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两汉青铜器代表作品是谁

目前大多数主流学者都认为【昆明】最初指的是族名(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而不是现在的城市地名。【昆明人和古滇人】史料记载【昆明人/昆弥】主要居住在滇西洱海流域(今大理地区)。(目前出土的大量铜器中有极其残酷的战争场面和祭杀战俘场面)所以依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出的结论就是【昆明(昆弥)】最早记载是部落族名而非城市地名。让【昆...

两汉青铜器代表作品是谁,昆明为什么叫昆明?

我是倮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生活中为了方便辨识和称呼,我们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名字,其实地名或者事物也不例外,我们会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物体进行实名绑定,也会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的名称这就是地名。

【此昆明非彼昆明】

【昆明】作为知名(ID)为大家熟悉的还是作为地名的春城昆明市,但是由于历史久远,昆明一词的出现众说纷纭。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目前大多数主流学者都认为【昆明】最初指的是族名( 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而不是现在的城市地名。【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昆明”一词的频繁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征讨西南的时期。

【昆明人和古滇人】

史料记载【 昆明人 /昆弥 】主要居住在滇西洱海流域(今大理地区),是“随畜迁徒”的游猎部族。而东部滇中滇池流域生活着【古滇人】,是个善于耕田,有固定群居的农耕文明部族(类似汉族),两族文化上的巨大反差导致两个部族经常发生激烈的战争。(目前出土的大量铜器中有极其残酷的战争场面和祭杀战俘场面)所以依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出的结论就是【 昆明(昆弥)】 最早记载是部落族名而非城市地名。

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兵攻打西南夷,却因昆明人部落依仗昆明池( 洱海 )的水军优势受阻,因此也在帝都长安城外修造人工湖名为昆明池,【汉习楼船】的典故由此而来。

▲西南夷诸国

因此,【 昆明一词 】的由来是一个由族名向湖名再向地名转换的历史过程。

▲反映古代战争场面的古青铜器(网络图片)

【 历史混淆与误会 】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云南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市】和【大理州】两座双子星城市都有一个相同的成长载体——【高原湖泊】而且都是湖泊文明,两个湖泊古代都曾被称为【昆明池】。所以历史的发展和混淆,最终造成滇池有一段时间被误称为昆明池/湖,由此也间接影响了周边城市的地名的变迁和互换,因此可以说,今天的大理洱海才是真正意义的【昆明池】, 而这也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一个有趣的玩笑。

【 昆明市地名的由来 】

由于历史发展的混淆和误会,让【昆明】成为滇池流域壮丽大城最终的永久的地名。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脉络大致如下:云南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昆字】作为地名是在隋朝即昆州,第一次以“昆明”作为地名则始于元朝,即云南行省政治中心,中庆路(鸭池城)下辖的昆明千户所,到了明清时 ,昆明千户所改设昆明县归云南府管辖,为省(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府( 云南府 ),县( 昆明县 )三级政府治所。民国时,废府、厅、州,只保留县 ,因避讳与省名同名,将原云南府裁撤,以治所所在地,昆明县为名改为昆明市,这就是最早的昆明市的由来。

隋朝——唐初时期昆明地区称为益州郡【昆州城】

据《旧唐书》记载,隋文帝时期在昆池(滇池)流域设益州郡-昆州城,唐高祖即位后任命爨氏子孙爨弘达为昆州刺史(遗址据专家推测在近西山区碧鸡街道片区)。

▲云南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昆字】作为地名是在隋代

元朝时期的昆明地区称为【 中庆路 】其下辖的【昆明千户所】第一次作为地面正式登场

元朝统一云南初期(20年间),云南的行政中心仍设在大理,元朝统治者为了稳定局势,初期实行了军事管制,建立军政合一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等地方政权。元朝还在昆明地区设置了鄯阐万户府和昆明千户所,【 “昆 明” 第一次作为正式地名出现在古代行政机构的名单中 】。

▲元朝时代的云南行省地图

明清时的昆明地区称为【云南府】其下辖的【昆明县】成为民国时期昆明市地名的由来

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军消灭残元势力攻克云南后,改元朝行政单位行省(一级行政区划),改【路】为【府】,仿内地建制,设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到了明末清初,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南明永历帝、吴三桂先后在昆明建立割据政权。清朝时延续明朝制度,昆明不仅是云南省会,还是云贵两省军政机关【云贵总督署】,遗址就在今昆明胜利堂。

▲明朝云南疆域略图

▲明朝云南府~府城-【龟城】(网络图片)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入滇,改中庆路为云南府,领昆明县、富民县、宜良县、罗次县四县,嵩明州、晋宁州、安宁州、昆阳州四州及所辖五县,于次年在今昆明城区建筑砖城。明末永历时,曾改云南省为云兴省,云南府为昆明府,昆明县为昆海县。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讨平吴三桂后,仍袭明制,云南府领昆明县、富民县、安宁州、晋宁州、昆阳州、呈贡县、宜良县、嵩明州、罗次县、禄丰县、易门县七县四州。民国废云南府,保留昆明县。

注:昆明县为附郭县(省治、府治、县治3级驻地)四洲为散州

▲清朝云南疆域地图

▲清朝云南府~府城-【龟城】(网络图片)

▲晚清昆明城影像(网络图片)

近现代的昆明【 昆明市政府成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后,1913年民国中央政府宣布“废府改县”原云南府改为昆明县。行政上仍有云南省政府直接管辖。1919年唐继尧主政云南时,设云南市政公所管理昆明县。1922年,昆明县改为昆明市,云南市政公所改名为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到了龙云主政云南时,将昆明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政府,由马袗仁出任昆明市历史上第一任市长;

▲解放前的昆明老城

▲民国时期昆明城影像(网络图片)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昆明,成立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截至2018年,昆明已建市96年)

▲50-60年代的昆明城(网络图片)

▲2017年的昆明城(网络图片)

梳理历史脉络(总概括)

昆明的由来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从历史脉络中抽丝剥茧整理如下:

【 昆明城市的演变过程 】

苴兰城( 战国 )——谷昌城( 两汉 )——昆州城( 隋、唐 )——拓东城( 南诏 )——鄯阐城( 南诏、大理 )——中庆路/鸭池 (元)——云南府(明、清)——昆明市;

【 昆明作为地名的过程大致为 】

部落族名(滇西昆明族/昆弥)——湖名(洱海(昆明池)=/混淆 ——昆池(滇池)——(昆州)——{演变为}—昆明池——地名(昆明千户所)——地名(昆明县)=地名(昆明市)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想要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可以查看我的另外几篇回答。

本文结束,喜欢/想了解更多云南/昆明交通发展,历史文化地方志,可以查看我的相关回答,本文结束,谢谢观赏。

隶书之前的书体是什么字体?

隶书之前的书体是小篆!小篆是秦朝统一六国后的官方书体,篆书是个广义的称谓,其中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小篆!秦未一统天下之前,六国各自有自己的书体,她们不尽相同,但都在篆书范畴,最为有特色的是当时楚国的篆书,现代还有可见,并成为较有特色的楚篆!

公元221年秦大一统后,在民间和中下官吏处理日常工作时,流行一种有别小篆的书体,省简篆体的对称圆转,以方折草率的笔意书写日常书札书简称为秦隶,类似诏版、新莽斤权当量。这个是隶书的前世,社会发展到两汉,这种书体逐渐取代了小篆成为官方书体并逐渐完善和发展,形成了汉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隶书!

装饰画出现的原因及其意义?

装饰画(Decorative Painting)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装饰画这一艺术形式是在原始绘画和装饰纹样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而流传至今的。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到商周铜器上的装饰画;从两汉的画像石、画像砖,到举世瞩目的敦煌壁画以及一些别具特色的民间美术,都为我们提供了装饰画最典型的范例。

安阳殷墟曾经出土一块「鲸骨」?

殷商的传世文献很少,神话与传说交织,而且不是第一手,如:《尚书 商书》,是殷商遗民在周代集结的文献。连东周时代的殷商遗民孔子,也只知道到一些零星的口传,所以他感慨:「殷礼能言不能征」,因为「文献不足故」。

如果不是殷墟考古的发现,我们能对殷商的了解,实在不比孔子好到哪里去。而殷商考古出土的文献:甲骨文、金文,虽然是一手,但并非记事文献,都是祭祀、占卜类文献。殷商考古,唯一一个完整的墓葬就是武丁时代的妇好墓。

因此,我们对殷商和殷人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无论以后有什么重大发现,不要小瞧古人智慧。我看到一些社交媒体上说殷墟发现鲸鱼骨头是巨大的谜团,其实,诉诸常识完全可以理解,正常得不得了,还不需要诉诸神话和浪漫的文学夸张。

安阳与渤海和黄海的直线距离不到450公里:

引自:百度地图

殷商时代的黄河到渤海的入海口,以及山东、江苏部分沿海(黄海、东海),完全在殷人的势力范围内:

引自:谭其骧. (1982). 中国历史地图集:原始社会——战国. 中国地图出版社.,页11

鲸鱼广泛分布在全世界海域,中国沿海当然也有鲸鱼。下图引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中国海兽图鉴》:

引自:http://www.scsio.cas.cn/kepu/201102/t20110223_3074787.html

今天,中国鲸类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黄海、渤海也有。新闻中经常就有鲸鱼在渤海、黄海海域搁浅死亡的案例:

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时代,气温比今天高出2-3度,加上没有工业污染和日本人那种变态的工业捕杀,鲸鱼在中国沿海应该非常常见。引自竺可桢先生的论文:竺可桢. (197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气象科技(s1), 15-38.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殷人是东夷人的一支,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就被认为东夷的祖型文化。

龙山文化遍布整个山东半岛(渤海、黄海),殷人知道鲸鱼也很正常,说不定殷人的祖先就捕过鲸鱼。

(龙山文化分布图)

人类将猛犸象都吃光了,捕鲸鱼真的不难,看过BBC《人类星球》吗?

南太平洋印尼土著,用非常简单的小船协作捕鲸鱼,完全是手到擒来:

所以:殷人势力范围内的沿海居民,应该也经常见到鲸鱼,就算当时沿海古人渔民捕杀鲸鱼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我完全不会感到吃惊。因此,中国中原的古人,知道鲸鱼存在应该十分普遍,也知道鲸鱼的习性,所以,先秦两汉的传世文献频繁的提到。古代文献中的「鲸」:《说文解字》:海大鱼也。 康熙字典:引《玉篇》:鱼之王。《古今注》鲸鱼者,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眼如明月珠。 《后汉·班固传》於是发鲸鱼,铿华钟。《注》海岸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引自: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5012

从殷墟出土的遗物来看,除了东海鲸骨,西有昆仑山和田玉,江南的金锡,南海的玳瑁(海龟壳)。这些「奇货」的来源有两种途径:

方国纳贡

商业交换

纳贡在甲骨文记载中比比皆是,贡品有龟、牛马、酒、青铜原料和酒等等:

孙亚冰, 林歓, & 宋,鎮豪. (2010). 商代地理与方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198

传世文献记载的四方小国向商王纳贡,东方方国上贡的是「海货海鲜」,南方方国有上面说的「海龟玳瑁」:

东方沿海土著渔民,捕杀个把鲸鱼,或者鲸鱼搁浅死了以后,骨头被土著捡到了,上贡给商王,正常得不得了。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必须协作分工才能更好的生存,而「商业交换」本质上就属于一种分工协作。商业的驱动力是人性,比礼仪、文字、国家都要古老。

商业逐利力量之巨大,是无需赘言的,马克思(还是列宁)是怎么说的?

资本家为了利润,会卖给无产阶级吊死自己的绞索!

既然是人性,说明古今是没有变化的,几百年前打通新航路的探险家,今天贩毒的毒贩本质是一样。

「商人」之所叫「商」,就是因为商族是以做生意、驯服牛马起家的。所以,当时如果殷人有需求,就肯定有人贩卖满足需求。不到五百公里的路程,对有经商传统的商人来说完全不是个大障碍。

商业交换和逐利的人性,加上殷人的经商传统、殷人华夏共主的地位,这三点决定,鲸骨、玳瑁、和田玉这样的海外奇珍对殷商贵族来说应该是常见的。

珍贵的东西汉语叫「宝贝」,汉字中与商业、货币有关的字,大部分从「贝」,如「货、财、贵、贱、购」,因为中国贵金属比较贫乏,上古人就用比较少见的海贝充当交易货币。

殷墟出土了很多充当货币使用的海贝:

图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4). 安阳小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页248

最远的原产地到了西部非洲:

(引自:杨升南. (2010). 商代经济与科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474)

比如:这种叫做【蜻蜓眼】的东西,原产西亚和北非,在东周考古中经常发现,这都是商业的力量:

综上所述:商代势力范围内的东方方国沿海有鲸鱼,渔民完全可以捕获到鲸鱼,或者捡到搁浅死鲸鱼的骨头。通过进贡和商业交换方式,达到殷商首都安阳贵族的手中,完全是十分平常的事。那么,第二个问题是:殷商人要这个鲸鱼骨头干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要从发掘地信息进行推测。

殷墟鲸鱼骨头有两块,是鲸鱼的肩胛骨,国家博物馆给出的数据是:高23厘米、长26厘米、宽19厘米;小块高14厘米、径28厘米,但是没有任何出土信息。

我找了半天,终于查阅到鲸骨出土信息,难怪网上没有,原来是民国时期殷墟考古发现的,原始发掘信息记载在1933年出版的《安阳发掘报告》上。

这是民国殷墟考古的第四次发掘,由考古学者李济主持,参加发掘的有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钧等人,时间是1931年3月21日至5月11日,在小屯村北分A、B、C、D、E区进行发掘,在【小屯E10坑】发现了整整一坑兽骨,包括鹿骨、虎骨、象骨和鲸骨:

李济. (1933). 安阳发掘报告.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页567)

鼎鼎大名的刻辞鹿头就是和鲸鱼肩胛骨一起出土的:

引自:孙亚冰, 林歓, & 宋,鎮豪. (2010). 商代地理与方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彩图18这个遗址就是一个骨器作坊,有各种各样制作骨器的骨头原料,鲸骨应该就是制作骨器的骨料。董作宾先生认为鲸鱼肩胛骨可能是商王征夷方时所得珍贵战利品。

有人说看起来像个什么工具,这个可能性是有,但是要证明,没有更多证据以前,只能判断为骨料,因为它鲸鱼骨是跟很多骨料一起出土,出土地是一个骨器作坊遗址。

在殷墟以及河南发现很多制骨作坊,有大量的骨料和骨器出土,甚至很多人骨骨料,商人用的骨发簪很多都是人骨做的:引自:商代科技与经济,页434-435

殷墟出土的骨器和人头骨刻辞:

图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4). 安阳小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页243

钟鼎文何以解忧怎么写?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短歌行》两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石器时代后面依次是什么时代?

1.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前到距今约1万年前)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icon

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的北京人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2000年前)

距今约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icon文化、河姆渡文化icon

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文化、红山icon文化、良渚文化

3.部落时期

三皇(燧人氏icon、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icon、帝喾、帝尧、帝舜icon)

4.万邦时代

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国家即将产生

早期国家:

1.夏(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夏被商所灭

2.商(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汤发兵讨桀,建立商朝

商朝第十九位君主将国都迁至殷,商又称殷朝

公元前1046年,商被周所灭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

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