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篆的代表作品有,有哪些不错的字帖值得推荐?
首先恭喜你,有兴趣选中了学习篆书这一经典书法。因为几乎历朝历代的大书法家,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后来者,学书法必须从源头篆书学起,“无篆隶不成书法”,才能练出笔力,为以后学正书,行书,草书打下坚实的基础,起点高,只要坚持临帖练字,以后的字要比没有经过篆书训练这一环节的人,写出的字气象,底蕴高许多。
篆书的发展脉络很清晰,就一个大篆,一个小篆,还有清篆,唐朝时期的李阳冰也属于小篆范围。
二 如果想学篆书,首先不建议学大篆,因为年代久远,剥蚀严重,碑口字迹难以辨认,笔画不清。其次不宜学清篆,清篆不够单纯,已经是二手三手的演变了,过多的融入了个人的风格,这样字体纯度不高,打个比方,不是纯粮酿造成了勾兑酒,有句古语,“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就说的是这个道理。而且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说起清代邓石如,吴昌硕,现代的王福庵,他们的字确实好,而且都各具特色,一说就是创新。开拓了篆书风格,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另一面就是,他们有些书写习惯,已经背离,扬弃了古篆书的精致笔法,变成了邓氏篆书,吴氏篆书,赵氏篆书。如站在欣赏者角度,你大可以多看看,但是从学习角度,你就必须学正宗的,原汁原味的碑帖,而不是二手甚至三手的资料。再一个他们用笔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能把握住分寸,我们初学不行,时间长了容易养成习气。想改也改不了的,
三 建议最好学小篆原碑,有人初学篆字选近代清篆的原因,是觉得现在人写得,亲切,里面用毛笔写,可以学到笔法走势纹路,这点不用担心,现在的许多字帖里,都有名家老师的笔法,结构辅导的图文说明。你在选书帖时,留意选有图文介绍笔法结构的帖就可以了。不用顾虑自己看不出,搞不懂笔法走势。
篆书里不错的字帖有东汉《袁安碑》,唐代李阳冰的《三坟记》,而最好的帖,字口清晰,保存较好的就是《秦峄山碑》。由于篇幅关系,这里把此碑作重点介绍。此碑特点是字迹笔画特别细,但却均匀挺直,这就从一开始就能训练你养成中锋行笔的好习惯,此碑整体风格端庄舒展,修长严谨,体清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特别是字的竖画一般比较长,看起来就有点挺拔俊秀,帅气又大方典雅,有贵族气息。
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指峄山。原石已不在,相传魏武帝曹操登山时令人推倒。现在的摹本比较有名的是“长安本”。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郑文宝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拓本重刻于长安,碑阴有郑文宝题记。现存西安碑林。
四 字帖,现在书店常见的较好的版本有中华书局版,中国书店版。另外还有许多名家老师有专门分析笔法,笔法结构的有图有文教材的书,网上孔夫子旧书网各种版本都有,而且里面也有各类书店经营的全新书。
五 学习篆书的方法和注意要点,首先最好用羊毫,这是传承下来写篆书的传统。
其次用墨要浓,才能写出厚重感,起笔墨多行笔快点,墨少,速度可以放缓。不要用枯笔写,
再一个注意笔法上,篆书是逆锋入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要把线条写得流畅优美。起,行,收三个环节的用笔,做到笔头,笔中,笔尾圆润饱满,不出现虚尖之笔,结构上注意对称。篆书特别讲究对称,很多的字都是左右对称。具体见下图
碑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什么结构叫做篆书?
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结字讲究对称富有装饰性。所谓书法始于篆,学者当先学篆。篆书笔画整肃,布白匀称,纵横有序。
篆书种类很多,可以分为甲骨文、大篆和小篆三种。
一、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但在光绪25年(1899)才被发现。因此,甲骨文入书法,是近几十年的事。最早的甲骨文书家系罗振玉等人因甲骨文大部分为契文,所以要以笔法追求刀法。
甲骨文的笔法特点:瘦劲挺拔,直线、弧线较多。起笔时方时圆,二者兼而有之。露锋起笔的甚少。收笔“悬针”较多,间或也有垂露收笔的。
二、大篆:所谓大篆,它是籀文、古文、金文和石鼓文的统称。大篆以西周青铜器铭文为代表;东周的金文又分秦文派、楚文派、齐文派三种流派。金文用笔与甲骨文契刻味道截然不同,金文风格朴茂浑厚,象形生动情趣,结体绚丽多姿。
三、小篆: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字”,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化的文字。小篆的传世作品,以《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后人摹写的《峰山碑.》为代表。
学习篆书应从小篆入手。小篆笔法圆融匀整,清健秀逸,结体典雅平和,而且有规可循,容易上手。
小篆分为两个派别,一类是以秦李斯、唐朝李阳冰为代表的“二李”。他们写的小篆,其笔画粗细相仿,结体平整,故称“玉箸篆”、“铁线篆”。
另一类是以邓石如为代表的清人篆书,其线条偏粗,结字笔画有粗有细,粗细不一,且以“隶法作篆”,变化多端,时而顿挫、时而迟速,时而轻重、时而方圆,得心应手,随意而书。
另外,汉篆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流派。汉篆是对秦篆相对而言,它在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其代表作品为东汉的《祀三公山碑》、《嵩山开母·少室石阙》、《袁敬碑》,以及汉碑篆额。入印的篆书多为方折,又称缪篆,也就是摹印篆。后来三国吴地的《天发神谶碑》则是汉篆书法特点的夸张与发挥。
篆书的笔法及特点
篆书的用笔较为单一。但金文、秦篆及清人篆书各持不同特点。
一、金文的笔法:金文的用笔多以中锋圆笔为主,时而有方笔、尖笔并用,时而出现”阔笔”。阔笔在其它书体中是不寻常见的,金文却屡见不鲜。
二、秦篆的笔法:秦篆又称玉箸篆,箸是筷子,即玉质筷子,其笔画线条就象玉箸一样圆润清秀。其用笔多为中锋,笔力均匀,使转流畅,结构间架,大方得体。
运笔方法:回锋用笔;提笔裹锋中锋运笔;回锋收笔。在运笔时,若是大圆,可用三笔或四笔;若是小圆,则可以一、二笔完成。但两笔相接处不应留下痕迹,力求做到似乎一笔写就。
清人的篆书,改变了以往写篆书笔法的特点,注重了篆书方圆、顿挫、露锋、藏锋、粗细、长短的变化,用笔跌宕起伏,灵动活泼,极富精神。清篆用笔最大的特点就是起收笔都用力较重,粗细变化比较明显,节奏感强。其运笔方法:回锋起笔;提笔运行;收笔略顿;稍微出锋。
小篆的结构特点
小篆的结构是从大篆演变而来,但小篆比大篆更有规律性,符合现代审美意识。
一、体形方長,字取纵势。小篆的形体一般呈长方态势,而缪篆成扁形,大篆金文近方、近圆的均有。小篆没有撇、捺、钩的笔画,而是直线或弧线。故与隶书波磔的横势相反。
二、横平竖直,布白均匀。篆书无点,主要是横、竖及曲线的组成。小篆横平竖直,布白精当,体长形美,秀态可掬,富有装饰性。
三、上紧下松,讲究对称。篆书上紧下松,字体修长,亭亭玉立。小篆还讲究左右对称。由于对称,字体虽长,重心却稳重,显得更加遒丽平和。
篆书结构分类
一、单独结构:篆书单独结构的字,笔画较少,上紧下松,结体匀称。如,“土、上、下、平、文、之、止、尺”这些独体字笔画少,上紧下松,重心平稳。又如,“入、人、孓、孑、及、也”这些独体结构的字,则求其在欹侧处理中重心得到平衡。
二、上下结构:篆书的上下结构,有两个原则:一是上紧下松。如“思、晋、寒、含、荩、忑、貸”等字,下面的笔画要占字长的三分之一。二是上下两部分其中心线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不论上宽下窄,还是下宽上窄,都是如此,这样才会重心平稳。如,“馨、者、警、鷙、篪、籍”等字。
三、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要相互顾盼照应,右窄则让左宽;左窄则让右宽;左长右短,则右倚于左;右长则左短,左则附于右;左右相等,则平分秋色。如,“戮、路、绿、情、轻、改、豥”等。
四、包围结构:不论是全包围,还是半包围的外框,都不能写得过大,或过于呆板,被包围的部分大小长短要与外框相称,彼此协调,浑然一体。如,“风、匡、尾、围、国、闲、咸、扇”等。
五对称结构:它包括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的字。对称的部分要写得精当、类似,准确度要高。如,“籣、樂、林、開、臾、器、木”等。
初学书法一定要从楷体学起?
在字体的发展过程中,首先有的是大篆,在大篆的体系中、甲骨文、金文基本都可以涵盖其中,到了秦代的时候,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的思想使得六国的文字得到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在这“书同文”的进程中,最有贡献的就属创建小篆的李斯,慢慢地随着书写性的要求,隶书从民间开始慢慢的走到人们的日常中来。
到了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隶书作品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之后隶书又慢慢的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由于保留了隶书的波磔、字字独立而自成体系。
我们现在所说的诸如王羲之、张芝、张旭、怀素、黄庭坚的草书其实是今草的范畴。至于今草中又分为大草和小草,小草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当属怀素的千字文,而大草的叫法是相对于用笔而言,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 自叙帖》,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是大草的范畴,大草与小草最大的区别就是笔势的相连,比如王献之的《中秋帖》,被称为“三希堂”法帖之一,就是草书体势贯连的代表作品。
草书之后,楷书、行书在这个时期才开始慢慢的形成,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唐代,可以说,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五种字体的演变全部结束。想要学习书法,对于基本的字体演变的了解是很关键的,之所以学习书法要先从楷书写起就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字体,楷书的实用性最大,法度也最为严谨所以楷书是不错的入门途径。
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有了很好的自我把控的能力,完全可以从篆书、隶书等入手,之所以不适合草书入手是因为草书作为体现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书体,需要在高速中最大化的表现自己的精神,所以没有太好的控笔能力也就是所说的基础是很难有高水平的作品出现。
当然,在草书的范畴,章草的字字独立和波磔等特点而言,作为书法入门的字体也是十分恰当的。
汉篆字体有什么?
汉代的篆书。字体为小篆,而体格近方,笔法稍掺隶意。一般在庄重的场合和金器上使用。代表作品有《汉袁安碑》,《汉袁敞碑》 等。
该怎样开始学习?
我帮您解答
首先,想练毛笔字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也就是笔墨纸砚
1.笔,当然是毛笔,最好是兼毫,狼毫太硬,初学掌握不了有弹性,羊毫太软,也掌握不好力度!出锋和圆径最好是3:1!
2.墨,现在都用墨汁,墨汁胶太多,需要掺水!最好用将掺水之后的墨汁用墨块研一研,这样质地细腻,容易搅动
3.纸,写毛笔字纸可以用最便宜的机器毛边纸,几分钱一张,经济实惠,初学对于宣纸肯定把握不好!
4.砚,又不是什么古玩收藏家,也不是什么大家,所以随便买一个砚台即可!不必太较真
其次,要想好自己写什么
篆隶可以写,楷书可以写,行书也可以写,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入手的,但开始不要写草书
想好自己写什么之后,买本自己喜欢的字贴,照着字帖好好练就行了!主要得勤写勤思考勤总结!大量的练习之后您一定会有所进步!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祝您书艺进步
我是喜欢书法和吉他的墨宝
曹操设立七十二疑冢?
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写成为一个生性多疑的人。他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就要求薄葬,并给自己建造了72座疑冢这是真是假?如果是真,那么,他真正的陵墓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时至今日,我们又了解了多少呢?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求薄葬?
公元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道: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有不讳,随时以殓,金珥珠宝之物,一不得送。”历代帝王大多从登基日起,便下令建造陵墓,而且这些陵墓大多耗费惊人,曹操当时已经权倾朝野,为什么却力主薄葬呢?
有人说,这与曹操一生崇尚节俭是分不开的。据说公元217年的一天,曹操登上铜雀台,环顾四周。突然,一个头戴饰物、身着绫罗的青年女子出现于他的视线,曹操勃然大怒。原来,曹操曾制定了勤俭节约的家规,规定家中女眷衣服上不得织锦饰绣。得知此女乃曹植的妻子后,仍然重罚了她。当时天下闹灾荒,曹操颁布了《屯田令》,动员曹操像士兵种田,解决了粮食问题。由于资财匮乏,曹操带头不穿皮革制作的衣服,尽管他患有头风病,也不破例。在他的影响下,官员们都不戴皮帽子了。也有人说,曹氏力主薄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防盗。据说曹操曾为军队筹集经费,干过盗墓的勾当,最早见于《讨曹檄文》。鲁迅在《清明时节》一文中提到的曹操设置“摸金校尉”,专门做盗墓的勾当。200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代袁绍写了讨伐曹操的《檄文》中也指责这位老奸巨滑的曹阿瞒,除设立“摸金校尉”之类的官职外,还创立了同一类型的“发丘中郎将”官职,而这些官职都是主持盗墓的。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曹操确实干过盗墓的勾当,甚至有人评论道:
“曹操无道,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数十员,天下冢墓,无问新旧,发掘时骸骨横暴草野,人皆悲伤。其凶酷残忍如此!”也许曹操正因为亲眼目睹了坟墓被盗后,尸骨狼藉的场面,所以不愿重蹈覆辙,一再要求薄葬。
七十二座疑冢,哪座才是真的?曹操在力主薄葬的同时,还采取了设“疑冢”的措施。传说,在曹操安葬的那一天,72具棺木同时从邺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抬出。如果是真的,那这72座陵墓都在什么地方呢?而72疑冢中哪座为真?在邺城以西的地方有北朝墓群,被传为曹操的72疑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传说加以渲染,成了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72疑冢。南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也写道:“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也收入了一篇《曹操冢》,并将地点从邺城移到许昌城外,位置从地下移到水底,并说曹操墓可能在其设的72疑冢之外。随着这些杰作的流传,曹操墓之谜更加扑朔迷离。还有人认为,曹操的陵墓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近来,一些学者也在不断地寻找曹操墓地,虽然还不能确定曹操墓的准确位置,但基本上认定了大致范围,即在河北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和讲武城乡西部,或河南安阳安丰乡境内。他们的依据是:曹操生前对自己墓葬位置有明确安排,《终令》中说要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这里方位与之相符。
另外,《终令》中还说要其后人时时登铜雀台,望其西陵墓田。经实地考察,这一带处在从铜雀台一带登高西望所见的最好位置;这里地势较高,漳河不能灌溉,土质较差,至今这里不少土地仍难以耕作,符合曹操《终令》中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要求;而且《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都有曹操葬于这一带的有关记载。
从曹操入葬至今,时光已流逝了一千多年,但他的墓地至今没有被找到,一代枭雄在去世后竟然留给世人这样一个千古之谜。对72疑冢真假你是怎么看呢?期待你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