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代表作品,为什么百年孤独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问题提的牵扯几个方面:
一是常识性的规则,诺贝尔文学奖只颁给在世的作家,《红楼梦》不用说,时间不适合,比如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他的作品已经进入评奖程序,结果当年去世,失之交臂。
二是时间问题,诺贝尔文学奖是1901年才开始颁发,(1901年 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而红楼梦最早的《甲戌本胭脂斋重评石头记》是大约1754年出现的相距近150年,所以时间差距太大。
(1938年诺奖获得者赛珍珠)
三是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问题,诺贝尔文学奖并非文学的最好标准。被评上的作家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没上榜的并非就不如评上的,比如有一年1938年,曾旅居中国的作家赛珍珠被评上诺贝尔奖,而同时代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反而落榜。
四再一个是民族文化自信心方面,但丁的《神曲》,哥徳的《浮士德》,同样没有获得诺奖,被誉为日本《红楼梦》的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同样没有人会说,诺贝尔文学奖怎么没有评选他们?因为这些文学家和作品不需要诺贝尔来证明,他们和《红楼梦》一样,与月日月同辉,光辉耀万世。
他们还用诺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实力,那也太没自信了。以《红楼梦》文化的底蕴,本就是一本集大成之著,《红楼梦》里面涵盖有文学,艺术,书法,民俗,饮食,医药学,养生学,诗词歌赋等,不要说外国人,就是本国专家也不一定能全面了解。所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不一定有能力和学识来评定。
据传鲁迅先生就被邀请,但他拒绝参加,
这类事也挺多,比如法国作家萨特已1964 年被授予诺奖,但他本人拒接接受。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这才叫傲骨。
(获奖而拒绝接受的哲学家,文学家萨特)
最后,你怎么知道它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多大?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红楼梦》,现在改革开放后,五湖四海都有中国留学生,外国定居者,影响本来就大的《红楼梦》,现在只能更大了。
红楼梦是什么时候写的?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时间写的
延伸:
一、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 (一说辽阳 ),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二《红楼梦》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 。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红楼梦辛仁导演作品?
不是,八七版红楼梦的导演是王扶林。经典之作,后来拍的都没能超越。
名著红楼梦中的诗词及人物?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从问世那一刻起据充满了争议。主要原因就是拥“木石前盟”者讨厌薛宝钗,拥“金玉良姻”者讨厌林黛玉,这种偏见到了二十一世纪越来越烈,尤其在宫斗剧看多了之后,《红楼梦》不再是一本世情小说,变成了宫斗大戏,所有人根据各自的理解,都在脑海中脑补出属于自己的红楼宫斗大戏,个人想说,真的想多了。今天我们不说斗争,说说被黑的最惨的薛宝钗,也说说我们看书人最大的一个毛病:爱一个人,必然要讨厌一个人。我们都爱林黛玉,就都讨厌薛宝钗。这样真的对么?起码在《红楼梦》中不对!
大多数人都觉得薛宝钗不应该喜欢上贾宝玉。贾宝玉必须要和林黛玉在一起。我要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薛宝钗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喜欢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子有什么错?错的不是薛宝钗,是我们读者。读者就在自己的意淫中将薛宝钗这个几乎完美的人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薛宝钗身上的优点非常多,懂得欣赏薛宝钗的人也非常多。这个女孩子就这样凭着自己的魅力一点点感染身边所有人,进而不断征服所有人。
一,薛宝钗长的好。
曹雪芹关于薛宝钗的长相有着详细的描述: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这是一个外表给人特别健康的姑娘。眉目如画,娇艳欲滴。穿着打扮不浮夸,内敛含蓄的外在。难怪贾宝玉即便心中有林黛玉也对薛宝钗雪白的膀子羡慕起来。
二,薛宝钗识大体。
曹雪芹同样评价了薛宝钗的性格: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贾母对宝钗也是有夸奖的。曾当众夸奖薛宝钗,说自家四个女孩子都比不上薛宝钗。贾母没必要说违心的话,贾母说好,自然真的好。而宝钗的人生格言就是藏愚和守拙,说能说的。做能做的。烦恼皆因强出头,宝钗奉行未雨绸缪,克己复礼的做人之道。
宝钗识大体还体现在对黛玉的处处忍让。四十五回之前,因为金玉良姻,林黛玉对薛宝钗多有挑衅, 可薛宝钗除了三十回借扇机带双敲狠狠喷了贾宝玉算是迁怒以外,再没有任何失礼行为。无论林黛玉当面顶撞,还是借机讽刺,宝钗都用“根本不睬她”回应。这表示第一不理会,第二也没放在心上。
三,薛宝钗博学多才。
薛宝钗的博学多才有目共睹,甚至比林黛玉还全面。虽然林黛玉在文学诗词上面比薛宝钗稍胜一筹,但在戏曲文艺杂项等方面薛宝钗就更高明。林黛玉是天才,薛宝钗就是全才。惜春画园子,宝钗出谋划策,要的那些东西简直闻所未闻,却一听就是专业之语。而宝钗对于戏曲以及医药的理解更是大观园之冠。从她和贾宝玉分析戏曲,到为林黛玉分析病情都体现出薛宝钗的博学多才。更难得还有一颗细心体贴之心。
史湘云在家里不如意就是薛宝钗最先知道的,而她为了能让史湘云请客请的体面又能照顾史湘云的情绪是非常可贵的品质。很多人说薛宝钗藏奸,实在不知道她这样四处藏奸有什么意义!能急人所难不算什么。难在替人家方方面面的考虑到,这是一种胸怀。
看她主动找林黛玉和解,送金钏衣服穿,对邢岫烟好,送赵姨娘江南土产,和妙玉喝茶……薛宝钗是多么的八面玲珑,做人做事滴水不漏。如果说林黛玉不食人间烟火,薛宝钗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中人。放在现在,怕不被人抢破头追求?
不过薛宝钗这样的性格并不为文人士大夫阶层喜欢。他们喜欢的是灵魂高高在上的林黛玉,薛宝钗这样一个超越男人的人物,曹雪芹必然给她安排了更有层次的性格。像宝钗听到小红和坠儿的谈话谎称找林黛玉脱身,像金钏儿死安慰王夫人的话稍显冷漠,像她难得暴怒一次骂了小丫头子…这都是作者有意安排,只有这样有血有肉的人才符合人性。真要太完美,没有一些缺陷,要男人的颜面如何?
说在后面:薛宝钗这人绝不是腹黑心计满满的人物,她的美需要细细去体会,曹雪芹塑造宝钗是带着全然欣赏的笔触,绝不会明褒暗贬!红楼人物的出彩就在于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以对薛宝钗有误解也是见仁见智,但只要多看几遍就会越来越欣赏薛宝钗,不信你试试......
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内容及其地位与价值?
1.红楼梦主要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2.地位价值:《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里最美的诗词是哪首?
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红楼梦》中诗词众多,但并非曹雪芹自己的诗词,而是曹雪芹的小说里面的诗词。作为小说里的诗词来看待,《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
诗词研究者叶嘉莹认为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诗词里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别。这三种类别,若是以诗词标准来说,她认为还是有高下之分。一类诗词是作为一种暗示的性质,对小说人物预先用诗词来介绍。就比如:金陵十二钗副册的判词。金陵十二钗(书中一些女性形象)分为正册和副册,重要人物就在正册,次要人物就在副册。这类判词用诗词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做了简单、概括的说明,如金陵十二钗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林黛玉和薛宝钗。
曹雪芹用短的一首诗,总括了两人不同的身世和命运。
诗句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说的是薛宝钗,宝钗在做人方面表现得很圆润,有修养。“堪怜咏絮才”说的是林黛玉才华过人。“玉带林中挂”是林黛玉。这里还用了谐音,“玉带”的“带”字,谐音成“黛”字,就指林黛玉。“金簪雪里埋”,“金簪”就是宝钗,头上戴的金钗,“雪”就是谐音“薛”。前一句“可叹停机德”说的是宝钗的性格,“堪怜咏絮才”说的是黛玉的才华,“玉带林中挂”是紧接第二句写林黛玉的谐音,“金簪雪里埋”返回来接第一句用谐音暗指宝钗。像这一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判词,用了拆字、谐音的办法来总括小说里面的那些主要女性的生平。这一类作品,从小说角度来看,是非常巧妙、非常恰当地掌握了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可是不是很好的诗词。
《红楼梦》中还有另外一类诗词。这类作品有自己的特色。书中常常写女孩子组织一些诗社、词社。而曹雪芹设身处地地替那些小说中的人物思考(林黛玉的性格,薛宝钗的性格),设身处地地设想每个人的遭遇,每个人的生平,每个人的性情,而按照她们的个性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来,比如春天柳絮飘飞的时候,众人一起写关于柳絮的词。在《红楼梦》第70回中,林黛玉的《唐多令》是这样的:“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漂泊亦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是林黛玉眼中的柳絮,画面之美。
《红楼梦》中第三类诗词作品。这类诗中,我认为有一首诗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可是大家平常不太引它,那就是《红楼梦》开头第一回在所有诗词都没有出现以前出现的一首诗,《顽石偈》。这一类诗虽不多,但也是应引起注意的一部分。
说完了三类诗歌,那我来说说我认为最美诗词是那一首吧。
我认为最出色的是贾宝玉的《姽婳词》,
《姽婳词》
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
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
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
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
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绡。
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
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恒王战死时;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
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
不期忠义明闺阁,愤起恒王得意人。
恒王得意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
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
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胜负自难先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
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
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傍徨!
宝玉在文采创作上不是那么出众,但是在《姽婳词》是个例外,它的词题材新颖,完美的符合贾宝玉的三观,贾政在贾环、的诗歌以后期望值降低,但是听到宝玉的诗以后,竟然夸起了儿子,可见确实很有文采。更突出的一点是:诗里所写的林四娘是坚强勇敢尤胜须眉的,她不是个加引号的“女英雄”,非贞节牌坊,亦或道德标杆,她就是英雄!诗中“愤起恒王得意人”,“誓盟生死报前王”,“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刻画了一个真正的女英雄,形象。而贾兰则是写出: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
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贾环则是:
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
掩啼离绣幕,抱恨出青州。
自谓酬王德,讵能复寇仇?
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
这种差别之大,所以说宝玉是一个有胸怀之人。
以上便是我的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