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李清照代表作品及风格

此词为清照早年作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写出少女的娇憨,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把她此时此刻的...

李清照代表作品及风格,李清照词女性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李清照词女性写作特点是:委婉清新,感情真挚,文笔细腻,富有创造性。

李清照, 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生活,多以闺情为主,流露了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起来慵整纤纤手 ”,“ 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 ,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 ”,她感到惊诧 ,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 ”,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 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 ,“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她的作品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在《醉花阴》一词中用黄花来比人的瘦,用瘦来说明相思的深,曲折含蓄,富有创造性。

据说她把这首词寄给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赵明诚废寝忘食,化了三昼夜工夫,写了五十首词,并把这首词夹杂在中间,请友人陆德 夫品评。陆德夫说:“只有三句最好。”他认为最好的,恰恰正是李清照这三句。在封建社会中,李清照敢于大胆描写妇女的爱情,因此遭到有些人的责难。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

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北宋时期,李清照在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表现出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领域,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长诗,吊古讽今,主张汲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另外,早年她还写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是宋代重要的词论。

其诗文谈史论世,兼及文艺,题材较为广泛。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清照是我国第一女词作家,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词作,是我们学习楷模和榜样。她的出现不但为我国诗词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填补了我国诗词领域里,缺少女性男人独霸的空白。也对女性的什会地位进行了冲击,成为女性解放的先驱。

谢谢浏览!欢迎留言关注交流!

列举并分析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的代表作品?

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文学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惜花伤春常成为历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也总是孕育着作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词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清晨起床后的一个生活片段。前两句是回忆昨夜发生的事情――风声雨声,因为牵挂风雨中花儿的命运,无心睡眠,只好喝酒解愁。一夜都在担忧此事,所以早早起来,尽管残酒还未消,就急忙问屋外的海棠花如何了,丫鬟说“海棠依旧”,原来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关心花儿命运,其实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怀。

(3)爱情的自我独白

和所有年少的女子一样,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对美好的爱情有着懵懂的向往和独特的感受。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个春末夏初的早晨,一位少女荡完秋千,跳下秋千时因为不小心跌倒在地,身子没有跌倒在地是因为手撑住了地,手弄脏了,擦手之时,汗水却从轻薄的衣服里渗出。正准备宽衣放松时,突然看到有人来了,急忙躲避,急忙中鞋子跑掉了,只穿着袜子连忙躲到了半掩着的门后,发髻间的金钗也滑落了下来,觉得自己的狼狈样子别人看不到了,就又悠闲地倚靠着门嗅着青梅的味道并调皮地偷偷地观察这位路人。整首词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用清新的语言和明快的画面把一位俏皮可爱的妙龄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是词人少女时代对爱情的.最初向往。

其实在李清照真正表现爱情的词作中,主要是写与丈夫的感情。因为和丈夫两地分居,不少作品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丈夫的不舍相思。这些爱情的表白,在那个封建时代,是勇敢冲破封建礼教的爱情宣言。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崇宁年间,因受党争牵连,被迫与丈夫分隔两地,此词因思念丈夫而作。开篇点出在一个荷花凋零的秋天,触景生情,思念起远在他乡的丈夫,内心有太多的凄苦。因此“独上兰舟”排遣愁绪,可相思之苦怎可轻易排遣?一个“独”字说明了一切。细腻而含蓄的感情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力,感情才暂且放下,却又涌上心头。整首作品将作者对丈夫的苦苦相思之情委婉而含蓄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李清照前期的创作基本都局限于个人的狭小空间,关注的多是自然青春和自己的感情世界。靖康之变后,她的个人命运发生陡转,词的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巨变。

二、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

1、南渡后的生活状况

“靖康之变”后,赵构继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宋开始。次年三月赵明诚南下奔丧,后又在去湖州上任的途中突患病离世。建炎四年春,李清照独自一人辗转流徙到浙东一带,后到达衢州,后又至越(今浙江绍兴),借住时段,书画悉数被盗,最后抵达杭州。漂泊无依的生活使李清照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无奈绝望之中再嫁,后又离婚。在怀着对去世亲人的无尽痛苦思念和对故国家园难归的无限绝望中,在极度的凄苦悲凉中,离开了人世,享年73岁。

2、李清照南渡后的词风

后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瘦弱的李清照遭受着身心的双重摧残和折磨,这样的后半生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时她主要表达国破家亡的凄楚心境以及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深悼念。后期作品风格凄苦哀婉,深沉忧愤。

(1)思乡怀国词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从词的感情基调和内容来看,此词应为南渡之初所作。开篇一“寒”一“霜”两字表明是在深秋时节,作者的悲秋伤时之情完全浸润在这深秋凄凉的晚景之中。然后写酒后喝茶、梦醒等片段体现出作者的万般无聊寂寞。使用典故,抒发了自己对故国故土无限思念的悲凉凄怆之情。

(2)自伤身世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抒写了作者在一个秋日黄昏的独特感受。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使用哀怨缠绵,极力渲染词人的凄切寂寞的心境。继而词人选用特定意象来抒情:“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作者的愁情与这样的残秋之景达到了完美交融,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天抢地,浓重的“愁绪”铺天盖地而来。整首词的风格是深沉哀婉,将作者晚年饱受国破家亡的离乱之苦和寂寞、凄苦的哀愁准确而深刻地表达出来了,堪称李清照晚期代表作。

(3)感伤国事词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写这首词时,李清照已经51岁了,经历了太多人生苦难的她悲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凄苦悲哀之情不经意流淌了出来。“载不动许多愁”“愁情”重到甚至连船都载不动了。国家的破亡,身世的离乱让词人无限痛苦,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悲叹。

李清照每首诗的特点?

1. 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

2. 表达真挚感情

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而她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李清照的词中,体现出了她的语言功底颇深,她擅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她缠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3. 采用口语

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口语熔炼其中,这也是她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语言对于当时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这种语言的通俗使词的情感表现得更亲切而直白。

苏轼李清照和白居易的的代表作?

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还有》

白居易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主要作品?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主要作品有

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3、《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李清照婉约派的理解?

作为婉约派代表,有着千古词后的美誉,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理论,虽然现在看有些观点是很主观。因为战乱原因无奈保护文物,毕竟一介弱女子。临末,性格坚定不扭捏。能称之为伟大的女性,大部分都有坚毅不屈的性格特点。只身逃难、形影相吊、识破后夫嘴脸不畏坐牢坚决离婚。在古代,冒如此风险,足可以见其性格刚毅。

把李清照比成武则天,是因为我在她们两人身上看到两个共同点——“藐视”性别差异(或者说歧视)和充分的自信。武则天,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权力拥有者”,在很多时候忽略了自己是个女人。不仅如此,她在权力的游戏中,表现出最顶尖的自信心,这在男性权力者中都不多见,更不用说与深居闺阁的古代女性比较。而李清照,在文学或者更广义的文化领域中,也表现出这两个特质。在她学习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她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文人、读书人,而不是女性文人。这两者很不一样。这么说吧,近现代出现了大量女性作家,其中,大部分女作家她们的作品中,有女性性别认同,有对男性权力社会的反抗等等。这就说明她们在潜意识里是十分强调自己的性别,十分关注性别差异。

李清照她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性别歧视严重,却几乎能在自我认识中从这种差异不平等中跳脱出来,实在令我惊讶(当然,跳脱不是反抗并取得胜利)。私以为其中原因,离不开其夫赵明诚对她的尊重以及他自己的早逝。赵明诚对李清照的尊重欣赏可能使得李清照在婚后夫妻生活中,无论在精神还是身体上比一般妇人甚至贵妇人都轻松自由独立。而赵明诚的早逝,使李清照的家庭角色发生转换,她成为一个不那么完整的家庭的支柱。

这种转换也许弱化了她对自己的性别认知。然后是她的自信。之所以认为她自信,是由于她的《词论》。首先,一个文人敢著书立言,就得要一定的对自己学识的信心。如果说《金石录》还有丈夫的协助,那《词论》完全是其个人成就。其次,她提出词“别是一家”这样振聋发聩的宣言式的观点,归纳出词的风格,更是显得自信心爆棚。所以,李清照真是世间奇女子。她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史上,是有且仅有一个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按:写在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对于李清照的认识,一直有一个不确定的前提——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她的作品数量有限,其中部分还真实存疑。这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李清照,是挥不去的阴影。

她存在那个年代即是伟大,少女时代自由潇洒,得意中良人,享琴瑟和鸣,历国破家散,写“淫词”描述闺中乐趣,纤手一挥讽刺夫君胆小逃城,晚年再婚又离婚。人生浩荡,又有佳作遗世,还能以己名入史策,更有金石奉献。于当时已是独股清流,于后世可称伟!其词:小有生活点滴,有直白娇俏;大有国家责任,有磅礴大气;哀有个人情思,有如雪千层;悲有时事命运,有咏古叹今;这位词人,真实诚恳,性情坚毅,懂生活通辞赋,敢为人不为,能忍人不忍,即使因为历史的遗漏只流传下来70多首词,也能管窥一斑,朴素中见真风流。

忧国忧民对于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也只是其伟大的一个方面,而并非决定性因素。能把人间风物写的极美是伟大,能把自己零落的人生写得极美也是伟大。而稍微对李清照有所了解的就知道,这位婉约派词人的作品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局限于深闺儿女情长。更不是有些回答里所说的“文艺女青年”。她前期也有过北宋词风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况且艺术方面,哪朝哪代不是“小丑在殿堂,大雅在流浪”。这样的文学家不单单放在宋代,即使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寥若晨星。赵明诚死后,为了妥善保管她和丈夫的金石字画,颠沛流离,最终选择再嫁他人,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女性再嫁,况且李清照当时在文人墨客心中很有威望,让一些人觉得没有坚守贞操;发现再嫁人的面目,果断状告到官府,即使冒着有可能获得牢狱之灾,也坚持离婚到底,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没有的;另外,李清照的词并没有随晚年颠沛流离的境遇而消沉,反而更加有意味,这也正是我对李清照佩服的地方。

李清照绝对是超越时代的杰出女性,才华横溢,让男人自卑、打压。《人间词话》里面的词人除了李煜,男诗人们没有一个能超越李易安。如果女人能够活到李清照的境界,她的一生就值了。别说李清照的词在中国文学史写下来神采的一页,她婉约清丽的词风,美的超凡脱俗,她是女词人的高峰,她是卓有修养的大家闺秀,她与赵明诚的爱情,在颠沛流离的那个久远的年代,不离不弃,也值得今天人们的敬慕。她的美是内外兼修,由内而外的美,她树立了女性美的典范。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