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你最喜欢的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哪一部?科幻小说在文学里是非常特殊的一个门类,它吸引读者的点和其它许多文学门类有很大差异。和多数文学门类更多关注个人命运不同,科幻在关注个人的同时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同时关注群体的命运,特别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命运。而这也正是科幻小说最吸引读者的地方。今天桃花石杂谈也给大家分享两部优秀的科幻小说,其中中外科幻小说各有一部,抛砖引玉。在他的注视下,三万年弹指一挥间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基地三部曲》,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基地》第三篇《市长》的结尾,安纳克里昂王庭准备出兵攻击基地,但却被基地早已植入并设计好的伪宗教力量推翻,当时看到这里突然感受到了贯穿基地系列的心理史学的奇妙,不禁拍案叫绝,深深地为阿西莫夫的想像力而折服。而后来在《基地三部曲》第三部《第二基地》的结尾贝泰·达瑞尔通过杀死米柏林的极端方式避免第二基地的下落被“骡”得知,从而为哈里·谢顿的计划继续实施赢得机会,看到这里的震撼又是难以言表。
(科幻大师阿西莫夫)
正是因为这种震撼,使桃花石杂谈一口气把整个《基地》、《帝国》和《机器人》系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而在看完之后,桃花石杂谈却产生了和多数读者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在我眼中,整个基地系列最好的一部已经不是《基地三部曲》了,而是从故事情节来讲时间最晚的一部,也就是《基地与地球》。
《基地与地球》的开头看似比较平淡,三位主角从一开始就是在寻找那个他们猜想中人类可能的原初家园,也就是地球。而读者对这一事实却非常清楚,因此似乎显得缺乏悬念。但随想故事的推进,在三人一站又一站的历险过程中,阿西莫夫在之前作品《钢穴》、《裸阳》和《曙光中的机器人》中曾经提到并留下了悬念的索拉里与奥罗拉两个星球先后登场,而这两个高度依赖机器人的社会最终的结局,却也充分反映了阿西莫夫这个科幻大师对人类未来的深入思考。
(《钢穴》最初连载发表时的杂志封面)
就像进入新世纪之后人工智能,也就是机器人蓬勃发展的原初驱动力是为了让人类拥有更高生活品质一样,小说里的索拉里与奥罗拉高度依赖机器人也是为了让这两个社会里的人拥有至高的生活品质。索拉里和奥罗拉看似让人摆脱了从远古就困扰人类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完全没有人类奴隶的社会,使这个社会里的所有人都过上了极致富足的生活,但其本质却仍然是一个奴隶社会,只是在这些社会里,奴隶变成了机器人。而和所有的奴隶社会一样,这两个社会在《基地与地球》最终也走向了必然的终结。无论是将机器人与人类完全绑定还是向极限延伸人类的生命,最终都无法挽救这两个星球,而导致他们毁灭的根本原因,竟然是追求极致生活品质这个看似美好的目标。
而本篇最终的高潮当然是最后的月球相会。在三人来到地球却发现地球上已无任何生命存在环境,为自己的漫长旅程即将无果而终而懊恼时,在月球上发现的那个并非人类的“生命体”却为读者带来了超出想像力极限的震撼。而丹尼尔·奥利瓦在月球上的讲述,把从《机器人》到《帝国》,再到《基地系列》乃至《基地后传》这几个系列串成了一部长达三万年的完整的银河编年史,而丹尼尔·奥利瓦本“人”的经历则似乎是在用科学上可以解释的手法,编写了一部“神”类工作教程。而他在最后把自己的职位交还给人类,则又点出了人类的命运要由自己掌握这一现代理念。可以说看完《基地与地球》,特别是在对阿西莫夫其它作品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许多读者恐怕都会有世界观刷新的感觉。而在其中作为枝节的盖娅及盖娅生命,则似乎又预示了新世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走向万物互联的一种前景。所以《基地与地球》无论是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科幻角度,都是非常值得细读的一篇杰作,非常适合有深度的读者。
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大家一看这个,当然就知道桃花石杂谈说的是《死神永生》了。不过其实在死神永生之前,桃花石杂谈曾经喜欢过另外一部很老的国产短篇科幻小说,名叫《浩瀚》,作者好像叫刘继安。这个作品是个很老的短篇,但也是视野极其开阔,在其中大量采用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几个时空里穿插交错,视野极其开阔,而且也引入了维度等概念,在桃花石杂谈看来,《浩瀚》的宇宙和《死神永生》的宇宙其实是比较类似的,也正是这种极致的宏大让桃花石杂谈深深为之吸引。但在看了《死神永生》之后,桃花石杂谈只能无奈地移情别恋了,因为《死神永生》是太棒了,感谢大刘先生,创作出了这部可以和《基地系列》等世界一流作品比肩的杰作。
(获得了科幻“雨果奖”的英文版《三体问题》封面)
《死神永生》承接《三体》和《黑暗森林》,在人类生存的危机中拉开了序幕。“三体危机”在《黑暗森林》里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在《死神永生》里很快变成了一个传统童话的结尾,即“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童话可以在这里终结,但现实却是没有结尾的。
在这里桃花石杂谈不想去重复那些关于《死神永生》的俗套,比如“人性”、“兽性”和“圣母”,以及“二向箔”和“降维”这些酷炫概念,而是想谈谈《死神永生》里对“黑暗森林”法则的进一步揭示。虽然“黑暗森林”法则是上一部提出的概念,但在《黑暗森林》里许多读者却并没能理解它的内涵。许多读者认为地球与三体人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就是黑暗森林的典型形式,像古代打仗一样,双方斗智斗勇,看谁打嬴。但却忽略了“黑暗森林”法则里重要的一条内容,即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毁灭,如果典型的“黑暗森林”打击是像三体入侵地球一样,地球人通过智谋还有翻盘的机会,那么怎么还会说被发现即意味着被毁灭呢?
所以《死神永生》的精华可以说集中于歌者相关的篇幅。因为歌者段落虽然只有4000多字的篇幅,却是整个决定了整个小说高度的核心内容。歌者的工作对人类来说是世界毁灭者,但在他自己的眼中却只是总是被轻视,地位最低的人,所做的工作也只是拾遗补缺的小事。在某种程度上,歌者的工作似乎类似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清洁工,他毁灭地球的举动,在歌者世界其它人的眼中,可能只是清洁工每天所做的例行室外清洁工作。所以他在工作时才那么漫不经心,因为虽然工作必须要做,但确实无需特别认真对待,就算自己用的方法不对,没有清洁干净,明天可能又来个同事就用别的方法顺手解决了。
(《死神永生》封面图)
而在桃花石杂谈看来,这才是小说的宇宙里典型的“黑暗森林”打击,这才向读者解释了什么是被发现即意味着被毁灭。大刘先生在歌者段落中似乎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描写的,正是这种笔法,使读者能够在保留人类视角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歌者视角是如此熟悉,从而在这两种熟悉的感觉里突然顿悟,歌者与人类的角色转换,可以让许多读者对世界产生新的理解,所以许多读者看完《死神永生》之后也会产生世界观刷新的感受。
《死神永生》通过前半部分程心的各种纠结和后半部分歌者的出现以及维度概念的引入,充分隐喻了世界和宇宙的广度与深度,其中也透露出对人性、生命和人类社会那种深入骨髓的洞察与思考,而这也正是《死神永生》的伟大之处,看似穿越了整个宇宙,但其实却从来没有离开我们的地球。因此在桃花石杂谈看来,《死神永生》也是一部适合静下心来精读的伟大作品,说它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是丝毫没有夸张的。
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是什么?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独立电影,由Richard Schenkman执导,Jerome Bixby编剧。
本片改编自科幻作家杰洛米·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
中国有哪些作家在外国很出名?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新诗运动出现“中国热”潮流。闻一多正是这一潮流的助推者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七子之歌·澳门》作为澳门回归庆典活动的主题曲传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并逐渐成为澳门的一个文化符号。”这首歌的歌词正出自诗人闻一多之手。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1925年留学美国时创作的组诗,包括“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和“旅顺、大连”7篇。诗人以第一人称口吻反复吟咏“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作品以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感情,表达了闻一多乃至海外留学生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归属,跨越近百年,其爱国情怀闪耀至今。《七子之歌》只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不少诗作在中外读者心中都具有恒久的魅力,这与他既深谙中国诗学传统,又从西方现代诗歌潮流中得到启迪息息相关。
小行星小说获得什么奖?
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出生于俄罗斯,后定居美国。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你是科幻小说家吗?
楼主大概说的是20世纪科幻三巨头把,他们是英国阿瑟克拉克,美国的阿西莫夫,海因莱因。还有一位科幻大师与凡尔纳齐名,他是英国的乔治、威尔斯。
以下是三巨头的简介,转自其相应的百科词条。
祝好运!
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于1986年荣获象征终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师奖。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 (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银河帝国衰亡史》9包括机器人、帝国、基地三大系列)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1925年进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作为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的士官在海军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复员。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费城海军航空试验所任工程师。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作品有《异乡异客》、《时间足够你爱》、《双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