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李清照早中晚代表作品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宋词的创作无疑已臻顶巅,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他们的词乃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续,晏几道兼融晏殊、欧阳修的词风,范仲淹则突破了晏、欧婉约之格局,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风情取代先前精致典雅的贵族格调,苏轼全面改革词坛传统风尚,南宋的爱国词派与辛派词人为其嗣响“秦观词一向被认...

李清照早中晚代表作品,为什么宋代特别流行写词?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戏剧尚处在萌芽状态,成就较差。

宋词可以说是“一代之文学”的标志,就全部词史而言,宋词的创作无疑已臻顶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的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他们的词乃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续,同时又有局部拓展,多以小令抒写男女情事,闲雅清旷,秀丽精巧。晏几道兼融晏殊、欧阳修的词风,在回环曲折的笔致中透露出哀怨感伤的情调,深婉蕴藉,真挚动人。

范仲淹则突破了晏、欧婉约之格局,另树一帜,其边塞词苍凉开阔,豪放悲壮,下开东坡之词风。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贡献最力者首推柳永。

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取代先前的小令,扩展了词的容量;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风情取代先前精致典雅的贵族格调,开拓了词的领域;讲究铺叙,喜用白描,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造性的贡献,使柳永成为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宋词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再变。苏轼以诗为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拓新了词的意境;冲决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新诗体。

苏轼全面改革词坛传统风尚,给词史的发展直指“向上一路”,南宋的爱国词派与辛派词人为其嗣响。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等。秦观词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多写男女情爱的悲苦与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韵兼胜,词境凄婉,自成一家。

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注重音律法度,风格醇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语言典丽精工,是后来格律词派之先导。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这些作家大都由北入南,在神州陆沉、国难当头之际,他们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开始突破以往吟风月弄花草的婉丽流转,给词作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战斗性,词风慷慨悲壮、沉郁苍凉,为中期爱国词高潮的到来奏了先声。

此期词坛成就最高、卓然自立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她主张词“别是一家”,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的独立地位。其词化俗为雅,清婉疏淡,语言功力深湛,既自然清新又精美雅洁,号称“易安体”,与秦观等一起被推为“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南宋中期,主要词人有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等。

辛弃疾横世杰出,奏响了爱国词的最强音;他以文为词,空前地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辛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抒写报国之志与失意之悲为主调;词风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沉郁、明快,悲壮、妩媚,兼而有之,但以豪放雄健为主。

辛弃疾凭其独创的“稼轩体”在两宋词坛“屹然另立一宗”,陈亮、刘过都属辛氏同调,风格之激越雄壮与辛词相近。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格律谨严,词风清空峭拔,词境虚灵幽冷,语言瘦劲疏淡,在辛派词人之外别标一格,他上承周邦彦之精工,下开吴文英、张炎之风雅,被奉为雅词之典范。

南宋后期,词坛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派是稼轩之遗响,主要词人有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他们继承苏、辛词风,词作感时伤世,情调沉痛悲郁,词风豪迈粗犷。另一派是白石之羽翼,重要词家有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他们奉姜夔为圭臬,重视格律技巧,词作凄凉哀怨,格调空灵低婉。总的看来,这两派词人因袭过多而创新不足,他们作为两宋词史的终结者,写下了重要的最后一页。

宋诗创作是在唐诗的巨大影响下进行的,唐诗的灿烂辉煌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宋人的创新意识。宋诗的发展历程,从跟本上说就是对唐诗不断突破和超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面目的历程,从而创造出足以与唐音相抗衡的宋调。北宋初期,主要是中晚唐诗风余韵的沿袭,大致可归为三体。

最初是效法白居易诗风的白体,主要诗人是李昉、徐铉、王禹偁等,其中王禹偁成就最高,他自觉学习白居易讽谕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关注民生疾苦,风格平易通俗、朴素流畅,有些方面已昭示出宋诗发展的新方向。

白体稍后,流行诗坛的是师承贾岛、姚合的晚唐体,主要诗人有林逋、潘阆、寇准等,就中林逋诗名最盛,擅长近体,其诗多写幽静清苦的隐士生活,清淡闲远。此期诗坛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派是推崇李商隐的西昆体,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体用典精巧,词采缛丽,雍容华贵,丰赡秾艳,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鲜明的时代精神。

北宋中期,随着诗文革新运动的展开和深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大家巨擘开创了宋诗的新局面,宋调已趋于成熟并基本定型。

此期诗坛,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首唱于前,梅尧臣诗风平淡深远,意新语工,为宋诗开山之祖;苏舜钦笔力雄放轩昂,超迈横绝,启宋调风气之先;欧阳修格调平易疏畅,流丽宛转,有新变导路之功。

凡此三者,既廓清了西昆体绮丽浮艳的习风,又奠定了宋诗散文化、才学化、议论化、功利化的审美风貌,为宋诗开辟了与唐音迥然相异的新天地。随之有王安石、苏轼等应和于后。王安石的早期之作注重现实民生,精于议论,峭刻简劲,晚年之作讲求技巧法度,诗律精严,兴象玲珑,皆独步一时。

苏轼才思横溢,转益多师,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各体兼擅,无事不可入诗,无言不可入诗,大大开拓了宋诗新的境界,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准。北宋后期,主要诗人有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他们一方面以继承苏轼诗风相标榜,另一方面在审美取向上又与苏轼趋向分流。

黄庭坚提倡“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推重学识技法,诗风瘦硬峭劲,生新奇拗,具有独特的宋人气象,最突出地体现了宋调的艺术特征。陈师道耽于苦吟,刻意求新,诗风朴拙生涩,自成一体,二人都对后来的江西诗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南宋前期,江西诗派形成并壮大,主要诗人有陈与义、吕本中、曾几等,他们以黄、陈为宗,墨守成规,创作成就不高,南渡以后题材开始扩大,诗风逐渐转变,对诗派的创作理论也有所修正,创作实绩最为突出的是陈与义。

江西诗派在两宋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中兴四大诗人都曾经出入于此派门下。南宋中期,宋诗在北宋中期之后又一次出现鼎盛局面,代表诗人就是号称“中兴四大家”的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陆游。

杨万里师法自然,诗风活泼,意象生新谐趣,语言通俗流畅,形成了别开生面的诚斋体;范成大面向生活,风格轻巧工致,温润流婉,其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独树一帜。

陆游是此期也是整个南宋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取材广,用力深,诗风雄健悲壮,意境开阔宏大,各体兼工,不囿一格,陆游和辛弃疾共同成为这个时代最嘹亮的歌手。经过中兴诸诗人的努力探索与积极创新,盛行一时的江西诗派逐步淡出了诗坛。

南宋后期,是宋诗的颓败和终结期,主要是出现了反对江西诗派、取径晚唐的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另外还涌现出一批发扬杜甫现实主义精神和陆游爱国主义传统的爱国诗人。

永嘉四灵尊贾岛、姚合为宗主,专攻五律,取材狭窄,雕琢琐碎,气格卑弱。江湖诗派格局较四灵更为开阔,题材也更为广泛,但除刘克庄、戴复古等能自出机杼、成就较高外,大多表现平平,整体风格偏重于细巧滑熟,未脱晚唐旧习。

宋、元鼎革的沧桑巨变,使南宋末年的诗人更多地投入到残酷的现实中去。文天祥、汪元量等爱国诗人或高唱慷慨悲壮的战歌,或低吟沉郁苍凉的哀思,为两宋诗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国古代散文在宋代最后定型,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占其六。其间名家辈出,群体蜂起,他们各树一帜,竞辟新境,共同构筑了宋文发展的繁荣景观。与唐代散文相比,宋代散文的特色在于:内容上,和现实紧密结合,多论政与论道之文,其中又带有强烈的忧患感与危机感;风格上,趋于平易自然、条达疏畅;艺术表现上,喜好议论并善于议论,一些政论、史论还往往借题发挥。

宋代散文从总体上看以古文为主,宋代古文实现了实用文章的全面艺术化,达到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首先起来倡导创作古文而力排浮华艰涩文风的是柳开与王禹偁,王禹偁的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风格古雅简淡、自然明快,有宋一代的新文风渐露端倪。能够彻底清扫西昆派浮靡之风与太学体险怪之态的,是继之而起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的文风平易纡徐,自然精妙,语言简洁凝练,圆融轻快,确立了宋文文风的发展方向,同时他团结同道,奖掖后进,形成了古文运动的强大阵容。其间曾巩为文简古质朴,平正雅重,不事辞采;王安石为文曲折畅达,议论精警,笔力峻健;苏洵善策、论,雄迈老辣,纵横恣肆;苏辙精书、记,冲和淡泊,深醇温粹。

苏轼是欧阳修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文坛领袖,向与韩、柳、欧并称,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苏文贯通古今,纵横六合,挥洒自如,姿态横生,广备众体,新意无穷,对促进宋代古文主体风格的成熟与定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举奠定了古文在散文创作中的正宗地位,北宋后期的作家大都是沿着欧苏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的。

南宋散文发扬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优良传统,胡铨、李纲、陈亮、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虽风格不一,但都呈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笔势浩荡,议论纵横,慷慨激昂,沉痛执著,令人荡气回肠。

南宋末年,文天祥、谢翱等人,皆写出了表现民族气节的散文杰作,或记叙艰苦卓绝的抗元经历,或彰扬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或抒发深沉悲凉的亡国之痛,把宋文的发展推向了最后一个高潮,以悲壮雄劲的旋律结束了两宋散文的历程。

此外,宋代的通俗文学也极为繁荣。宋代的话本与戏剧虽然流传后世的作品并不多,但它们的出现与成型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的话本小说是在当时说话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容的世俗化、语言的口语化、体制的程式化是其基本特点。它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标志着“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开辟了中国小说的新纪元。

王国维曾指出“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宋代戏剧的表演形式已相当成熟,表演要素日臻完善,其典型范式是宋杂剧,包括北宋杂剧和南渡以后在南方民间流行的“南戏”。宋代戏剧为元杂剧创作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简单的说,宋词之所以流行和当今流行音乐的很快推开是一样的。少不了有一些专业创作(流行)词的词作家,他们的词更合当时市井人的脾胃,比如柳永,他的词、借助当时的有名歌手(主要是一些歌伎)在一些宴会,聚会上演唱,迅速传开,一点也不比现在通过媒体发表快。

新手小白适合喝什么茶?

我得先看看题主是哪里人?虽然有些不太光明,却也是事实,因为茶叶虽然只是一样,东西南北的工艺做法习惯却是各相径厅,一个不对路的茶叶推荐了,反而会让人反感,比如我是浙江人,谁向我推荐普洱,我肯定感觉是骗子忽悠来了,那过期的边销茶陈茶怎么会是能喝的,我向福建广东人推荐芽茶,也会让他们感觉那清汤寡水的滋味太淡。

看了下题主是北方的河南人,这样就有个目的性了,河南最有名的茶叶属信阳毛尖,这些年也有些信阳红茶之类的,河南周边的省份都有产茶的特别是有小众茶比较集中的安徽,这样推荐的话,以绿茶黄茶等不发酵清发酵的芽茶为主,作为新手可以不同的试换一下茶叶,看茶以工艺为主不用过分的注重产地大师等附加值太高的,我在经常找一些人发的照片图案,福建人广东人发的西湖龙井,说实话他们见过正宗的西湖龙井吗?连选用的照片都是乌牛早,浙江龙井之类的,还大言不惭的精通六大茶类,处处是名产地的正宗货,这些才是新手最注重的陷阱。

最后 忠告一句刚开始喝茶的新手,喝茶买茶不用过分看网络的软文,很多是故意过度吹嘘炒作的效果,如我经常说的防火防盗防普洱,说的是看软文普洱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名茶,实际上呢,中国绿茶的产量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绿茶,包括普洱在内的黑茶才一成多一点,更严重的是没有人喝,从2000年开始, 二十年时间加工了一百多万吨,现在光东莞一个城市就库存三四十万吨,全广东有多少,全国有多少?另外还有个出口数据,现在中国一年出口的茶叶总量超过35万吨,其中绿茶占百分之八十,而号称古往今来的第一神茶普洱出口多少,不足三千吨,等等这些真实的数据有很多,少看那些软文的吹嘘。

以上只代表我个人的见解,请采纳.。

可以发原创作品一起交流交流吗?

现代社会的人作诗特别难,读书时又没有教,自己按性情来写吧,又遭人指手画脚。

由于爱好,我读书时就喜欢写一些顺口溜,打油诗,调剂一下情趣。那时还没有什么人会指责调侃,都是鼓励赞美的人比较多,倒是近些年,不管怎么写,都有人说不对。

2014年,我的父母都相继离世,我也得了郁抑症,有出家的念头,可想到自己有孩子,打消了这个念头,一天看到一位老师送给我的一幅画,由感而发,写了一首藏头诗抒发一下感情:

色即是空

色显阴阳形态真

即凭浓淡喻音声

是非长短六根断

空性不离尘夙恩

前三句是对照画面的一个描述,同时符合了我对世俗的一个看法,最后一句表达的是六祖坛经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意思。

可我一个朋友说:这不是诗,不符合:“起承转合”。我其实也不是想做诗,只是通过这样一种节律表达一下心境而已。但人终归是要学习的,于是我去了解了一下什么是“起承转合”。

我郁抑症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不想去做生意了,就爱上了茶,承包了几百亩原生态的茶山,采茶的时候看到茶园联想到社会,写了一首小诗:

谷雨连绵叶似愁

峰园满玉庄无羞

茗芳疏影谁人爱

寥饮天琼更复求

我内心的联想是:雨老是下却看不到茶叶开心的样子,就像丰衣足食的人民一样。旺盛的收成才是茶园的骄傲,人也是靠积攒资产物业来掩盖自己的羞涩。有了“起承”后面的“转合”更是用茶的道理来映射了做人的道理。

朋友又说话了:没有对仗。

我想:“你是跟我杠上了?”

第二天我上山采老丛茶树,隔壁茶山一老人跟我拉起了家常,她说她几个孩子都三十几岁了,有了事业和家庭后就很少回老家,偶尔回家一次也只顾陪小孩玩,很少陪父母聊天,老人很无奈。

我刚好对应长满苔藓地衣的老茶树和了一首:

老茶树

思恩缘起卅年栽,因禄幸得五尺材;

勤勉方披满杈玉,悠然亦配半身苔;

风行难顾椿萱冷,雨沐均沾儿女嗨;

若问甘琼惟六度,雾来犹见水花开。

最后一联我是展望老人的孩子能通过茶的好坏去感悟一下怎么做人。我朋友看到了又回了我一句:没有诗情。

我虽然知道我不会作诗,不懂写诗。但也挺不服气的。

我想格律诗难写,搞点稀奇古怪的。于是按照单丛制茶工艺流程和了一首元稹式的宝塔诗:

.........................茶

..................叶落、归家,

..............芽青盻、夕阳洒,

...........纤手拂心、冷暖融化,

.......夜随心香寐、晨望蜜兰花,

...巡城驰念足下、点兵礼慕天涯,

问境举杯照明月、水天一色观红霞。

熟悉制茶的朋友不难发现这是单丛茶的完整制作和试茶的过程。同时也抒发了一个外出打工拼搏到创业的过程。

朋友又说:“雕琢抄袭,出不了好东西。”

我喝着茶都郁闷了,谁想过要出好东西了?不就是赌一口气吗?我根本就不想写好什么诗啊!既然说我抄袭,我实在愤难平。

我对照自己烧出来的曜变建盏和了一首回文诗过去:

星繁浮影夜映空

曜变若神有苍穹

听茶问盏皆妙意

寻我本性倚天从

(回)

从天倚性本我寻

意妙皆盏问茶听

穹苍有神若变曜

空映夜影浮繁星

朋友又说话了,越写越差了,连平仄都丢了。

我的本意是通过对曜变的描述表达自己对空色的感悟,没想到被他说的一文不值,我这写得挺难的呀!还有倒着读也顺畅。朋友说:“诗好不在于写得难不难,首先要符合诗的要求。”我突然有所醒悟:空色不是一体吗?朋友说的很客观啊,要写诗,就要符合标准要求,平仄押韵、起承转合、诗意对仗等等,都要注意。我不懂写就不要标榜自己写的是诗,我可以学着古人的意境说话而已!于是我写了两句话发过去给朋友看:

寻章摘句思良味

无言以对话自来

我说我不写诗了,怎么写也写不来。我不写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他说这两句反而有点味道,因为不是诗,也就无法挑毛病了。毕竟是两句人话。

是的,说人话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追求什么水平境界,真情感就是好文章。两句就两句,四句就四句,几句都无所谓,写多了、懂多了,诗自然就会写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