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霍州面速代表作品

晋南威风锣鼓是临汾一带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地方传统打击乐艺术形式。据说晋南花鼓是在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将它带到了万荣县。3、炕画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了。4、刺绣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刺绣更广泛地作...

霍州面速代表作品,山西临汾的风俗?

1、威风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是临汾一带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地方传统打击乐艺术形式。威风锣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晋南地区,尤其是在临汾市的汾西县、洪洞县、霍州市等地流传最广。由于其鼓声如雷,钹音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所以叫做威风锣鼓。其中,汾西县的下团柏村更是威风锣鼓之村,下团柏村威风锣鼓有着“华夏第一鼓”的美誉

2、晋南花鼓:

晋南花鼓起源于万荣县,后来流行于整个晋南地区。据说晋南花鼓是在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将它带到了万荣县。万荣花鼓表演有三种形式:高鼓(鼓置于胸前),低鼓(鼓置于腰间)和多鼓(身体携带多面鼓)。表演者边敲边舞,通常还伴有大锣和铙钹。象木偶戏一样,皮影戏也常常演出一段民间故事。戏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制成,它们的轮廓被投影到屏幕上。表演者在幕后为戏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3、炕画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 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4、刺绣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 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有的设计成两只虎头、一只人脸虎头、一只鱼尾虎头或一只青蛙。现在,刺绣更广泛地作在垫子、鞋垫、钱包和旅游纪念品。用于典礼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挂在庙宇上的垂帘和殉葬衣服。

5、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

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6、霍州面塑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会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荣华。在寒食节时,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据说,吃掉“蛇头”便能“减毒头,免灾祸”。

山西临汾小吃排名?

、霍州年馍

霍州年馍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的特产之一,又被称为霍州面塑。霍州面塑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不仅可食用,而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特点:花样繁多,形象逼真,做工细腻,栩栩如生。

2、汾西枣糕

汾西枣糕为汾西县传统的风味食品之一,上用大枣与黄米面、玉米面制成的。其特点:色泽金黄,香甜可口,风味独特,在当地很受人们喜欢。

3、河西蒸饭

河西蒸饭是山西临汾魏村镇特有的传统特色小吃。有几百年的历史传承。是用黍米、红芸豆、红枣蒸成的。其特点:色泽金黄,口感香软、糯、甜。在当地凡有婚丧嫁娶、宴请宾朋,早饭都是河西蒸饭臊子面。

4、牛肉丸子面

在临汾最多的就是牛肉丸子面。在临汾的大街小巷门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牛肉丸子面馆。店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面条好像是提前蒸好的,吃的时候用滚烫的汤一次一次的把面条浇透浇热盛上丸子,再放几片牛肉和星点香菜就可以了。

5、安泽火腿

安泽火腿是山西临汾的传统吃吃,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火腿,色泽红白分明,气味浓香,味道鲜美,享誉省内外。其特点:红白相间,香味浓烈,久贮不腐。

6、太后御膳泡泡糕

太后御膳泡泡糕是临汾市侯马市的传统名吃,其特点是:晶莹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欢享用,这种糕又恰似盛开的泡泡花,故此得名。

7、临汾熏肉

临汾熏肉又叫吴家熏肉。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气的,相传始创于清末,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据说这种熏肉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要放多种秘制的料和药材,整个制作的过程也特别地长,其特点:口感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8、霍州豆腐

霍州豆腐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的特产之一。这里的豆腐制作不用石膏点卤,所以没有腥味、弹性大、不易烂。其特点:色泽乳白,柔软韧劲,细嫩光润,清香可口

9、浮山烧麦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一般是猪肉馅的。其特点: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

10、猪血灌肠

猪血灌肠临汾霍州传统名食之一,主料是猪血,配以豆芽等。它创制于清朝中期,因加工精细,风味独特,在当地非常有名气。

你会去看看吗?

历史文化编辑综述庞泉沟山西的民间文化代表:山西民间社火、跑旱船、踩高跷、放烟火、跑竹马、小车舞、狮子舞、挑椅舞、龙舞、倒悬花鼓、中黄高台、龙舟舞、太原铁棍和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山西民间锣鼓、山西民间木版画、炕围画、山西民间刺绣、太原曲艺、绛州鼓乐、山西民间剪纸等。方言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戏曲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晋南);至明代时,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演变出了“蒲州梆子”戏;蒲州梆子后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清朝中叶,中国戏曲开始了“花部”(即梆子戏)和“雅部”(即昆曲)之争,山西民间赛戏之风也盛行开来,大村镇往往同时邀两个戏班演出,唱“对台戏”。1980年普查显示,山西地方剧种达54个,占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大戏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即人称“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梆子戏的曲体结构是首创的“两句式”“板腔体”剧种。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因起源于蒲州(今永济)而得名,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剧目多达1000余个;蒲州梆子传到晋中,与当地的秧歌及说唱艺术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同治以后,随着晋中地区经济的繁荣,中路梆子名气愈益响亮,以“晋剧”称名于世;明朝末年,二次大规模移民使大量晋南人迁居晋北,移民喜闻乡音,使蒲剧在晋北渐渐传播开来,受到蒲剧传播的影响,晋北产生了声腔激越的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起源于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晋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小戏上党落子和晋南眉户是小剧种中的大剧。受宗教文化影响,山西有晋北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戏、永济道情戏等道情戏;山西各地的秧歌戏有16种;“碗碗腔”剧种代表为“曲沃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其他小戏有二人台、小花戏、繁峙蹦蹦、耍孩儿、凤台小戏、蛤蟆翁、拉活戏、跳戏、河东线腔、上党皮簧等。节令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形成了地方特色节令民俗。添仓节李家大院添仓就是预祝农家粮仓里添满粮食。添仓节在每年农历正月的二十五日,实际含意是要往粮仓里添东西,指望当年增产增收。到了添仓节,山西的讲究是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上了年纪的居民习惯在添仓日购米买面,以兆全年丰衣足食。六月六节六月初六日,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佳时期,民间遂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六月初六日,在山西许多地方演化成了庙会。庙会太原庙会山西人通过庙会上的商贸交易,将多余的农产品出售,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农器之类,同时也参与锣鼓、秧歌、车船轿、阁跷、灯火等各种民间社火文艺表演。山西民间古庙会代表:太原动物园庙会;晋祠古庙会;乡宁县四月初八“油糕会”;洪洞广胜三月十八古庙会;芮城县三月三古庙会。艺术山西锣鼓威风锣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广灵剪纸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山西民间面塑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炕围画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宗教山西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信教群众160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9%。其中,佛教72万余人,道教近5万人,伊斯兰教8万余人,天主教22万余人,基督教52万余人。山西省现有省级宗教团体7个: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和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省基督教协会。全省有宗教教职人员8000多人,五台山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300余处。全省 119个县(市、区)基本上都有信教群众,其中信教群众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县(市、区)有46个。佛教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山西境内。南北朝时期山西佛教盛行,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太武帝讨灭北凉后,将信奉佛教的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3万户迁徙到平城(今大同),由于鲜卑人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亟需安抚汉人,所以具有麻痹作用的佛教在北魏境内兴盛起来。唐朝是山西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佛教的各个宗派如纷纷来到山西建立基地,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永乐宫道教东汉时期,道教在山西基本形成,少数地方修建了道教庙观。《清凉山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境即有道士,道教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南北朝是山西道教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北魏王朝统治下的山西是北天师道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山西道教进入了第一个历史高峰期。唐朝统治者欲借用老子李聃巩固统治地位,山西道教进入又一个历史兴盛时期。清朝尊佛抑道,道教各派均有所停滞。“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资源的概括。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占全国的70%以上。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的人文景观。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忻州五台山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大同云冈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岳恒山为中国五岳之一;悬空寺为国内仅存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寺庙;晋中平遥古城是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运城解州关帝庙是规模最大的武庙。皇城相府、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庄园、申家大院、孟门古镇、孔祥熙故居等为山西的民居代表。2014年,山西省商业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5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3.0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829.3亿元,旅游总收入2846.5亿元。

临汾风俗人情?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那么我们临汾也有它特有的民风习俗,今天我就来说说临汾人都有哪些传统的民风习俗。

1.订婚

在临汾,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经别人介绍的婚姻,都需要有个形式上的介绍。男女双方经人介绍,互相熟悉,时机成熟的时候,男方送聘礼给女方,如果女方收下,就等于认定了婚事,宴请主要的亲戚,就算是双方定了婚。

2.回门

在临汾,新婚夫妇结婚后,有女方回家省亲的习俗,也就是婚礼后的第二天,男方也应该跟着女方一同回家,看望女方的父母以及亲友,也寓意着嫁出去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3.送糕

在临汾,过年的时候都会制作枣糕,初二到姥姥家拜年。初三到岳父家拜年。初四以后去姑姑,姨姨家拜年,凡给长辈拜年,都要带枣糕,以示祝老人高寿。

4.神灵信仰

在临汾,有特有的供奉的社会人神,像浮山县有建的唐太宗庙,李清庙,汤王庙,在尧都区会有规模宏大的尧庙,真的非常多。

5.生活禁忌

在临汾,一直都有着药锅不带进家门的习俗,忌讳送药上门,一般人都不买熬药器具,顶多用砂锅熬药,不过发展到现在,似乎这一习俗渐渐没那么迷信了。

北京捏面人这种手艺有什么故事?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中国的面人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

捏面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称北京面塑为“中国的雕塑”。捏面人的在北京的庙会上很常见,他们以蒸熟后着色的面团为原料,当场捏成各种戏剧人物和飞禽走兽,惟妙惟肖,这个行当以“面人汤”等最为知名。

面人艺术的特点有:1、颜色丰富;2、体积教小、便于携带;3、材料便宜,制作成本比较低廉。

经过面人艺人长期摸索,面人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称德志面人为“中国的雕塑”。

捏面人这种手艺流传到如今总有二三百年了。传说它和刘墉还有点儿关系呢。

刘墉在北京当官,但并不是老北京人,他的老家是山东省说在厨房里有个大师傅,也姓刘。这一年从老家来了个亲戚,姓王,有四十多岁了,大家都叫他,自从他父亲做官后才在北京安了家,因此家里的管家。差人大多数是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单老王,是山东菏泽人,因为家乡年景不好,想到京城的刘师傅,于是就来投奔了。刘师傅孤身一人,住在刘府的下房里,老王投奔他,也住在了下房,帮助干些杂活。

有一回,老王帮助揉馒头,干着干着来了兴致,他照着山东人过年节的习惯,把馒头揉成了各种形状。要说老王的手可真够巧的,一疙瘩面在手里揉揉捏捏,有的就成了仙桃,有的成了朵花。他又用一个小木梳在揉好的面团上一压一挑,一会儿做成一条小鱼,一会儿又做成一只蝴蝶,上锅一蒸形状一点儿不变,往饭桌上一端,引得刘府的家眷们拿在手里仔细地瞧,反复地看,竟舍不得吃了。刘墉也觉得挺有意思,就问这是谁做的,当然也免不了称赞几句。

刘师傅回去对老王一五一十地说了,老王听说刘大人夸他,更来了精神,就想再露一手。他找了些江米面、精米面和好蒸熟,捏成了大丫头、小小子、鸡、狗等模样,又找来了胭脂和染料,给这些小玩意儿上了一点色,这么一来可又中看多了,老王托刘师傅把小玩意儿分送给刘府的内眷们,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夸赞,可巧刘墉又看到了,他的兴趣也来了,就让刘师傅去传唤老王,要跟他聊聊。老王听了别提多高兴了,跟着刘师傅来到上房。刘墉问他怎么学的这点技艺,老王回答说:“俺们家乡穷,过年节时家家要互相走动走动,总得带点礼物啊!可是哪买得起点心呢,就把面捏成各种玩意儿,蒸熟了当礼物。那是哄孩子玩的,我也是跟别人学的。”刘墉问他:“为什么用江米面做呢?”老王回答说,“老大人,您老可知道,这江米面不爱坏,给小孩子做的玩意儿总得让他能玩些日子才好啊!”刘墉点头说:“好,想得倒挺周到的,你还会捏别的吗?”老王回答:“ 还能凑合捏一些花样,不知老大人喜欢什么样的?”刘墉指指墙上挂的八仙上寿的画说:“这上面的人物你能捏吗?”老王认真地看了看画上的人物,点点头说:“可以试巴试巴。”

老王辞别刘墉回到下房,用心地捏了两三天,还真把八个人物捏出来了。刘墉一看,嘿!蛮有精气神儿,十分高兴地说:“老王啊,你不是想找个营生吗?我看你就下心鼓捣这玩意吧。做好了,拿到大街上,庙会上去卖,也能赚钱啊!”老王惊讶地问:“这也能卖钱?”刘墉点头说:“可以试试嘛,不过我给你出点儿主意,把面人捏得更精致些。”他告诉老王,为了能保存长久,可以在面里加上蜂蜜。他还让老王用冲的各种颜料的水来和面,再分别蒸熟,这样面本身就带色,比捏好了再上色可能要好看得多。

这一番话把老王说得心窍大开,高兴得直给刘墉打躬作揖。老王回到下房,就按刘墉教的办法去做,狠下了阵子功夫琢磨怎么把人物捏得更像。他又试着做了几件工具,像用竹子做的圆拨子、扁拨子,用铁片砸成的各种小剪子等等。有了可手的工具,干起活来就方便多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老王的技艺大长,他捏了一套带色的八仙人,用盘子托着送给刘墉看。这回可和上次捏的八仙人大不一样了,八个人物面目清晰,神态各异,又加上配上的各种颜色,更显得活灵活现。江米面蒸熟后本身就发亮,再加上蜂蜜,简直是半透明了,八个仙人赛过那牙雕玉刻。

刘墉拿起面人端详了好久,连连夸道:“好,好,太妙了!”猛然他想起一件事,不久皇上的寿辰又到了,往年皇上庆寿,大臣们都纷纷献寿礼,一花就是成千上万两的银子,刘墉为这事可伤透了脑筋。他想,这回我何不就用面人作寿礼,既好看又省钱,于是,他对老王说:“我想把你的手艺派个用场,你能不能再把这八仙人捏大一些?”“老大人,您说要多大的?”老王问。刘塘用手比划着:“有尺把高就行。”“好,我试试。”老王又回去捏。三天以后,真给捏出来了,而且又别出心裁捏了个老寿星。好嘛,九个面人整摆满了一张大桌子,看上去真是漂亮极了。刘墉很是高兴,告诉老王让他等好消息,日后准让他出名。

乾隆皇上寿辰这一天,刘墉命人准备了一个朱漆描金的大抬盒,把九个面人一个个摆放在里面,上边盖一块大红绸子,由两个家人抬着直奔皇宫而来。

皇宫里这时已经是鼓乐喧天,热闹非常。乾隆高登御座,接受王亲贵族,文武大臣们的叩拜献礼,寿堂上排满了礼物。

大家看见刘墉远远地走上殿来,在他身后,两名家人抬着个大抬盒。在场人部在想;往年刘墉送的寿礼顶邪门儿了,不知他又出什么花点了,可得好好瞧瞧。

刘墉来到乾隆面前,行大礼拜寿。乾隆问:“你给我带什么礼物了?。刘墉笑嘻嘻地回答:“臣的寿礼与过去大不相同,万岁请看——。”他回身命家人把大抬盒放到大案旁,然后一件件取出放在桌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九个仙人光彩夺目,压倒了所有的礼品,人们不由得奇怪起来:刘墉哪来的钱购置这么贵重的东西?

乾隆忍不住问:“刘爱卿,你这些东西用了多少银子买的了”刘墉笑笑,伸出一个巴掌,乾隆说:“噢,五千两!”刘墉摇摇头。“是五万两?”刘墉又摇摇头。“那到底用了多少啊?”刘墉一字一字地说道:“白-银-五-两。”

“ 啊?”大家又呆住了,都摇头不信,乾隆也不相信,问道:“可是真的?你可不能欺骗联。”“当然不假。臣岂敢与万岁爷作耍?”乾隆说:“你送这寿礼是玉的还是牙雕的?”刘墉摇头说:“都不是,这是用面捏的。”人们更不信了。刘墉把手一伸说:“不信,请到跟前仔细看看。”

乾隆好奇地打量一番,果真不像玉雕也不像牙雕。忍不住伸手拿起一个,嘿,还挺轻,而且很柔软,确实是面捏的。他转过脸对刘墉说:“这是谁做的?手艺真高啊!”刘墉答道;“是臣的一个姓王的乡亲。”乾隆笑了说:“你们山东府可真出能人啊!” 刘墉施礼说道:“谢万岁爷夸奖。”乾隆又说:“五两银子买这么多礼物,你真有办法。不能让你破费,联加倍赐还给你吧!”说罢哈哈笑了。大礼已经参拜完毕,乾隆回后宫去了。

等乾隆一走,王亲贵戚、众大臣一窝蜂地围上来,对着面人一通相面,纷纷赞叹。有个驸马想给老娘送寿礼,要出大价买一套八仙人。

刘墉回府后,叫过老王说:“你可以说是小喇叭隔着墙吹——名声在外了。有人出价买你捏的八仙人了。我把刚才从万岁爷那儿得的十两银子交给你,你到外面租处房子,大胆地做买卖吧。”

老王喜出望外,赶快给刘墉磕头道谢,打这儿以后,他还真的干起来了。官府,大宅门接长不短地找他,让他给捏面人。

人们都说这老王是喝了磨刀水——内秀。他除了捏八仙人之外,又琢磨着捏出了许许多多人物,什么孙行者、猪八戒、关公、张飞……,花样越捏越多,手艺也越干越精。有人来订货,他就在家里捏,空闲时候,他就准备一个小木箱、小方凳到大街上去捏”他不贪财,给点钱就卖,有赚头就知足。日子长了,手头上也多少积蓄了俩钱,就把老家的老婆,孩子接到北京住下。一来二去,老王年纪大了人也老了,为了不让手艺绝了,给孩子留下个饭碗,就把手艺传给了儿子,还收了几个从老家来的穷乡亲的孩子做徒弟。捏面人这门手艺也就一代一代地在北京传了下来。

春节面塑

山西春节面人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

捏面人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既有几何直线形式,又有饱含秦汉遗风的适合纹样,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人——民间俗称“面人”、“面羊”、“花馍”等,流行于整个黄河流域,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都有制作面人的习俗,各地叫法不一,形态各有特点。”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人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时下,走进乡下农户家中,常常会看到几个妇女围在一起忙碌着,手中操持着刀、剪、筷、梳等工具,将已发酵揉匀的面团,经过搓、捏、切、压、剪等工序之后,只只神态各异的“燕子”便出现在面前。待上笼蒸熟后,再经过点睛、画羽、着色,但见“飞燕儿”有的轻盈灵巧,有的娇憨稚拙,仿佛真的活了一般。插在由村童从野外采来的沙棘枝条尖刺上的只只“飞燕儿”,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恰似一幅“春燕闹枝头”的画卷。这种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的农家面人食品,为早春三晋大地带来几多亮丽景致。

起源发展

山西面食花样繁多,人们不仅把面食当做一日三餐主食,还精心用面粉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面花”,表达内心的精神世界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就是山西面人,堪称“可以食用的艺术品”。兴盛于民间流传到如今。

山西面人兴盛于民间,流传至民间,面人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它们大多出自家庭妇女之手,山西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而且普遍都会捏制多种造型,由于是自做自用,尽管水平不一,并不影响食用,而后延续到城市,发展到通过非食用的,防腐、防干裂、易存放的配比特点,用艺人灵巧的双手,捏制出精细的、生动的、有故事情节的、有文化内涵的纯观赏意义的面人艺术品。

在晋北,雕塑之都大同的刘先生(餐霸面人)小时候就看着妈妈蒸花馍,到如今依然在研发制作,形成独到的制作手法。他对山西面人情有独中,“过去绝大多数的山西民间面人只是一种被装饰过的食品。那时候逢年过节或谁家有事都是村民帮忙一起做,婚丧嫁娶、婴儿满月、老人祝寿,都要捏制作为馈赠礼物,这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民间活动,在那时造就了大批捏制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传,一直流传。”

造型特点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人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

捏面人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一团面在手随意搓揉,用小竹签灵巧地刻画,短短几分钟,动物、花草、人物、吉祥物等等各式面人作品就跃然指尖,它们有的龙腾虎跃,有的婷婷玉立、栩栩如生,见者无不为之叫绝,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中不少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的工艺美术展览中获奖,有的作品还参加了国际展览销售。

这些用面制成的艺术品,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在市面,也不过就是这几年的事,山西人的世代文化积淀和创作者绝无功利的思想以及他们的热情和才思,使它出于俗而脱于俗,形成一种朴素的民间市井文化,不但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如今已成为一种独有的地方民俗。

传承与发展

从手指头上产生的面人制品,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受北方大气的陶冶,这般有趣,这般有情,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化生产逐步代替手工业,包括面人艺术在内的许多民间工艺在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山西面人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品要想让市场接受,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还需在传承的基础上大打“创新”牌,不断发展。

经过面人艺人长期摸索,面人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成为了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绵山旅游餐饮部高级营养师王莅说,“传统的山西民间面人主要以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成品的单一化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多元的需求,我们经过研发,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在用料及用色上加入健康理念,山西面人制品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很受欢迎,同时将面人这种民间工艺,引进餐饮殿堂,它也和食雕一样,担当起点缀和美化菜肴、烘托宴席气氛的作用。”在2010山西介休第三届清明寒食精品展中,各式用蔬菜汁调配捏制成的面人作品,不但色彩艳丽而且营养丰富。活面制作发展为活面与死面相结合、生面与熟面相结合,还通过原色与染色的多种处理方法,使面人造型色彩等方面都有了新突破。捏、剪、割、搓、拼、挤、夹、压、盘、叠、镶嵌、组合、压纹、压花,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再作适当调整与取舍,展品件件精美绝伦。 山西历史厚重,面人艺术在这块丰厚的土壤中有取之不尽的三晋文化题材,太原面食店山西烹饪大师倪子良说,“山西面人在各地区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热爱、从事山西面人的人群也在逐渐扩大,上至七旬老翁,下至几岁的娃娃都用他们的作品,反映着当今山西人的幸福生活。山西面食名扬海内外,面食与面人有着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我们也将通过不同形式的展览、旅游推介会、旅游景区展示或手工艺品博览会,把山西面人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山西面人艺术,从而扩大影响。名字叫《吹吹打打迎新娘》的一件微缩的面人作品,欢天喜地走进了上海世博会的展区。

山西面人,它扎根于民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浓郁的地方韵味,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传承技法如何开拓创新,它终会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春节民俗

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面人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春节山西民间面人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春节的面人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晋南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

晋北人家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这是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人们认为它有着某种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的交流桥梁。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连理、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绵颖憨实,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的粮、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大年初一迎神之时供于神位之前是说米面成山,表达一种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还要在旺火上燃点柏柴,烤食花馍,谓之避邪馍馍,保一年无灾无病,平安吉利。晋南面花中还有“五子登科”、“巧公巧母”、“万事如意”等造型。

无论是枣山、饭山还是花糕、可说是在这一隆重的节日中,乡间的百姓们自己创作的一种心灵崇拜物,一种寄托心愿的方式。至于钱龙,则是一种类似于蟾的三足理想动物,表达民众一种向往富裕的思想。有些地方在腊月廿三祭灶时还要灶马灶鸡等作为供奉。这些供物既是供品又是崇拜物,实质上仍是食品,未了总要分而食之的。正是这些复合性功能使它成为一种最易普及、最易传承的艺术形式。

菏泽面塑

“天下面塑出穆李。”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如今的“曹州面人”。从此,“曹州面人”脱离民俗功用,成为一种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除了它生动形象、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的艺术风格外,“曹州面人”的持久保持期,也是其另一魅力。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人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芳清、穆绪建等。

市面人协会副主席穆绪建告诉笔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民俗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面人作为一种艺术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面人艺人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穆绪建徒弟穆明芳凭借扎实的功底,受聘于广州一大型饮食公司,每月除去吃住还能有2000元的结余。

“穆李村有面人艺人不下400余人,别小看这一根竹签一团面,一年收入2万块钱不在话下”,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穆绪建自信地说。他正在积极筹备,联合“单打独斗”的面人艺人向产业化发展。

菏泽面人相传于尧舜时代,带有浓厚的民间风味,逢年过节在公园、市场仍能看到艺人的身影,师傅们在短短几分钟就能为你捏出逼真的花朵、活泼的娃娃、可爱的动物等让你喜欢的面人。距菏泽城西南十多公里的解元集乡穆李村是面人之乡,是菏泽面人的发源地。菏泽面人大师曾到东南亚多国献艺,并应邀访问欧美国家。菏泽面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创新,面人作品现已成为人们的艺术欣赏品和菏泽的旅游纪念品。

菏泽比较有名的面人艺术家有李芳清、穆绪建等。

菏泽面塑既曹州面塑。菏泽古称曹州,地处黄河流域,常因黄河决口,天灾人祸几乎不断。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用面捏成猪

羊,代替宰杀的动物供奉神灵。这就是曹州面人中最早的面人艺术了。数千年间,当地面人历经沧桑变幻,几度沉浮兴衰。曹州面人

脱离民俗功用,成为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在面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菏泽面人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早在上个世纪

二十年代菏泽面人就走遍东南亚。菏泽面人具有造型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色彩艳丽单纯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民

间风味。在继承老一辈传统面人的同时不断发展与创新,面人作品丰富多彩有花鸟虫鱼类、卡通人物生肖类、肖像塑真类等。

霍州面塑

霍州面塑,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

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巧公巧母”的面人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发家致富、和睦友爱,祝愿万事如意。

在“寒食”节时,霍县人上坟祭祖用的面人造型是“蛇盘盘”。有的,还分单头蛇、双头蛇。旧时民俗,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十五日,霍县境内面人种类最多。有猪头、羊头、麦秸集、针线箩筐、顶针、剪子、针线、坐饽饽(是塑造女子坐于莲台上的造型)、狮、虎、狐狸等等造型。

农历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传说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人就心灵手巧。

婴儿闹满月,一般由姥姥家制做直径达尺余的“囫囵”,即一个圆形面圈上再置放精细的十二属相的面人。有的在大“囫囵”里还会有较小的“囫囵”,中间放龙凤或虎头造型的面人,名曰“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谁来看孩子,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

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旧社会,由于穷困,给女儿送去几个“羊羔儿”馒头,就算尽心了。如今,生活富裕了,一次送给女儿的“羊羔儿馒头”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馒头造型多样,而且都有寓意。比如“牛羊”,象征六畜兴旺,“麦秸集”象征五谷丰登,石榴比喻多子多福。

霍州面人造型朴实,不多修饰着色,往往仅用品红点彩。

忻州面塑

忻州面塑,是流传于这个地域内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品它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成为当地的工艺品之一。

忻州一带地域内,春节期内要敬神蒸供。春节前,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石榴、莲花、桃子、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通称之为“花馍”。

忻州花馍,中间往往插以红枣,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很受欢迎。当地还有一种大型供品名为“枣山”。这种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在上面再加上面人的“小元宝”三至五个,同时,还塑上一个供咬铜钱的“钱龙”。“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成为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品。

清明节,捏制一种当地人叫做“寒食供贤”的面人头。这种面人头,内里包油、盐、小米和芝麻的素馅,捏成男女小孩人头,用红莲豆作嘴,黑莲豆作眼睛,外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蒸熟后加以点染,甚是天真可爱。有的还捏制一种“寒燕儿”,捏好蒸熟的寒燕儿,插在酸枣枝上,很像是停在树枝上的群燕。这些供奉的民间面人,相传与“寒食节”有关,“寒食禁火,冷食一日”,燕子是象征春天的到来。

农历七月十五,忻州民间有着蒸“面人”的习俗。相传,这种习俗开始于元代末年,据说人们用互赠“面人”传递信号,民间有着“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然而,七月十五的面人样式繁多,有牛、羊、猪、兔、猫、鸡、鸭、娃和花卉、瓜果。还有寓含幸福、吉祥、爱情的鸳鸯、孔雀、狮、虎、鹿等动物造型。十五过后,几乎家家墙上都挂着一串串面人。

忻州一带,在婚娶之日,男女两家都蒸很多大“喜馍”。这些大“喜馍”,要摆在桌子上供人们欣赏、品尝。与此同时,还要蒸大“花糕”,有的地方习惯用十来斤面粉捏一个“花糕”。这种花糕,以面作圆底盘,卷条边缘为纹,铺一层红枣,上面再加上一层比第一层略小的带花边的面盘,上面捏上“鱼钻莲”的浮塑,蒸熟后加色点染,供人们欣赏和食用,也可作为礼品馈赠。

忻州一带的寿诞之期,也常蒸制“喜馍”。“喜馍”多以桃形为主体,上面加上各种寓意吉祥长寿的小装饰物,点染色彩,做为“寿馍”赠送亲友之用。

办丧事时,当地人还要捏制一种在灵堂前面供奉的“小食儿”面人。这种面人捏成各种花果、小动物形象,甚为精巧别致,有的蒸熟后点染,有的晾干后点染。

在忻州地区的繁峙县一带,有一种以胖娃娃为题材的人物面人。同时,还有一种玲珑小巧,不加点染颜色、白胖素雅的小面人。这种小面人,有着爬、卧、抱花、啃瓜的各种姿态。有时,还将置其于染成大红大绿的“大面花”之中。相传,这类面人是当地群众为上五台山佛教寺院拜佛求子而专门制作的供品。

忻州民间,还有着塑造生、旦、净、末、丑等戏剧人物的人物面人,甚至拿到庙会的市场上出售。这种面人,制作也颇为精巧。

总之,忻州面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成为民间具有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绛州面塑

绛州,即今新绛县,是晋南平原上的一个县份。这一带历史上盛产小麦,一直是山西省小麦、棉花产地。所以,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等的小麦磨成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人欢度节日。由于这里的面人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

绛州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塑造造型别致,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

绛州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花馍,而且普遍都会捏制多种普通的造型,由于是自做自用,尽管水平不一,并不影响食用,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妇女熟能生巧,花馍的捏制水平便能不断提高。

由于这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民间活动,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传。

每当城乡嫁丧婚娶,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而且,这些花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从而得到品评,这种不推选冠军的自发的群众性品评,无疑成了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成为促进面人水平不断提高的民间评议。

所以,绛州捏花馍的名手辈出,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而名声在外。

总之,面人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一种食品文化也好,都有其独特的体系程式。其中的造型意识和方法,原始宗教意识和衍变,人文思想及发展,都有着亟待开发的深刻内涵。

霍州面塑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蛇盘兔,捏泥人,羊羔馍,枣花馍,花馍馍,大寿桃

霍州面塑特点:

1.原材料价廉易得。

2.创作要求一次完成。

3.色彩鲜艳、造型生动。

4.大小尺寸、精细程度自定。

5.易于保存。

6.可塑性强、形式多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