的创作历程可以成前后两期。前期的王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像《河北民》描写边界地区人民在灾年的悲惨生活,《兼并》、《发廪》等批判贪官污吏,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王安石也写了许多抒情诗,其中颇有思亲怀友的名作,如《思王逢原》三首怀念德才兼备却不幸早逝的好友王令,《示长安君》写岁月流逝、兄妹离别之情,语淡情深,十分感人,表现了这位严肃、刚强的政治家的另外一面。写得更出色的是咏史诗,他继承了左思、杜甫以来借咏史以述志的传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了新颖的看法,并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情。后期王安石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 人物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最出名的文学家之一,和欧阳修、苏轼鼎足而立。在散文方面,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方面,“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

1,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一生中曾经两次出任江宁知府,在此期间写下了许多怀古的诗词,其中以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最为出名。这首词奇伟壮丽,气象开阔,打破了北宋词坛靡靡无力的局面,堪称千古名篇。

2,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是王安石的代表作。这首诗通过写江南春来,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家乡的情感。全诗的点睛之笔在于一个“绿”字,将名词化用为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风对植物的复苏作用,并且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觉。

3,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9年,王安石任命为了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始主持变法。同一年春节,王安石见到家家户户忙着过春节,一派新景象,于是就写下这首《元日》,通过对“新年新气象”的描写,表达出了王安石对变法的信心,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诗歌第一句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第二句写春天的气息;第三句写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表现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4,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50年,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个时期,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拥有雄心壮志、这首诗,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胸襟抱负的不凡。

5,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北宋时期,辽国和西夏称为北宋最大的边患,北宋每年要给辽、西夏输送大量的岁币。王安石的这首诗,写于1059年,表面上是写王昭君的失意,实际上是讽刺宋朝软弱无力的政治措施。此诗在当时十分出名,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皆写有和诗。

6,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诗。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就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在这段时间,王安石和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这时候主要描写杨德逢隐居生活得惬意清幽,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7,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王安石是宰相中的读书人,到晚年,他的绝句尤好。王安石晚年的绝句有不少是直追唐人的,在议论入诗上,他的议论与描叙结合得很紧,而且议论不浅白直切,而是含蕴有味。

8,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76,王安石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

9,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1054年,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10,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1036年,16岁的王安石曾游西太一宫。1068年,王安石重游此地,已经48岁了。此时,王安石已经父母双亡,家庭变故。而自己的变法也遭遇重重的阻碍而失败。此时,王安石不得已心生感慨,由眼前的夏日美景想到了江南故乡的风光,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