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丽克代表作品,21年诺奖文学获得者?
1. 露易丝·格丽克(2020年,美国)
获奖理由:以带有朴素美感、准确无疑的诗歌语言将个人的存在普遍化。
代表作:《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等
2. 彼得·汉德克(2019年,奥地利)
获奖理由:富有语言学才能的作品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周边及特殊性。
代表作:《无欲的悲歌》《骂观众》
3.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8年,波兰)
获奖理由:在叙事想像上充满百科全书般的热情,代表着一种跨越边界的生活方式。
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
4. 石黑一雄(2017年,英国)
获奖理由:在具有强大情感力量的小说中,揭露我们与世界连结的错觉底下的深渊。
代表作:《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
5. 鲍勃·迪伦(2016年,美国)
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音乐传统上创造出新的诗意表达形式。
代表作:《鲍勃·迪伦诗歌集》
6.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白俄罗斯)
获奖理由:她那复述写作法的作品,为当代世人的苦难与英勇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战争中没有女性》等
7.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14年,法国)
获奖理由:用出色的“回忆艺术”唤醒了最难以道明的人类命运。
代表作:《暗店街》《青春咖啡馆》等
8. 艾丽丝·门罗(2013年,加拿大)
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快乐影子之舞》《传家之物》等
9. 莫言(2012年,中国)
获奖理由:用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代表作:《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
10.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2011年,瑞典)
获奖理由:因为经过他那简练、透通的意象,我们得以用崭新的方式来体验现实世界。
代表作:《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默诗全集》
你是如何来看待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
露易丝·格丽克够不够获奖资格?
坦诚而论,我读她的诗作时,感觉像是看到了一个诗人版的情感大v?
她的诗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好像女诗人的诗都会有点争议。
她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诗作大多探讨爱与性,哲学与玄学,生与死,欲望和平静这些抽象的、关乎心理学的问题。但是她似乎对政治,对历史,对这个世界外部的构成不做任何感想。
她引用了很多希腊神话,但是她关注的基本是故事中的爱和恨,如奥德修斯、珀涅罗珀、喀尔刻、赛壬等希腊神话中的孤男怨女,写男人的负心、不想回家,写女人的怨恨、百无聊赖……
她也还会写家庭的种种矛盾,父母对孩子的种种影响等等。
有些人可能会把她读成是一个怨妇,觉得她稍微有点小家子气。
可是中国有古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家和心还是很重要的啊!!
既然情感领域也很重要,那么一个情感大v得奖为什么就比文化大v得奖要更不可思议呢??
至于有些人从国籍政治正确或者性别平衡的角度去评价这次的诺奖获奖者,我觉得稍微有点狭隘了。还是应该从文学性上,从作品本身上对诗人进行公正的评价。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很特别我觉得她的风格和我以前见过的诗歌都不太一样。
她敢于把诗歌写的比较口语化,然后也会有一些比较“污”的句子。
但是她的诗歌很耐读,也确实体现了诺奖评价中说的普世性,任何人从她的诗句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而且越读,能让读者联想到的东西就越多,似乎从生到死所有的情感在她的诗歌里都有了参照物。
如此辛辣且丰富,犀利又刺痛的诗歌真的很有个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当然我也承认露易丝的诗歌足够小众,如果不是因为诺奖,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到她的诗歌。
我的心情也很矛盾,一方面,我有一种想把她藏起来的冲动,不想这些内心的情感和隐私被大众所触摸,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诺奖评委还是足够有勇气、有眼光的。他们敢于面对大众的质疑,把奖颁给一个小众的诗人。
最后附上我最爱的一首诗我认为这首《降临山谷》算得上是格丽克很温柔很正能量的一首诗了!
一个焦灼的被欲望所困的人,最后因为看到了山谷的丰饶和宁静而获得了内心深处的平静。
读完这首诗,我反思了很多,自己是不是也像诗中形容的那样过于急躁了,是不是也该思考一下自己的初心,不再为虚无缥缈的欲望感到焦虑。
我认为读格丽克的诗歌能使我得到心灵的成长。我本人还是很喜欢她的诗歌的~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一位作家如果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便是一种极大的荣耀,由此可见,他的文学作品也是具有极高价值的,那么有人会问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会不会就是世界最好的作品?
根据笔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了解,答案是肯定的,是不一定是。一个作家的作品连诺贝尔文学奖都获得了,他的作品难道还不是世界最好的吗,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看,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
要想得诺奖,首先要“生而逢时“ 其实,文学奖要颁给谁,在诺贝尔的遗嘱里只有几句简单的解释: 诺贝尔奖的奖金要授予“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其中,文学奖的获得者应是“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者”,由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评出。
历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诺贝尔奖的评选并非基于任何公认或众所周知的原则或标准,而只是基于诺贝尔个人生前的愿望和设想。其法律基准就是他于1895年11月27日签署的最后遗嘱。
每一年的诺奖要给谁,就全看这一届的院士怎么理解这句话。
因此在诺奖颁发的第一年,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为什么呢?因为学院没有选择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而把奖颁给了了法国诗坛领袖苏利·普吕多姆——托尔斯泰甚至没有出现在1901年的提名人选里。
我们都知道托尔斯泰写出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可称得上世界级的作品,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排行榜上是处于第一的位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文学家,竟然在当界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名单里竟然没有他。
为了回应人们的质疑,瑞典学院特地在1902年做了一次答辩。大意是,托尔斯泰批判《圣经》和上帝、批判沙皇和国家、同情革命者,当时的瑞典学院“对于他那种罕见于一切形式的文明中的狭隘和敌意, 我们觉得无法忍受。” 可以看出,初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是非常保守的,学院更偏爱观点温和、风格古典的作家。
对比历届获奖作家我们不难看出,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没有对风格和载体的要求,它更多的是对一个作家文学成就的综合评定。 不过,一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奖项,它的“口味”似乎也随着时代变迁在发生改变。
就笔者对诺奖的了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着很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可能是世界第一,但作品的价值却不一定。
老舍(1899年-1966年),相传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曾有机会得奖,可惜那时候他已投湖自杀了,后来奖项也就给了同是亚洲的川端康成。
还有些作家是十分反感诺贝尔文学奖的,对于诺奖他们不屑于顾,但他们的文学作品是出类拔萃的,依旧不影响后世对他们的赞誉。
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没得过诺奖,比如托尔斯泰、易卜生、乔伊斯、卡夫卡、夏目漱石这些。像村上春树已经成诺奖陪跑手了。
所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不一定就是世界最好的作品,不过它的文学价值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