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顾坤伯的绘画艺术?
【文藏来答】关于顾坤伯先生之前文藏君已经简单介绍过一次,这次再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顾坤伯先生的艺术发展历程,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顾坤伯的绘画艺术迈入了新的阶段。他往来于大江南北,用他手中的画笔为祖国的山河大地写照。一九五四年,他五十岁,创作了《太湖疗养院》。一九五五年,他北上作颐和园、故宫、长城等名胜写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出版其多幅彩色画片。一九五六年,他与费新我结伴去内蒙古和哈尔滨等地写生两个多月,绘有《大兴安岭》等作品,《金山采石矿工地》也创作于这一年,此时,顾坤伯的山水写生已经呈现出个人的独特面貌。
顾坤伯 茆坪道中 35cm×53.5cm 1957
鉴于他在山水画艺术上的精深造诣和成就,一九五七年,经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朱金楼四位名画家推荐,他应邀执教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举家迁至杭州,先后居住西湖孤山之麓和南山路三十九号。与多年好友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共同从事中国画教学,使他感到莫大的欣慰,也使他在创作和教学上迸发出了巨大的激情。七月,他与邓白、诸乐三、吴茀之去富春江、桐庐一带写生,作有《芦茨埠头》《桐庐渡口》等写生三十多幅。并与正在此地写生的同学们畅谈画学要旨,作写生示范多幅赠与李震坚等同学。下半年,在潘天寿的倡导下,顾坤伯正式主管中国画系山水科。
顾坤伯 散花坞烟雨 61cm×41cm 1965
在此后的数年间,顾坤伯多次带学生去雁荡山、温州、海宁、长兴等地写生,画了大量的作品,创作了巨幅山水作品《山川浑厚 草木华滋》。并与潘天寿、吴茀之同赴舟山写生,回杭后三人合作了巨幅国画作品《牧羊图》,之后还与同仁们赴黄山,作了多幅写生作品。不幸的是这期间他的身体已出现前期脑血管病症。一九六一年,当顾坤伯由弟子孔仲起及刘江陪同与诸乐三赴古越绍兴休养、写生,游览了禹庙、会稽山、东湖之后的秋天,他突发脑血管破裂,虽抢救及时,未致严重后遗症,但语言上已欠清晰。此后,在教学上他只能以示范为主,每星期到校执教两次。虽然由于身体原因,他不便再外出到自然中去写生了,创作活动也减少了,但仍绘制了《过莲花岭途中》《玉柱峰》等佳作。一九六五年他身体稍有恢复,随即画了《富春暮霭图》《黄山迎客松》《黄山云海》《黄山人字瀑》等作品,分赠舒传熹和毕业班诸同学。这批作品用笔不拘规法,随意而发,焦墨、破墨并用而显得墨气淋漓、浑厚雄奇,已经达到独特的上乘境界。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已是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笔宝贵财富。
从一九六六年起,顾坤伯的病体每况愈下,终日无语,不再动笔。一九七○年冬,他逝世于杭州,终年六十六岁。对于一个卓有成就的国画家来说,在这个艺术上最为成熟的年龄去世,实在是令人极为遗憾……一九八○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浙江美术学院在杭州浙江展览馆举办了『顾坤伯教授遗作展览』和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以此来展示他的山水画艺术、缅怀这位杰出的山水画家。同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顾坤伯山水画选》。中国香港《文汇报》在主要版面发表了顾坤伯山水画作品和评论文章《学力兼到 别开生面》。此后,对顾坤伯和他的山水画艺术的研究一直未停止过。一九八九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顾坤伯画集》。一九九○年,浙江美术学院成立了『顾坤伯艺术研究会』。一九九一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顾坤伯画展』,纪念顾坤伯逝世廿周年。一九九六年,香港《名家翰墨》丛刊期发表了『顾坤伯山水』专集。二○○四年,荣宝斋出版社分别出版了《顾坤伯画谱写意山水部分》和《顾坤伯山水课徒画稿》。
顾坤伯 惠泉夜泛 65cm×94cm 1961
顾坤伯的山水画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传统期顾坤伯的山水之路是从传统入门,向古人学习,得力于『先师古人,复师造化』的主张。他并不限于一家一派,而是兼收并蓄,广采博纳。他随吴观岱学画,从清代『四王』入手,初学王石谷、恽南田,继而学沈石田、文徵明、唐寅。在此基础上,他又涉猎宋、元各大家的笔墨菁华,并加以融会贯通。从他简洁有力的用笔来看,无疑主要得力于沈周厚重的笔意与龚贤雄浑滋润的墨采。从早期作品的风格来看,他是把唐、宋金碧青绿山水的浓艳和元、明浅绛山水的冲淡融为一体,青绿设色独具特色,变诸师面貌而自成一家,给人以雄秀清丽的感觉。代表作有《山居清话》《金碧山水》等图。尤其是《金碧山水》,精致雅丽,笔墨兼备,韵趣格法前无古人。
顾坤伯 金碧山水34cm×99cm
(二)写生期一九四九年后,在深入生活的现实主义倡导下,顾坤伯多次外出写生,北抵幽燕、内蒙古、大兴安岭,江南则太湖、雁荡山、富春江、绍兴、黄山等地,得江山之助,探得自然山水之生意,画了大量的写生,创作了《江山多娇》《山川浑厚 草木华滋》《金山采石矿工地》等佳作,创造性地用传统技法反映现实生活,融古化今,自出新意,呈现出十分高明的写生技巧。他善于在写生中追求不同的意境,对笔墨的运用虚实相契,摆脱了前人的束缚,形成了清俊雅逸的独特格调,达到了新的境界。
顾坤伯 金山采石矿工地 1956
(三)晚年期顾坤伯晚年因患中风,极少说话。此时,他对笔墨只称许一『厚』字。这个时期,他最钟情龚贤的积墨和吕潜的留白,所绘作品摒绝浮华,用笔沉着而墨彩黝润。其章法随意生发,变化自如,画不择笔而骨力充盈,富有信手点染之趣。他将清俊雅逸和雄奇浑厚融为一体,刚柔相济,相映相发。透过他高超的笔墨技法,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至真大美的崇高境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黄山石笋矼》《黄山玉柱峰》《黄山莲花峰》《富春暮霭图》。
顾坤伯 江岸行舟 48cm×108cm 1961
顾坤伯一生淡泊名利,潜心于山水画艺术探索,他的作品天真秀发,戛戛独造,为我们传达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取得了光辉成就。同时他也是新中国山水画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艺术教学园地默默耕耘了几十年,为国家培养了许多的杰出人才。他以勤奋而真挚的艺术实践,坦诚而平易的教学风度,为现代中国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原文作者:吴宇华(作者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荣宝斋》2018年4月刊《笔底刚柔任所之 千山奇秀墨华滋——记顾坤伯的山水画艺术》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书画】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你看过的哪幅画最让你念念不忘?
伦勃朗的《夜巡》,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伦勃朗,是“西方超一线”的古典大师,
他被称为,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在西方艺术界的地位极高,他最出名的一幅画《夜巡》,与《蒙娜丽莎》和《宫娥》,并称为世界三大名画。
伦勃朗的作品,明暗对比强烈,气势磅礴,有丰富的视觉感官效果,在17世纪的欧洲画坛极为独特、突出,他的作品,极大影响了后世的艺术风格。
伦勃朗《夜巡》
《夜巡》最突出的特点,是如舞台剧一般,有着强烈的对比色彩。伦勃朗将光源,都聚集在了画面最中心的两个人物(队长和中尉)身上,他突出、强化了中间人物的形象,而把其他人(队员们),有序地安排在画面的各个暗处。伦勃朗使用丰富的光和影,错落有致的排布画中人物的位置。
画中队长一手伸出,一手放在腰间,好像在和旁边的中尉说着什么,他身旁的中尉,一脸倾听的模样。画面的左侧是4个步兵,形象比较模糊,但可以看出他们的装备。画面中间两位主角的身后,可以看到挥着军旗的队员,画面最右侧光线最暗,人物也相对拥挤,《夜巡》非常真实的再现了,1642年荷兰街头,巡逻队出行的一幕。
在《夜巡》中,因为有了强烈突出的光,画面不再是单纯的明暗对比,画面的质感和层次,也因为光线的效果而大幅提升。 有主有次,有光明有黑暗,呈现了强烈、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伦勃朗的这一画法,和当时的主流审美大不一样,使得花钱下订单的人非常不满,将他告上了法庭,在这之后,伦勃朗的声誉受到了很大影响,他的生意大不如前,家道中落。
到了晚年,伦勃朗变的穷困潦倒,他为了画画,经常购置大量的绘画材料,生活得非常窘迫。一生挚爱艺术的伦勃朗,都把这些忠实的记录下来,描绘在自己的作品里,人们从伦勃朗作品中,可以直观的看到,伦勃朗各个时期的精神面貌,和内心的深度思考。
在艺术上,伦勃朗是个虔诚的圣徒,他在迎合市场和追求艺术两条路中,选择了后者。在物质条件一落千丈,生活贫困潦倒时,伦勃朗艺术的精神世界,却得到了凝炼和升华。
这也无怪乎,伦勃朗的作品,直到今天还影响深远,吸引人们不断的研究、学习。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
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
裱画留白有什么讲究?
答:裱画留白的讲究
国画上的裱画,是要在原画的底下衬一个底,就是加一层纸的意思。
一是为了更易保存,
二是使得效果更好,尤其是工笔白描,
三是裱画有卷轴也有镜面,都更适于欣赏,一般宣纸的作品都要裱,素描水彩在创作的过程中基本都要裱在板上,简单的裱画,国画在玻璃上进行,装饰画在毛毡上,先把原画背面朝上放着,用一点水刷平,然后把调好的浆糊,有中心像四周光芒状涂匀,
留白的美学价值是什么?
留白,
是东方艺术中一种特别钟爱运用的手法,
在中国绘画、文学以及日本绘画和文学中,
都有大量的使用。
可以说,
“留白”这事上,
玩得最转的就是我们东方人。
而留白的美学价值究竟在哪里,
能让我们的文人墨客艺术家们如此喜欢呢?
来,
小玉简单和大家聊聊这事。
▼
1.留白,符合东方人的生活美学。马远《寒江独钓图》局部画
马远《寒江独钓图》完整画
通过这幅经典中国画的局部和完整部分对比来看,
虽然局部画聚焦了“寒江钓鱼”的写实画面,
但是在完整的作品中更能凸显这个“独”——
偌大的画面只有寥寥数笔,
一叶扁舟,一个背影,几圈水纹。
寥寥几笔并未把水波纹画出太多,
但看画之人却能感受到渔船之外是那浩淼烟波。
那种寂静、那种淡泊、那种遗世独立,
更符合这幅画的创作和观赏心境。
这是留白技法,
带给人的美学和生命意味。
西方风景画,满
东方山水画,留白
中式家装也讲究留白的淡雅
2.留白,带给人更多想象空间。如果说东方的绘画追求留白,
那东方的文学也格外的钟情这种手法。
日本经典文学《源氏物语》剧照
《源氏物语》作为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
堪称日本古典文学界巅峰之作。
描绘了平安中期社会图景的黑暗,
以风流倜傥最后因果报应的光源公子为代表,
展现了皇权贵族们如蜉蝣“似有亦如无”一样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旧时女性的典型悲剧命运。
而整个小说中的神来一笔是第四十一贴“云隐”,
只有题目却没有文章。
根据前后的故事内容来看,
光源氏就是在这一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等留白大概也只有东方人能体会的到,
那是一种话不说透更大的想象空间,
那也是一种留给后人去想象的超凡脱俗。
感谢阅读,喜欢请尽情留言点赞,不喜欢千万别勉强!绘画留白太多怎么补救?
绘画的时候如果留白太多,可以在留白不需要的位置填补上。一些小的景物,比如草丛,比如小动物,比如云彩等等,就可以将过多的留白进行遮盖,从而达到和画面有机统一。不会突兀的效果,这在绘画过程中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进行弥补的。
留白的另一种说法?
也可称“空白”,“留空”。
留白的本意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
留白主要分为:词语留白、艺术留白、哲学留白、应用留白。
而现在“留白”成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
有些企业为达到少缴社保、逃避工伤责任等目的,一些企业常将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必备条款处空白不填,待劳动者签订合同后再“填空”。劳动合同中这样的“留白”使得劳动者在维权时困难重重。所以大家都要警惕这种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