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代表作品,为什么现在有的人黑袁崇焕和岳飞?
答 | 獬执事
对英雄英雄与昏君奸臣进行反思,并不一定是件坏事。相反,这可以看做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独立思考并得出自身结论的体现,毕竟读史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获取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能力。拒绝脸谱化的史书,才会有独立思想诞生。
以岳飞与秦桧来论。在关羽崇拜未定型之前,岳飞有武圣之称,其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而秦桧则是公认的奸臣,以至于乾隆朝秦桧的后人秦涧泉也写出了“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对联。然而,传说轶事、文学演绎中的人物形象和真实历史上的人物形象毕竟是有区别的,我们要评价一个人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正史而非小说。
岳飞的确是抗金的民族英雄,但是回归到宋朝历史可以看出,文官节制武将才是两宋最基本的国策。这个国策有利有弊,利在一扫唐末藩镇割据的乱象,加强了中央集权;弊在削弱了军力。但考虑到宋朝开车皇帝本身是黄袍加身,这个国策就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而这个时候,岳飞横空出世,带出了一支岳家军,又有功高盖主之威——历史上这样的将领谋逆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最想杀岳飞的一定是赵构,秦桧自然只是食君禄忠君事了。然而这样是不是说明赵构一定杀错了人,岳飞一定不会谋逆呢?谁说得清!正如白居易的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如果岳飞最后成了侯景,后人对其的评价又会是哪般?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一想,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而后进九锡以至于称帝,后人又会如果评说?
所以,对对英雄英雄与昏君奸臣进行反思,其实是对教科书僵化的定论做出自己的推理。只要符合史实,就值得鼓励——但如果是为了黑而黑却拿不出证据,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李嘉诚最喜欢的三本书?
李嘉诚喜欢的书很多,远不止三本,这里我简单说一下。
李嘉诚推荐的十二本书分别是《道德经》、《庄子》、《资治通鉴》、《三国演义》、《困局与突破——倪维斗院士谈能源战略》、《富足》、《淡紫色》、《为自己出征》、《三等车票》、《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
这些书可以分为传统经典作品、历史读物、行业类专业书籍、科技类读物、鸡汤读物以及中英文报刊杂志六大类,李嘉诚践行每日必读书的习惯时正是阅读的这些书籍。
商业上大获全胜的李嘉诚14岁就辍学了,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学习。他说成就大事业可以没有学历,但一定不能没有学识,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般自学完了全部课程。读书是他坚持不懈的事业,这一点值得所有人朝他看齐。
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水平?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孙武是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并以此兵法确定了他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被后世尊称“兵圣”、“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但从孙武的军事才能和战绩来看,即便没有著作《孙子兵法》,他也不失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01
军事世家孙武其人
孙武祖上确切的世系是舜帝后代虞阏父,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阏父之子满,并把满封在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赐妫姓,满称为胡公,是陈国第一代国君。
经过十代十二位国君的世袭传承,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之子完投奔齐国。
陈与田在古音里面都读dien,与殿发音类似。陈完到了齐国,就改姓田,也叫田完。
田完及其后裔,在齐国混得风生水起,“田氏代齐”就是他的后代子孙干的事。齐国被田氏灭掉之后,很多田姓又改回了陈姓,因而有”陈田一家“之说。
田完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田氏的始祖,其后裔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齐孙子孙膑、新朝皇帝王莽、三国吴大帝孙权等等。其中,吴孙子孙武更是其最杰出的代表。
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已经是齐国的上大夫,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田桓子之子田书因为讨伐莒国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就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
从孙武家族背景来看,其家族世代名将辈出,孙武成为著名军事家并非偶然,而且家族渊源深厚。
02
孙武军事才能的历史评价,绝非只会纸上谈兵。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评论道:
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在这里,司马迁说的很明白,世俗都知道孙子有兵法十三篇,跟吴起兵法一样,对它们评论的太多太多了,就不必多说,还是论述一下他们具体的实战战绩吧。
另一部军事著作《尉缭子》说得就更加明白、清楚:
《尉缭子》: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在尉缭子看来,有十万兵的话,齐桓公就会天下无敌;军事家吴起也得需要七万兵;而孙武孙子,只要三万兵就足够了,天下无人能敌。
从他们对孙武的历史评价,就可以看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并非局限在会写书,仅仅留下了《孙子兵法》这部伟大的军事著作。他作为著名的军事家,更在于他的实战能力,绝非纸上谈兵。
03
孙武的军事成就
在同时期,历史上还有个牛人叫伍子胥,他也可以说是孙武的伯乐,是他把孙武举荐给了吴王阖闾,成就了孙武辉煌的人生。
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了内乱,孙武毅然来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研究兵法,著成了兵法十三篇。
前512年,经过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举荐,吴王阖闾最终召见孙武。一心图王称霸的吴王听了孙武惊世骇俗的军事、政治见解后,深感震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于是,用180名宫女让孙武操演兵法,以此检验孙武的军事才能。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以吴王的两位宠姬为左右队长。由于宫女们不听号令,嘻嘻哈哈。孙武大怒,立斩二位美姬。吴王再三求情,孙武不许。由于号令严明,很快就将宫女们训练的井然有序,即便是赴汤蹈火也毫不畏惧。
吴王阖闾知道了孙武是个狠角色,就以客卿身份任命他为将军,负责训练吴国军队。
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三万吴军,千里远袭,深入大国楚地,五战五捷,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的战功。
由此看来,孙武以《孙子兵法》打动了吴王阖闾,但还是通过杰出的军事才能取得了吴王的信任,更是以卓著的军事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
即便是没有《孙子兵法》,孙武凭借其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战绩,依然不失为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历史地位依然不会被撼动。
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仔细回顾那场让人叹息的战役,或许我们会消除一些误解。潼关之败的锅,甩给唐玄宗一个人,是不合理的。
传统说法安禄山在起兵之初,事发突然,承平日久的大唐一片混乱,一触即溃,丢掉了大片河山。唐军退守潼关后,安禄山直取长安的势头暂时平稳了下来,大唐看起来是得到了喘息之机。
与此同时,河北战场,安禄山的老巢受到了郭子仪、李光弼的威胁,李光弼切断了范阳和洛阳之间的联系,安禄山叛军人心惶惶。
就在大唐已经掌握主动权时,唐玄宗作死,听信杨国忠关于安禄山兵少的谣言,逼迫逼哥舒翰出战,结果,出征的唐军全军覆没,大唐也丢失长安,遗恨无穷。
传统说法难以解答的三个疑点1、为什么唐玄宗不听郭、李、哥三位百战名将的建议,听信杨国忠一面之辞?玄宗皇帝晚年怠惰了,难道智商也出了问题吗?
2、唐玄宗得知陕州只有安禄山残兵数千。为什么要让潼关二十万大军全体出动?
3、潼关军20万,而且拥有陇右、河西老兵,哥舒翰又是名将,出去打怎么马上全军覆没?
潼关虽安,大唐命脉却岌岌可危当安禄山顿兵潼关,而河北方面老巢不稳时,安禄山确实很困难,他大骂劝他造反的谋士,是有原因的。他此时有难处!
可是,此时的大唐的局势也有很大的隐患。
众所周知,长安的粮食、财赋多来自于江淮。自从陈留、洛阳沦陷后,通过大渡河、汴水运输的传统路线已经无法使用。此时,江淮财赋只能通过汉水运到凤翔,再补给关中。
因此,南线,安禄山兵峰指向两处。一处攻雍丘、睢阳,准备下江淮,直接断了你大唐的命根子;一处攻略南阳,下襄阳,横断汉水,切断大唐最后的命脉。
这两处大唐一处有失,即使潼关稳如泰山,也毫无意义!
命脉危机安禄山攻略南线,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猛人。
一个是张巡,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哥们死守孤城雍丘、睢阳,把叛军屏障在江淮之外;一个是鲁炅,这哥们在率五万子弟兵和叛军死缠烂打,守护南阳。
可是,大唐的安全不能总靠奇迹吃饭!
五月(潼关之战前一月),南阳方面出了问题。叛军大败鲁炅,并开始围攻南阳。
大唐意识到危机,派遣了虢王巨统一指挥襄阳、岭南、河南等地,带兵出武关救援。叛军见唐军援军势头猛,撤围而去。
可是,唐军援军却没有在南阳停留,而是进入彭城,试图先解张巡方面的困难。
显然,此时的大唐,已经没有能力同时解除两个方面的危机了。但是,另一方面,两个地方,大唐哪个都丢不起!
病人领着一支杂军此时的潼关,哥舒翰率领的是一只经过“多次临时拼凑”组合起来的杂军。其中,有陇右、河西来的边兵(这些人有战斗力),陇右、河西地区的番兵,关中地区临时招募的兵马,以及封常清留下的部队。
可以说,这样的部队成分复杂、战斗力参差不齐,要整合到一起是很困难的。
遗憾的是,哥舒翰此时是个老病人了,不要说整合军队,就是日常的管理都无法进行。他委托行军司马田良丘代管,但老田也不敢自专(不是不敢,谁服你?),就让王思礼负责管理骑兵、李承光负责管理步兵。
但王思礼和李承光相互不服,彼此争执不下。他们的部下也都跟着互相不合,彼此不信。
军队号令不一,何以作战?
已成定时炸弹的哥舒翰军安禄山造反后,朝廷对将军们都多少有猜忌。
可是,哥舒翰的处理不当,却加深了朝廷的不安全感。
他借机除掉了自己的私仇:安思顺。
这个报私仇的举动,惊醒了唐玄宗和杨国忠:哥舒翰,也是胡人和突厥人的后人!
随后是和杨国忠动手。
王思礼建议哥舒翰借机除掉杨国忠。被哥舒翰拒绝。杨国忠听说后,十分害怕,招募了几千人保护自己,又让心腹杜乾运统领一万军队屯兵灞上。
哥舒翰很干脆,上奏朝廷,申请把灞上的军队归自己指挥,又借机杀掉了杜乾运!
安禄山打出清君侧的大旗,要杀杨国忠是有道理的。天下要杀杨国忠者很多,甚至是普遍的军心。要不然,后来到了马嵬坡,大唐士兵依然人声鼎沸要杀了杨国忠。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驻守潼关几个月的哥舒翰军,此时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潼关出击,不是中了什么反间计史载,唐玄宗、杨国忠相信陕州只有几千老弱兵,因此要哥舒翰出兵。
可是,消灭几千老弱兵,需要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吗?而且,黄河上还满是运粮船。显然,大军这次出击的目的,是进行战略反攻。
外部目的 ,是主动出击,顺利地话收复长安,退而求其次,吸引南线叛军回援,稳定局面!内部目的,是要潼关军尽快出击,不要留在关中勾心斗角了!
被忽略的关键点:这支军队已经得到了陇右、河西军的加入,战力已经强大。此前,唐玄宗曾经想率领这支军队亲征,被高力士制止!
显然,唐玄宗是早就等着边兵加入后发起反攻!不是中了什么反间计!
二十万大军出击,历史上全军覆没的案例不多!没有人会想到全军覆没!
大哭而出的记载有些蹊跷唐朝廷开始要求潼关出击,史载哥舒翰大哭出征,令人同情不已!
很蹊跷!
首先,你带二十万大军出征,即使不能战而胜之,连像高仙芝、封常清带的新兵蛋子一样败回潼关都做不到吗?在保住大局的情况下,打个沒把握的仗,对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不足为奇,何必大哭?
其次,即使你觉得凶多吉少,你作为主帅,大哭而出是什么意思?军心不就散了吗?
此时的哥舒翰,已不是哥舒夜带刀时的哥舒了。因此,我以为这段记载有些可疑,而如果史书所言属实,哥舒翰此时已不适合为主帅了。
蹊跷的全军覆没自潼关出击后,哥舒翰军的败退,记载得也十分蹊跷。
进攻时,王思礼率领五万前军居前,庞忠率十万人紧随其后。哥舒翰自己率三万人在黄河以北指挥及策应。
唐军连续击败叛军,不断笑话叛军不会打仗,“不知不觉”被吸引到了隘地。叛军从高处滚石头砸人,唐军损失惨重。随后,唐军以毡车在前面开路,试图继续前进。叛军把几十辆放火的车推下,火烧毡车,烟雾弥漫。唐军看不清叛军所在,就在烟雾中胡乱射击,直到夜晚箭矢射尽,才发现中计!
此时,叛军的精锐骑兵又绕道唐军阵后,唐军前后受敌,全军大乱!在黄河北岸的哥舒翰军也迅速溃散!
哥舒翰率几千人回到潼关!后被人出卖被俘!
三个疑点:1、主帅哥舒翰、前军王思礼都和吐蕃打了几十年仗了,都不缺乏山地战经验!怎么就钻进这么大的伏击圈了?
王忠嗣、哥舒翰,都有搜索伏兵杀之的记录。如果只是几千人规模的伏击战,有可能“一时大意”,不小心钻进伏击圈。
可是,能装进几十万大军的伏击阵地,让唐军傻不拉几地钻进去。古今中外战史上,有过这样的伏击战吗?
而且,唐军居然能傻不拉几地射箭一直射到天黑,这也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难道唐军前线将领来通过敌军还击力度判断敌军规模的基本素养都没有吗?
2、为什么对骑兵袭击没有预防?
安禄山军骑兵来袭击后军,走的可不是什么“间道”!而只是绕山从另外一条大路杀出来的!
安禄山军骑兵强大是谁都知道的。既然哥舒翰早就认定安禄山是以“羸兵诱我”,那怎么会对骑兵袭击不做基本的预防呢?既不控制附近可能的袭击道路,也不做预防,被这种简单、明显的套路打得一片大乱!
3、哥舒翰亲自率领的三万军怎么就溃散了!
唐军的前后军,临近黄河,遭到夹击,一团大乱,可以理解!当年在彭城,项羽就这样让濉水为之不流。
可是,哥舒翰亲自率领的三万军,怎么也溃散了呢?
他们在黄河以北,除了助威,也应该是一支预备队。即使不救应,也绝不应该溃散!
可是,他们却在没有受到直接攻击的情况下,直接散了!
全军覆没,哥舒翰负主要责任哥舒翰军战斗力不足,不是理由!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召朔方、陇右、河西各镇,除留足防御要点外,大部由节度使亲自率领,二十日内报到!
其中,朔方军在郭子仪的率领下在河北战场打得风生水起。
而陇右、河西军此时正在哥舒翰军中。这支军队战斗力并不弱!
哥舒翰所率的军队成分复杂,都不应该是此战打败的关键!
他接手这支军队已经长达半年时间!假如只是简单的磨合问题,这半年时间,足以磨炼成军了!
可是,此战中,哥舒翰的军队似乎基本的指挥、组织都没有,完全就是“乌合之众”!
这样的奇葩表现,战场指挥官难辞其咎!
唐玄宗的失误,并不单纯在下令哥舒翰出击,毕竟:二十万大军几天时间就全军覆没,出乎任何人的预料!
他的失误,在于想当然!想当然地以为安禄山不会造反;想当然地杀掉高仙芝、封常清,结果军心散乱;又想当然地以为自己都说自己病重的哥舒翰足以整合好杂军!
人在自满时,最容易想当然!不可不慎!
历史上有没有真正的文武全才?
若要说中国历史上的文武全才,当属伟人毛主席。
毛主席,文能提笔安天下,一部《论持久战》,连敌人都赞不绝口,白崇禧推崇它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蒋介石都心悦诚服,将其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武能上马定乾坤,指挥着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硬是击败了坦克加飞机的国民党反动派。
先说毛主席的武。
1937抗日战争爆发时,多数人都认为游击战是打不赢日军的,游击战是怯弱的手段,只有正面战场才能打赢日军的时候,只有毛主席一人坚持认为“中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要建立敌后根据地、坚持游击战”。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是对的,以时间换空间,用游击战在消耗日军力量的同时,壮大自己,此消彼长,最终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日军。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的战争理论、策略和军事指挥能力,那都是无人匹敌的。
解放战争,毛主席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国民党的“名将”。
这些国民党“名将”多数都是上过军校的,比如陈诚、顾祝同、薛岳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胡宗南、杜聿明、黄维毕业于黄埔军校,甚至还有很多将领都曾出国留学,比如何应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论军事理论,他们每个人都能夸夸其谈,甚至是写出几本军事理论专著;论军事指挥能力,他们也都是经历过战火的检验,打败各路军阀,乃至是日寇。
可是,这些人却偏偏就是打不过从来没有上过军校、留过学的毛主席,被毛主席打得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为什么?
就是因为毛主席会打战,能战争。
毛主席虽然没上过军校,更没有留过学,但这并不妨碍他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军事理论,比如主席在延安时他就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推崇不已。但是,与那些国民党“名将”全盘接受西方军事理论不同的是,毛主席在熟读各国军事理论书籍的同时,他还喜欢读《二十四史》、《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的史书和兵书。在同时学习中西方的军事理论之时,毛主席就巧妙地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军事理论进行融会贯通,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战争当中。
毛主席指挥过很多次精彩的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等等,在这些战役中我们都能看到《孙子兵法》的身影,不与敌人硬碰硬,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研究敌人弱点,耐心等待最佳的反击时机,当敌人暴露弱点时,便立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无论是反围剿,还是四渡赤水,或是转战陕北,毛主席都是如此,主席打战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战术是变幻莫测,诡计多端,正因主席打战从来没有章法,不执着于书本,而是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排兵布阵。
正如德国战略学家克劳塞维茨所认为:“军事不能局限于罗列经验现象,而忽视战争整体的内在联系;或者只凭个别经验便推导出一个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脱离作战实际。军事家们应有哲学头脑,不能把没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拼凑成整体,更不能拘泥于细节,小题大作”
毛主席就好似天生就会打仗一般,他指挥作战从来都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只会从长远出发,从全局考虑,懂得用时间去积累相对的优势,然后再一击定乾坤。
这就是毛主席,一个天生会打仗的帅才。
再说毛主席的文。
毛主席的文学造诣十分高,是为近代一流大家。对于古代典籍,主席是信手拈来,比如在给自己与贺子珍的女儿取名的时候,他就想到以《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一诗,为女儿取名为“毛姣姣”,之后再给她取学名的时候,他又以《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敏”为她取名“李敏”。
同时,我们都知道毛主席还十分喜欢写诗和文章,他在写诗和文章的时候就很喜欢旁征博引,比如主席的名篇之一《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即引用了湘夫人闻丈夫帝舜死于苍梧,悲痛万分,眼泪落在青竹之上,在青竹留下点点斑痕,而成斑竹的典故。
除此,毛主席在与他人日常的交谈中,也是常常引经据典。比如1950年3月10日,毛泽东在勤政殿接见过新中国第一代大使黄镇时,问他:“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黄镇答道:“我的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镇静’。”毛泽东说:“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楚辞》中说,白玉兮为镇。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可毁其节。派你出去,是要完璧归赵喽。你也做个蔺相如吧。”。
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毛主席的文学造诣绝对是大家。
军事上,毛主席从长征开始,就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多次力挽狂澜,以超前的战略规划,指引着革命走向和新中国发展方向;文学上,毛主席是毛泽东思想的缔造者,指引着新中国前进方向,一改旧中国麻木颓废的面貌,让全国人民空前团结,精神饱满地建设新中国。
这就是毛主席,一个文武全才的伟人。
关于不懈追求的名人名言?
1、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古希腊】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中国】
3、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美】
4、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英】
5、“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中】
6、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宋帆【中国】
7、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中】
8、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彦语
9、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10、坚韧是意志的最好助手。——欧洲
1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12、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克劳塞维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