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简介和代表作品,闲情谐趣读后感?
妙笔生花,锦绣文章。这是我对《中华百年经典散文 闲情谐趣》的评价。此书主编:张胜友,蒋和欣。顾问:季羡林,余秋雨。字数为:470千。出版发行:作家出版社。共有96位作家提供稿件。
这96位中有我熟知的作家:鲁迅,叶圣陶,张恨水,林语堂,冰心,臧克家,巴金,王蒙,肖复兴,季羡林,冯骥才,池莉。这些作家的文章我都认真地拜读过,从中也获得过许多。还有我也偶尔读过他们作品的是:周作人,蔡元培,夏丐尊,周建人,郁达夫,徐志摩,老舍,夏衍,姚雪垠,钱钟书,杨朔,史铁生,高洪波。还有至于作者的作品有过一次或二次而已的是:梁启超,王国维,朱自清,臧克家,柯灵,孙犁。有些我只知道他的名字,而不知其是作者如:陈独秀,郭沫若,朱光潜,丰子恺,林徽因,施蛰存,邓拓等。有些作家的名字,我还是刚刚接触到,如:俞樾,林纾,陈碟仙,王任叔,钟敬文,梁得所,梁遇春,缪崇群等等。可见我的书读的太少太少,简直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羞愧羞愧。
主编:张胜友,蒋和欣两位,我一个也不知道。看了介绍才知道张胜友已笔耕20余载,著述400万言。出版散文,报告文学集12部,撰写电影,电视政论片30余部,是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厉害!蒋和欣是资深出版人。曾主编过《世纪档案影响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100篇文章》等等。中国真是人才济济,到处都是藏龙卧虎!
主编告白:”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我喜欢描写人们生活中的闲情趣事的散文,因为他写的就是在我们平时在生活里的那些有趣的事:如美食,人人都向往,吃一顿美食,吃一顿带有家乡特色的菜肴,不但能饱了口福,还能了却思乡之情。鲁彦他写的:故乡的杨梅。他把故乡的杨梅写成:呵,相思的杨梅!他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看了他这段诱人文字,在我的面前仿佛一盘已经洗净的叠的高高的杨梅,咬一口就能把你的嘴染红,甜甜的,一个接着一个。。。。。。他最后写了这是可爱的故乡的杨梅呵。写吃的文章不要太多,民以食为天嘛!难怪作家们都愿意写美食方面的文章。夏丐尊的”谈吃“;汪曾祺的”四方食事“,”昆明的吃食“;陆文夫的”姑苏菜艺“等等都是以吃为主题,这就是中国民族的文化即为口文化!
琴棋书画,花鸟鱼虫也是文人们的书写对象。林纾的”记超山梅花“一文中,短短的文章中,把游超山看梅花的游记交代的言简意赅但让人十分明了,这种游记的笔法我甚是欣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周作人的”乌篷船“;两株树;郭沫若的”石榴“;”银杏“其中石榴一文,郭沫若他对于石榴情有独钟,在她的笔下: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柳树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着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柳梅之短。最可爱的是他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辨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转笔有写到果实:是谁用红玛瑙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你以为他真是盛酒的金鼎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会忍俊不住,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看到这里,是不是,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烟酒茶糖,庭院设计,美妆,美服一一均有,看了是一种享受。
做闲云野鹤,看云卷云舒,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看似超然物外,字里行间却显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珍惜,对生活的达观,豁然。
书中,每一篇都会令我陶醉!展卷捧读,可以愉悦心情,愉悦性情,感受到”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得趣只所在,享受清雅脱俗的美好人生。
肖复兴的所有作品?
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早恋》、《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
近著有《音乐笔记》、《音乐的隔膜》、《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纸的生命》、《遥远的含蓄》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
为什么鲁智深说圆寂就圆寂呢?
我是王和尚,一个痴迷传统文化的中原小子,一个码字成癖的伪文艺青年。
谈鲁智深的圆寂,不如谈谈鲁智深有哪些智慧,知道这些,理解鲁智深为何能得正果就容易多了。
以下展开论述:
《水浒传》是和尚最喜欢的书之一,而鲁智深又是和尚最喜欢的人物之一。金圣叹评价鲁智深说道“鲁达自是上上人物,他心地厚实,体格阔大,他有些粗鲁,亦甚是精细。”
和尚以为,鲁达之粗鲁在于急公好义,乃是性急,直率无隐,乃是一腔热血泼洒出来;鲁达之精细在于体察人情,他说“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故救则心细如发,牵肠挂肚,从其搭救金翠莲妇女,千里护送林冲等章节均可看出。
有评者认为“水浒传一部大书是鲁智深三拳打开的,也是鲁智深一禅杖合上的”,此论有理。和尚认为,鲁智深乃是水浒传第一好汉,是真正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故鲁智深才是“真好汉”。
本篇文章将通过两首诗揭示鲁智深的结局,并且细究鲁智深之性格,兼论梁山好汉的悲剧宿命缘由。
鲁智深篇 (下)
《水浒传》第119回,宋江大军攻入方腊巢穴帮源洞,方腊大败,独自一人落荒而逃,连夜跑了五座山头,腹中饥饿,正要去寻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
宋朝兴师动众,派遣宋江大军绞杀方腊,而生擒贼魁之功,却非鲁智深莫属。可见,作者对鲁智深之钟爱。从全书来看,鲁智深差不多是作者最喜欢的人物。为何?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打出了好汉的威风,也立住了梁山“好汉”的定义,鲁智深急公好义的开头,给读者树立了全书好汉正面印象;其二,鲁智深五台山出家,智真长老不敢收其为徒,而赐名“智深”,以平辈待之;其三,全书好汉多有缺点,如宋江之黑矮,武松之好杀,乃至断臂;林冲之懦弱受辱等,而鲁智深除了性急粗鲁之外,却无人格及身体的缺陷,也得到了全书中最好的结局;其三,纵观鲁达一生,几乎没有遭受屈辱,身体也没收到伤害,这似乎也是作者偏爱鲁智深的原因吧。
鲁达法名“智深”,似乎很有深意,智深者,智慧深沉也。鲁达一个粗鲁军汉,何以有智慧?想来,鲁达之智慧在于坚守天道和良知,一生秉公待友,遇强便打,遇弱便扶,遇酒便吃,何其潇洒率真!良知与公义放在心中,此不为大智慧耶?
《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及鲁智深路过五台山,鲁智深想念师父智真长老,执意要去看望师父。智真长老一见鲁智深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默然无言。智真长老这句话大有深意,鲁智深惯于杀人放火,长老反说“不易”?是责怪鲁达杀人太多么?还是慰劳鲁达一路生存艰难?
和尚以为,智真长老堪称鲁智深的知己,鲁智深粗鲁好杀乃是天性,但是鲁智深所杀之人均是该杀,铲除奸佞,抱打不平也是修行,故而说鲁智深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而鲁智深默然无语,实在是心有同感。由此可知,所谓修行,未必需要吃斋念佛,坐穿蒲团,只要心有正义,坦荡而行,无牵无挂,率性而为即为佛性。
鲁智深之“智深”还在于他见事明白,不强求,不介怀。鲁智深捉住方腊之后,宋江大喜,说“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勤劳之恩。”可见宋江还是满心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世俗想法。而鲁智深回答说“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可见鲁智深经过十数年的漂泊与征战,已经看透世情,不愿为官只图内心清净。
而“安身立命”四字更是沉重,鲁智深被迫离开五台山时,曾经沉痛而迷茫地问智真长老说 “师父教弟子那里去安身立命?”可见鲁智深所追求不过“安身立命”而已,所谓安身即保养性命,所谓立命,即认识到人生真意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鲁智深一向随遇而安,闺房钻得,菜头做得,山寨之主也做得,无欲无求,不强求,不逆命,所以他进退潇洒而无羁绊,内心平静而无芥蒂。而宋江则不然,他有太多执念,也有太多奢求。
看到鲁智深不贪功,无私心,就继续劝说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对比鲁智深之通达,宋江之语何其丑也!智深说“要多也无用”,真是佛家言语,鲁达无贪心,更无执念,世情看得通透,这就是所谓的慧根吧。而“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真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之神髓。 而鲁智深之拒绝功名,也证明了宋江所谓为兄弟们寻一出路,显得多么可笑和无谓! 方腊叛军告破,鲁智深等夜宿在六和塔,听到钱塘江潮水鼓荡,以为叛军杀来,就绰起禅杖要去厮杀。听到是钱塘江潮水,鲁智深大彻大悟,想起智真长老“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才知自己将要离世。鲁智深大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日必当圆寂。”可见鲁智深对生死已无介怀,此一笑,即可看出鲁智深内心的佛性,所谓圆满,死即圆满。
鲁智深圆寂之前,曾写一段偈语,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段话大有深意,其一,鲁智深知道杀人放火并非善果,但是他并无懊悔之意,反而是顺应内心,代天行道,他所谓之“杀人放火”其实也正是所修之大善果。其二,鲁智深历经坎坷,在他看来就是束缚他心性的金绳玉锁,而得大自在,需要“顿开”和“扯断”,因此鲁智深虽然随遇而安,但是绝不逆来顺受,他的生命形态是主动的,甚至是一往无前的。其三,鲁智深说“今日方知我是我”,可见他一直在寻找,也一直在修行,虽然未必遵守佛家的清规戒律,但是他内心的追寻是虔诚而执着的,而“真我”乃是圆满,乃是通透,乃是看穿世事的淡然与豁达。这一点也是鲁智深内心潜藏的“慧根”。
鲁智深死后真是哀荣备至,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城内张招讨并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径山住持大惠禅师,来与鲁智深下火;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迎出龛子,去六和塔后烧化。径山大惠禅师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几句法语,是: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鲁智深能惊动大惠禅师亲自来主持他的火化仪式,可见鲁智深之作为在当时佛教界也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他平生所作所为,远非做枯禅,死读经之和尚所能比拟。六祖坛经有云“见陆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白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 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而所谓修行,大德禅师说“平常心是道”,又说“搬柴运水,无非妙道”。虚云禅师曾说:“衣食住不离道,行住坐卧不离道,八万细行不出四威仪中。”又说:“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另有所谓:“诵经不如解经,解经不如行经。以此来印证,鲁智深是有功德,也是真修行。 最后,王和尚须要提出一句:在我看来,水浒传一部书的主旨不外乎“安身立命”四字。金圣叹评曰“令我想,令我哭”,李卓吾评曰“此英雄系数可感可怜处”。想来,梁山泊众好汉,多屈居下僚,空有一身本事而无处施展。
比如,阮小七曾感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梁山泊)过一日也好……若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见用得一日,便死了也开眉展眼……这腔热血,只卖于识货的!”可见他们所求不过是被人赏识,身上才能得以施展,才算不枉活一世。而,当时社会崩颓若此,求一世安稳尚不可得,安得能施展抱负呢?!和尚于此为众好汉一哭!
你更喜欢什么风格的体育文章呢?
1980年9月1日,我考上了大名县一中学校,这是当时县城里唯一的知名度校园!至今,40年了,母校的报纸栏给我以暖心的美好时光的回忆!
当时的《体育报》3个字是毛主席题写,每天站在报栏前阅读报纸的心情是那样的幸福!
从1981年开始看到《新体育》杂志,里面有一位体育作家肖复兴先生,他的文笔好,经常阅读。还有一个著名的体育记者黄伟先生,他真实的名字是黄伟康!,,,每次打开杂志,吸闻书香,那真是令人陶醉的,迷人的!
报栏,杂志,书籍!生命里的良师益友!
也就是在这里,体育明星的名字每天出现在脑海里———郎平,孙劲芳,陈召娣,朱建华,吴数德,陈伟强,楼云,童非,李宁,李月久,,,
怎样让一个语文小白写作文毫无思绪的人语文考高分?
【小白逆袭,基础是关键;语文提分,你得知道阅读与写作】
要让一个语文小白,写作毫无丝绪的孩子考试高分,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不管怎样,语言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有大的飞跃而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它需要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方能“汇流成河”,甚而成为“江海”。故学习首先就得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才是基础,欲速则不达。
语文,除了基础,相信最重要的版块也就是“阅读”和“作文”了。
阅读古人云:“写尽八缸水,池塘染墨黑;博采众家长,使得龙凤飞”。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中小学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手段。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➀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巧妙的构思、出新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说话方面都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很多时候他们的见多识广,一点也不比大人逊色。
➁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孩子理解能力帮助将大有裨益。如《唐宋八大家文集》《诺贝尔奖获得者文集》《读者》《人民文学》《诗刊》杂志等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现在我们中小学不就有读名著,读经典吗?这就是很好的契机,我们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与名著的习惯,从小引导,循序渐进。不但要阅读,而且还要养成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的习惯。
背诵背诵经典文章、名篇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小学我们得引导孩子背诵古今诗词、白话诗歌、精美的文言散文、现代白话文,以及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如果能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3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将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基。从而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让孩子将来成长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写日记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引导得当,一定能够稳步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写作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从而写好作文呢?
● 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
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引导孩子拿起笔,鼓励他写,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应就是写作的秘诀。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自己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孩子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 从模仿中来。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
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像大师一样,并不困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就可以了。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写下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 多写多练,多改。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 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教育者缺少一颗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优秀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他们往往“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忽视了作文的学生。”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者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文上,而应该研究如何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即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发表”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当众念一念。
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是最强劲的推动力。只要公开发表过一次作文,从此就会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作文的持续热情和灵感,很大部分是靠“发表”运转起来的。毕竟,鼓励与表扬更能激发人的激情嘛,孩子也不能例外。对吗?
● 素材积累。
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
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多做积累是根本。
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观察,阅读,体验。
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概括起来说,要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1.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人生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玩的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造车要好。
2. 丰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3. 激发创造的灵感
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4. 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稳重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多写,写得多,自然熟能生巧,写出好文章。
行游的、玩耍的、阅读的、冥想的,如实地记录下来,真情地抒发,言辞上再稍加修改,就成了好作文!
总之,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定得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愿所有孩子都能开心、健康成长。
叶圣陶和肖复兴的关系?
一、他们两个不但是很要好的文友,也是关系亲密的忘年交;
二、叶老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是著名当代作家,两个人有很多的交集,两个人具体交往的相关事件如下:
叶圣陶逐字逐句为他批改作文
之所以走上文学道路,肖复兴说小时候对艺术很好奇,也喜爱。解放前,肖复兴的父亲从老家沧州来到北京,1947年,长子肖复兴出生,一家人在北京城南的打磨厂街居住。对于老家,肖复兴没有儿时的记忆,“虽然小的时候曾回过老家,但印象不深”。直到他的母亲去世后,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在老家,这才是肖复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回老家。
肖复兴还记得,姐姐l5岁那年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北京城南西河沿里的六联证章厂里描绘各种徽章。用一种叫做烧蓝的东西,类似亮晶晶的碎玻璃碴子,贴在徽章的模子里,用酒精喷灯把它烧化在徽章上面。姐姐做的就是这样的活儿,计件算钱,一天头也不抬,能做200多枚徽章,一个月能拿上几十元工资,算起来,做一枚徽章只是能够赚几分钱。那时,父亲每月也就70元工资。姐姐的钱对于当时生活拮据的肖家.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那时,肖复兴一家6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听来证章厂定做铁路徽章的一位铁路部门的主任说,正在修的京包线铁路需要人,挣钱多,姐姐不听全家人的劝阻,飞快地从六联证章厂辞了职。
肖复兴幼小时的这些印象到如今仍然铭记在心,但那时期家庭的困顿并没有抹杀肖复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走上文学道路后,他创作的散文常常以音乐为内容,源于他小时候对音乐的喜爱,“那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走上这条路,现在也不可能再去搞音乐了,所以写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散文也是这个童年的梦想的延续”。
“我们小时候住的院子里有一位街坊,母亲是医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家庭。他的姐夫是印尼华侨,从国外带来一台立式录音机。”这台当时被当作“稀罕物”的录音机,给肖复兴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那个邻居男孩比肖复兴大几岁,很喜爱朗诵,“当时广播剧《林海雪原》正在热播,他就对着录音机朗诵,录完后放给我们小孩听。”其时,肖复兴正在上小学,从录音机里听到邻居小朋友的声音,他感到惊奇又兴奋。
复兴对文学的喜爱也许出于父亲的熏陶。他的父亲是个税务局职员,喜欢看书。肖复兴回忆,小的时候,父亲曾给他讲过许多在书上看到的故事,如古典的包公案、水浒传等。“我的家乡离纪晓岚的故乡很近,父亲曾给我讲过一些纪晓岚的轶事。”
还在上小学时,肖复兴最早接触到的文艺作品是《上海文艺》。“我在街上买的书,看完后感到很神奇,原来在文学的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那时我还抄一些文学作品,如《干家诗》。”小学三年级时,肖复兴开始接触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张文彬,40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我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音。”张老师很严厉,那时的肖复兴对张老师相当畏惧,他还能清楚想起张老师站在讲台桌前的模样.“挺直的腰板,头发乌亮蓬松,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人想起‘怒发冲冠’这个成语”。
但是,这个令人相当畏惧的老师在教学上却有独特的一套方式,令肖复兴如今忆起也倍感钦佩。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肖复兴和同学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之前的工作是去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电影。到现在,肖复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场电影看的是《上甘岭》。多年以后,他曾用清新语言回忆起那个快乐的儿时片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一新。我的票的位子在楼上,一层层椅子由低而高,像布在梯田上的小苗苗。电影一开演,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洞射出一道白光,从我的肩头射过,像一道银色无声的瀑布。我真想伸手抓一把,也想调皮地站起来,在银幕上能露出个怪样的影子来。尤其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在每一排座椅下面都安着一个小灯,散发着柔和而有些幽暗的光,可以使迟到的小观众不必担心找不到位子。”
看完电影后,张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文是写这次看电影,他说:“你们怎么看,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肖复兴把自己看电影时所感受到的一切娓娓道来。没有想到,第二周作文课讲评时,张老师给全班同学朗读了肖复兴的这篇作文,并对这篇作文提出表扬及意见。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肖复兴如今已经忘记了,但他那浓重的外地口音,令肖复兴如今回想起来仍觉得那么亲切。这次成功的尝试,使少年肖复兴第一次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这以后,肖复兴迷上了作文,作文课成了他最盼望上的一门课。而作文讲评时,张老师常常要念肖复兴的作文。张老师对他也格外器重起来,常在课下对他说:“多读些课外书!”在肖复兴眼里,张老师变得亲切了,尤其他那一头硬发也不再“怒发冲冠”了,变得柔和了许多。
在北京汇文中学上初中的阶段,肖复兴开始动笔写小小说、散文。当时,学校里有两块乒乓球台那么大的墙报“百花”,老师、同学都可以投稿。上初二时,肖复兴突发奇想,他对同学说,“咱自己也办一个墙报吧!”说办就办,他们照葫芦画瓢,办了一个“小百花”墙报,肖复兴被选为主编,每期在一块小黑板上贴出400字的稿子.放在教室里。后来,小黑板被摆在了楼道里,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
真正印成铅字的文章是《一幅画像》。那是肖复兴上初三时,他的作文《一幅画像》被推荐参加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本新华字典”。令肖复兴终身难忘的是,这篇作文让他与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先生有了一段珍贵的“忘年文缘”。
那年暑假,老师把一份油印的《一幅画像》拿给肖复兴,并告诉肖复兴,先生已在作文上面逐字逐句修改过了。原来,叶圣陶非常重视这次征文比赛,评改了全部获奖作品,在每篇文章后边还写了一段评语。后来,这些获奖作品连同叶圣陶的评语被编成了一本文集《我和姐姐争冠军》。令肖复兴兴奋的是,叶圣陶还邀请获奖学生去他那儿做客,“那时,叶圣陶先生60岁上下,平易近人,他给了我们不少鼓励。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得到大作家的指点,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大作家”。
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同样是肖复兴初涉文学道路时伸手相扶的一个“贵人”。1971年冬,已插队到北大荒七星农场的肖复兴被发配到离农场场部l8里远的猪号喂猪。猪号里有200来头猪,班长加一个当地农民连肖复兴,还有一个从山东过来的盲流就这么几个人,没有什么事,也见不到什么人,孤独与凄凉像结了张网紧紧裹着肖复兴的心。
在这种境遇中,肖复兴写散文,写自己的插队生活。他想把散文寄给叶圣陶,请他指点指点。但那时叶圣陶被列在打倒之列,肖复兴不敢与他联系,就把信寄给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叶至善很快就给肖复兴回了信,说写得挺好可以发表,并就肖复兴的散文逐字逐句修改,并提出评点意见,有的文章改动大,怕肖复兴看不清,就重新抄一遍,再寄回来。叶至善当时是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刚刚从河南“五七”干校回来,“赋闲”在家。他同他父亲一样,对肖复兴这个素昧平生的青年予以关怀和帮助,给困顿申的肖复兴极大鼓励和自信。现在回忆起叶圣陶父子对自己的鼓励与关怀,肖复兴的语间感激之情自然流露,“正是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对我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