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寺三修司代表作品

明代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地位是一样的。刑部职掌天下刑名;都察院职掌稽查纠察;大理寺职掌复核驳正。中央司法机关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其后机构设置经多次变动至最后发展为一司务厅,掌天下刑名及徒皂、勾复、关禁之政令,(系依据万历十五年颁行之《大明会典》)下设十三道,但十三道监察御史非都御史的属官,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凡学术...

寺三修司代表作品,的地位有高下之分吗?

明代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地位是一样的。 明代,刑部职掌天下刑名;都察院职掌稽查纠察;大理寺职掌复核驳正。任何刑名案件,未经大理寺的审核复查,刑部和都察院,均不得具狱发遣。 在程序上有先后,但地位是一样的。 明代,中央司法机关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称三法司。 其中刑部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洪武元年置,最初设四子部,其后机构设置经多次变动至最后发展为一司务厅,一照磨所,十三清吏司。其职掌为:“刑部尚书、左右侍郎,掌天下刑名及徒皂、勾复、关禁之政令。”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 大理寺掌复核,吴元年,置大理寺,其后屡罢屡革,至永乐初年始确定。其设官,据《大明会典》载:“大理寺正官,卿一员,左右少卿二员,左右寺丞二员。”[45]其职掌,据《诸司职掌》载:“本寺官其所属左右寺官,职专审录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辩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 也具有现在最高法院的一些职能。 都察院是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兼理刑名,亦拥有司法审判权。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两名,左、右副都御史两名,左、右佥都御史各两名。(系依据万历十五年颁行之《大明会典》)下设十三道,但十三道监察御史非都御史的属官,可以相互参劾,不受其约束。都御史的职权为:“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

什么样的人应该走哪个门呢?

三门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门之义,或象征信、解、行三者。

这三个门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中,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关于‘山门’一词,《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有有关荆州河东寺的记事∶‘寺开三门两重七间’。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西国僧佛陀波利空手来到山门。文殊现老人之身,不许入山。’而于大华严寺条载∶‘院内大众相送到三门外,扪泪执手别。’金阁寺条∶‘出金阁寺三门,寻岭向南’等。

禅宗盛行以后,寺院都设有三门。《敕修清规》卷一〈圣节〉(大正48·1113a)∶‘启建之先一日,堂司备榜,张于三门之右及上殿经单俱用黄纸书之。’卷六〈日用轨范〉(大正48·1145c)∶‘食罢出寮,不得出三门。’该书并将寺院的开山祖称为开山,其他寺院称为诸山,或采用山门作为一寺一山的称呼。

此外,《释氏要览》卷上〈住处〉解释三门的字义云(大正54·264a)∶‘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盘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盘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

一般中门是出家人走,信徒不应该随便走,信徒可以走两边的门,如果按佛教习惯(右绕),应该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走。

宫女和太监是如何做夫妻的?

他们有“结婚”仪式,晚上一起睡觉,也会有孩子。但不同的是,他们“一女多夫”“一夫多女”很常见。另外,宫女若没有对食,会被人嘲笑,就和现在嘲笑剩女一样。

对食,本意是面对面吃饭。但后来,慢慢演变出特殊的含义。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对食的特殊含义,是太监和宫女结为“夫妻”。

但我翻阅史书,意外有了新的收获。

最早的“对食”,出现在《汉书》中,并不是指太监和宫女做“夫妻”,而是用来描述同性宫女的恋爱关系。

《汉书》:“(道)房与(曹)宫对食”“宫人自相与为夫妇”。

而且,这种女孩子之间的同性恋爱,不止发生在宫女身上,连皇后也参与其中。

比如,金屋藏娇的女主人——陈皇后,即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妻子。

刘彻登基后,宠爱卫子夫,陈皇后常年受冷落,便让女巫穿着男装,和她同时起居,两人扮成恩爱夫妻,即“相爱若夫妇”。

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对食”就不再专门指宫女和宫女的恋爱,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宫女与太监做夫妻”。

那么,问题来了。

太监身体残缺,也没有生育能力,他怎么能娶宫女当老婆呢?

太监娶了宫女之后,他们又是怎么过夫妻生活的呢?

别着急,我们一一来解答。

太监为何要娶宫女?

在古代,太监是挨了一刀的男人,不算完整男人。

但人就是这样,越缺少什么,就越需要什么。

相比正常男人,太监更需要老婆,不止是心理上需要,身体上更需要。另外,他们若能结合,还能产生想象不到的能量。

其一,得到精神上的抚慰

古代的生存环境,可比现代恶劣多了,有很多很多人吃不饱饭,很多很多人读不上书。

若能进入紫禁城,有个正经编制,基本上都是“人上人”,被很多人羡慕。

只是,外头的人羡慕归羡慕,里面的人各有酸楚。

无论宫女还是太监,说到底,干的都是伺候人的活,没人在意他们的心情。

因为身体残缺,绝大多数的太监,不由自主会自卑。

而宫女呢?

只有少数能勾搭上皇帝,飞上枝头当后宫嫔妃,绝大多数都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干活。

除非祖坟冒青烟,绝大多数的太监和宫女,都是庸庸碌碌走完一生。

但任何一个鲜活的人,都需要精神上的抚慰。

因此,务实一点来说,太监和宫女,彼此就个伴,打发一下宫中寂寞无聊的时光,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万历野获编》:“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

太监若能娶宫女,就算什么都不能做,也能在深宫中感受家的温暖,获得归属感;

宫女若能嫁太监,漫漫长夜中,有个依靠,也更容易得到安全感。

其二,满足身体、生理的需求。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太监虽然失去了器官,身体残缺,但他们仍然会有正常的需求。

如果这个太监,是成年之后才进行的“手术”,这种需求就更旺盛了。

古代虽然没有科学研究,但他们的认知并不落后,否则也不会有“京师人谓,此曹男性忧在,必须近女”的说法了。

《双槐岁钞·卷八》:京师人谓,此曹男性忧在,必须近女。

而宫女也是正常女子,她们同样会有相应的需求。

只是,深宫内院中的她们,能看到的“男人”,绝大多数是太监。

有句话说得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他们有了正常的需求,也不必苛责。

只是,太监毕竟挨了一刀,不能真正行夫妻之事,部分人就会采取特殊手段发泄,甚至有些残忍。

比如,史料中就曾明确记载,有些太监的手段,可能会让宫女受伤,并且影响第二天的当值。

“相爱淫谑甚于平人,夫妻居室之事,每一交接,则将女人遍体抓咬,必汗出兴阑而后巳。其女人每当值一夕,则必倦病数日。”

当然,这种暴虐的太监,是少数。

绝大多数的太监,可能和《甄嬛传》中的苏培盛一样,只是想要一个温暖的家。

需要强调的是,我这里讲的,都是真太监,古代也有一些假太监,比如最著名的假太监——嫪毐,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勾搭生子。

但这些假太监,背后都有政治阴谋,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其三,太监宫女结婚,是能力的彰显。

在民间,妻妾的数量,不仅用于传宗接代,还是男人能力的体现。

在古代,可不是任何一个男人都能三妻四妾的,普通的老百姓,能娶到一个老婆,就算很不错了。能三妻四妾的,大多都是达官贵族。

同样的道理,在宫中,太监娶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事实上,翻阅史料,太监的婚姻,早在秦汉时期就被允许了。

最初是个例,后来慢慢地,就成了普遍现象。

比如,《魏书》中就明确记载,太监不仅可以娶妻,还可以到处收养儿子。

《魏书》:“(王琚)养子寄生,未袭而亡。子盖海,袭祖琚爵。”

有些太监,不仅要四处收养儿子,还要攀比妻妾和养子的数量,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黑养族弟赵奴第四子炽为后”“先以从弟老寿为后,又养太师冯熙子次兴。嶷死后,二人争立。嶷妻张氏致讼经年,得以熙子为后”。

有句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纠纷。

太监也是人,自然也有攀比心理。

唐朝时期,宦官专权严重,有些太监甚至有上百个养子。

最著名的是晚唐大宦官杨复恭,他的养子有600多人,其中不少是各地的节度使或刺史。

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太监和宫女娶妻,就是为了“显摆”,而收养养子的目的,则在笼络人心,培养势力。

太监如何娶妻?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太监娶宫女为妻,至少有3大理由。

而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在古代宫廷中,宫女和太监结为对食,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反而十分普遍。

那么,问题来了。

太监到底如何才能娶到宫女呢?

或者说,太监和宫女结婚,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宫女和太监结为“对食”的情况,在明朝最为典型,也最为普遍,因此,我以明朝为例,和大家聊聊他们缔结婚姻的方式。

方式主要有2种:

第一,皇帝赐婚。

明朝初期,明太祖吸取前朝教训,严格禁止太监宫女结为对食,甚至不惜动用酷刑:

“太祖驭内官极严,凡阉人娶妻者,有剥皮之刑。”

但是很快,朱棣就推翻了这条规定,甚至亲自赐婚太监。

这位被赐婚的太监,名叫刘通,他自小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军功,和朱棣的感情也非常好。

最终,朱棣破例,为他赐婚,将王家女许配给他当老婆。

“特赐居第,以王氏之女为配,俾理家政,以奉其母,恩至厚也”(《故太监刘公墓志铭》)

刘通的妻子,不是宫女,但朱棣的做法,打破了太监不能娶妻的规定。

此后,明朝太监娶妻,就开始泛滥成灾。

清朝建立时,皇帝也明令禁止太监和宫女之间的恋爱,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例外情形。

《甄嬛传》中,苏培盛与崔槿汐结为对食;

《如懿传》中,莲心与王钦也结为对食。

这些情形,在历史上都能找到对应的人物,并不是影视剧胡编乱造。

由此可见,哪怕古代明确禁止太监娶妻,只要皇帝开心,也能打破禁令。

当然,这些能被皇帝赐婚的太监,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太监娶妻,采用的都是第二种方式。

第二,自愿、平等、主动结为“对食”。

明朝时期,太监和宫女结为“夫妻”,的确是从食物发展而来的。

讲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魏忠贤掌权之前,太监的一日三餐,只能是外面送进来的冷食。

有条件的,稍微加热一下,凑和吃;绝大多数,吃的都是冷菜冷饭。

但宫女的条件就好很多。

她们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可以生火做饭。

为了能够吃口热饭,很多太监都会刻意讨好宫女,只要两人结为“对食”,就能拥有正大光明蹭饭的机会。

为了吃饭,太监们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还出现不少“争风吃醋”的行为。

比如,两个太监为了1个宫女而打架斗殴,即“争奸斗殴”;再比如,太监们因此互相仇视,甚至拿刀砍伤对方,进行打击报复,即“或所欢侦知之,至于相仇,持刃枪复者”;

在明朝,一个宫女,若长期没有“对食”,也会被同伴嘲笑,就好像民间嘲笑大龄剩女一样。

“苟久而无匹,则女伴俱姗笑之,以为弃物”。(《万历野获编》)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古代宫廷,宫女和太监结为“对食”,还真的挺普遍的。

即便开国皇帝明令禁止,到了中后期,基本上也都放开了。

毕竟,这些都是人性嘛。

那么,太监和宫女是怎么过夫妻生活的呢?

结为“对食”后的生活

宫女和太监在一起后,有优势,有也苦楚,和正常婚姻一样,酸甜苦辣咸,没有一个能逃掉。

第一,结为夫妻的仪式

在古代,宫女和太监结为“对食”,可不是两人互相点点头,就可以住在一起了。

据史料记载,结为“对食”,是有专门的仪式的。

他们会仿照民间的“嫁娶之礼”,会先派人来说亲,然后选定日子,对着星星和月亮,发誓此生不再有另外的人。

“其讲婚媾者,订定之后,星前月下,彼此誓盟,更无别遇”。

相比民间婚礼,结为对食的仪式,还是简陋很多。

第二,夫唱妇随,连皇帝都见怪不怪

当仪式结束,太监和宫女便会有了一个“家”。

逢年过节时,他们会以“家”的名义,开展节日活动。

比如,他们会每家出一点菜,然后互相串串门,聊聊天。

“各家皆蒸点心储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也。”(取自《酌中志》)

除了无法行“夫妻之事”,他们基本上和普通夫妻没有区别,一样的夫唱妇随。

皇帝对此也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主动问起他们的另一半,或者直接询问: “你的菜户是谁?”(明朝的“对食”,又叫“菜户”)

《万历野获编》:“即至尊或亦问曰:‘汝菜户为谁?’即以实对。盖相沿成习,已恬不为怪”。

菜户,的确是个非常生动的词。

不过,连皇帝都见怪不怪了,就很奇怪了。

毕竟,在法律层面,对食是不被允许的。

为什么明朝皇帝对此见怪不怪呢?

我推测,这可能和特务机构的发展有关。

明朝中后期,皇帝特务机构越来越发达,需要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大量已经娶妻生子的成年男性,主动选择入宫当太监。

这是趋利避害的必然。

传统的科举考试,你若想得到皇城的编制,简直是风毛菱角、难上加难,但是走太监这条路,就简单多了,甚至前途一片光明。

于是,大量完成娶妻生子任务的男人,主动选择走宦官之路。

那么,早早入宫,还没有妻子的太监们,找个宫女结为“夫妻”,似乎也不过分吧。

第三,没有法律保障,可以随意换人

哪怕是明朝,在法律层面,“对食”都不被制度认可。

这意味着,对食夫妻,没办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举个例子。

正常的夫妻,丈夫去世,妻子可以享受他的财产。

但对食夫妻不行。

只有皇帝额外恩赐,妻子才能享受丈夫的财产,否则,就相当于是一个外人。

比如,天顺年间,司礼监太监吴诚去世,他的妻子确实得到了吴诚之前的故宅和庄田。

但这不是正常继承得到的,而是靠着明英宗的恩赐。

“(英宗)赐司礼监故太监吴诚妻两京原住房屋并旧赐庄田”。

司礼监太监,已经是太监中的头头了,被皇帝关注很自然。

若是那些不被皇帝注意的太监,就算大家都知道宫女是他老婆,这个宫女也得不到半点好处。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性,对食不受法律保护,自然也没有那么多限制。

对食夫妻中途换人,另结新欢,另换对象的,大有人在。

举个例子。

万历年间,郑贵妃名下的宫女吴赞女,感情经历就很丰富。

她先和内官宋保,在一起谈恋爱,成为“对食”。

后来,她看上了另外一个太监,便迅速另结新欢,“与同类张进朝者结好”。

宋保自然很生气,一怒之下,他干脆也不当太监了,直接跑去出家,当了和尚。

《万历野获编》:“不胜愤恨,遂弃其官,去为僧不返,齐类辈咸高之”。

由此可见,为情所困,是人类的通病,哪怕是太监,也不能免俗。

其实,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俗,这件事,若发生在正经婚姻里,吴赞女是要被拖去浸猪笼的。

因为对食不被法律承认,吴赞女才有随意挑选丈夫的自由。

历史上还有另一对著名的对食夫妻——魏忠贤与客氏。

客氏,最早是天启皇帝的乳母。

最初,她和司礼监太监魏朝结为“对食”,后来,见魏忠贤长得好看,会说话,又会办事,便直接抛弃了魏朝,和魏忠贤在一起。

《明史》:“长孙乳媪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谓对食者也。及忠贤入,又通焉。客氏遂薄朝而爱忠贤,两人深相结”。

当然,对食夫妻,也有从一而终,矢志不渝的爱情。

他们甚至会对妻子或者丈夫,守节一生,再不另嫁或者另娶。

“或一人先亡,亦有终身不肯再配,如人间所称义节”。(《万历野获编》)

写在最后

其实,宫女和太监在一起,是人之常情。

大家都渴望家的温暖,普通的他们,就算身体有残缺,也仍然眷恋这种温暖。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只是,不少影视剧,一提到太监娶妻、宫廷对食,就好像天大的事情,就好像想要老婆的太监,或者想要丈夫的宫女,仿佛十恶不赦。

但他们真的犯错了吗?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真的科学吗?

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

对食,只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现象,是普通的男男女女,想要追求温暖的体现。

我们不必过分苛责,也无需过度追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谁接见了三罗喇嘛?

瞿昙寺始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三罗喇嘛三丹罗追在其驻地官隆洞兴建了一座小佛堂,佛堂内供奉持金刚,并派人赴南京请求明朝朝廷护持。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瞿昙寺”,并任命三丹罗追为西宁僧纲司都纲。

明朝初年的四位皇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先后下了7道敕谕,派太监率工匠历时36年修建完成瞿昙寺。

其中,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下令扩建瞿昙寺,并且用行政命令扩大了该寺上层僧人的宗教首领地位及经济特权。

明仁宗、明宣宗进一步扩大了该寺的政治经济特权。

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瞿昙寺隆国殿完工,瞿昙寺的规制更加宏伟。

明朝初年,朝廷封瞿昙寺创寺僧人三罗喇嘛(即三丹罗追)为大国师,授西宁卫僧纲司都纲,并封土地、划林地,派兵保护寺院,连年布施及赏赐宝物,使瞿昙寺成为安多政教合一的大寺,是明朝同青海藏区进行联系,推行“抚边”政策的枢纽。

瞿昙寺的僧众到明朝末年达到500多人,清朝末年为300多人,1949年前夕为60多人。

1958年前夕,该寺仅余18户34人(其中活佛2人(智合仓活佛仓成善、卓仓居巴仓活佛梅居巴),完德12人)。

瞿昙寺内设有时轮学院。

1958年后,瞿昙寺成为青海省获得保留的11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瞿昙寺被关闭,直到1980年重新开放。

1982年2月,瞿昙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寺”跟“庙”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建筑,咱们要懂得区分,不能随意瞎拜,否则很容易出洋相。

“寺”咱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有“少林寺”、“灵隐寺”等等,这些都带有佛教性质,但“寺”最初跟佛教完全不相干。

《说文》中记载: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寺在初期就是朝廷官员办事的机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大理寺”。

很多人在影视剧、小说中看到“大理寺”时就很懵,为什么一群人在佛教的寺院中办公?

其实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寺一直是封建王朝的机构。

而且在“寺”中还有很多职位,以大理寺举例,掌管各项事务的叫“大理寺卿”,审理案件的“大理寺正”等等,它本身就是一个掌管审谳与平反刑狱的机构。

在秦汉时期,大理寺不叫大理寺,而是叫“廷尉”,只有到了北齐之后,廷尉才改成大理寺,之后“大理寺”便一直沿用到清朝,特别在明清时期,大理寺跟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除了大理寺之外,还有掌宾客及凶仪之事的鸿胪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光禄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的太常寺、掌管皇家车马仪仗机构的太仆寺等等。

那么“寺”又是如何演变成佛教寺院的呢?这还得从汉明帝刘庄的一个梦说起。

有一天晚上,汉明帝梦见了一个高大且头顶放光的金人,而且此人还在宫殿中飞绕,惊醒后的汉明帝十分不解,于是召集大臣给他解梦。

当时大臣的知识覆盖面有限,所以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汉明帝到底梦见的是什么人物,但没过多久,有人说道:“西方有神,尊称为佛,我想在您梦中的大概就是佛吧!”

汉明帝一听,心里很开心,他心想梦见神灵是好事,于是自觉跟佛有缘的汉明帝,很快就找人去西方请回佛像跟佛经。

没过几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这两位法师,还有大量佛教经卷就被请到了中国,并且由鸿胪寺负责接待。

由于佛法太过深奥,我国众人也没接触过,所以也不怎么懂,于是有大臣就建议,让两位高僧留下来给大家讲解佛法。

汉明帝一听,是这么个道理,但鸿胪寺作为朝廷官员日常办公的机构,让高僧在此传授佛法显得不太合适,于是汉明帝就让人专门建造了一座建筑,再加上佛法经书是由白马从印度驮来的,于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便被命名为“白马寺”。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愈发被帝王所重视,自然佛教也因此盛行起来,所以各地也都纷纷建造寺院来宣传佛法,这就是“寺”从官方机构演变成佛教寺院的过程。

“庙”

“庙”的历史比“寺”更加悠久,可以说是先有“庙”后有“寺”。

根据现有历史资料来看,庙最早来源于西周的金文,其最初的含义就是供奉先祖的地方,具备十分强大的神圣性。

帝皇祭奠先祖的地方称之为“太庙”,比如李世民的庙号叫“太宗”、刘邦的庙号叫“高祖”。

“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在汉代以前,庙的建造使用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基本上就只能皇室宗亲使用,因为从“宗庙社稷”这个成语中就能看出,宗庙跟皇权紧密结合在一起。

之后,宗庙的建造使用逐渐放宽,很多大臣也能按制建立“家庙”,但普通老百姓还是没有这个权利。

所以“庙”起初就是后代祭拜先祖的地方,那为什么现在庙宇中有这么多神话中的神灵呢?

到了汉代以后,常年的战争使得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先祖是谁,再加上战争使得百姓生活愈发穷困潦倒,在精神、物质的双重摧残下,古人开始供奉心中的神灵,比如旱灾多的地方,很多老百姓就会建立龙王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等等。

还有个因素就是汉代之后,神仙文化开始不断兴起,最常见的除了龙王庙以外,还有土地庙、山神庙、月老庙等等。

当然,除了供奉神灵之外,庙还能供奉具有杰出贡献的伟人,比如岳庙、武庙、孔庙、妈祖庙等等,这些庙宇除了能让老百姓表达爱戴感激之情外,也能让后人知晓并且牢记他们的英雄事迹。

所以庙供奉的有三类人,分别是先祖、伟人、神灵,其中供奉先祖是修建庙宇最初的作用。

为什么现在都讲“寺庙”?“寺”跟“庙”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盛行,统治者就被赋予了“君权神授”的概念,并且这种被神化的专制王权,受到了历代封建君主的推崇。

到了佛教盛行的朝代,很多君王甚至还将佛教文化融入到统治思想中,当然一部分目的也是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但却从侧面将象征“血缘宗法”的庙,跟宣传佛法的寺结合在了一起。

而且在宫廷之中,还得提到一位职位,那就是僧官。

在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由于事务不多,所以事情归鸿胪寺负责,但随着佛教逐渐在我国盛行,鸿胪寺无法应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于是就出现了僧官制度。

僧官既是佛门僧侣,也是朝廷官员,简而言之,就是佛教寺院归朝廷统辖,而庙堂也属于朝廷范畴,所以大家就很自然的将寺跟庙联合在了一起。

此外就是在古代,修建庙宇的标准十分严格,就拿士农工商举例,当时士大夫阶级是不能修建庙宇的,但很多有钱人没法接受,他们坚持要供奉历代先祖,这怎么办呢?

于是他们想到了以修建寺院的方式,来代替家庙,这样既不会触怒朝廷,也能起到供奉先祖的作用,所以民间很多豪门阶级,都以这样的方式来祭奠先祖,自然而然,在老百姓心中,寺跟庙就变成了寺庙。

——END——

中国古代官署太普司的职责?

太仆寺,是中国古代掌管皇朝车马杂物的官署,是当时的中央机构之一。秦、汉时九卿中就有太仆掌车马。明朝时太什寺掌牧马等政令,属兵部,并于滁州设立南京太仆寺。清代沿袭了太仆寺官制,皇帝出巡,扈从车马杂物皆为其总管。太仆寺中,设置卿、少卿、员外郎等官职。20世纪初清朝灭亡后,该机构废除。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