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人有代表作品,古今中外最伟大的诗人是谁?
在我心中古今最伟大的诗人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诗志存高远,气势恢宏。毛泽东从参加革命时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求独立作为自已的奋斗目标,他以诗言志,面对黑暗统治,1925年他在《沁园春 长沙》中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表达了毛泽东挽救国家的迫切渴望和与黑暗社会作斗争的坚强决心。秋收起义,高举起共产党的旗帜,“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共产党人就是集合在镰刀斧头的旗帜之下,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中,浴血奋战,在“宜将剩勇追穷寇”中,彻底、干净、坚决地消灭反动派,才建立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毛泽东的诗大气磅磗,豪情万丈。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爱戴的领袖,他的诗是中同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表达着中国人的风骨。“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蔑视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他坚决反帝反霸反修,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威胁和恐吓,他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坚信“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初期,毛泽东力排众议,作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用思想、用精神、用落后的武器,终于把美国打到了谈判桌前。试问“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毛泽东的诗感情真挚,壮怀激烈。他用诗词悼战友,文章传精神,铭记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革命英烈,弘扬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王尔琢牺牲后,毛泽东十分沉痛,奋笔写下: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妻子,也是他志同道合的战友,得知她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仰天长叹,痛心疾首,感到"百身莫赎"。到了1957年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写到“我失骄杨君失柳。”杨开慧牺牲二十多年了,一句“骄杨”几多思念,几多爱恋,几多崇敬,寄托了他对夫人杨开慧烈士的无限深情和深切悼念
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有哪些?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为自清,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等。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品。表达了先生在当时特定时期的思想感情,及对自由的向往和人格的追求。
《绿》是朱先生的另一篇代表作品。全文用热烈的笔调,颂扬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背影》是多年被收入中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先生从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去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及买橘子的故事。文笔朴素自然,刻画出了父爱的伟大。
《荷塘月色》是先生众多著名散文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全文运用了含蓄委婉的写作技巧,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对荷塘月色美景的喜爱。
在朱自清先生的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背影》,每次读到它,都仿佛看到了我的父亲,和父亲在一起的种种幸福的过往又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也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对父亲的怀念。
我国优秀的伟大的诗人有哪些?
谢谢浏览,无量寿佛。
(1) 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主要诗作《离骚》、《九歌》、《九章》。
(2) 曹植: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现存诗约80首,其中“七步诗”广有影响。
(3) 陶渊明:东晋在诗人,名潜,字元亮。所作诗文多描写农村景色,以《归田园居》、《桃花源诗》为代表作。
(4) 王维:唐朝山水田园诗人,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 李白: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功居士,存诗990余首,有《李太白文集》。
(6)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后人称杜工部,其诗歌被称为“诗史”,有《杜少陵集》。
(7) 白居易:唐朝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
(8) 李商隐:唐末诗人,字义山,以七言律诗见长,有《李义山诗集》。
(9)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雄放,诗文有《东坡七集》。
(10)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存诗9000多首,诗风激昂豪放,有《剑南诗稿》等。
中国古代十大爱国诗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爱国诗人有很多,我想颂扬一下下面的这十位:
1、 屈原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屈原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而十分痛苦和悲伤,从行至长江边,作《怀沙》一赋。怀抱一石,投入汨罗江而死。后世端午节吃粽子即是为纪念屈原。
2、杜甫
唐代时期,肃宗李亨登位。这时,杜甫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去投奔,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杜甫目睹国家的残破以及叛军的残暴,感时伤事,写下了《春望》、《哀江头》、《哀王孙》等不朽诗篇。历史已经久远,我们无法知道杜甫有多爱国,但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种无奈的叹息感染到了我。
3、李煜
我一直觉得李煜的诗词很美,这位南唐后主,被宋室抓捕后,被封为违命侯(听名字就知道在羞辱他),公元978年8月13日,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李煜卒,年四十二。有说法是李煜因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用牵机毒杀之。无论是否真实,“古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优美的诗词,也抒发了李煜对南唐的怀念之情,可以看的出李煜即使没有治国之才,但有爱国之心。
4、韩愈韩愈是唐朝著名诗人,苏轼曾称赞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将释迦牟尼佛佛骨迎入了宫中供养三日,举国若狂,甚有百姓烧指灼背而供养者。因谏阻天子迎佛骨,耗费银钱,作《谏迎佛骨表》说明“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牲宰,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兵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最终被贬到潮州,途中作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愿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此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其中一句“愿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虽然有些愚忠的意思,但是却也是表达了深深的忠君爱国之心
5、岳飞
世人大多数都认为岳飞只是武将,其实岳飞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岳飞的爱国自然不用多说,他的著作编成的《岳忠武王文集》可能很少有人听说,但是另一个名字一定都知道《武穆遗文》
6、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情操至死不渝,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满腔救国热忱,“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7、文天祥
文天祥,著名诗人,是南宋末期官员、抗元人物。宋亡后,被俘到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对他提出做官或处死的条件,希望文天祥考虑,文天祥却提出希望隐居深山的条件。最终,文天祥选择处死。
8、王安石
王安石文思敏捷,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虽然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各不相同,有奸有忠,但是王安石的初衷“改革科举制度,不再注重诗词歌赋;改革官制,加强尚书省实权,裁冗官;改军制,进行火器开发,推行保甲制度,注重练兵。”这在我们现在看无疑就是强国之路,只可惜早了1000年。(下图王安石著《周官新意》序)
9、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谥号文节,官至宝谟阁学士。一生力主抗金,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务,官至宝谟阁学士。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以正直敢言,一生奉行“正心诚意”,嗜茶如命。后因奸相韩侂胄专权辞官居家,隐居十五年不出,史良叔任庐陵郡守,特来拜访杨氏,见其居家老旧,叹称“盖知谋国而不知营家。”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八日忧愤而死。临终前写下“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遗言。
10、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归正人的身份,辛弃疾也始终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以及实现他北伐的夙愿。辛弃疾的豪放诗词里,有诸多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词,表达满腔报国热情被冷落和闲置的悲愤,如:“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想要驰骋疆场,但是“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则表达了恢复旧山河的强烈愿望。
宋朝有哪些著名诗人呢?
这个话题正是自己在大学学过的一个问题,愿意就宋代诗歌的发展,以及学术流派、著名诗人和其代表作在此解答一下。
可以说,和宋词相比,宋代诗歌的成就毫不逊色,而且具有自己的成就和特点。宋代诗歌出于唐诗之后,完美的唐诗既是宋诗的典范,同时也给宋人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宋诗一方面借鉴模仿唐诗,同时又不停地创新求变,清代吴之振在《宋诗钞初集》序中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揭示了宋诗与唐诗之间的传承关系。总的说来,宋诗虽然不及唐诗之 盛大,但别开生面,另启门户,成就一代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一、北宋诗歌1.北宋初期。宋初诗坛影响巨大的主要有三个派别,即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白体是模仿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种诗风。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五代入宋的一些官员,如李昉、徐铉、王禹偁等。白体诗风亲切平易,句意平实。但宋初诗人大多只学到了白居易诗的皮毛,语言近乎口语,缺乏提炼,并未达到白诗的深度。其中成就较大的是王禹偁。他自幼喜爱白居易的诗,但当其仕途遭受挫折之后,又转而学习杜甫面对现实、探求哲理的意境,创作出《对雪》《感流亡》等佳作。王禹偁的诗简雅古淡,平易流畅,开启了宋诗的先河。其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超越了浅俗平易的其他诗人,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晚唐体指的是模仿中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诗风,重视诗句的锤炼,语言也较典雅。这些诗人多为隐逸山林的处士和僧人,但他们没有经历过晚唐诗人的那种时代危机,因此多在一些小意境的画面中展现情感,苦心雕琢,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诗境狭窄。宋初,晚唐体诗人的代表人物有潘阆、魏野、林逋及被称为“九僧”的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位僧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林逋。他早年浪迹于江淮之间,后隐居孤山二十年,终身不仕不娶,只以梅花、仙鹤为伴,有“梅妻鹤子”之誉。他的诗多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如《秋日西湖闲泛》:“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无论是诗的意境,还是遣词造句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在宋初诗坛,西昆体声名最著,其诗人多是当时的名公大臣。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奉命编修《册府元龟》期间,他们相互酬唱,后来杨亿将十七人唱和的诗作编成《西昆酬唱集》,西昆体由此而得名。西昆体基本上也仿效晚唐诗,推崇李商隐,字句华丽,讲求典故,对仗工整。这些诗人多是官僚,社会地位较高,因此西昆体的影响相对较大,进而形成为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但西昆诗人只立足于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形式,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徒得其华丽外表而缺少内在气韵,加之诗歌题材范围狭窄,多涉及宫廷、恋情、咏物等主题,时代气息淡薄,故虽然风行一时,但很快衰落。2.风格的确立。宋诗真正确立自己的风格,是在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登上文坛之后。就诗的风格而言,欧、梅、苏三人变西昆体的雕琢典丽为贴近生活的自然平易,但他们所追求的并非宋初白体的平淡浅显,而是“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于平淡之中寓深刻,此后宋代诗人所追求的基本都是这样的美学境界。题材方面,欧阳修等诗人更加重视反映现实生活,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三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散文的创作手法融入诗歌创作,使诗歌散文化、议论化,如欧诗中的《再和明妃曲》、梅诗《颍水发公渡观饮牛人》、苏诗《和菱溪石歌》,都是这类诗歌的佳作。 欧、梅、苏虽然在改革诗风的见解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具体的诗风各不相同。其中,梅尧臣诗歌创作较早,他的诗闲肆平淡,意新语工,较好的作品有《田家语》《汝坟贫女》以及《东溪》等一些写景诗。苏舜钦的诗的特点是语言畅达、豪迈奔放,然而不免有粗糙生硬之处。其内容上较为突出的,是爱国杀敌的英雄主题,代表作是《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欧阳修的诗清丽灵巧,《戏答元珍》是其代表作。欧阳修还撰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本诗话体文学批评专著《六一诗话》。他的《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以诗的形式对苏、梅二人的诗做出评价,开启后代以诗论诗风气之先河。3.巅峰。欧、梅、苏之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将宋诗推上了全盛期。三人的创作自成一体,当时称为“王荆公体”“东坡体”“山谷体”。王安石作为11世纪的政治改革家,他的诗带有更多的现实色彩,议论尖锐,锋芒毕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希望励精图治的政治理想,《河北民》《兼并》《白沟行》等作品都体现了这种风格。其《河北民》中写道:“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为向辽输纳银绢而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刻画出百姓背井离乡的苦难与艰辛,表露出王安石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王安石善于以政治家的眼光对历史上的人和事提出新的看法,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咏史诗,其代表作《明妃曲》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抄录于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一作“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中王安石一反传统的见解,把王昭君的悲剧归咎于君王的昏庸,语言犀利,不留余地,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王诗擅长诗句的组织和语言的运用,其诗以工巧、才学、议论见长。他讲究炼字炼句,意境新颖,如《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句,其中“绿”字无疑有画龙点睛之妙。又如《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田”“排闼”皆出自《汉书》,用典而使人浑然不觉。对仗工整,写景层次井然,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极富灵性的淡墨山水。王安石退出政治舞台后,心情日趋平静,诗风也随之含蓄深沉,创作了大量写景抒情小诗。如《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既有唐人之风,深含禅意,又有自己瘦硬精严的特色,被称之为“半山体”,其晚年的诗歌精警新颖,雅丽精绝,深为后人所推崇。宋代诗歌的领军人物当属苏轼,他的诗歌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成就。苏诗风格多变,博大精深,技巧娴熟,开拓了宋诗的新意境,赋予宋诗以新的生命力。苏诗数量众多,今存二千七百首,内容广博深厚,宛若一部北宋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诗歌的题材、体裁、主旨、修辞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创新性,于唐诗之外,为诗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最终完成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他也因此成为宋诗的代表人物。苏轼仕宦生涯十分坎坷,儒家积极入世和佛老消极避世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并存于他的人生观中。其创作数量最多且成就最大的是抒发个人情感、歌咏自然景观的作品。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东坡在诗中感慨人生如雪泥鸿爪,世事如白云苍狗,茫茫前途,不知所措。苏轼善于对人的生命进行思考,在平凡的景色和日常生活中发现深刻的哲理,并以精妙的语言表达出睿智的思考,把诗意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将哲理蕴含于具体的感受之中,以深长的意味赋予了诗歌灵思妙理。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亦是北宋著名诗人。他注重诗歌的艺术手段,讲究作诗的法则,注重诗歌的技巧,用心探究诗的格律、语言、用典、谋篇。即便是普通的诗作者,掌握了他的方法,也可以写出较好的作品,因此他的追随者很多。黄庭坚是江西人,后人便把这一学派称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对后代的影响深远,直至晚清宋诗派、同光体的诗人还在学习他们的技法。黄庭坚作诗讲究用典,“无一字无来处”,也是他所追求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前人作品的简单拼凑,而是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将诗句和典故推陈出新。黄庭坚诗才甚高,创作出了很多佳句,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然而,这种重在模仿的诗风缺乏创造力,金人王若虚评价黄诗“有奇而无妙”,可谓一语中的。后来江西诗派的诗人受此影响,没有取得较高的成就,也没有出现杰出的大诗人。二、南宋诗歌1.南宋初期。北宋灭亡之后,国破家亡的苦难现实刺激着南宋民众的心灵。与之相应,南宋诗坛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英雄主义,赋予宋代诗歌以新的内涵。被称为“中兴四大家”的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等人成为南宋的第一代诗人,其中又以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较大。陆游一生勤奋创作,自谓“六十年间万首诗”,其《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收诗九千四百余首,是宋代诗作较多的诗人。陆游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已到了“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人诗”的地步。他一生都希望能够收复旧地,抗战复国的主题贯穿他的创作历程。他的诗充满豪气,悲壮雄放,把爱国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夜读兵书》中的“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他在晚年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临死之际,他仍不忘收复故国,写下千古绝唱《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还写了很多绘景抒情的诗歌,录下一首代表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清新俊逸,饶有韵致,如同一幅乡村画卷展现于眼前。陆游的诗歌成就很高,在思想性、艺术性两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在宋代社会重文轻武的背景下,陆游以其慷慨激昂的诗歌,异军突起,格外引人注目。梁启超在他所作的《读陆放翁集》中,用一首诗高度评价了陆游:“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对陆游诗歌卓尔不群的中肯评价。范成大的诗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面对金人的威胁,诗多爱国热情;致仕以后,悠游田园,诗多农家苦乐。范成大的使金纪行诗具有很高的价值。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范成大奉命使金,途中写了七十二首七言绝句,描写北方的山川文物,抒发故国沦亡之悲,其中一首《州桥》写道:“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作品反映出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真挚的民族感情,谴责南宋统治者的昏庸误国,集中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感。范成大最具开创性的是田园诗,他一反前代将田园诗写成隐逸诗的传统手法,以写实的笔法,真实地描述农家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劳动场面。诗句充满泥土和汗水的气息,扩展了田园诗的意蕴,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六十首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每十二首为一组,分别描写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的田园生活,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丰富的民俗人情。杨万里是位勤奋的诗人,一生作诗过万首,编过诗集九部,其创作经历了从模仿到独创的过程,到五十岁左右才步入高峰期。他的诗注重个性,倡导用自己的感官感受自然,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写成诗歌,幽默风趣,灵动活泼,人称“诚斋体”。最能体现其诗风的是一些描绘自然、抒述人生的诗歌。他以口语化的诗句表达,通俗中显出深厚的功力。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真切地描写出自然景物相惜相爱、相互依偎的微妙情态,也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再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幽默灵活的笔调和浅近通俗的语言,使日常平凡的景物中充满了机智活泼和明快风趣。2.南宋后期。南宋后期,宋诗逐渐走向没落,无论是稍早的四灵诗派,还是晚于他们的江湖诗派,大多取法晚唐诗人,专工五律,眼界较低,意境狭窄。“四灵”指的是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玑(字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他们都活动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因为他们的表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故被称为“四灵”诗派。他们创作的诗歌,内容比较单薄,多为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只有少数诗歌描写民生疾苦或时事。因此《四库提要》指出:“四灵之诗,虽镂心肾,刻意雕琢,而取径太狭,终不免破碎尖酸之病。”“四灵”的才气学力都不如中兴四大家,成就不高。但因备受当时著名学者叶适的推重而名噪一时,也直接影响到稍晚的江湖诗派。江湖诗派的诗人大多是布衣,也有一些下层官僚,他们并非一个严格的团体,也没有一位公认的领袖,甚至很多人互相并无来往,只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由于他们的身份、创作取向基本一致,当时临安的书商陈起便将他们的诗合刻在一起印刷发行,题名为《江湖集》,江湖诗派遂由此得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赵汝燧、刘克庄、戴复古等人,他们的眼界比“四灵”开阔,诗风更加灵活,同时也包含着王朝末期的悲凉。江湖诗派诗人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象有趣地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春色。南宋的衰落和灭亡是一段极为惨痛的历史,诗坛也充斥着悲怆颓败的气氛,但其中也不乏悲壮激昂的诗歌,为成就卓著的宋诗留下了最后的辉煌。文天祥早年的诗歌比较平庸,艰辛的岁月和苦难的命运使他的创作出现了升华,他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他的诗集名为《指南录》,取自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表明他力图恢复宋室而不屈不挠的意志。著名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诗史中的优秀篇章。宋元之际,大批遗民诗人发出了兴亡之际的感叹,他们或写沉痛的故国之思,或写悲愤的民族之情,或抒发自己坚贞不屈的意志,或表现失却故国的怅恨情思。如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林景熙的“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等。时代的巨变,使得许多文人无法再沉浸于恬淡闲适的人生情趣,也无暇再追踪古人的风格,雕琢字句而悠然吟唱。以自然朴素的语言抒写内心的“哀”“愤”情感,成为宋元之际遗民诗的主要特点。隐逸诗人有哪些?
中国隐逸诗人主要有
一、孟浩然
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二、寒山
寒山子乃唐代首都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三、于鹄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
四、王绩
唐代医生。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医药以济人。五斗先生,祖籍祁县,后迁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唐朝著名诗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