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刘鹗的代表作品

甲骨文和周朝的金文似乎是一种并行而没有交集的文字,在甲骨上刻画的甲骨文也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那么后人是怎么识别出2000多个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记录的上古汉语,金文和甲骨文当然有固定的格式,一条完整的甲骨文卜辞分为四项序辞,还有一些相当于殷商古人的「文字练习本」,1、汉学——汉代(古文经学、小学和东汉的《说文解字》)2、金石学——...

刘鹗的代表作品,甲骨文是被谁发现的?

网友@飞翔的熊猫8663285 2的邀请答题!

首先,问题描述都是错的:甲骨文和周朝的金文似乎是一种并行而没有交集的文字,在甲骨上刻画的甲骨文也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那么后人是怎么识别出2000多个甲骨文,并确认它们是正确的呢?

不知道题主同志是在哪里看到这些的,还是想当然这么认为?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是很了解,首先就不要预设很多结论,不然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先入之见,会无意识的抵制新的信息。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记录的上古汉语,它们是一种文字体系,为什么说没有交集呢?金文和甲骨文当然有固定的格式,金文就不谈,你问的是甲骨文,就只谈甲骨卜辞。甲骨文的格式大致是:

第一,一条完整的甲骨文卜辞分为四项

序辞,记载占卜的日期与贞人的名字。

命辞:记载所卜问的事情。

占辞:记载视兆的人判断吉凶的文字。

验辞:记载占卜是否应验的文字。

第二,大多数甲骨卜辞有「正反对占」:也就是吉利和不吉利两方面都问,但有的也没有。

甲骨文绝大部分是卜辞,只有很少一部分甲骨文是记事的:比如记载家谱的儿氏族谱:还有一些相当于殷商古人的「文字练习本」,郭沫若先生称之为「甲骨习契」。合集27041就是典型的习契,两个人的笔记,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的重文。这块甲骨上一个字写多个,还有笔画分解,明显就是「小学生学写字」:

----------------------------------------------------

好,再来回答你的问题:甲骨文是怎么被识别的呢?这个问题相当于:我们是怎么释读甲骨文?甲骨文的识别就是古文字的识别,二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甲骨学就是古文字学的分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古文字的释读,不是一晚上就冒出来的,是从汉代以来就积累了两千多年的学问,有三个重要的时期:

1、汉学——汉代(古文经学、小学和东汉的《说文解字》)

2、金石学——宋代(印章、封泥、玉石、钟鼎、钱币的考证都算金石之学,跟古文字学、考古学和经学交叉,因为金石学主要目的还是证补经书的)

3、乾嘉考据学——明清、民国(考据学、文献学、音韵学、说文学)。

特别是乾嘉考据学成就最大,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学术范式转移,「甲骨四堂:罗振宇、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为甲骨文的释读,商代历史的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创新性的贡献。

乾嘉考据学,也叫做朴学,说简单一点:持之有据,言必有证,不轻信任何人的结论,不考证一番,绝不下断言。用一种怀疑的、审辩的态度对待前人留下的典籍文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所谓的「国学」只有考据学最符合「赛先生」。我们熟知的胡适、陈寅恪、李敖等等都自称是承袭乾嘉考据学的衣钵,比如胡适经典的名言:拿证据来!胡适对《虚云年谱》一书的考证,几乎是扒了裤子:虚云的年龄、出生、当慈禧太后的国师等等都是瞎编的,是谁编的?我个人觉得虚云是没必要的,可能是虚云的弟子。综上所述,古人的的累积,近人的创新,不断完善理论,不断拓展认知边界,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智慧共同体」的「巨人」,我们今天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古文字进行释读。其实释读古文字这件事,真的并没有什么固定程式,只能说归纳出了一些方法,细讲的话非常复杂,我只能化繁为简,简单举例子的讲。第一步:甲骨文字形的隶定。

先把甲骨文结构搞清楚:由哪些基本字符构成,这就需要你对古文字的符号有一定的认识,因为汉字隶变以后,古今汉字基础字符变化很大,今文字的字理丢失很多。

难点在哪里呢?构成甲骨文的符号非常不标准,具体表现在:

笔画多一笔,少一笔皆可,简繁不分

说个最简单的甲骨文「册」,连董作宾先生开始都将那种竖划长短不一的「册」认成了「栅栏」的象形字。

「中」的表示旗帜的笔划多一笔,少一笔都可以,有时候完全省去:

「祝」加「示」不加「示」都可以:

祝右边偏旁甚至不是兄弟的兄。

笔画和字符的位置不固定。

甲骨文「旁」字上面的部件上下不分,偏旁「方」倒竖不分:

还有如「侯」字也是倒竖不分:

左右不分——甲骨文「祭」中的「手」左右皆可:

甲骨文是一种俗体字,笔画和字符简省非常剧烈,与标准符号差别很大,而且减低了象形意味,而且越常用的字简化力度越大,

比如甲骨文中最常用的干支字,简化力度超过我们今天用的楷书:

甲骨文「甲」一般都简写成「十」:

甲骨文的「庚」写成这样:

如果你不懂,你能想到甲骨文简化得比今天的字字形还简单?

意义相近的字符能够通用。

甲骨文的「農」字「艹」和「木」通用

甲骨文是刀笔契刻文字,要化圆为方,而商周籀篆是曲线,所以,象形程度减低,导致难认。

甲骨文和金文的「王」是「斧钺」的象形,金文能看出「斧钺」的弯曲弧形的「刃」部,甲骨文就看不出来了,是个人都会认为甲骨文字形像「一人张开手臂在在地上」。所以,连古文字学家唐兰也认成了「立」

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写法,还可举出很多例子,我为了让读者好懂,说的都是最简单的。

总之,就是符号非常不标准,你如果不搞清楚各种符号不同的写法,根本无从下手。

---------------------------------------------------

第二步:甲骨文字形的演变分析

假如将一个甲骨文的字形搞清楚了,象形什么,由什么字符构成,可能是什么部首,这个时候就要搞清楚这个字传承和演变,也即古、今字形的发展脉络要搞清楚。

首先,第一步就要查《说文》,这一点无比、非常重要,《说文》有了这个字,就释读出来99%了,而且各路专家都会认可。

比如:王国维先生释读出来的甲骨文「宜」:

就是因为《说文》古文中有非常相近的一个字,从双「夕(肉)」的宜。

这样古今字形就串联了起来,《说文》起到了一个桥梁和钥匙的作用,也就还原了「宜」的古今字形演变过程。

如果把《说文》的收录古文字「宜」拿掉,可能想破脑袋可能都想不到,没有《说文》战国以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是很难释读的。

其实,甲骨文大约4500多个单字,释读出来1000多,有900多个见于《说文》,可见没有《说文》这本书,难度还要大。

《说文》没有收录的字,也可以通过字形比较的方法,找出过渡态的字形,形成一条脉络。

比如:

你能看出这是个什么字,很难理解:

《合集》822有这个字「王x曰」:用X代替这个字

大盂鼎也有这个字相同的「王X曰」:

在西周的麦方鼎找到这个字加了一个「口」:

一下将整个脉络连起来了,这是个「若」字,甲骨文像「跽坐在地的人在理顺头发」,

《说文》收录的「若」有个讹变,头发讹变成了「艹」,「人身」笔画省去了,只立下一只「又(手)」。

「若」本义是「顺」,引申表示:顺从、答应、应诺、诺言,假借表示「如、像」,也就是「诺」的初文: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3397

那么,《说文》将「若」解释成「择菜」肯定不是本义。

《说文》:若,擇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

上面甲骨文和金文中「王若曰」,就是后世常见习语「王诺曰」吗。

第三步:辞例和文献的推勘

即便你没有释读出字形,如果甲骨卜辞信息冗余度比较高,还是可以估出来的。

比如:上面说的干支字都是估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甲、巳、庚」省得太厉害了,这种字形《说文》都没有收录,干支字都是有规律的,很容易估出来。

比如甲骨文出土了一片完整的《干支表》:

从干支表可以看出:

甲的简体是十。地支的「巳」竟然和天干「子」是一个字,只不过是镜像,这是以前谁都不知道的。郭沫若据此体测跟西方双子座有关系。而干支表中的「戊戌」也是一个字,只有根据位置分辨。第四步:历史背景信息的分析

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这个「弔」字:

字形我们知道他是个什么字,经传中也有「不弔昊天」,千字文有「弔民伐罪」。

但是在甲骨文和金文释为「弔:凭吊、抚恤」完全不通。

近人吳大澂根据字形和历史背景信息认为这是个「叔叔」的「叔」。

甲骨文和金文「弔」像人身上背着用来射鸟、大雁用的「繳」,也叫弋射。

这是贵族的游戏,特别是贵族年轻男子最喜欢玩,殷周贵族男子从小就学射箭:

《礼记·内则》: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弔、叔」古音也相近,所以,「身背繳箭」的「弔」,是年轻男子之美称,《诗经》中经常把年轻美好的男子称为「叔」,如:《郑风·叔于田》。

周代金文上「叔」都用「弔」字,大概有几百例都是这样:

只有很少几例用「叔」字,大概就6例左右,「叔」完全是假借,跟字形没有关系。要知道,《诗经》等经传文献都是在汉代整理集结的,所以用的今文字「叔」。

让贵族痴迷的「弋射」是什么鬼呢?

先秦文物上经常描绘弋射的场景: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箱子上面就画有古代的弋射图:

战国宴乐铜壶

拓片清楚一点:

汉砖上的弋射图:

这就是用历史背景信息推敲,汉字的基础符号都是来自「象形文字」,所以,一定与中国历史相关。不过历史背景信息一般都是辅证。

-----------------------------------

最后一个问题是:识别出2000多个甲骨文,并确认它们是正确的呢?

上面已经说了,要构建整个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脉络,不但放在卜辞中能读通,还要知道这个甲骨文到楷书在形体和字义、字音是怎样演变的。

即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一定正确,不谈汉代的许慎,王国维、郭沫若、唐兰的释读,经常被人推翻,能保持五十年不被人推翻,那就可能没什么什么问题。

总之一句话:跟所有学科一样,凡是叫做学问的东西,虽然都有判断对错的客观标准,但还是「学术共同体」这个「巨人」的承认。

因为个人的自利倾向,存在盲点,经常容易搞错的,爱因斯坦写的论文都搞错了,但被同行发现了,并拒绝刊登。这个人还有点牛X,敢拒绝爱因斯坦的论文。

---------------------------------------------------

综上所述,甲骨文的释读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以上用的例子是最、最简单的,实际释读非常困难,比如甲骨文字符奇形怪状,一个字符十几种变体,哪里时时刻刻搞得清?所以,工具书不能少。

就连董作宾这样的专家,都说他经常拿着一片甲骨拓片看一天,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猜不出半个字。

也经常有人看了我写的有些跟古文字有关的文章,私信问我要甲骨文等古文字的资料,而且要那种甲骨拓片。

我首先对他们说,我说你不会有兴趣的,拓片你看不懂,你首先要看理论书,再来看原始资料,理论书就有点枯燥,你能不能静下心来。果然,很多人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再也不要书和资料了。

李学勤先生写过一般入门书叫做《古文字学初阶》(P75),我觉得是不错的,上面推荐了一些必须要读的参考书目。可以去参考一下,

宝宝这个称呼的来历?

现如今在网上,很多人都喜欢用“宝宝”这个词,比如他们会说“宝宝的内心是崩溃的”、“宝宝好想哭”、“宝宝心里苦”之类的。但你知道吗? “宝宝”这个词,根本不是凭空出现并流行起来的。早在明代,这个词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一直流传演变到现在。“十五言”网站的撰稿人“人间四月天”写了一篇文章,给我们详细梳理了“宝宝”这个词的前生今世:

用“宝宝”来指代小朋友,要追溯到明代,但源头更早是在元代。那个时候,“保保”,就是保护的保,是一个表示尊重的称呼。后来逐渐被写成了宝贝的宝,可能是因为宝贝的“宝”这个字,能传达宝贵、爱护的意思吧。

虽然“宝宝”这个词在明代逐渐固定成现在的写法了,但它最初其实不特指小孩子,还有别的用法。比如说,明代晚期的时候,有文人曾经提到过,当时江南地方的习俗,“宝宝”可以是小孩叫妈妈的一种“爱辞”。也就是说,不单是可以叫小孩子“宝宝”,也可以反着用,总之表达的是一种亲昵的称呼。

而在浙江,当时的民间养蚕人,把蚕叫做‘宝宝’”,这个用法,一直保留到现在。江南一带的人,都喜欢管蚕叫“蚕宝宝”。蚕跟宝宝有啥关系呢?因为,春天的时候,蚕的产茧量大,往往会给养蚕的人带去很好的收益,所以自然他们就爱护、宝贝这些小东西,仔细地照顾它们。

而在晚清和民国的报刊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报道里的市井小民,名字也叫“宝宝”,尤其是那个时候的上海,毫不夸张地说,遍地都是“宝宝”。这种流行,也发生在风月场所。在晚清和民国的文献里,可以找到超级多的青楼名妓,都以“宝宝”为名。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老残游记》,在这本书里,“宝宝”这个名字,居然和“媛媛”一起,被作者刘鹗当成南方烟花女子的代名词,“媛”就是“名媛”的“媛”。这就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南方,有多不胜数的青楼女子,都叫“宝宝”。

直到今天,你还是能在那个时代的老刊物里,看到以“宝宝”为名的妓女。那个时候,知名妓女就像明星那样受人瞩目,她们的照片,会出现在各类报刊与广告里,以时髦的打扮引领时尚风潮。

小孩被称为“宝宝”,也是从民国初年那会儿开始的。当时,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这种“宝宝”的用法,已经大量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了。比如说,以“宝宝”健康为诉求的商品广告,或者是知名人物的亲生“宝宝”照片,都能登报纸,为的是提高报纸销量或是创收。

所以说啊,现如今电视里的天线“宝宝”,或者纸尿裤广告里的“宝宝”,其实都可以往前追溯到蒙元时期。

“宝宝”这个词的含义,在几百年时间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变化,到了今天,似乎又有些戏谑意味。谁又能知道几十年以后, “宝宝”这个词,还会衍生出什么奇怪的意思来呢?

其实,不单是这个词,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人类语言里,几乎每一个字或词都有它演化的线索。词语其实会自生自灭。有些词,可能会因为不合时宜而死掉;与此同时,像“宝宝”这样的词,原本有其他的意思,也可能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突然又流行起来。这充分说明,人类语言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演进的,遇到一个新鲜的词,不仅应该知道它现在的含义,也应该了解这个词的背后,是否有着深厚的历史变迁。

形容钢琴曲子很难弹的词?

、绕梁三日

拼音:rào liáng sān rì

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 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 句: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响遏行云,可以绕梁三日。

2、余音不绝

读音:yú yīn bú jué

解释:形容形容音乐高昂激荡,持续的时间长。

出自:《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造句:他的歌声在山谷里余音不觉。

3、音音细韵

读音:yīn yīn xì yùn

解释:每一个音节,音调都有节奏,形容弹琴的技术高超。

造句:他弹的琴音音细韵。

4、琴声高逸

读音:qín shēng gāo yì

解释:琴声高昂飘逸。形容弹琴的技术高超。

造句:琴声高逸这已经变成了他的特征。

5、曲高和寡

读音:qǔ gāo hé guǎ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例 句:通俗读物就应该写通俗些,否则曲高和寡,看的人就不会多。

2.描写弹钢琴弹的好句字

尘缘中琴声,月皎波澄.神怡心旷之际,忽一阵微风起伏.远远传来屡屡琴声,悠悠扬扬,一种情韵却令人回肠荡气.虽琴声如诉,所有最好的时光,最灿烂的风霜,而或最初的模样,都缓缓流淌起来.而琴声如诉,是在过尽千帆之后,看岁月把心迹澄清,是在身隔沧海之时,沉淀所有的波澜壮阔.在懂得之后,每一个音符下,都埋藏一颗平静而柔韧的心灵.

相遇的甜蜜、孤单的苦涩,都是你我的回忆.缤纷、透明,令人玄感沉醉的诗调属于你的音乐情歌!带你梦回初恋、梦回家园、梦回那生命的朝露,在琴音的怀抱中甘甜休憩—纯美的钢琴声、诉尽无限的爱恋.优雅的钢琴演奏,能唤回你对那些曾经爱过的地方的美好回忆。

钢琴世界,用行云流水般的音符阐释浪漫情怀.完美的音效、精彩的演奏,给你超值的音乐享受

3.描写钢琴的词语

清脆、昂贵、不菲、动人心弦、高雅

一、清脆 [ qīng cuì ]

解释:(声音)清楚悦耳。

引证:巴金 《秋》二:“他们走进栏杆,便听见清脆的水声。”

二、昂贵 [ áng guì ]

解释:价格很高。

引证:丁玲 《法网》:“几千的工人就彷徨于街头。百物都昂贵,然而厂里还要扣工资,加班,延长做工时间。”

三、不菲 [ bù fěi ]

解释:(费用、价格等)不少或不低。

四、动人心弦 [ dòng rén xīn xián ]

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自: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动人心弦的赠礼,使得另一些战士们难熬了。”

五、高雅 [ gāo yǎ ]

解释:高尚,不粗俗。

出自: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自从可怜老汉眼睛看不见了, 蛤蟆滩 谁还当面叫他那些不高雅的外号来呢?”

4.钢琴弹得好用什么成语来表达

绕梁三日、曲高和寡、钧天广乐、一唱三叹、高山流水

1、绕梁三日

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释义: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周围的人以为那个人没有离去。

示例: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2、曲高和寡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释义:他们都是严格按照曲调歌唱,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国家中属而和谐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示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

3、钧天广乐

解释: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广乐:优美而雄壮的音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出自:《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释义:你真以为清都紫微,天上的仙乐,皇帝居住的地方。

示例:耳中似乎传来高卑互陈,陆续不绝的钧天广乐,余韵悠扬之下不觉鼓舞,只感心旷神怡。

4、一唱三叹

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自:《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释义:清庙之歌,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示例:他故作闲适,来掩盖他的失意,借这一唱三叹来发发牢骚。

5、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伯牙弹琴,志在登上高山,钟子期说:‘好啊,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志在流水,说:‘好啊,洋洋啊好像江河。

示例:他弹奏的古典乐曲,若高山流水般美妙。

5.描写弹钢 琴的词语和句子

奏鸣曲那欢快的节奏使得我沉浸在那音乐当中,并试图用自己那跳跃的手指弹奏触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渐渐,进入高潮,原本欢快、柔和抒情的曲调突然间随着左手流畅的伴奏中显得非常激昂。而我从容地弹着,慢慢地闭上双眼,去聆听自己的音乐

我在一切地方弹着:钢琴上,桌子上,书本上,公交车的椅背上。我喜欢自己五指飞轮,感觉音符流泻的快乐,就好象冬日暖阳下潺潺的流水。

我舞动着手指寻找,寻找属于我的那个明镜台。后来啊,才发现原来我寻找的一切却是我指间那优美的钢琴声。

6.描写钢琴的词语有哪些

清脆、昂贵、不菲、动人心弦、高雅

一、清脆 [ qīng cuì ]

解释:(声音)清楚悦耳。

引证:巴金 《秋》二:“他们走进栏杆,便听见清脆的水声。”

二、昂贵 [ áng guì ]

解释:价格很高。

引证:丁玲 《法网》:“几千的工人就彷徨于街头。百物都昂贵,然而厂里还要扣工资,加班,延长做工时间。”

三、不菲 [ bù fěi ]

解释:(费用、价格等)不少或不低。

四、动人心弦 [ dòng rén xīn xián ]

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自: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动人心弦的赠礼,使得另一些战士们难熬了。”

五、高雅 [ gāo yǎ ]

解释:高尚,不粗俗。

出自: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自从可怜老汉眼睛看不见了, 蛤蟆滩 谁还当面叫他那些不高雅的外号来呢?”

7.表示“弹琴弹得好”有哪些成语或词语

1.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出自《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匮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 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 天籁之音(tian lai zhi yin):天籁就是天上传来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形容声音好听。

4. 感心动耳(ɡǎn xīn dònɡ ěr):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出自战国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

5. 不绝于耳(bù jué yú ěr):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出自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金庸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金庸离世界文学大师多远(一)

权杖朽在泥土,思想与艺术却亮在天上,人类得以在喘息间获得美丽的存在。

——邓箫文

很自然地想起金庸,想起的其实不是金庸其人,是金庸的笔下世界。如烟的文学及文学史,唐诗宋词、四大古典名著、鲁迅以外,近年想起最多的,是金庸,特别是梁羽生羽化而去的这一年以来。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剑客失其二,硕果尚存的金庸在日渐高升的峰顶上内心想必是环顾无人故交零落的寂寞。

(一)

无所不在的金庸

无缘相识金庸,金庸却无所不在。

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他的经历有关,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会承认。

那是一次体育课。因为下雨,改在课堂上本应是跑跑跳跳的体育。虽然是小学四年级,我们的体育老师却不比我们大很多。至今佩服他的创意:在体育课上做说书人,讲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至今记得他讲到郭靖六岁时白白胖胖、憨厚老实的可爱样,为了加强趣味性与易于理解,将班上一位白白胖胖、憨厚老实男同学比划成郭靖的现实版,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讲到精彩处,手舞足蹈。

人生总会有许多超出意料的事。这位老师绝对想不到我们津津有味的结果是,全班的小男子汉在整整一年里经常谈论《射雕》,只要有谁讲出以后的故事发展,其他人必定羡慕,拿他当英雄看待,似乎不是众人的江湖而是此人的江湖。道理很简单,知道后续故事的人手中掌握着资源,资源的分配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平等过。1985年,金庸热琼瑶热才传入大陆三数年,正当其时。那时除了小说还有小人书,有钱人家的孩子肯定得风气之先能买得起可以抢先看得到。

及待略长,上初一时,终于从同桌一陈姓同学手中借到一本,书名忘了,说的是一位女侠以琴声快意恩仇,这是人生读到的第一本武侠书,似是一口气读完,十分过瘾。一发不可收拾,天天想方设法到处借阅,一拿到手,如获至宝,比那些正儿八经的书有趣多了。发展到后来,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写武侠小说,于是干脆专门买了本厚厚的笔记本,手抄金庸、古龙的精彩描写——没有梁羽生的。一本记不下,抄了两本,那时想,好好学别人的写法,积累素材,为以后开笔做准备。

想不到倒是同桌的陈同学先写开了。这家伙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作文不怎么样,大部分功课不及格,却天天趁着上课时在课桌上写他的武侠小说。他的套路很简单,要么镖局走镖,要么是寻宝,要么是不知所谓的恩仇,典型的陈青云写法,小说人物的名字千篇一律都是班上或隔壁班的同学,根据他的喜好为大家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角色,胡闹了一年,我们班每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着他的胡闹在故事中“被扮演”了无数的不同角色。由于同桌的便利,每次都是他这些杰作在世上的第一兼唯一读者,每次写完,通常等我看完写在练习本上的这些杰作,绝不停留,马上销毁,倒是爽快。这些趣事,在此前的《文坛旧事曾记》大致述及。有时想想,如果当年不是销毁,而是留存下来,又如果,再走一步、两步,真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他会不会真的变成武侠作家,而不是现在据说四处奔波才勉强保暖的小生意人?

我当然也没成为武侠作家,至今没动笔写过一段武侠故事,手抄本在某一年不知所踪,走进脑海里,成为少年时代不灭的印记。这段经历,也许是世上唯一的版本,可以入选顶尖级武侠迷。你可以痴迷武侠小说,却不会痴迷到手抄里面的内容;你可以痴迷到手抄里面的内空,却不会痴迷到手抄两大本。

当然,始料未及地影响了我的一生。里面的文字,文字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写作手法起了潪移默化的功效,尽管后来绝对不主动看的是香港作家写的任何作品,绝对不主动看的是大陆近年来出现的小说,唯金庸例外。忘不了从一个低两个年级校友手上借阅厚得象砖头的《神雕侠侣》的狂喜,在被窝里打着电筒几乎通宵阅读,为杨过与小龙女的悲喜而悲喜;忘不了日落时分坐在门前木堆上津津有味看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与圆润潇洒的《楚留香》。

从小习惯于代位阅读,一度痴迷到整天代位活在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里,加上大量阅读唐诗宋词、痴爱文史哲,看现实世界总是觉得哪些地方不太妥当。“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在世俗中淡淡的伤感就此不知不觉中养成。

随着时光推移,竟然发觉金庸影响的不分男女老幼不止一代人。

1996年,以“青年诗人”受邀上武汉文艺广播电台《蓝静书屋》节目接受专访。此前,为了直播效果达至默契,主持人三天两头约见,或一起打球。她桌上显眼处赫然摆着金庸小说与关于金庸的书籍,这自然成了我们聊得特别多的话题。原来年长几岁的蓝静同样深受金庸影响,深自惊喜与亲近。

及至后来互联网的出现,各种有关金庸的评论、论坛不断涌现。金学研究者之外,“凡有华人处,必有金庸迷”竟是这样的势不可挡,分布在各个层次,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在饮水处醉看晓风残月时,应想不到千年后会有晚辈在作品普及程度上超过自己。据北大孔庆东教授考证,金庸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世时读者数量过亿的作家。

与梁羽生同地同年写作的金庸,想不到煮米能煮出金条,煮出丰碑,封笔三十年仍健在的今天更是不断身不由己“被登”上各种名目的荣誉高峰,卓然为成名于武侠小说却超越武侠小说领域的第一人,远远将古龙、梁羽生甚至所谓的百年来有数的“雅”文学大家抛在路上。

阅世日深,越是不自觉将世情世事比照金庸笔下蕴藏的人物、故事与思想,不自觉想起与金庸有关的一切,深感其文学家的功力、哲人的深远与宗教家的悲天悯人情怀,暗自庆幸中国向世界贡献了金庸。

文学的金庸。永远的金庸。

2010年5月2日

为什么湛江的客家人以粤语为第二母语?

客家有祖训:“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但对于现代客家后裔来说,毫无意义,客家话,也都是可有可无的。

现实中两广地区,使用白话为日常语言的客家人,普遍存在,其实并不少见。不少客家人,缺乏“客家”认同,也并不太注重客家话的保护。所以,在不少情况下,也只是把客家话当成一种土话来对待而已。有的客家人,甚至以说客家话为耻,更不愿意在公共场合下使用。因此,客家人虽然遍及两广不少地区,但客家话,仍是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语言之一。

以前客家话的影响力,远大于白话的影响力。外省人,所指的“粤语”,实际上指的就是客家话。客家话比白话,也还更早称之为“广东话”。但近代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下,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客家话消亡的速度更是惊人,有不少人,也都是以说白话为荣的。比如深圳、香港、韶关地区,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些地区的客家人,有些人还能保留有客家人身份的认同,但基本已不太懂客家话。所以,不少人对于“客家”概念,会更缺乏基本认同。特别是现在,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客家人更是愿意随大流。这些,都是导致客家话成为消亡最快语言的重要原因。

你心中的十大小说排行榜是哪几本?

1.飘邈之旅

2.神墓

3.星辰变

4.紫川

5.遮天

6.盘龙

7.完美世界

8.从零开始

9.雪中悍刀行

10.仙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