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是指代表作吗,面试结束时面试官说要把作品给老板和同事看下代表什么?
说明你是有戏的,所以才会特别交代了一下后续的工作给你听。当然首先肯定是过了面试官的这一关的,所以他才会对你预告下文。
在面试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信号可以表明面试官对你是有兴趣的,就比如面试完毕之后向你说明下一步的计划,其实就是在告诉你双方还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可能,其实话虽然没有说的那么明显,但是其实上是在向你示好,让你考虑他们公司。
不过也不排除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其实面试官对你是不满意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拒绝你,所以才会将是否继续约谈你的权利交给了他的领导,所以才会说要将你的作品给到领导看过之后才会决定下来。
因此,到底这个作品接下去的命运会如何呢?其实还是要根据面试过程当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比如,面试官是提前让你准备好作品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这个岗位必须的一个环节,没有特别看重你的作品的意思。但是如果是中途提出要求说要看一下你的作品的话,那肯定就是对你很感兴趣,想要知道你的真实能力了。
而且从面试官的表情、谈话内容都可以具体推断,总体来说你继续复试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简谱里经常用的符号有哪些?
简谱是采用首调唱名法记谱的一种记谱方式。
在简谱中,按照用途不同,经常用的符号有以下几种:
一、音高与时长的音符;
1、音的高低:
(1)基本音,唱名
阿拉伯数字1234567代表了七个不同的音高,叫作基本音。
分别被唱成:do、re、mi、fa、sol、la、si,称之为唱名。
(2)高、低音,中音
为了表示比基本音更高、低的音,则采用在基本音上、下面加点的记法。
在基本音上、下面加点的音分别叫作高、低音,基本音又叫作中音。
(3)音阶,全音,半音
把各音按高低次序象台阶一样排列起来,叫音阶。
在音阶中,除3-4,7-1之间为半音外,其余为全音。
2、音的长短:
用短横线表示音的长短。
写法/名称/拍数
x――― 全音符,四拍
x-二分音符,二拍
x 四分音符,一拍
八分音符,半拍
十六分音符,1/4拍
音符右边的横线叫“增时线”。
每一条横线代表延长一个四分音符,增时线越多,表示这个音越长。
音符下边的横线叫作“减时线”,减时线越多,表示这个音越短。音符的名称是根据它与全音符的长度比例来决定的。
如四分音符是全音符的1/4,十六分音符是全音符的1/16等。
二、变化音符号;
“# ”升号,表示升高半音。
“b”降号,表示降低半音。
"x"重升号,升高两个半音;
“bb"重降号,表示降低两个半音;
还原号,还原到原来的音高。
三、表达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与调式种类的调号;
在每一首曲谱的左上方,有1=C,1=B等符号这就是调号。1=C就是曲谱里“1”的音高,要唱得同键盘上“C”键发出的音一样高,
1=B也就是“1”要唱得同键盘上的“B”键一样高。
四、表达拍子的拍号;
拍号,指的是音乐作品中用来表示拍子的记号。
用分数的形式标记。 分子表示每小节有几拍;分母表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
在简谱中,用两个数字之间加一斜线的方式表达;自右向左读作XX拍。
分别读作4-2拍、8-6拍。
比如:二拍子,2/4, 每小节有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三拍子,3/4,每小节有三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四拍子,4/4,每小节有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六拍子,6/8,每小节有六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切分音:切分音是一种改变强弱规律的特定节奏
五、表达速度的符号
标记在谱首, 意思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108拍。
也可用文字表达:
1.慢速:每分钟40-72拍。
2.中速:每分钟76-96拍。
3.进行曲速度:每分钟约96-110拍。
4.快速:每分钟100-208拍。
六、表达力度与强弱的符号
PPP最弱
PP很弱
P弱
mp中弱
mf中强
f强
ff很强
fff最强;
特别强调的力度记号:
>^. sf fz sfz 指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强 ,
sfp特强后弱,
fp强后弱,
pf 弱后强 ,
< cresc.渐强 ,
> dim 渐弱;
七、表情记号
如歌的;流畅地;悲哀地;怨诉地;优雅的;哀悼的;富有表情的;柔弱的;激烈的;新鲜地;清新地;年轻地 热烈的等。
八、其它常用记号
1、附点:
音符右边的小圆点,作用是延长左边音符长度的一半。
带有附点的音符叫作“符点音符”。
用附点表示音的长短,是使音的时值形式更为丰富的另一种方法。
例如:四分附点音符唱一拍半;
八分符点音符唱四分之三拍;
十六分符点音符唱八分之三拍。
2、连音记号
用连线把两个或以上相同的音用弧线连起来,表示这些音的时值相加,唱成一个音,或者表示一字多音。
3、休止符
表示音的停顿的符号,用“O”表示。
即可用来呼吸,又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有效手段。
也用符点来延长休止时间,记谱法与唱法同附点音符相同。
4、保持音记号
用“一”表示,该音要唱得饱满有力并充分保持其时值。5、重音记号
用“〉”表示,这个音要唱得坚强有力。
6、延长记号
表示将该音按艺术的需要自由延长。
7、呼吸记号
表示在标记处呼吸的记号。
8、省略记号
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简化。常用的有:
移动八度记号
用8--∣记在五线谱的上、下面,分别表示虚线范围以内的音移高、低八度。
重复八度记号
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下面,表示该音要高、低八度重复。
假如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八度时,则用Con8--∣记在音符的上、下面,表示虚线以内的音要高、低八度重复。
长休止记号
在小节线内记以长休止符,并写出所要休止的小节数。
震音记号
用斜线标记。斜线的数目和音符下边短线的数目相同。
表示一、两个音或一、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
9.各种反复记号
用于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处。
‖::‖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之间的旋律唱两遍。
反复跳跃记号
表示第一遍唱到 ,然后从头反复,唱到第二遍时跳过 直接唱 结束。
“D、C、”式反复记号
写在复纵线下,表示从头反复至 或 结束。
“D、S、”反复记号
写在复纵线下,表示从前面的“ S”处开始反复,唱(奏)至D、S处结束。
10、各类装饰音记号
倚音
以小的八分或十六分音符的形成标记在主要音符左上方或右上方,记在左上方的叫前倚音,记在右上方的叫后倚音。
波音
由主音与上、下方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分为上波音和下波音。
此外,还有上、下滑音、震音、颤音、回旋音等。
有人说现在的道德经是儒家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道德经的确是道家的杰作,这点不能否认。
中国的乡土文学在创作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中国的乡土文学由鲁迅创始,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和深化过程,至今已历经百年,它的概念内涵和创作特点也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本答案将从乡土文学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创作特点,并结合相关作品进行阐述。大致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鲁迅开启的乡土文学
第二:1942年到80年代初以前,乡土文学“农村题材小说”为主,
第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寻根”、“先锋”派小说的乡土创作为中心,
第四: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以“农民工题材小说”或“农民进城题材小说”为主。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鲁迅开启的乡土文学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描写乡村中国的文学被称为“乡土文学”。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著名学者严家炎认为,“乡土文学”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鲁迅先生在最初定义“乡土文学”时写道:
“骞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鲁迅的这一最初定义有三重含义:
其一,乡土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还乡,作为想象中国、想象家园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揭露乡村的破败、国民性的劣势,还是回归乡村质朴的清新欢乐,都属于异域想象的范畴。
其二,乡土文学是在时空的阻隔中产生的,乡愁的味道和文化的哀思也就不言而喻,具有流寓色彩。
其三,乡土文学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某一地方的民风民俗。
鲁迅先生对乡土文学的定义赋予了“乡土文学”最初的风貌及概念本身的包容性。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是从中国的“问题”入手,展现丰富的时代风貌与地方风情。
20世20年代中期形成一个流派,即乡土文学派。这一时期主要的乡土文学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鲁迅的《药》、《祝福》、《社戏》、《阿Q正传》、《风波》、《故乡》等,许杰的《惨雾》、鲁彦的《菊英的出嫁》、许钦文的《鼻涕阿二》等。
这些“侨寓”北京的作家,怀着深深的乡情和乡愁,描绘家乡的风土景观、民俗民情、人生命运等,但是在艺术方面除了鲁迅外,并没有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仅是形成一个统一的流派。
鲁迅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风土人情,强烈的时代感,更重要的是,他站在哲学文化意识的高度去鸟瞰中国的芸芸众生,通过冷峻的描写剖开一颗颗麻木愚昧的心灵,聚焦为民族的灵魂,深邃的形而上哲理成为鲁迅小说稳固的支撑点。如《阿Q正传》采用似实而虚的“曲笔”对整个民族乃至人类文化心态的抽象厘定,早已超越其质朴平实的形式外壳。
其他作家虽然对同俗人情的生动描写足以使他们跻身于乡土作家之列,却少有在风俗与时代的交融中升出的哲学意蕴。
20世纪30年代是乡土文学的发期展,此时统一的流派解体,各地区出现不同的支流,主要有三支流派。
其中一支为牧歌型作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有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桥》,还有沈从文的《边城》和《长河》。沈从文以开阔的笔触描绘出带浓郁地域色彩的“湘西社会”,对风俗人情的描写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另一支是挽歌型作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有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无论写时代风云还是风俗人情均取得较高的成就,其哲学意味也是鲁迅之外的作家少有的。艾芜的《南行记》,沙汀的《丁跛公》等,这些作品注重描写地域风情,更着意于写乡村社会现实的破败和凄凉。
还有一支是壮歌型作家,主要是指“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群,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等。这些作品描写了东北地区人民对统治者和入侵者的悲壮反抗,显示着友浑粗矿的“力之美”。
这个时期乡土派作家队伍发展壮大,东北作家群的出现,预示着以地域为特色的创作流派诞生。
我们来看两部代表性的作品鲁迅的《故乡》和沈从文的《边城》。鲁迅是绍兴人,也算是乡下人,他留学日本回来成为作家,而沈从文则是从乡下到北京开始写作。不同的成长经历,使他们对乡土的观察完全不一样。鲁迅的故乡用非常冷峻 、理性的态度来思考,从社会结构上、历史发展和近代文明的角度来看待故乡。而沈从文对故乡则是一派赞美和歌颂,他站在乡村的立场来看待城市,从人性、自然的观点来看待乡村,以审美的静态眼光来打量故土。
尽管在创作上呈现的出发点不同,但作品都体现出对乡村记忆的眷念之情,内心充满着对故乡的同情、留恋和不舍。鲁迅的作品普遍采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并结合现实主义,在写法上由实到虚,由写实到象征。而沈从文创作的《边城》则有不少浪漫主义的写法,他笔下的人物从天地之间得其灵气、生存的勇气和智慧,有一种泥土气息,比如写岸边的妓女与河上的水手,将一种自然和命运相结合到一起。
总之,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不论在“左”翼作家笔下觉醒的革命乡土社会,或是京派作家笔下幽静的田园乡土,这些小说都有着描写乡村生活风貌、展示乡村人观念、体现乡土感情的特征。
1942年到80年代初以前,乡土文学以“农村题材小说”为主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在作品中纠葛的已不再是一种文化的焦虑,乡愁已然消失,更多体现的是乡村的时代风采。从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后来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作品的发表,将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叙事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紧密联系起来,乡村中国的文学叙事被终结,代之兴起的是“农村题材”文学的兴起。
20世纪40-50年代是乡土文学创作的繁荣期,首先,出现了以地域文学流派和作家群。比如以质朴、幽默、醇厚形成的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马烽、孙谦、胡正等善写黄土高原风情。位于京、津、保交叉地带的孙犁、刘绍棠、房树名等擅写华北平原水乡风光,形成以清新、明丽、优美风格的荷花淀派。还有带楚湘特色的湖南作家群,如周立波、周健明等。此外还有保定作家群,渭河作家群、岭南作家群等。
其次,这些作家塑造了一批成功的艺术人物,比如柳青的《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梁三老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形象。
第三,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成熟。赵树理追求现实主义,孙犁的散文化风格,柳青对史诗性的追求等。赵树理注重描写的是,对写作与农村现实的关系,以及对民间文艺传统和接受方式。《小二黑结婚》是他的成名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冲破封建传统和落后家长的重重束缚,终于结为美满夫妻的故事。从赵树理开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活泼、健朗、正面的中国农民形,中国最底层的民众才真正成为书写对象。孙犁作为乡土文学繁荣期的成熟作家,创作了《荷花淀》、《芦花荡》、《邢兰》等多部作品,他的作品赋有诗意,既写实又写意,形成了独特的诗化、散文化风格。柳青的《创业史》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过程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对梁生宝、梁三老汉以及郭振山、郭世富等人物的塑造,回答了农村为什么要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这些作家身上有着相似的特点,他们大多出生清贪的农家或小知识分子、乡绅家庭,对乡村生活有一定的体验,这种体验既包括年少时耕作农活的经验,目睹宜佳萧条经济和入不敷出的贫穷生活,也有民间文化的接触。还包括他们在五六十年代响应时代的文艺政策,下乡落户所体验到的鲜活的农村生活。
这批作家有来自乡村的切身体验,同是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他们正式开始写作始于抗日战争,这一时间标识对于他们而言有着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他们相对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以编辑的身份参与到抗日宣传活动中,写作慢慢进入正轨。其二,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及延安文艺政策的号召,其写作带有政治意味。
由于他们的生活、创作与政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尽管他们的写作尽可能靠近乡村的本真,使用农民的语言,植入乡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创作农民能够看得懂的通俗化作品,但是在文学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社会的真实,在知识者的写作和文艺工作者创作之间仍在着多重矛盾,拘泥于气愤浓郁的时代和个人思想的局限,也让他们无法用一种超越时代的眼光去创作及评判,很难从中获得个性化的现代性体验和态度。
第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寻根”、“先锋”派小说的乡土创作为中心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一场声势海浩大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一批知识青年在乡村积累了短则一两年,长则数十年的生活经济验。他们不仅切身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苦力活,而且目睹了乡村的贫困与蒙昧。尽管这一历史潮流终究以回城的方式结束了,但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仍然成为他们日后写作的资源和精神背景。
经历了十年的历史动荡后,乡土文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复苏。流派化被溶解,以地缘文化为特色的作家群出现。燕赵文化区有刘绍棠、浩然、铁凝、谈歌、关仁山等。秦文化区有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等。晋区文化有马烽、张石山李锐等。齐鲁文化区有莫言、李贯通、张炜等。楚湘文化区有古华、韩少功、残雪等。吴越文化区有高晓声、汪曾祺、余华、苏童等。这些作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大多都有过知青经历。
“寻根”和“先锋”文学思潮是80年代最为重要的思潮之一,1985年后,文学的“去政治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众多“寻根”“先锋”作家都把现实生活等同于现实政治的理念带入到他们小说创作的空间中,把对生活的远离看作实现“文学是文学”这一目标的绝对前提,如余华的《现实一种》、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阿城的《棋王》、苏童的《妻妾成群》、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寻根”的宗旨是遵循知青的个人的和集体的记忆。他们记忆中的贫困山村,异域风情,人伦习俗等,成为他们找回失去青春年华的背景,也是他们写作的前景材料。知青的个人记忆被放大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讲述个人的记忆被置放到历史的中心,被改写成讲述民族的历史。但寻根群体重点不在于讲述历史,而在于历史地讲述,他们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界线上思想着的历史主体。
“寻根”文学的经典作品,比如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粱》等,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又有寓言性的特点。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读者可以领悟,但故事犹如久远的传说,带有神秘感,故事的语境和主人公们的生存处境似乎与我们无关,但它指向的又仿佛是我们的生活或现实的处境。
“先锋”文学发生地实际在西藏拉萨,中心舞台在上海。西葬的马原、扎西达娃最早在西藏模仿马尔克斯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后来在上海走向全国。先锋小说主要代表作家如余华、孙甘露、格非、叶兆言、苏童等,都是生活在上海周边江浙两省的作家。
“先锋”文学作为一场文学运动,它让文学更注重在“形式”上的探索,更强调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受到先锋作家的普遍认同。他们把目光投向对他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叩问,不再把人视作为单纯的理想、理性的精神载体,而是更多看到其身上的原始的、非理性的一面。
“先锋”文学的集大成者是苏童,他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我的帝王生涯》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佳作,他观察细致,小说文笔细腻、叙述自然,从容周到,尤其善写命运无常、红颜薄命的民国女子,直承海派小说和张爱玲小说传统。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部好评如潮的小说,这部小说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激活了来自民间的历史记忆,对普通人生存及心理苦难的书写就是对真实历史的想象和复写。
先锋派的历史短暂,在80年代后期意识形态处于分离和弱化的时期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超量的语言表达和形式主义策略,具有后现代性的特征,把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创新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以“农民工题材小说”或“农民进城题材小说”为主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乡村发生巨大变化,要么沦为空巢,要么已经效仿城镇的模样,处于急速现代化的进程中, 这时出现了以“农民工题材小说”或“农民进城题材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划归为乡土小说,主要原因在于虽然背景转移到了城市,描写的仍是农民的生活及情感世界,他们依然保留着农民意识和乡风民俗。在他们的身上依旧可以显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
自90年代以来,虽然乡土叙事在多元化格局中不再是起支配或主导性的作用,但仍是当今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同时也面临着强劲的挑战和深刻的转型问题。相对于其他的艺术种类来说,乡土叙事是所有叙事类文学当中最为保守的文学种类,经历了21世纪最初的几年变异,乡土叙事趋向于终结。
在中国21世纪初的乡土叙事方面,莫言、铁凝、贾平凹、阎连科、刘震云是有着时代标志性的大作家。他们曾是先锋文学派的成员,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转型。
刘震云是最早对乡土中国叙事进行变革的人,他把反讽引入到乡土叙事中,完全改变了乡土中国叙事的格调。1998年,刘震云出版了长篇小说《故乡面和花朵》,在这部作品中,他把故乡的重写推到一个荒诞的境地,建构了一种乡土与后现代都市超级的时空关系。2009年,他又出版了《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主题涉猎广泛,如孤独、说话、交流、友爱、家庭伦理、乡村的流浪经验等。在这部小说里,乡土中国的友爱与家庭伦理被严重结构,其叙述的展开充满转折和延异,如同一部乡土友爱的政治学。
莫言在90年代后期出版 了《丰乳肥臀》,这部收写乡土中国历史的作品放弃了书写简单的历史正义,而是把历史正义还原为人的生命正义。还有他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在这部关于刑罚的小说里,实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民间社会与官府和德国列强构成的冲突,由此描写近代中国民间社会遭受的深重灾难,揭示在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国艰难的现代性转型,整部小说充满了戏谑反讽的快感。莫言以他的特殊方式打开了历史之门,看到历史的荒诞性和悲剧性。
2006年铁凝出版《笨花》,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性的革命史和乡村史,小说从头到尾都在写中国乡村,但乡村的故事不再只是农耕种植、节庆习俗、婚丧嫁娶、风土人情,而是一个人的遭遇、一个家庭的命运和一个村庄的盛衰,它们被嵌入到中国现代性的革命历史之中。
不难看出,这些大作家的作品中闪烁着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使得当代本土性具有了更深厚的力量,并且获得了一种美学上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通过“乡土文学”不同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乡土文学”概念内涵不断的在扩充。回归乡土本身,以乡土生活作为最基本的内涵,即只要是写乡土生活的,不管写的是乡愁韵味的作品,还是农村题材类的小说,或者是转换了生存背景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只要是在这片乡土性的大地上所生发出的对乡村、农民的关注及书写,都应该属于乡土文学。
如何评价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巴尔扎克所著《高老头》是取材于巜李尔王》或巜红与黑》的影响。在巴尔扎克的十九世纪初可读流通的作品并不多,但巜高老头》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作品宣告了金銭的威力。所谓现实主义其实就是讲金銭对人们灵魂的异化,但是,还没异化成“物”,但从到了卡夫卡《变形记》是对人们灵魂异化的进一步加深。
巴尔扎克在巜高老头》所作中注重对环境的描写。开始对伏盖公寓的渺小,从远及近;对街道、建筑、阴沟、及墙角到院子、地板、至室内陈设,描写的是繁锁至极,好似一幅写实主义画面的集合。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紧接着对公寓住户的介绍。高老头、拉斯蒂涅、优脱冷等人。这些人物只是当时社会极小的一个缩影。那么,我们折射到现实的城市生活中,像拉斯蒂涅、伏脱冷的居多,惟独像高老头这样的不多。现实告诉你:现实是拉斯蒂涅,伏脱冷的天下。巴尔扎克所著《高老头》说它不好,并不是故事设计的不好,而是写法不好。今天我们与巴尔扎克是相隔了两百年的时差,从而是两百年头脑中的时光变异。但是,巴尔扎克与他同代人司汤达差远了。在他的同代雨果逝世时,巴尔扎克向雨果作别,可他和雨果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现实中,心中的向往与抱负俩人只能是惺惺相惜!对于巴尔扎克是因为我们读巜欧也妮葛朗台》或者《高老头》而熟知他,其实他的作品像《苏城舞会》也很幽默而犀利!只要看过巴尔扎克作品的人,都了解并知道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但他和雨果的作品太不一样,对于人们对巴尔扎克的崇拜,但他最终没有被选入法兰西院土是人们对读巴尔扎克,了解、崇拜巴尔扎克的深深地遗憾!
孟浩然的主要作品是什么?
盈浩然(689一740),襄阳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诗人。继谢灵运以后,开启了唐代王孟山水诗派。他也是唐代很少数的一生都没有入仕的诗人。他苦读书30年,也有过"忠欲事明主"的想法。但由于一个小小的错误,断送了他一生的"仕进"的前途。现在就来讲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
孟浩然在40岁的时候来到了长安,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按照当时惯例,得先在首都活动一番,在一些名诗人官吏前显示自己的才能。以期向考官荐举,孟浩然进京后,曾在当时的太学(全国最高学府)赋诗,在座的人都非常赞叹,敬服,没有人敢和他的诗才较量。
当时的宰相张九龄,著名诗人王维(当时已为朝廷官吏)对他都很称道。有一天,孟浩然在王维办公的官衙内,突然唐玄宗来了。孟浩然来不及避开,只好藏在床下,王维不敢向玄宗隐瞒,老实说了。玄宗听后很高兴,说:"我早就听说此人的诗名,何必要藏起来呢,赶快出来吧。"浩然见皇帝后,皇帝问道,"你带诗来了吗?"于是孟浩然便在皇帝面前朗诵了一首自己认为的杰作,"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明月夜窗虚。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对政治活动已经灰心了,所以不必再向皇帝上书提出自己的什么建议和意见了,(北阙搞皇宫)还是回到终南山里,我那间破茅屋去隐居吧。自己没有才能,英明的当今皇帝也不会赏识,身体多病,来往少,与亲友也疏远了,头上的白发,催着我一年年的老去,时光像流水一样,(青阳指春天,即春天又到了)。转眼又是新年了,想到自己岁月虚度,一事无成,在这晃映着月光松影的窗下,使人真是愁闷难眠啊。
唐玄宗是个听惯了歌颂和奉承的皇帝,一听见这首诗中的"不才明主弃"的句子时,心里很不高兴。说道:"是你这么多年不主动求官,我并没有抛弃你。你干嘛要在诗中诬赖我呢?"因此叫孟浩然回南山去。皇帝这一声命令,决定了孟浩然一生只能过隐居生活,再也当不上官了。
有人说孟浩然当时怎么那样糊涂,在皇帝面前会朗诵出"不才明主弃"这样埋怨的话。为什么不念他的另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倒真是一首请托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8月洞庭湖水涨平了岸,水和天(太请)已混成一体,水汽笼罩着整个云梦泽(云梦泽为远古时代的大湖,包括现在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的低洼地区,洞庭湖原为它的一部分)。波浪撼动了湖岸边的岳阳楼。我想度过洞庭湖,可是没有船。(实际意思是我想参加政治活动,可又没有门路]。如果一直在这里幽居,那又太对不起这个太平的时代,看着湖边钓鱼的人,我只能空有着羡慕他那捉到鱼的心情啊。(实际意思是,希望张丞相帮助自己,不要使愿望落了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一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后4句,虽然是求人帮助,但显得委婉含蓄,不失身份。.孟浩然如果当时在玄宗面前朗诵这首诗,是会受到赏识而对他有所帮助的。
可是造化弄人,鬼使神差,他偏偏的就朗诵了那首诗,断送了一生的仕途,他的后半生只能是隐居了。于是他给王维写了一首告别诗。
赠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这诗前两句说自己客居长安,什么意思也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呢?天天都是空手归家,我想回去再过隐居生活,但又有些舍不得和你离别。现在掌权的人谁能支持帮助我,只有你是我的知音人,看来我是应该回去关起故居的门,自己寂寞的过活吧。.
孟浩然一直在自己的故乡隐居,直到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