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成果代表作品,中国有没有已经垄断世界的技术?
我国近些年的发展可谓是神速,很多领域都已经领先了国际水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然而事实却是如此,这些都很值得我们骄傲,以前那个落后的国家早已不存在了,中国现在的这些技术可以说在世界上垄断了,你知道几个呢?
一、龙门吊
建筑领域不可缺少的东西,中国是生产大国,在生产工具上当然不会落后,中国的龙门吊占据了世界80%的市场,像1000吨往上的级别更不用说了,几乎是垄断的,当年印度和中国关系不太好,不愿意买中国的东西,可别人生产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去英国收了个二手的,那是当年英国从中国买的。当年奥巴马演讲的时候,大家都有印象,在呼吁美国制造时,牌子被吹掉了,露出了中国振华的标志,这东西,再给他们些时间,他们也模仿不来的,绝对的国之重器。
二、高沸点胶膨胀技术
听上去是不是很高大上,当年还被用来质疑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国外那些队员在中国参加完比赛,结果当然是被完虐的,回去以后就说中国人的球拍用这种技术,所以他们打不过,后来国际组织还专门检查过,无奈中国人就是水平高,和这技术没什么关系,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一直都处于领先水平,别的国家怎么都得不到。
三、无人机技术
常理推测,这项技术一般都会是美国、德国这样的科技强国该有的技术,他们领先才对,可这却成了我们国家的强项,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上的成就毋庸置疑,无人机的应用是多少国家都羡慕的,可没办法,他们学不来。深圳大疆创新公司就是全时间无人机领悟绝对的霸主,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70。
四、量子通信技术
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6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完成多项科学实验目标;2016年11月,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顺利开通;2017年6月,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成立量子通信与信息技术特设任务组,启动了国家标准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量子网络公司董事长吴乐斌认为,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与国家超前部署和统筹安排息息相关。“未来,量子通信有望成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创新,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吴乐斌说。
五、5G通讯技术
中国通讯技术的发展经过2G时代的七国八制到3G时代的CDMA突破,再到4G时代可以与国外分庭抗礼,最后到5G时代引领全球,其中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目前到了5G技术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公司已经走在了最前列并引起了美国的极大恐慌,所以这是绝对引以为豪的!
改革开放都快40年了,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还有很多其他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欢迎大家补充!感谢邀请!
无人机技术应用就业前景怎么样?
与有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具有持续工作能力强、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特点,在尺寸、速度和机动性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下面贤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目前最受人关注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受到热捧
无人机近几年来发展比较快,而除军事用途外,由于无人机成本相对较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的优势,使得无人机在航空拍照、地质测量、高压输电线路巡视、油田管路检查、高速公路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毒气勘察、缉毒和应急救援、救护等民用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正是因为看到未来无人机的民用市场潜力巨大,除一些科研院所外,民营企业也开始介入无人机市场。目前粗略估计全国约有170多家单位在生产无人机。
无人机的应用市场主要包括:航空拍摄、航空摄影、地质地貌测绘、森林防火、地震调查、核辐射探测、边境巡逻、应急救灾、农作物估产、农田信息监测、管道、高压输电线路巡查、野生动物保护、科研实验、海事侦察、鱼情监控、环境监测、大气取样、增雨、资源勘探、毒、反恐、警用侦查巡逻、治安监控、消防航拍侦查、通信中继、城市规划、数字化城市建设等方面。
(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无人机应用行业一线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熟悉无人机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无人机操控技术等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掌握无人机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操控等相关岗位的业务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无人机部件生产组装、总装调试、质量检验生产管理、营销及熟练操控无操控人机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主要就业岗位: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主要在各个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应用、教学、训练等单位进行从事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安装、调试、维修、营销、飞行、应用、后期处理、地勤、教员、训练、表演等岗位工作,无人机操作员根据各个行业不同需求,可在多个领域运用无人机技术,包括但不但不限于以下领域:农业植保、电力巡线、土地测绘、军警安防、交通勘察、地质勘探、影视拍摄等。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实习)。培养掌握无人机原理及装配、无人机驾驶操控、无人机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开展整个无人机操控和数据处理过程的能力,可在国土测绘与调查、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环境监测、电力巡查、农业植保、影像航拍、摄影测量等无人机应用领域从事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无人机原理、无人机装配与维修、无人机操控、电子电工基础、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摄影测量、GIS软件应用等。
无人机七点关键技术
一、动力技术
续航能力是目前制约无人机发展的重大障碍,消费级多旋翼续航时间基本在20min左右,用户外出飞行不得不携带多块电池备用,造成使用作业的极大不便。无人机必须在动力方面实现突破才能走上新的革命性高度。
二、导航技术
无人机准确地知道自己“在哪儿”、“去哪儿”,几乎是类似于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在无人机的任何发展阶段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三、交互技术
无人机目前主要通过遥控器进行飞行控制,需要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应简化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1)手势控制技术
手势交互是一种未来人机交互的趋势,目前在精确度上存在挑战。在CES2014的展场上,有利用MYO手势控制臂带来控制AR.Drone2.0四旋翼的演示。
(2)脑机接口技术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多个领域都运用到了BCI(BrainComputerInterface,脑机接口技术)技术,科员人员运用该技术制作新型玩具、为残疾人制作义肢。作为需要安全性较高的飞行器,这种方式目前还不成熟。它可作为一种验证性质的技术展示,离实际还有不少距离。
四、通讯技术
(1)4G/5G通讯技术
2015年,中国移动开发4G“超级空战队”设备,能支持航拍影像即拍即传。5G的速度比现在的LTE网络标准连接速度快250倍,它标志着无线行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Wifi通讯技术
2013年,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开发出了一项新的无线广域网技术,打破了最快的WiFi网络速度纪录,它可以让1公里以外的用户每秒钟下载40GB。由于这种设备的传输距离比普通WiFi路由器的覆盖范围要广得多,因此这种设备很适合无人机航拍图传或光纤布放不方便的农村地区应用。
五、芯片技术
目前,包括IBM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都在模拟大脑,开发神经元芯片。而一旦类似芯片被应用于无人机,自主反应、自动识别有望会变得轻而易举。
六、平台技术
(1)“Dronecode”的无人机开源系统
2014年10月,著名开源基金会Linux推出了名为“Dronecode”的无人机开源系统合作项目,将3DRoboTIcs、英特尔、高通、百度等科技巨头纳入项目组,旨在为无人机开发者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工具和技术支持,加快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2)Ubuntu15.04操作系统
Ubuntu15.04的物联网版本是Ubuntu目前最小且最安全的版本,非常地精简,适合发行家、科技专业人士与开发者使用,能够在无人机等领域中使用。
(3)Airware发布企业级无人机系统
Airware公司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无人机软件系统,帮助企业迅速、高效地完成商用无人飞行器的部署及管理。
七、空管技术
初创公司SkyWard在研发一个无人机交通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将让数千无人机在城市上空飞行而不会互相碰撞。Skyward正在跟FAA和全球三大无人机制造商——国内的大疆、美国的3DRoboTIcs和法国的Parrot——合作以证明大量的无人机可以在拥挤的空域安全地共存。
七大技术,对无人机的正常运作起了关键作用。在日前“基于北斗/GPRS/3G技术的无人机遥感网络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中,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开展无人机组网关键技术研究,初步构建社会化无人机遥感网络示范体系”攻关了无人机资源规划运行管理机制、基于北斗/GPRS/3G技术的无人机遥感系统飞行监管关键技术与装备、飞行监控与管理功能综合运行管理平台研发等关键技术。
无人机的市场产值
现在全国有1200多家无人机企业,生产的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未来无人机潜力最大的市场就在民用,新增市场需求可能出现在农业植保、货物运输、空中无线网络、数据获取等领域;消费级无人机一般采用成本较低的多旋翼平台,用于竞技航拍、游戏等休闲用途。
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彩虹鹰无人机研究院统计,2016年全国无人机总产值超260亿元,其中80%以上的产值贡献来源于包括大疆创新的深圳市无人机企业。近3年来,深圳市无人机产值以50%的增长率递增,被誉为“全球无人机之都”,众多知名无人机企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国。
无人机专业就业前景
由于无人机的经济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在很多民用领域对无人机都有着旺盛的需求,小型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勘探、国土资源监测、边防巡逻、气象探测、农作物估产等领域,无人机具备市场竞争优势,未来需要大批量地使用。
无人机行业的逐梦时代已然来临,创新即是机遇!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就像手机一样,它原来是奢侈品,现在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个通讯工具,未来无人机也可能会人手一台。凝聚产业力量、拓展产业价值,为无人机管理、制造及应用单位搭建了一个高端、良好、有效的沟通平台,助推中国无人机产业有序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大量无人机技术专业人才。
以上就是关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前景的介绍,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需要掌握无人机飞行技术和熟练的操控技能;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无人机操控、维护维修,无人机航拍等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工智能产品有哪些专利技术?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专利申请量较低,从2000年左右开始逐渐缓慢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第三次浪潮,国内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明显增加,近五六年呈现爆发增长态势。
2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
图像识别是人工智能功能技术中发展成熟最快的技术之一,近年来全球发达国家均积极开展该技术与智能化产品和应用的融合研究。从专利申请情况看,中国近年来该技术分支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在生物特征识别、图像识别(通用)和视频识别3个分支上专利申请量最高,特别是在生物特征识别分支上申请量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申请量的总和,国内在图像识别领域研究提升的同时,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应用于各类产品,输出了大量的应用型专利。
(1)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专利申请现状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主要包括生物特征识别、文字识别、视频识别及各类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专利申请。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兴起,2000年后专利申请量开始增长,目前申请量达到4.79万项,在各类技术分支专利申请中申请量最高。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落地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可部署到智能手机、门禁等终端产品中,实现个人安全认证、照片人脸检测和美化处理等功能,并已在机场、车站安检、安防等领域应用,其相关专利申请量占生物特征识别申请量的52.4%,是当前申请的热点。
阿里有哪些硬核技术在世界上领先?
继创始人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阿里云再获国家级殊荣。在1月10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阿里云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两大奖项。这是互联网公司首次同时获评两大奖项。
始创于2009年的阿里云是中国唯一的自研云操作系统,阿里技术人用长达十年的艰辛探索,完成了中国云计算从0到1的突破,并屡次刷新云计算峰值服务的全球纪录。
蓄势多年、全面爆发的不只有阿里云。这两年,阿里巴巴迎来硬核技术大爆炸期,在云计算、数据库、AI等领域抢占全球领先排位,在芯片、量子计算、区块链、IoT等领域实现全面布局,成为拥有最广技术布局、最厚技术积淀的中国科技公司。
人才厚度决定技术厚度,6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构成了阿里巴巴的技术底座。阿里巴巴集团38位合伙人有三分之一是技术出身,10万名员工有60%属于技术人才,其中已有数十位科学家获得院士、顶级协会Fellow、杰出科学家等荣誉,包括十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国际知名高校教授。
阿里巴巴布局的每个前沿技术领域,背后都有全球顶级人才的支持。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科学家马里奥·塞格德(Mario Szegedy)是匈牙利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田为ACM Fellow、IEEE Fellow,平头哥首席科学家谢源是IEEE、AAAS、ACM三大国际顶会的“全满贯Fellow”。
2018年5月,犹他大学终身教授李飞飞加盟阿里,担任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总经理;2019年3月,深度学习框架Caffe之父贾扬清从Facebook离职,加入阿里任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总经理。不论来自学界还是业界,阿里巴巴的科学家们总能在科学、技术、工程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用最前沿的技术,服务最广大的人群。
比如在数据库领域,阿里自研的OceanBase打破了数据库基准性能测试TPC-C九年未破的世界纪录;在AI领域,阿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阿里AI每天调用超1万亿次,服务全球10亿人;甚至在自称“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芯片领域,阿里巴巴也推出了拥有全球最强推理性能的AI芯片含光800。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年企业科技创新企业1000强》报告,阿里巴巴在国内所有上市公司中研发支出占比位居第一。持续稳定的科研投资和智力投资,最终将阿里巴巴带上技术跃迁之路,跻身世界顶级科技公司行列。
1月2日上午,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达摩院2020十大科技趋势”。这是继2019年之后,阿里巴巴达摩院第二次预测年度科技趋势。科技浪潮新十年开启,“达摩院2020十大科技趋势”围绕AI、芯片、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量子计算等领域提出最新趋势,并断言多个领域将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
趋势一
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演进
【趋势概要】人工智能已经在“听、说、看”等感知智能领域已经达到或超越了人类水准,但在需要外部知识、逻辑推理或者领域迁移的认知智能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认知智能将从认知心理学、脑科学及人类社会历史中汲取灵感,并结合跨领域知识图谱、因果推理、持续学习等技术,建立稳定获取和表达知识的有效机制,让知识能够被机器理解和运用,实现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关键突破。
趋势二
计算存储一体化突破AI算力瓶颈
【趋势概要】冯诺伊曼架构的存储和计算分离,已经不适合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频繁的数据搬运导致的算力瓶颈以及功耗瓶颈已经成为对更先进算法探索的限制因素。类似于脑神经结构的存内计算架构将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融合为一体,能显著减少数据搬运,极大提高计算并行度和能效。计算存储一体化在硬件架构方面的革新,将突破AI算力瓶颈。
趋势三
工业互联网的超融合
【趋势概要】5G、IoT设备、云计算、边缘计算的迅速发展将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超融合,实现工控系统、通信系统和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融合。制造企业将实现设备自动化、搬送自动化和排产自动化,进而实现柔性制造,同时工厂上下游制造产线能实时调整和协同。这将大幅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及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产值数十万亿乃至数百万亿的工业产业而言,提高5%-10%的效率,就会产生数万亿人民币的价值。
趋势四
机器间大规模协作成为可能
【趋势概要】传统单体智能无法满足大规模智能设备的实时感知、决策。物联网协同感知技术、5G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实现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协同——机器彼此合作、相互竞争共同完成目标任务。多智能体协同带来的群体智能将进一步放大智能系统的价值:大规模智能交通灯调度将实现动态实时调整,仓储机器人协作完成货物分拣的高效协作,无人驾驶车可以感知全局路况,群体无人机协同将高效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
趋势五
模块化降低芯片设计门槛
【趋势概要】传统芯片设计模式无法高效应对快速迭代、定制化与碎片化的芯片需求。以RISC-V为代表的开放指令集及其相应的开源SoC芯片设计、高级抽象硬件描述语言和基于IP的模板化芯片设计方法,推动了芯片敏捷设计方法与开源芯片生态的快速发展。此外,基于芯粒(chiplet)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用先进封装的方式将不同功能“芯片模块”封装在一起,可以跳过流片快速定制出一个符合应用需求的芯片,进一步加快了芯片的交付。
趋势六
规模化生产级区块链应用将走入大众
【趋势概要】区块链BaaS( 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务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门槛,专为区块链设计的端、云、链各类固化核心算法的硬件芯片等也将应运而生,实现物理世界资产与链上资产的锚定,进一步拓展价值互联网的边界、实现万链互联。未来将涌现大批创新区块链应用场景以及跨行业、跨生态的多维协作,日活千万以上的规模化生产级区块链应用将会走入大众。
趋势七
量子计算进入攻坚期
【趋势概要】2019年“量子霸权”之争让量子计算在再次成为世界科技焦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的成果,增强了行业对超导路线及对大规模量子计算实现步伐的乐观预期。2020年量子计算领域将会经历投入进一步增大、竞争激化、产业化加速和生态更加丰富的阶段。作为两个最关键的技术里程碑,容错量子计算和演示实用量子优势将是量子计算实用化的转折点。未来几年内,真正达到其中任何一个都将是十分艰巨的任务,量子计算将进入技术攻坚期。
趋势八
新材料推动半导体器件革新
【趋势概要】在摩尔定律放缓以及算力和存储需求爆发的双重压力下,以硅为主体的经典晶体管很难维持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各大半导体厂商对于3纳米以下的芯片走向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新材料将通过全新物理机制实现全新的逻辑、存储及互联概念和器件,推动半导体产业的革新。例如,拓扑绝缘体、二维超导材料等能够实现无损耗的电子和自旋输运,可以成为全新的高性能逻辑和互联器件的基础;新型磁性材料和新型阻变材料能够带来高性能磁性存储器如SOT-MRAM和阻变存储器。
趋势九
保护数据隐私的AI技术将加速落地
【趋势概要】数据流通所产生的合规成本越来越高。使用AI技术保护数据隐私正在成为新的技术热点,其能够在保证各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同时,联合使用方实现特定计算,解决数据孤岛以及数据共享可信程度低的问题,实现数据的价值。
趋势十
云成为IT技术创新的中心
【趋势概要】随着云技术的深入发展,云已经远远超过IT基础设施的范畴,渐渐演变成所有IT技术创新的中心。云已经贯穿新型芯片、新型数据库、自驱动自适应的网络、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整个IT技术链路,同时又衍生了无服务器计算、云原生软件架构、软硬一体化设计、智能自动化运维等全新的技术模式,云正在重新定义IT的一切。广义的云,正在源源不断地将新的IT技术变成触手可及的服务,成为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附趋势白皮书
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
1、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不仅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还迎来了两座新的里程碑: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
“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成功跨入深空探测的新领域。
2、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系统正式启用,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3、 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
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4、三峡工程成功完成,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5、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