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人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近现代有名的词人都有哪些?
问题:近现代有名的词人都有哪些?
.......
词,最早是歌词之词,但是今天我们说填词,就不是指作曲填词了,而是旧体诗词的词。这是一种必须依照古代词谱格律填写的词。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近代, 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为现代,下面老街列举几位比较有名的词人。
一、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前人讲解诗词,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本身都是诗人,但是今天很多讲诗的人,自己并不会作诗,这是今人与古人最大的区别。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所以在文学史上就有极高的地位,有一个因素不容忽略:他自己就是一位优秀的词人,下面是他自己评价自己的一段话:
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足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也,虽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词人,亦未始无不及余之处。老街觉得,王国维的不少作品,混入宋词中也是上乘之作。 王国维《蝶恋花》: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二、陈廷焯(1853-1892年)学词之人,不可不读《人间词话》,也不可不读《白雨斋词话》:
“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引以千端,衷诸壹是。非好 与古人为难,独成一家言,亦有所大不得已于中,为斯诣绵延一线”(《词话自序》)录入一首陈廷焯的《蝶恋花》
细雨黄昏人病久,不分伤心,都在春前后。独上高楼风满袖,春山总被鹃啼瘦。昨夜重门人静候,料得灯昏,一点悬红豆。梦里容颜还似旧,南来消息君知否?三、谭献(1832~1901)谭献有一句名言不可不知:
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句话来自于他的《〈复堂词录〉序》。
录入一首谭献的《菩萨蛮》:
朱弦掩抑声如诉。钿蝉金雁飞无数。人去几时回。行云何处来。画栏团曲曲。敲折搔头玉。花老郁金堂。闲熏沉水香。四、 况周颐(1859~1926)况周颐一生致力于词,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他的《《蕙风词话》也是必读书。
况周颐《定风波》: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五、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这个大汉奸汪精卫留下了数百首诗词,其作品曾受到陈寅恪、钱钟书、陈衍、龙榆生等大师的推崇,甚至有“民国第一诗人”称号。香港曾经出版过一本汪精卫诗词集:《双照楼诗词稿》,其中一个作序言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叶嘉莹先生。
《金缕曲》: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馀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这是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入狱后写给陈璧君的,这首词步韵顾贞观“季子平安否”(当年顾为救朋友写此词而感动纳兰容若)。汪精卫因陈璧君不顾自身危险营救他而感动,出狱不久就和她结婚了。只看这首词,似乎看到了纳兰容若一般的深情。
六、乔大壮 (1892年1月16日-1948年7月3日)乔大壮 被唐圭璋誉之为"一代词坛飞将"。在抗战期间,乔大壮曾经避地重庆,因夫人去世送灵归葬成都,途中作《生查子》追悼亡妻:
舵楼东逝波,鹢首西沈月。何似一心人,自此无期别。犯雾剪江来,打鼓凌晨发。君去骨成尘,我住头如雪。七、叶嘉莹(1924年7月--)叶先生是本文中唯一健在的人了,她在课堂上电视上的身影大多是一个诗词传播讲解者形象,如同我前面说的那样,老一代的讲诗者自己都是诗人。
浣溪沙(当代·叶嘉莹)题注:一九四一年冬作
坐觉宵寒百感并,长街孤柝报初更,向人惟有一灯青。岂是有生皆有恨,果然无福合无情,至今恩怨总难明。结束语以上记录的几位诗词大家,是老街随想随写的,近代以来其实有大量的优秀诗人和作品,因为唐诗宋词的光芒太盛,因此以后的诗人们往往被忽略,其实看看王国维这些人的作品,如果混入唐诗宋词中,有几个人能够分辨出来呢?
老街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唐诗宋词以后的诗词不屑一看,其实老街看得也少,不过不是不屑一看,是因为唐诗宋词都没有看完,自然看其他时代的更少,毕竟还要工作,还要看看《大江大河》、听听德云社的相声。
@老街味道
各位心中最为推崇的诗词大家是谁?
我最推崇的还是杜甫。因为它不但是诗圣,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人民诗人。
选他的几首诗看看吧。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作品,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正因为杜甫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念才支持他为人民呐喊,为时代歌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圠落,白手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仓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厄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杜甫三十五岁到京城长安,困顿十年,才谋得了个从九品的小官—— 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俸禄太低,长安米贵,不得不把妻子儿女寄养在物价 稍微便宜一些的奉先县。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也就是 “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他得到一个机会去奉先县省亲,旅途所见,已是 表面繁荣掩盖下的民不聊生。于是,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写成此 诗。虽然自己经历十分悲惨,刚到家就看到爱子饿死,但他还是把人民的困苦放在第一位,对统治阶级进行强烈谴责,对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对国家安危表现出极大的忧虑。果然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杜甫的预言,几乎就是这首诗的同时安史之乱爆发了。
这是杜甫“诗史”的第一首诗,把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三,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757年杜甫逃到凤翔投奔肃宗,被任为左拾遗,因房琯事件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8年杜甫到洛阳探亲,回华州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写下了几首诗就是“三吏三别”。这一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四,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杜甫在蜀中写的诗,由于严武帮助杜甫生活稍微安定下来了。他写的春雨,是喜雨,是站在农民立场上的春雨贵如油的感觉。全诗围绕一个“好”字展开,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不像孟浩然忧愁“花落知多少?”也不像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样的伤春之感。
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61年的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六,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为大历三年(768)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后,暮冬流寓岳州(今湖南岳阳市)时所作。
诗的前四句,写出登临所见之景;后面四句,则抒发登临之情。此处的哀情和上四句的阔景就是有机结合的。表现了诗人在个人不幸之时愈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当时吐蕃入侵,西北边疆不宁。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这样的结尾使得全篇境界更高,格调更高了。
杜甫还有很多为人民呼吁的诗,如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体现出诗人对老妇人处境的理解和同情。
杜甫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民诗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崇敬他呢?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诗人最多?
当然是唐朝了,唐诗三百首,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等等太多了。希望你满意!!!!
诗人的前景怎么样?
诗人的前景怎么样?我认为诗人的前景并不乐观。我的观点如下。
受众小如果您是想通过写诗来打造出名或者赚取钱财的目的的话,其实是十分困难的。
①古代诗歌。因为在白话文流行的现代,古诗虽然作为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传承,但其实如今的大众并不十分感兴趣。
因为语言上有障碍,普通大众难以读懂诗歌里面的表层意思,也就更加难以读懂诗人所有表达的情感。
②当代诗歌。虽然当代诗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以读懂表层意思。但是由于很多的诗歌,其表达内涵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因此我认为,诗歌受众小,主要是在懂得诗歌以及在诗人的圈子里面受欢迎。因此通过这一点,我认为是诗人的前景并不乐观。
AI技术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神奇的东西诞生,大家现在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AI诗人”。
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诞生的一种“诗人”,虽然现在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特别的发达这些人工智能制作出来的诗歌,会有一些逻辑上的缺陷。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过制作符合逻辑而且十分优美的诗歌。
要知道,对于人类来说,学习一首诗歌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因此人工智能在学习上面占有很强的优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一创作出来的诗歌不仅优美,而且还能“量产”。
因此我认为这对于靠写诗来维持生计的人并不乐观。
爱好当然以上两种情况是在于想要通过当诗人来维持生计,获取名气。如果您仅仅是想把写诗当做爱好,那么就全然不用顾及其他的情况。
没有什么能够束缚您的爱好发展。相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您可以借鉴学习的诗歌将会越来越多,同样能提高自身的诗歌水平。
以上便是我关于诗人前景的一些观点,我个人认为如果把诗歌当成爱好的话,那么自然前景广大。如果把诗歌当成职业的话,前景可能不容乐观。
英国著名诗人有哪些?
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00),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乔叟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受过大学教育,熟悉法语和意大利语。1357年开始出入宫廷,后常出访欧洲,在意大利接触到了但丁、薄伽丘等人的作品.这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乔叟于1400年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乔叟被公认为是中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英国诗歌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威廉·莎士比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中国尊称其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诗人,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威廉.布克(1757-1827)英国诗人、画家、雕版师,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尤其是诗歌,生前大多籍籍无名,多年以后才得到广泛传诵。主要作品有《天堂与地狱的婚姻》《耶路撒冷》和《天真与经验之歌》等。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魁首。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诗,曾与柯勒律治合作发表《抒情歌谣集》。1843年被封为桂冠诗人。名篇主要有《我们是七个》《水仙》《致杜鹃》等。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诗人之一。出生于牧师家庭,父母早亡。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柯勒律治深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曾写了《巴士底狱的陷落》等诗篇歌颂法国革命。1795年结识华兹华斯后迁居湖区潜心于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老水手谣》《忽必烈汗》等。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第六代拜伦男爵,10岁继承了家族的爵位和庄园,但父母的离异和自己的残疾,都带给他深刻的影响。1805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并开始写诗。他在诗中创造了一批高傲、神秘、反叛的“拜伦式英雄”,著有《唐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等。
波西·比希·雪(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诞生于苏塞克斯郡一个贵族之家。在牛津大学因撰写散发《无神论的必然性》(1811)被开除学籍.后因发表《麦布女王》触怒统治阶级,被迫离开英国前往意大利。著名的作品有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歌《伊斯兰的起义》《西风颂》《致云雀》等。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经济拮据、恶疾缠身,再加之有爱而难成婚姻的无奈,让他短暂的人生负痛累累。主要作品有《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等。“美即真,真即美”是济慈毕生的美学追求。济慈25岁时因肺结核去世,但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诗人文学家按水平和成就如何排名?
并非要故意挑事,但前面都回答了些什么啊,有没有仔细审题?题主已经把要排名的人物都给列出来了,还在那“李煜”、“仓央嘉措”、“席慕蓉”的,虽然他们水平是很高,但答题人总不能对着穆斯林大谈猪肉的美味吧!
就楼主列举的人当中,元稹、元好问能站到第一梯队,纳兰性德独占第二梯队。其他人比这仨,还是要差着不小的境界的。我先抛块砖,等着高人踩。
我的排名原则很简单,诗人的水平和成就只看流传度,因为时间是检验一切事物的最公平标准,只有符合劳动人民审美情趣的东西,才能在历史的层层筛选中保留至今。
第一名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文学家,诗人。
元稹的的诗作,用情极深却含而不露,意境深远又扣人心弦。他排第一是因为这首流传千古悼亡妻诗《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重点已经划出来了,耳熟能详吗?更为重要的是,依托本诗演化而来的“曾经沧海”,更是“装X神器”,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厚爱。
本诗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可以并称历史上的悼诗、悼词第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二名 元好问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当时的北方文坛总舵主扛把子,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尤其善于借物抒情,于山水花鸟中,荡起一片深情。他的《摸鱼儿·雁丘词》不仅惊爆了整个文坛,更是在“武侠宗师”金庸的推广下,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世间(一作“恨人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第三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满族,叶赫那拉氏,是清朝最为出名的词人,没有之一。
纳兰词“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与南唐李煜文风近似。他进排名榜前三,靠的是《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不忘初心”用于感情上的另一种说法,民政局门口应该把这诗写在大牌子上,让每个即将破碎的家庭读十遍抄十遍,再行办理手续。
第四名 萨都剌萨都剌(1272年或1300年-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有“雁门才子”之称。
如果不是他的诗歌中有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就把他和耶律楚材并列了。这人挺高产的,可惜:一生写诗八百首,爆款一个都没有。小爆款有一个,《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第五名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1190年 —1244年),字晋卿,契丹族人,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元朝政治家。
他的作品并不比萨都剌少,一部《湛然居士文集》就收录了660余首。但是他的作品用于应酬的太多,虽然写的流畅,境界也豪放开阔,但“中多禅悦之语。其诗亦质率,间有可采者”。发一首《庚辰西域清明》,大家看看: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第六名(并列) 完颜亮、玄烨完颜亮(1122年―1161年),字元功,金国第四位皇帝,女真族。
玄烨(1654年-1722年),清朝第四位皇帝,满族,即“康熙”帝。
都是国家的一把手,在位期间也都建立了不小的功绩。从文才上来看,完颜亮应该是略高于康熙大帝的,但其人过于嗜杀,而历史上从未有过满腹“诗情画意”人能与“残忍”这个词结合起来,而他做到了。鉴于此,把他与康熙并列。
找来两人做的同种类型的诗词,读者可自行体会。
完颜亮《题临安山水》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玄烨《澄海楼》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第七名 弘历乾隆大帝的介绍,就不必多写了,正史野史、影视小说足够让“四阿哥”的形象深入人心了。传言乾隆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只有一首流传了下来,就这一首,出处来源还说法不一:
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流传下了一首“打油诗”还不确定是不是他写的,乾隆做“副班长”也算是实至名归。
其他的著名少数民族诗人(文学家)此处不再排名,也可以说排名不分先后,只说诗人(文学家)及其作品:
曹雪芹,满族,《红楼梦》;
萧观音,契丹族,《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刘方平,匈奴族,《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仓央嘉措,门巴族,《一个人》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我是酺客,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了您,欢迎评论、转发、点赞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