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代表作品及后世影响,韩愈的散文诗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以《昌黎先生集》为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论说文,论说文在韩愈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一种类型,是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和中篇。
如从现实的政治、经济观点着眼的《原道》、《论佛骨表》,从哲学观点立论的《原性》,从传道授业角度说理的《师说》等。
这类文章,大都格局严整、层次清晰。
又一种类型,是一些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
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概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用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的问答形式和幽默笔触,表现自己的坎坷遭遇,嘲讽社会上的庸俗习气,构思奇特,锋芒毕露。
再一种类型,是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如书信体《答李翊书》、《与冯宿论文书》,赠序体《送孟东野序》、《送高闲上人序》等。
《送孟东野序》是韩愈为好友孟郊送行而写的文章。
在文中,韩愈表达了对朋友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而且以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大量事例,说明了“不平则鸣”的道理。
作者还劝孟郊要珍惜自己的才华,字里行间表现了对统治者不善于用人的委婉批评。
二是叙事文,叙事文在韩愈散文中也占有很大比重。
其中一种类型,是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的体裁,歌颂唐王朝平安藩镇叛乱的业绩。
另一种类型,是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张中丞传后叙》刻画英雄人物形象,叙事、议论、抒情相融合,为公认的名篇。
此外,学习《史记》、《汉书》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亦为一种类型。
为友情深厚的文学家而作,能突出其不同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等,又是一种类型。
三是散文,抒情文中的祭文,表现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写,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的,如《祭十二郎文》,是一种类型;表现朋友交谊、患难生活,用四言韵语写的,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又是一种类型。
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具有小说意味,但和当时一般传奇小说仍有区别。
《毛颖传》多少带有作者的身世感慨,《石鼎联句诗序》被有些人认为是讥讽当时宰相之辞。
这类作品,时人“大笑以为怪”,而柳宗元独以为奇(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答杨诲之书》)。
柳宗元也写了几篇类似的文章。
四是诗歌,韩愈的诗也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
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西藏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
那种雄奇境界,也存在于不少写景诗如《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抒情诗如《孟东野失子》等作品中。
另外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政治得失、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长篇如《赴江陵途中寄赠……韩林三学士》,继承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的传统;短篇如《汴州乱》,接近白居易、张籍的风格。
一些写景咏物诗如《山石》、《南溪始泛》、《杏花》,一些抒情诗如《题驿梁》、《答张十一功曹》,也都具有不事雕绘、本色天然的特色。
韩愈的话深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唐宋八大家里的韩愈是绝对的领军人物,而且他的文章,还有人品那都是一流,对于另位七位大文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轼对于他的评价就很高,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这是极高的评价,对于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给予了最高的评价。那么韩愈的文章也是很经典,一些作品脍炙人口,例如《师说》、《马说》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除了散文写得好之外,韩愈的诗歌同样水平很高,以这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来说,那就是一首名篇佳作,这首诗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春天独有的美景,每一句都很唯美,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这样的作品读来也是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其实整首诗并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只不过是那么淡淡着笔,可是每一句都美得如诗如画,不失一首难得的佳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绝句,而且韩愈的表现手法,也是极为独特,我们从这首诗可以看得出来,结构非常严谨,写得也是很有韵味。韩愈写这首诗时,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他当时非常想要去外面踏春游玩,可是没有朋友陪自己,邀请自己的得意弟子张籍,可是请了几次张籍都拒绝了,于是他写了这么一首诗给弟子,意思是告诉他现在外面的春色很美,要是不去的话会很可惜。
诗名中的张十八正是韩愈的得意弟子张籍,由于他在家中排行十八,所以也被称为张十八,可见韩愈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为了去外面游玩,还特意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无非是希望弟子可以陪自己去玩,他在这首诗中,把外面的景色,也是描写得活灵活现,读了让人非常想要去玩。这也是韩愈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一首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却能够写得如此生动有趣。
那这整首诗也是非常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现在正是春天,也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长安街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而且这春雨润如酥,地面上的小草也开始复苏,重新生长出了嫩叶,远远地看上去草色连成一片,稀稀疏疏非常的可爱,不过走近一看却又发现草没有长出来。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因为这是早春时节,这样的季节胜过郁郁葱葱柳树茂盛的夏天。
虽然韩愈在这首诗中,没有直接邀请张籍,可是通过对于周围事物的描写,却是告诉了弟子,外面的景色很美,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外面玩一玩,这样才不会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所以这首诗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但是每一句都美得如诗如画,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从而成为一首难得的经典名篇,成为了韩愈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韩愈的文章是一流,他的诗歌同样是一流,在这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他用一种极为唯美的笔触,写出了最美的春色美景,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才情,正是由于热爱生活,对于事物有着细腻的观察,才能够写出如此唯美的诗篇。看上去虽然很普通,可是每一句都别具一格,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让人拍案叫绝,这样的作品也最是值得我们一读,从中感受不一样的美景,还有诗人对于大自然最真诚的赞美。
韩孟诗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也是诗歌发史上早期典型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由于受韩愈古文运动“陈言务去”的影响,此派较为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追求深险怪僻,刻意推敲。
韩孟诗派继承了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结等人的通变复古思想,提倡风雅传统,特别是大雅的传统,以深刻的历史观念和富于批判精神的时代意识对传统的儒家诗教进行创造性的把握,形成一种自我的新的艺术追求,指导着他们的创作;中唐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对韩孟诗派诗人娇激不平时时带促迫之气的诗歌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韩孟诗派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与其审美倾向、艺术心理、意识表现有关密切的关系。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代表作?
李白代表诗词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除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在当时也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
其中杜甫的诗博才出众,感情真挚细腻,充满着沉郁雄浑的感觉,著名的“三吏三别”讲述了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下所受到的种种压迫和苦难,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残暴,让他拿到了“诗史”的称号。
杜甫
代表作为“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潼关吏》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新婚别》。
唐朝的文学样式和代表作品?
答:唐朝文学作品形式:
诗歌: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小说:唐朝小说的代表性就是“唐传奇”,追求“离奇”的短篇小说,优秀代表性作品有元稹的《崔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
戏剧:唐朝开始有了“戏剧”一词,唐朝的戏剧主要是“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唐朝的戏剧受到西域戏剧的影响,也吸收了古印度梵剧的营养,形成了唐朝戏剧,并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古日本等。
文章:唐朝的文章以“散文”成就为最高,代表性人物是韩愈、柳宗元,代表性散文是《师说》、《杂说》、《黔之驴》、《捕蛇者说》。
师者的创作背景?
《师者》创作背景∶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