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嵇文甫代表作品 儒杯外史,作者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我国清代时期杰出的小说家吴敬梓,明清史讲义2、吴晗:明代的军户明代配户当差制之一例9、何炳棣: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12、王钟翰:帝国终结时期的官僚政治体制与运作系统(清)14、瞿同祖: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16、陈春声: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18、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种解释19、王天有:...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我国清代时期杰出的小说家吴敬梓,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

2017年,河南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9月18日,河南大学召开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自评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河南大学全面实现了"双一流"第一期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第三方显示度持续向好,取得了显著成绩。河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回首近几年的发展之路,河南大学行稳致远,创造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过整理,总计整理出了这样长长的一份书目,66条,读完你绝对是明清史方面的专家了!

1、孟森:明清史讲义

2、吴晗:胡惟庸党案考

3、黄彰健:律例辨疑大明律直解及明律集解所附三书所载明律之比较研究

4、王世华:朱元璋惩贪“剥皮实草”质疑

5、罗元信:也谈“剥皮实草”的真实性

6、黄彰健:论明史所记四辅官事

7、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

8、王毓铨:明代的军户明代配户当差制之一例

9、何炳棣:明清土地数字的性质

10、梁方仲:一条鞭法

11、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

12、王钟翰:关于满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

13、郭润涛:帝国终结时期的官僚政治体制与运作系统(清)

1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15、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

16、陈春声:清代经济运作的两个特点

17、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18、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种解释

19、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0、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戴逸:《简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2、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23、李治亭:《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25、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6、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7、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8、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29、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0、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1、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32、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3、粱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956]。

34、栗林宣夫:《里甲制の研究》。东京:文理书院,1971年。

35、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何炳棣:“南宋至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2-3期。 37、郑振满:“明清福建里社考”。《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8年,第255-267页。

38、邱仲麟:“敬老适所以贱老──明代乡饮酒礼的变迁及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6本第1分(2005年3月)。

39、刘志伟编:《粱方仲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王业键:“清雍正时期(1723-1735)的财政改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2册(1961年),第47-75页。

41、郭松义:“论?摊丁入亩?”,《清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4、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兆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42、马丁.海德拉(Martin Heijdra):“明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崔瑞德、牟复礼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第401-5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3、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44、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45、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46、藤井宏:“新安商人研究”,傅衣凌译,《徽商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47、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48、张彬村:“美洲白银与妇女贞节:1603年马尼拉大屠杀的前因与后果”,《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经济脉动》,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

49、郑振满:《明清福建的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50、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14页。

51、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2、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53、朱鸿林:《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十章。

54、陈宝良、王熹:《中国风俗通史.明史卷》。

55、林永匡、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清史卷》。

56、赵荣光:《满汉全席源流考述》。昆仑出版社,2003年。

57、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58、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1944]。

59、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五章。

60、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索介然、龚颖译。中华书局,1997年。

6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第七章。

62、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6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65、艾尔曼(Benjamin Elman):《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984]。

66、林庆彰:“实证精神的寻求——明清考据学的发展”,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浩瀚的学海》,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285-342页。

作为一个河南人,很感触这个话题,做两个方面的回答:河南大学的百年历史发展脉络?为什么当时拆分河南大学?

一、河南大学百年的沧桑发展历程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普遍认识到大学在社会中的特殊价值,现代大学开始出现。但是以当时河南的财力和人力资源,难以筹建现代大学,于是退而求其次,在1912年,河南省议会通过决议,组建了一所留学欧美预备班兼修普通科学的学校——河南留学欧美学校。校址选在清朝时的四大贡院之一的河南贡院。校址位于当时河南省会开封。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存在了11年,共招收河南籍学生662名。其中以预备学校毕业的学生有5届286名。毕业后留学西方的91人,获得学士学位的16人,硕士学位的9人,博士学位的24人。另143名学生考入国内大学深造。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和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上海的南洋公学同列为当时仅有的三所向欧美派遣学生的学校之一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前五届毕业生学成后到河大和河南的其他高校任教,成为河南现代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西北军冯玉祥将军担任河南省督军,在河南士绅和海外学子的呼吁下,鼎力支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晋升为大学。于是将没收的军阀赵倜财产大部分资助创建大学所用。1923年3月3日,中州大学挂牌成立。中州大学设、文、理两科,到了1925年共有八个系、九个专业。

首任校长是张鸿烈,文科主任是冯友兰担任、郭绍虞、董作宾、汪敬熙、冯景兰、王陵南、万康民、杨亮功、嵇文甫等当时国内著名学者担任教师。

北伐战争胜利后不久,中州大学改名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合并了河南政法专门学校和河南农业专门学校)。

当时的国立第一中山大学,现在的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现在的武汉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现在的浙江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当时的河南大学能与着四所大学“并驾齐驱”,可见当时河南大学的实力和影响力。

1930年9月7日,河南中山大学更名为河南大学。1942年3月19日,国民政府通过行政令,河南大学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

河南省国立中山大学又设立医科,将科改为院,共有5院14个系。招生范围由主要面向省内调整为全国。校园面积1104亩,教授55人,校园馆藏书45708册,教学仪器不断更新添置。成立不久的河南中州大学,名重一时,是面向华北和西北的著名学府,与当时的名校并驾齐驱。

河南大学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著名的大学是多条件叠加,其中经费保障是基本条件之一的:河南省议会通过决议,将全省的契税专款专用于河南大学的经费,不得挪用。在当时省级自治的特殊时期,地方性大学能获得发展,这是基本的保障吧。

二、为什么河南大学被拆分

河南大学被拆分的理由很简单:全国一盘棋!1952年,我国学习前苏联的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以专业学科设立为主,目标是尽快培养出百业待兴的各个专业需要的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中的相同或者类似专业进行合并建校。不说河南大学,就是清华和北大也进行了院系调整:北大的理工科并入清华,清华的文史哲”改嫁“北大。

1949年的河南大学设6个学院、15个学系,(医学院仍不分系),全校师生员工达3000人,其中大学部教师201人,本科学生1988人,占地2000多亩。河南大学成为华北地区院系最多,校园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

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理学院调至新乡。财经系、水利系,畜牧系、植物保护系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仅保留中文、历史,外语、地理四个系。

1984年2月11日,河南大学得以恢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了河南大学的校名。

大家好,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今天也来说说郑州大学的实力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好多遍了。只能变着花样回答了,免得被折叠

2017年,郑州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大学B类。引起一片哗然,网上各类冷嘲热讽到处都是,质疑声,谩骂声都都不绝于耳。其实绝大多数不满的都来之211院校,老牌985院校则不怎么看重,。。。因为他们眼光看的是上面,不是这些211院校,他们可能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全国一片惊讶。。

尤其很多部属211各个蹦出来冷嘲热讽。。什么人多了,什么学科评估没有A了。。实力二本了。

反倒是老牌985没啥反应,坐山观虎斗。。网上足足热闹了两年。。。

到底郑州大学实力如何,有的人说在百名之外,有的人说在20名,到底如何呢

我从硬件数据,科研情况,经费预算,人才培养等方面郑州大学的实力。

郑州大学历史,综合实力,硬件数据情况(博士点等)高端师资,重点实验室经费预算情况。科研情况,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高端人才培养情况(院士,省部级)郑州大学推免到清华,北大,中科大,国科大情况。。。。。郑州大学历史,综合实力,硬件数据情况(博士点等)

很多人以为郑州大学没有历史,属于暴发户,今天就来好好说说郑州大学的历史

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非浪的虚名、

1952年,高校改革,老河大被拆分到武汉等多所高校,考虑到河南吃亏,原计划将老牌重点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但是因为各类原因,山东大学没办到郑州,却从青岛搬到了老家:济南。

不过后来郑州大学主要筹备师资来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教务长刘椽亲自到郑州找地,郑州大学可以算是郑州大学的干儿子,郑州大学的筹建和老河南大学没有任何关系。

考虑到河南高等教育的现状,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负责并提供师资,组建一所新的的大学,此即郑州大学的开端,当时郑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嵇文甫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筹备郑州大学。成立当晚晚会:著名豫剧家常香玉,相声大师侯宝林上台献技。

因为师资阵容强大,新大学一建立就站在很高的起点上。当时郑州大学是隶属于教育部的大学,第一任校长嵇文甫国务院直接任命的。

首任校长嵇文甫,是学部委员(院士),还当过河南大学校长。

2016年郑州大学为了纪念首任校长,在郑州大学老校区铸造了嵇文甫紫铜塑像。

河南大学为了纪念曾经的校长,以校园一条路命名:嵇文甫路。

有趣的是,河南大学的校歌就是嵇文甫校长作词。

嵇文甫在河南的两所名校都留下了自己的历史贡献。

郑州大学第一任校长就是中科院院士,非浪得虚名吧

专门请当时的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校名:郑州大学。

当时国内只有三个高校是郭沫若题写的校名:

和郑州大学同一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及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郑州大学被下放到河南省,成了河南省的亲儿子。

后来工科分出成立了郑州工业大学,后来再次回归。

河南医科大学是老河南大学的血脉,河南大学医科有两个血脉,另外一支是第三军医大学。

2000年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郑州大学

综合实力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部省合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目前学科实力:

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6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

全职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1人,

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7人。

国家级中心

拥有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航天员的面罩就是郑州大学磨具中学制造的

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

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

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

国家基地

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资源材料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联合研究中心

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有微纳成型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电子材料与系统等6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癌症化学预防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技术

郑州大学目前拥有9家附属医院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7个,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139个,

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郑州大学名列第9名。共有15个学科入选全国15名。

经费预算情况。

2019年,保守估计预算在42亿。因为2018年至少说35亿。

就是拿一半也得7个亿吧。

比不少985强不过2019年不好说了。。

2018自然科学基金排行。

郑州大学排行全国第33名,比985的北京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要多。

2019博士后基金

全国第14名。除了深圳大学外。全是985院校。数量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多。

自然科学基金医学,比吉林大学多。

推免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排行,全国第29名。超过70%的211/985,说明郑州大学生源受到一致认可推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人数36人,郑州大学排第九名,超越绝大多数211/985

2019年,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大学100人,排行全国第六名,超过绝大多数985及100多所211

博士后流动站数量,全国第25.去美国学医的排行第16。

人才排行榜:本科培养了4个院士:丁奎岭院士、刘中民院士、王复明院士、阎锡蕴院士。在国内高校本科教育培养院士排名中位列第30名,超过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两个副国级:xinjiang老大陈#,人大副委员长 。

应该看的出来,郑州大学综合实力虽然不强,但是也是比一般的211要强不少的。只要你努力学习,至少前50名保送清华北大是毫无压力的。

下一步是集中发展好学科实力。把大变强。

校友捐款情况

2016年,胡葆森母校郑大捐1亿 成河南高校校友捐赠第一人

2018年,正商集团董事长张敬国向学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助力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用于支持学校金融研究院(学院)等方面的发展。

2019年4月27日上午,正商集团捐赠仪式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物理工程学院1979级校友、正商集团董事长张敬国在2018年1亿元的捐赠基础上,再次捐赠1千万元,助力母校一流大学建设

谢谢大家,就这么多了。。。以后慢慢补充吧。

郑州大学目前实力在国内还是不错的。,至少处于中流211水平是没有问题,需要更一步努力的去建设。。。

一、姓氏源流 嵇(Jī)姓源流较纯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时候,会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后埋葬在会稽山,他的后代在会稽山上建立了宗庙。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将王子季抒封于会稽,称会稽氏,遂以稽为姓。到古代汉朝初年,会稽氏的后裔迁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为嵇姓。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为姓氏了。 2、出自北方少数民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纥奚氏,迁徙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得姓始祖: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大约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继位后,又将庶子季杼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孙称为会稽氏。到了西汉初年,会稽氏迁往谯郡的稽山,即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就以嵇山的“嵇”作为姓,称嵇氏。另一种说法,根据《文帝叙录》上的记载,稽康本姓奚,会稽人,由会稽迁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取会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为“嵇”,而称嵇氏。二则虽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则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为嵇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嵇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略) 三、历史名人 嵇康:会稽人,后徙迁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铚县,三国时期魏国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博学多闻,有奇才,崇尚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他善于写四言诗,风格清峻,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戌、沛人刘伶友善,游于竹林,称“竹林七贤”。后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年40。著有《养生论》、《幽愤诗》、《琴赋》、《声无哀乐论》等。后人辑本,以鲁迅辑校的《嵇康集》为最详备。他还擅长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嵇康在古琴曲上的成就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嵇康的儿子嵇绍在“八王之乱”时,为了保护晋惠王而被杀,鲜血溅到了惠王的身上,典故“嵇侍中血”就是出自此事。 嵇绍:字延祖,晋朝礁郡铚县人。事母孝敬。山涛荐诸武帝,征为秘书郎。赵王伦篡位,署为侍中,惠帝复昨,遂居其职。永兴初河间王禺、成都王颖举兵,绍从帝战于荡阴,侍卫皆溃,惟绍以身捍卫,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衣。事定,左右欲洗衣,帝说:“此嵇侍中血,勿洗”。元帝时溢忠穆。 嵇颖:字公实,宋代应天府宋城人。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进士,时王曾、张知白相继任南京留守,见颖谨厚笃学,乃谓子弟曰:“若曹(你们)师表也。”官至翰林学士。 嵇璜:字尚佐,清代江宁人。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幼年读《禹贡》,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盖下游宣通,水自顺流而下。”长老皆惊异,后治河果多有功绩。 嵇文甫:名明,河南汲县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提前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学院等校讲授先秦思想史、明清思想史、宋代哲学及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民国20年后,任教于河南大学,曾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8年6月,与一部分师生投奔解放区,帮助创办中原大学,任副主任委员。1949年5月起,历任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6年9月,任郑州大学校长。著有《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先秦诸子与古代社会》、《中国社会史》、《嵇文甫文集》等。 又据载,嵇姓人表现得比较沉寂,除了名登《汉书·货殖列传》的那位以博戏发财的大富翁嵇发之外,不见其他人的活动。嵇康之后,嵇氏又出了不少名人。再有就是三国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的儿子嵇绍,也可算作一个代表。嵇绍,晋惠帝时为侍中。永兴初年,(304年)他跟从惠帝与成都王司马越交战于汤阴,两军交锋,晋军大改,惠帝的侍卫全部跑光了,只剩下嵇绍一个保护,结果就在皇帝的身侧被害,血溅衣。等到惠帝被救救出围,左右要把那件溅有血迹的龙袍拿出去洗时,惠帝却阻止说“此嵇侍中血,勿浣。”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