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简介及其代表作品,王安石的传世文集是什么?
传世的文集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以及唯一的传世书法作品《愣严经指要卷》。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和范仲淹哪个厉害?
王安石厉害。
先说官职,王安石是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
范仲淹是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范仲淹最高职位仅仅是参知政事也就相当于副宰相,而且时间很短。对比之下王安石可是名副其实的宰相,而且长达几年时间。
他们都是改革家,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要被吊打。
说到文学,虽然范仲淹也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等传世作品,可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而在爵位上,范仲淹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王安石也是先后被授予舒国公→荆国公→舒王,谥号更是独享“文”!
王安石什么时候写的金陵怀古?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也是王安石流传最广的宋词作品。公元1076年,年富力强的王安石第二次被罢丞相职,来到了江宁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他所领导的王安石变法宣告失败,他本身的郁闷可想而知。
所以看到此地风景,他把这种人生失意的深沉情感融入到当地的景色和历史的兴亡之中,开篇就是“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早早地打下了借景抒情的底子。
在他的视野当中,“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奔腾的长江就像是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征帆去棹残阳里”显现出此地的热闹繁华,更有“酒旗斜矗”增添几分颜色。
这千古金陵城真是美景如画,甚至“画图难足”。“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绝美之景,已经无可赘言。
上篇是美景描绘,下片则开启了抒情之悲苦。“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当年这里也曾经是六朝古都,何等繁华兴盛。“叹门外楼头”出杜牧自《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因为这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多少人曾经在此登高望远表达怀古之思。“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辉煌的历史都已经随风逝去。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微。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出自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意味已经非常明显。
向来王安石对自己被罢相心存不满,不过这首宋词却从更高的视野,上升到未来发展的角度,来书写其中利弊。境界之高远,胸怀之宽厚,古往今来无人能望其项背。
王安石思想?
王安石执政敢做敢为,矢志改革,王安石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天变不足畏、祖宗 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推动改革变法。这些进步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文学水平排个大小?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有诸多交集。
1、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政治上的主要成就是王安石变法,这是一次很有现代意识的改革。
比如"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这很象今天的小额助农贷款。规定借户10人为保,贫户搭配富户,富户要为贫户提供担保,这象是今天的担保贷款。规定贷款数额按各户财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未等户1贯,类似今天的贷款额度,富人能借上亿元,穷人借1万都难。难怪粱启超说:青苗法之创设,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青苗法的初衷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在青黄不接时救济百姓,并使国家增收,把民间高利贷的利润收归官有。但实际执行出现了较大偏差。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强逼老百姓借贷,搭车名目繁多的勒索,富户不需要借钱,穷户借点钱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搞得百姓苦不堪言。看来,再好的政策还要有好的制度保证它的执行。
青苗法虽非王安石首创,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的政治魄力与智慧。
王安石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强烈抵制。欧阳修的政治思想基本介于二者之间,一方面他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对当时大宋政权所面临的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重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另一方面,晚年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
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宽简政治,发展生产,百姓和平安定,年丰物阜,欧阳修感到无比宽慰,常陶醉山水间,著名的《醉翁亭记》就写于此时,欧阳修在政治上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同王安石、欧阳修相比,苏轼更象一个实干家。面对王安石的激进改革,苏轼主张循序渐进,“仁政治国"。
苏轼经历宋神宗、哲宗到徽宗三朝,屡次被重用,又屡次被贬,但苏轼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始终贯穿在他坎坷的人生之路中。
苏轼任职杭州期间,西湖淤塞过半,杂草丛生,湖水逐渐干涸,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苏轼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从此,西湖有了“三潭印月"和“苏堤春晓“两大美景。
2、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主张文以言实,反对魏晋以来华而不实、堆砌词藻的骈骊体文风。他们的散文创作得到了后世的一致公认。
唐宋八大家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均赫然在列,其中三苏一一苏洵、苏轼、苏辙为父子关系。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年方二十的二个儿子进京赶考。他们自偏僻的西蜀沿江东下,走了差不多大半年。
当时的主考官就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只让他得个第二名。欧阳修评价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欧阳修很有眼光,苏轼诗词、文章、书法、绘画都造诣很深,尤其诗词开创词风的豪迈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苏轼虽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但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时,王安石出手相救,上书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凭资历"一言而决",保住了苏轼一条性名。
苏轼"真名士,自风流",不仅诗文书画了得,还是美食家,据传今天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即是他的发明创造。
3、中国人讲"学而优则仕“,科举制也以诗文取士,所以,古时文学家往往也是政治家。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无疑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精英。一定要排序,笔者认为,政治能力排序应是:王安石、苏轼、欧阳修;文学水平排序应是: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文学方面,所以王安石居欧阳修前面,个人认为,王安石文学水平很高,但政治家光环太耀眼,使他的文学成就似乎不突出,不信请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应该不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之下,当然,我们不能以一篇文章论短长。一家之见,欢迎探讨。
唐宋八大家里的王安石在北宋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何为忠?对君王百依百顺?何为奸?总是忤逆君王?都不对。评价王安石亦如此,他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大宋的事。政敌司马光都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对王安石人品持肯定态度。不应该是忠奸之分。那单作为一个臣子来说,绕不过的就是“熙宁变法”,我们就来看看。
比如说他的青苗法。他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地方贷款伤民(下等户),国家出面来协调,由地方政府放贷,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让民众的损失减到可承受的范围内,并且还能保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生产。但出发点和终点往往不是一条直线走到底。青苗法在执行过程中,被不断的歪曲、走样:强制借贷、地方不作为等等等等,最后连百姓自己都反对了。
比如他的免役法。其实宋代不乏有识之士,从许多史料我们都能得知,差役历来便是官员论证时常常提起的“积弊”。司马光、欧阳修都曾经大力反对差役法,可为何到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反对差役的时候,他们就走到了他的对立面了呢?
因为,王安石的免役法确实也有他的“流弊”。那就是“纳钱”。刚开始的时候,免役法还只是要求上等三户纳钱,不久之后便明确为所有居户,不论户等。这样一来,免役法也就完全沦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了。
又比如,他的某些极端思想。
很著名的一个故事。熙宁元年,神宗问政延和殿。所讨论的是朝廷冗费太多,加上暴遇天灾,是否应减少大臣的赍赏。司马光对的是,该减。虽然所费不会太多,节约出来的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减与不减是人格上面的事。何况,要是只要涉及减少待遇,大臣们就发出“有损政体,有损国威”的声音,那么将永无减少之时?就这么直面的来看,司马光的说的是不是很对?而且有没有感觉,这些思想应该是王安石的台词?王安石可是两袖清风的清廉宰相啊!王安石对的是,不用减,“未足富国,徒伤大体”!……这和大家心目中的“执拗宰相”王安石是不是也有很大出入呢?
总的来说,王安石变法有他明显的局限性(吏治上基本未能触及),他的变法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形成他理想中的“均贫富”,并没有改变“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有的反而增加了贫者的负担,但变法确实非常有效的改变了北宋过去“百年积存,维余空簿”的国家财政赤字问题,为之后河煌开边打下了基础。
所以对于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