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曹植后期作品典型代表作

在军营里学会了领兵打仗,在曹操对他的考验中弄虚做假。庞国兴3人战斗小组击溃一个印军炮兵营后作报告时的名言。印度非常骄傲地说要让他们那些参加过二战的胡子兵(锡克族第一、二营)来给中国的,我边防部队的一个尖刀排趁着夜色悄悄摸到敌军西山口阵前,看到一股敌人沿着阵地左侧向南逃窜,在向敌后潜伏过程中遇到六班战士王世军、冉福林和8班班副周文轩,在...

曹植后期作品典型代表作,曹丕与曹植谁更适合当皇帝?

曹丕与曹植,我查阅资料,感觉曹丕更适合当皇帝。

这是对曹丕和曹植人物性格分析而得。

首先说曹丕,曹丕是文武全才,自幼就跟随父亲生活在军营里,在军营里学会了领兵打仗,也练就了他谨慎老练的性格,他更知道百姓的生活,也知道怎么和文武大臣相处。这一点,是生活上养尊处优的曹植无法相比的。曹丕是有名的政治家,他知道怎样笼络曹氏的大家族,收买人心。知道怎样使用人才,他手下的人才: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他们都是非常有能力的政治人才。曹丕登基后,司马懿任丞相长史,负责全面的工作,陈群为尚书,负责人事工作,吴质负责军事工作,掌管禁军,朱铄为中领军,掌管朝廷核心区的地方军。

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可见其在收买人心上是一把好手。就连心机深重的司马懿都曾评价曹丕道“潜龙勿用。”可知其城府之深。

曹植是典型的文艺青年,他的才华造诣主要表现在文学方面。正因为他的文学气质,也使他的个性散漫,不受约束。他的个性嚣张,嗜酒放纵,恃宠而骄,不脚踏实地,弄虚做假。一次和杨修一起揣度圣意,在曹操对他的考验中弄虚做假,惹怒曹操,把他排除继承人之列。

所以相比之下,曹丕更适合当皇帝。

迢迢牵牛星写作时间?

《迢迢牵牛星》的写作时代是在东汉后期,是由汉代民歌发展起来的五言诗。据学者的对照研究,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大约在东汉末年到魏期间,民间关于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已经定型了。

历史上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是什么?

我是杂谈胡侃,不绕圈子,直接说答案。历史上匪夷所思的事情之一,庞国兴3人战斗小组击溃一个印军炮兵营后作报告时的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重点是电视都不敢这么拍的,居然是事实,我解放军战斗力之强悍,可见一斑。

1962年6月,印度对我国西南边境发起挑衅,彼时我国国际环境并不是十分友好,中国的谈判解决策略被印度视为软弱退让,更加肆无忌怠,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大做文章。我国终于忍无可忍,在10月份,命令边防部队发起反击。

印度非常骄傲地说要让他们那些参加过二战的胡子兵(锡克族第一、二营)来给中国的“娃娃兵”一点教训。(反正这脸被打得,直到今天还没缓过劲来)

1962年11月18日,我边防部队的一个尖刀排趁着夜色悄悄摸到敌军西山口阵前,发动奇袭,大胡子兵们毫无准备,自乱阵脚,仓促溃逃,就在战斗打响后,9连班副庞国兴,看到一股敌人沿着阵地左侧向南逃窜,当即操起钢枪猛追猛打,没想到这一追,跑得太猛,夜色茫茫,一时间难以辨别连队方向,身为解放军广大战士中的一员,庞国兴继续发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敢打胜仗的精神,心想:既然一时半会找不到连队,索性孤身一人在敌后打游击,为我军挫败印军贡献一份力量。在向敌后潜伏过程中遇到六班战士王世军、冉福林和8班班副周文轩,几人一合计,当即组成一个战斗小组,庞国兴任组长。

在此地与中国军队发生战斗的是印军62旅锡克族连队主力,该族历来以凶狠好斗著称。甚至一度得到第五炮兵团支援(总共有24门榴弹炮),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该团就被我方庞国兴战斗小组缴获了7门。

为追击印军而与连队失散的几人化整为零朝着敌人纵深进发。一路上,小队一分为二,两人一组,依托公路有利地形,交叉掩护前进,10分钟后,战斗小组先是在西山口附近发现沿着丛林小路逃跑的印军,又在公路拐弯处发现敌人炮兵阵地,正朝着我阵地射击。王世军建议,赶紧敲掉敌人炮兵阵地,一来可以加快我军进攻速度,二来减少大部队伤亡。

暗中潜伏的战斗小组成员齐声赞同,身为战斗组长的庞国兴马上部署,周文轩和王世军沿着阵地右翼秘密潜入敌人阵地后方高地,而庞国兴和冉福林则从阵地正面沿公路两侧隐蔽靠近,以出其不意,猛烈开火之战术前后合围敌人,歼敌于瞬息之中。

说干就干,庞国兴和冉福林顷刻间便到达敌人阵地前,但周文轩和王世军却遇到了困难,想要到敌人阵地后方,必须朝一处高十多米的峭壁上下去,为了完美配合团队,两人奋不顾身地从峭壁上滑下,趁敌人未发觉,迅速开火,与此同时,听到战斗信号的庞、冉两人立马向敌人发起冲击。敌人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攻击吓懵了,有一人当场丧命,其余印军丢枪弃炮仓皇逃窜。光是在这一短暂战斗中,四人就缴获3门87.6毫米加榴炮。

为了防止敌人再次使用大炮,几人把大炮瞄具和枪械掩藏在草丛后又继续深入,还没走多远呢,又发现在阵地不远处的公路上有十多个敌人在推一辆熄火汽车。四人再次一分为二,由庞国兴和让福林公路途径,王周则从公路左侧的小路策应夹击。

敌人早就成了惊弓之鸟,见到战斗小组转眼间就到离他们只有200米的地方,无一不是急急如漏网之鱼,忙忙如丧家之犬,马上把车里面的一些电台和望远镜等物品丢下来,迅速推动车辆发动,落荒而逃。

战斗小组又一次次把物资掩藏,继续深入。在他们离失散队伍2个小时10分钟后,又在公路附近发现一个正朝我军炮击的阵地,几人再次妙计重演,情形如之前一样,阵地在瞬息之间就被几人攻占。这次他们缴获了4门大炮。

战斗小组继续深入,一个小时后,几人沿着败兵溃逃路线追击,无意间发现一处有200多名敌人的阵地,可恨的是,阵地上的炮兵依然毫不停歇的把炮弹砸向我军的大部队。

一阵商议过后,认为敌我力量悬殊过大,我军占据有利地形,尚能有一丝胜利把握。几人先是隐蔽到炮兵阵地左侧公路的有利地形处。在这里,如果是少量敌人冲上来,直接就地消灭,如果敌人较多,则撤入森林打游击。在有利地形处潜伏了大概一个小时,突然发现有200多名敌人朝小组隐蔽处涌过来。权衡之下,小组转入森林打游击,进入森林后,周文轩与小组失散。

敌后形势十分复杂,周文轩一时间难以找到,剩下三人再次朝敌后方穿插。哪不妨才走到路边就遭到几名印军开枪射击,三人就地应变,快速找到有利射击点,数十发子弹在枪管愤怒的火舌中铺天盖地的奔向敌人胸膛,没一会,只听见公路上方山风回响,四名印度士兵已经悄无声息的躺在地上了。

到与队伍失散6小时50分钟时,他们终于赶回到大部队阵地附近,却发现在阵地南侧人有一些印军对我军进行攻击,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三人再次凭借地形,绕到敌人阵地后面,庞国兴见到两个正在指挥的军官,又想到那些在炮火中惨烈牺牲的同志,顿时怒从心头起,朝冉福林手中接过步枪,啪啪两枪,两个指挥员歪斜着身体倒在大炮旁,旁边的士兵看到这情形,以为是解放军打过来了,立马慌作一团,四散逃窜。与此同时,攻打该高地的1连乘胜攻击,随后与庞国兴战斗小组汇合,在几人的带领下,迅速南下,攻占了敌人最后一个炮兵阵地,又缴获火炮7门。

庞国兴战斗小组在这次进攻战斗中,深入印军纵深7.5公里,接连夺取印军两个炮兵阵地,歼灭7人,缴获火炮7门,以及望远镜和其他军用物资一批,己方无人伤亡。在部队内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后来的一次战斗汇报中,战斗小组语出惊人:敌人非但不投降,胆敢向我还击。这句经典语录一直流传至今。

也因为这次英勇的作战经历,庞国兴在1963年9被提升为排长,10月份时,被选为国庆观礼代表,受到毛主席等多位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1965年,任职164团副团长的庞国兴在组织民兵投掷手榴弹训练时,一民兵过度紧张手榴弹不慎失手,庞国兴在情势万分危急之际,捡起手榴弹扔出,不幸被一块弹片击中头部,后来抢救无效,为国殉职,那一年,他才25岁,给人民和军队留下无尽遗憾和感伤。

我们这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能够在任何困难的场合,即便只有一个人,仍然会继续战斗下去,庞国兴小组的作战行动正是人民军队中许多英勇战斗故事的杰出代表。今天的和谐盛世,有无数个革命先烈的许多功劳。

以白马篇为例分析曹植骨气奇高的特点?

曹植的诗歌创作分前后两个时期:

一. 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通过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勇士形象,颂扬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二.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倍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是《赠白马王彪》,全诗充满了悲苦之辞、愤慨之音。艺术成就。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三.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

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方面。如《赠丁仪》均是对偶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写时光易逝。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五.曹植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她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又有哪些?

古代虽然普遍重男轻女,尤其是自程朱理学大行其道之后,女子被束缚的更为厉害。但是,在风气较为开放的唐宋之前,尤其是历朝历代的青楼之中,仍然不乏才女的出现,而其中较为出名的,主要有以下十位。

【排名不分先后,仅以时间为序】

卓文君: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有争议)、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大致生于汉代文景之治时期,生活优越的她,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十六岁时嫁人,然而几年后丈夫去世,她便又返回娘家居住。

后来,卓文君与返回成都的司马相如相识,两人相识相知相爱,卓文君甚至与司马相如私奔,上演了一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卓家本不同意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亲事,奈何卓文君不顾一切,宁肯与司马相如开酒店卖酒,卓家最终还是妥协,两人这才结束了清贫的生活。后来司马相如因《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因《上林赋》被封为郎,但却一度因想要纳妾而冷淡卓文君,但最终还是被卓文君的真情所感动,再也不提纳妾之事。

卓文君是否属于才女,目前还有争议,主要源于其传世的作品实在太少,且有些作品的作者也有争议。不过透过其少数作品,例如《白头吟》,不难推断出她的才学,明代人在论及汉魏间夫妇俱有文词且富有盛名者时,也首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班昭: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有争议)、女性史学家

班昭出身儒学世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在父辈的影响和熏陶之下,班昭学问广博,很有才干。

14岁时,班昭嫁给了同郡人曹世叔,因而后世也将其称为“曹大家”,丈夫早年去世之后,班昭清守妇规。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兄长班超九局偏远异地,班昭上疏和帝为兄请命,和帝大为感动,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班超得以告老返乡。后来,由于班固著写《汉书》未完成便去世,于是班昭奉命续写《汉书》,并被邓太后特许参与政事,又因其为政勤奋,邓太后还破格加封其子曹成为关内侯。后随着班昭年纪增大,其于永初七年(113年)正月随儿子前往陈留郡任职,最终于约117年去世,享年七十余岁。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班昭著作有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谕、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其儿媳丁氏曾编撰成集,但已遗失。班昭作品存世有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九十六》收录的《东征赋》、《女诫》等七篇,班昭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见于《文选》李善注中。

蔡文姬: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乃是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年曾嫁给河东卫仲道,然而卫仲道早亡,两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文姬便返回娘家居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匈奴趁机南下劫掠,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就此流落北方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直到建安十一年(207年),才被曹操从匈奴手中赎回,并将其嫁给了董祀。再后来,由于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前去求情,曹操才将其赦免。蔡文姬返家之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此后再无关于蔡文姬的相关记载。

蔡文姬的传世之作虽然不多,但从有限的记载来看,其却是个精通诗词、音乐和书法的才女,其所创作的两首《悲愤诗》当中,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那首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

谢道韫出身名门,乃是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谢道韫的事迹并不多,但是谢道韫因为回答父亲的提问的雪像什么的时候,她把雪比作了柳絮,因为这个回答她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许,也是因为这个,她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之一。

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最终将谢道韫许配给了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可惜的是谢道韫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婚后不久便谢道韫便返回了娘家,整天闷闷不乐。谢道韫在王家平淡的过了数十年,随着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王凝之及其子女全部被孙恩大军所杀,谢道韫虽因寡不敌众被擒,但孙恩念其才华出众,故而将其送回会稽。此后谢道韫一直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谢道韫不仅善于诗文,且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 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但已经遗失 。《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薛涛: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薛涛是唐朝长安人,其父薛郧学识渊博,从小便教她读书、写诗。薛郧后因得罪当朝权贵而被贬四川,后又因出使南诏沾染瘴疠而命丧黄泉。年仅十四岁的薛涛迫于生活压力,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

凭借出色的才学,薛涛与当时很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其中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领袖。贞元元年(785年),薛涛因才学出众而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看中,开始负责一些案牍工作,韦皋甚至向朝廷奏请授其为秘书省校书郎官衔,虽然最终失败,但人们仍然称之为“女校书”。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与薛涛结识,两人就此陷入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可惜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这场恋情最终无疾而终。薛涛后来一袭道袍了余生,最终于大和六年(832年)夏去世。

薛涛一生作诗500多首,然而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薛涛的作品有《送友人》 、《题竹郎庙》、《池上双鸟》等篇,主要收于《锦江集》。

鱼玄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鱼玄机,晚唐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年间,在温庭筠的撮合之下,鱼玄机嫁给了李亿为妾,但因李妻不能相容,鱼玄机到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改名鱼玄机。

鱼玄机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诗词唱和甚多。咸通九年(868年),鱼玄机因妒杀女婢绿翘一案而被捕入狱,获救出狱后,改名名虞有贤或鱼又玄。咸通十二年(871年),鱼玄机因前案被处死,年仅27岁。

其作品有《鱼玄机集》一卷,诗作现存有《赋得江边柳》、《寄国香》、《寄题炼师》、《闺怨》等,共计五十首之多,《全唐诗》有收录。现代作家施蛰存认为,“(鱼玄机)功力在薛涛之上与李冶不相上下”。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乃是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李格非藏书甚富,而其母乃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也极有文学修养,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李清照从小时候起便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功底。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夫妻二人婚后生活安静和谐、高雅有趣,然而好景不长,激烈的新旧党争将李家也卷了进去,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李清照也被株连。后来,随着靖康之难的爆发,赵明诚的母亲也于建炎元年(1127年)三月死于江宁,而丈夫赵明诚也最终于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卒于建康,此后李清照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因金兵南下,便又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作为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严蕊: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

严蕊出身极为低微,甚至一度沦为营妓,严蕊便是其艺名,但却从小学习礼乐诗书,其极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因而四方闻名,常有人不远千里慕名相访,台州知府唐仲有便是其一。

由于唐仲有所在的永康学派与朱熹为代表的性命之学的对立,导致两人之间矛盾较深。后来,担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巡行台州,恰好当时有百姓告发唐仲有,于是朱熹连上六道奏折告发唐仲有,严蕊也被牵连其中,虽被严刑拷打却始终未曾招供,最终被放。而严蕊和唐仲有、朱熹之间的故事,也曾被用于文学创作,因而得以流传。

严蕊的才学应该是极为出众的,这在史料当中多有体现,例如洪迈的《夷坚志·庚》中便有“台州官妓严蕊,尤有才思而通书,究达今古”的记载,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中也有“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的记载。不过,关于《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是否为严蕊所作,目前则仍有争议。

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的南宋著名女词人

朱淑真生于官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与李清照齐名。不过,朱淑真的一生较为不幸,其丈夫是文法小吏(有争议),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根据考证,有可能是投水自尽。

关于朱淑真的作品,有传言说在其去世之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的仅有《断肠诗集》、《断肠词》,共计数十篇之多,乃是劫后余篇。

柳如是:明末“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因后来遭到多次贩卖,身世已经无法查清。崇祯元年(1628年),柳如是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后于崇祯五年(1632年)嫁给了的大学士周道登为侍妾。

周道登乃是状元出身,对于柳如是也是极为喜爱,因而常常交期读诗学文,但这却遭到其他妻妾的嫉妒,周道登去世之后,柳如是被赶出门,生活无着的她只得重操青楼旧业。后来,柳如是与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人曾发展过一段恋情,但却均没能修成正果。崇祯二十一年(1638年),柳如是结识了钱谦益,有感于钱谦益的深情,两人最终成婚,婚后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柳如是还给钱谦益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清军南下,柳如是本想殉国,奈何钱谦益不仅怕死,最终还降了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柳如是拖着病体四处奔波将其救出,并劝其和抗清的郑成功、张煌言等人联系,柳如是自己更是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之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保家业不失,竟然用缕帛结项自尽,此举虽然将他人吓走,却也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四十六岁。

柳如是乃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其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等。

除了以上几位之外,其余较为出名的还有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上官婉儿,并列唐代四大女诗人的李冶、刘采春,并列蜀中四大才女的花蕊夫人、黄娥等人。

蝉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婵的传说①

距今两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蝉便已存在了。在地大物博的中国,也很常见到它们的踪影,自古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它们的传说。夏朝,也就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四千多年前,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相传它的国号—“夏”,很可能便是源自于“蝉”这一生物。据说夏朝的第一个王—启的母亲所属部落的图腾便是“蝉”的象形字。在后来的甲骨文出土中,也可以看出“夏”字的原型很接近于“蝉”,如蝉的侧面一般:触须宽额、带有网状似“纱”的薄翼。据此关于“夏”国号的相传,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古代先民对于蝉,也存在许多想象或是寄托。他们观察着蝉的生活,发现幼蝉生活在土里,幼蝉结蛹脱壳,成年后会爬到高枝,鸣声清亮且高远,汁液为食。而当它们从黑暗的地底跑到日光下时,却又只有短暂的一年甚至仅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度过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还会抓紧繁衍。带点悲情的虫生,让人们觉得它不食人间烟火,出于污秽却又栖身高处,结蛹脱壳似重生。

所以人们认为蝉是一种美好的生物,甚至觉得蝉通灵,将其作为神物;也还常用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的:“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有似曹植者写《蝉赋》类的来以蝉喻自己的一生,寄托理想和抱负。不仅只是个人的喻品节表情怀,人们也经常通过蝉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运道的思考,寄托自己的民族精神,像宋末词人王沂孙的《齐天乐·蝉》借秋蝉托物寄思,表自己对国破家亡之绝境的哀思。

婵的神话故事②

传说在很久以前,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群大雁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求大雁教它学习飞翔,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刚开始,知了学习很认真,大雁教它飞翔的姿势,知了很认真地听,渐渐已经能飞离树梢到另一个树梢上去了。知了很满足,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从那以后大雁再教它的时候,它就不认真学习了,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

大雁教它怎样掌握平衡,知了不耐烦的说:“知了!知了!”大雁教它飞翔的技巧,并告诉它:“想飞的高又快最重要的是勤练习……”知了没听完就嚷嚷:“知了!知了!”

知了说:“这树荫里多凉快,外面热死了,等天气变得凉爽了我再出去练吧!”大雁看着它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飞走了。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天气凉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说:“带上我吧!”大雁说:“你行吗?”知了努力的扇动着翅膀,可是它能飞行的距离还只是这棵树的树梢到那棵树的树梢。

这时候,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懈怠自满。可是,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唱道:“迟了!迟了!”

蝉叫主要是求偶。炎热的夏季,成年的蝉栖息于高高的树枝上,雄蝉腹部有专门的发声器官,靠震动鼓膜来产生响亮的声音,可传递一公里之遥。而雌蝉不会鸣叫,当它听到雄蝉的“召唤”之后,马上飞去,前来相会,完成交配,之后雄蝉就悄然死去,雌蝉在产完卵后也相继死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