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周扬美术代表作品,周扬美术代表作品是什么

6、《百合花》的艺术特色书画展(打一福建省内行政区名)1949年3月23日中国木刻赴日本游动展在日本华侨学校举行。7月2日全国文代大会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国美展)在北平艺专开幕。9月1日全国文代大会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移至上海展出。1950年1月1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历代版画展览会。2月1日上海美协、杭州美协在上海联合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周扬美术代表作品,以及周扬美术代表作品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书画展(打一福建省内行政区名)

1949年3月23日 中国木刻赴日本游动展在日本华侨学校举行。春 香港人间画会举行画展,展出会员30余人的木刻、油画、素描、漫画等约300幅。本年 中华艺术研究会在上海成立,方干民为会长。红黄蓝画社在香港成立,由何磊发起组织。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出席代表650人,其中美术工作者代表88人。大会主席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总报告,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到会祝贺并讲话,周恩来作政治报告。19日大会闭幕,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7月2日 全国文代大会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国美展)在北平艺专开幕。展出木刻、素描、国画、雕塑、漫画、年画、画报、油画、水彩、洋片等556件,展览会于16日结束。7月21日 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徐悲鸿当选为主席,江丰、叶浅予当选为副主席。9月1日 全国文代大会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移至上海展出。《新中国版画集》印行。9月15日 上海美协举行第一次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开渠,副主任委员米谷、陈烟桥。10月14日 广州解放不久,香港人间画会部分会员集体绘制毛泽东巨幅画像(高30米),题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悬挂于广州爱群大厦。11月14日 上海连环画出版工作者联合会举行连环画座谈会。11月26日 中央文化部发布经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的《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1950年1月1日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历代版画展览会。1月8日 上海市连环画作者联谊会成立。1月17日 南京成立革命历史画创作委员会。2月1日 中国美协机关刊物《人民美术》创刊,并发表有关“新国画运动”的文章。2月1日 上海美协、杭州美协在上海联合举办新年画展览会。2月16日 中国美协、新华书店总店在北京联合举办1950年全国年画展览会。2月 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成立。3月2日 中国美协召开年画座谈会。4月1日 国立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三部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任院长。4月16日 中央文化部颁发1950年新年画创作奖金。6月1日 《漫画》月刊创刊号出版。7月6日 国务院颁发《古文物遗址及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及《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8月20日 上海连环画出版业联谊会成立。10月1日 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苏联莫斯科开幕。10月11日 上海美术界举行关于文人画与笔墨情趣座谈会。10月29日 上海新国画研究会成立。本年 国立杭州艺专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改名浙江美术学院)。1951年2月7日 天津举行全国年画展。3月1日 全国新年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3月28日 东北文化部出版处召开连环画座谈会。4月3日 苏联宣传画和讽刺画展览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6月14日移展上海。4月9日 上海市文化局举办连环画展览会。4月11日 北京历史博物馆举行敦煌文物展览。4月13日 华东文化部在上海主办全国美术展览会华东作品观摩会开幕。4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艺术展览会在苏联列宁格勒举行。5月16日 《连环画报》创刊。6月16日 文化部文物局派人到敦煌勘察并拟定修整莫高窟三年计划。6月25日 上海市文化局组织新连环画评奖活动。9月14日 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北京成立。10月18日 文化部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强年画工作的指示》。10月20日 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举办伟大祖国古代艺术展览。11月14日 胡乔木在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作《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改造思想》的报告。1952年1月23日 捷克斯洛伐克招贴画、漫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月24日 上海举办新年画展览会。3月29日 智利名画家何塞·万徒勒里夫妇由莫斯科到我国访问。6月6日 波兰招贴画展览会在北京举行。8月16日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9月5日 文化部公布1951年、1952年度年画创作评奖结果。10月1日 苏联莫斯科画家之家举办中国年画展览会。11月10日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代表拉丁美洲艺术家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953年1月7日 北京举行画家齐白石93岁寿辰庆祝会。周扬代表文化部授予齐白石荣誉奖状。周恩来总理出席晚宴。2月28日 杭州举办黄宾虹90寿辰庆祝会。赖少其代表华东文化局授予黄宾虹奖状。2月28日 文化部批准国画研究所成立(后改为民族美术研究所),黄宾虹任所长,王朝闻任副所长。3月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总政治部召开文艺创作会议。4月3日 文化部发出“关于建立省市美术工作室的几项通知”。5月5日 日本人民艺术家木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7月9日 文化部组织麦积山勘察团,吴作人任团长。9月16日 全国国画展览会开幕。9月23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周扬作《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的报告,会议10月6日闭幕。10月4日 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改名中国美术家协会,推选齐白石为美协主席。10月20日 现代中国美术展览会在日本神户举行。11月4日 苏联版画素描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2月12日 徐悲鸿遗作展览会在北京中山公园开幕。1954年1月20日 中国美协机关刊物《美术》创刊。4月28日 齐白石绘画展览在北京举办。7月8日 中国造型艺术展览会在柏林开幕。8月6日 全国水彩、速写展览会在北京展出。8月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9月5日 全国版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9日 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览在北京开幕。9月19日 黄宾虹作品观摩会在上海开幕。9月26日 连环画原作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0月2日 北京苏联展览馆开幕,展出苏联美术作品280件。10月10日 徐悲鸿纪念馆开幕。12月12日 上海举办任伯年画展。1955年1月16日 苏联美术院通讯院士扎莫施金应东北美专邀请到该院讲学。1月20日 中国绘画展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1月24日 上海市博物馆举办民间木刻年画展览。1月28日 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明清绘画400多件。2月19日 苏联油画家康·麦·马克西莫夫教授抵达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油画训练班的教学工作。2月26日 华东地区美术展览在上海开幕。3月27日 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展出彩墨画、油画、雕塑、版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插图、水彩画、素描速写等作品996件。至5月15日结束。然后到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地巡回展览。5月3日 《人民日报》就第二届全国美展发表社论《争取我国美术的进一步繁荣和提高》。5月5日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继承遗产等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周扬到会并作报告,提出反对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倾向。5月8日 凯绥·珂勒惠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5月 画家董希文、关夫生、刘仑开始沿红军长征路线写生,至11月返京。6月6日 全国艺术教育行政会议在北京举行。6月18日 中国木刻展览会在波兰华沙开幕。7月1日 文化部召开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7月29日 日本木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1日 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周年纪念展览在北京举行,同时召开纪念会。10月9日 敦煌艺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0月22日 智利画家万徒勒里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2月11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副总理博尔茨访问齐白石,并代表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齐白石通讯院士荣誉状。本年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改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2月5日 新旧年画、民间玩具展览会在北京举办。3月31日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训练班开课,由苏联雕塑家尼·尼·克林杜霍夫任教。4月20日 英国版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7月8日 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在北京开幕。7月20日 荷兰画家伦勃朗诞生350周年纪念会和展览会在北京举行。7月25日 中国美协召集在京国画家和各地来京国画家座谈,对第二届全国国画展交换意见。会上对虚无主义、保守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对国画的特色、继承遗产、吸收西洋、重视生活等问题也作了讨论。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到会讲话,希望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画界展开自由辩论。7月31日 墨西哥全国造型艺术阵线油画、版画展览会在北京举行。8月4日 日本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原子弹灾害图》及访华旅行写生展在北京开幕。8月10日 上海美术展览馆正式成立。第二届全国国画展同时在沪开幕。8月13日 西安美协举办吕斯百油画作品展览会和油画问题讲座。8月22日 首都文化界集会纪念日本画家雪舟等扬逝世450年。9月1日 文化部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全国油画教学会议。9月12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5日 近代画家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黄宾虹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展出。9月 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展出隋至元代历代名画精品,并增加古代书法展览。10月1日 《版画》双月刊创刊。10月7日 19世纪德国绘画大师阿·门采尔原作展在北京展出,11月17日移展上海。10月9日 埃及艺术展在北京开幕。10月17日 陈半丁国画展,艾中信访问民主德国写生画展,关山月、刘蒙天访问波兰写生展览在北京举行。10月22日 第二届全国版画展览会在北京展出。10月30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展国画艺术》。11月1日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京成立,邓洁任院长,庞薰琹、雷圭元任副院长。11月10日 石鲁、赵望云埃及写生展在北京开幕。11月12日 法国现代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2月16日 全国漫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957年1月15日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报《美术研究》创刊。3月9日 为纪念近代画家吴昌硕逝世30周年,上海举办吴昌硕遗作展览会。3月16日 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作品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在北京开幕。共展出845位青年作者的900多件作品。4月12日 现代中国画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5月14日 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齐白石为名誉院长,叶恭绰为院长。周恩来总理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讲话,并建议定名中称“中国画”,不称“国画”。为庆祝画院成立,文化部举办国画展览会,展出古代、近代和现代国画家作品。5月23日 北京美术家集会座谈今后美术创作前途、筹组画会、举行画展等问题。文化部、中宣部、美协有关领导到会听取意见,会上大鸣大放。5月24日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结业,文化部举行酒会祝贺,同时举行学员毕业创作和习作展览会。朱德副主席到会参加。5月31日 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捷克访问。7月16日 德国15--16世纪艺术大师丢勒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7月28日 美术界反右派斗争运动开始,并在运动中错误地提出“江丰反党集团”,最后将江丰及受牵连的同志错误地定为“右派分子”。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在北京举办8月4日 苏联著名美术家穆希娜、法沃尔斯基、库克雷尼克塞、托姆斯基、比曼诺夫、拉奇夫等八位美术家作品展览会在上海展出。9月16日 齐白石逝世。首都各界于22日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公祭仪式。10月1日 中国现代版画展览会在苏联开幕。11月5日 18--20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1月6日 苏联版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2月26日 杭州吴昌硕纪念馆正式开馆。1958年1月1日 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在北京开幕。同时展出了黄宾虹、徐悲鸿部分遗作。展览延期至2月23日闭幕。2月16日 第三届全国版画展览在北京开幕,展出204位作者的302件作品。2月下旬 中国美协在北京召开各地分会和分会筹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对美术家如何上山下乡劳动锻炼与工农结合,加强艺术实践,繁荣创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3月15日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性艺术科学研究座谈会。3月 大跃进漫画展在北京开幕。4月2日 保加利亚版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展览结束后到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展出。5月1日 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揭幕。6月14日 中央美院雕塑训练班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6月17日 中央美术学院举行雕塑训练班结业典礼,文化部副部长刘芝明代表国务院向尼·尼·克林杜霍夫赠送中苏友谊章。6月18日 潘天寿被苏联艺术研究院聘为名誉院士。6月28日 《东风》美术月刊在上海创刊。7月8日 1955—1957年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8月16日 近百年中国画展览在北京举行。8月25日 文化部召开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会议。9月1日 芬兰艺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5日 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工农美术训练班开课。10月4日 比利时版画家麦绥莱勒画展在北京开幕。后移至上海展出。11月21日 全国美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交流群众美术普及和专业美术干部下乡下厂与群众结合的经验。12月26日 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我国参展作品共277件。本年 《中国画》在北京创刊。本年 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改名鲁迅美术学院。1959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馆举办永乐宫壁画(摹本)展览。1月23日 中国近百年画展在巴黎开幕。1月 中央美术学院编辑的《群众美术》(月刊)创刊。2月6日 苏联漫画原作展览在北京开幕。2月21日 罗工柳留苏油画习作展览在北京开幕。3月 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在瑞士拉秀德封市开幕。3月 广州美术学院成立,院长为胡一川。3月24日 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邀请各兄弟国家的委员及美术家代表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讨论会。我国出席会议的代表蔡若虹、王朝闻参加了讨论会。6月18日 明清写真画展在北京开幕。9月20日 李可染水墨写生画展在北京举办。10月1日 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正式开馆。10月1日 在北京和重庆两地同时举行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会。11月 中国美协举办苏联版画展览会。12月12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造型艺术展览在北京开幕。1月22日 十年宣传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本年 在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基础上成立四川美术学院。1960年2月1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3月16日 江苏省中国画院正式成立。傅抱石任院长。4月1日 英国水彩画展览在北京举行,4月25日移上海展出。4月14日 中国美协举办林风眠画展。4月15日 永乐宫展览在北京展出。5月9日 保加利亚油画展览在北京举行。6月17日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展出。共展出27个省市自治区的美术作品907件。至7月31日结束。6月18日 日本现代画展在北京开幕,30日结束。6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成立,其中美术系于1979年正式组建。7月19日 英国近70年油画展览会在北京举行。7月22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7月30日 中国美协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8月9日 中国美协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何香凝为主席,蔡若虹、刘开渠、叶浅予、吴作人、潘天寿、傅抱石为副主席。10月7日 第二届工人业余美术创作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0月7日 德意志600年版画展览在北京举行。11月12日 “北大荒”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12月24日 印度尼西亚美术展览在北京开幕。本年 在西安美术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西安美术学院。1961年2月12日 挪威画家爱德华·孟克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3月20日 纪念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展览会在故宫绘画馆开幕,展出两个月,展出期间召开了学术研讨会。5月2日 “山河新貌”江苏中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6月2日 中国美协在北京召开关于革命历史画创作问题座谈会。9月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涛及扬州画派作品展览。12月9日 中国美协主办1931—1949中国木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共展出413幅作品。展出期间举行了座谈会。1962年1月1日 故宫博物院举办沈周诞生535周年,陈洪绶逝世310周年纪念展览会。1月1日 清代扬州画派展览在南京举办。2月5日 中国革命博物馆将馆藏的70余件美术品举办展览会。2月5日 敦煌艺术展览会在上海举行。2月17日 司徒乔遗作展在京举行。2月26日 中国东北垦区版画展览会在越南河内举行。3月11日 画家董希文、吴冠中、邵晶坤西藏写生画展在北京举行。4月 中国美术馆主楼在北京建成。5月23日 文化部、中国美协在新建成的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三届全国美术展)。共展出绘画和雕塑作品1115件,工艺美术品和设计图稿355件,美术出版物544册(幅)。9月中 黄宾虹画展在杭州举行。9月30日 潘天寿书画展在北京举行。12月27日 林风眠画展在上海开幕。12月 中国美协组织12位美术家到福建前线深入生活慰问写生。12月 中国版画展在阿尔巴尼亚、波兰举行。1963年4月1日 英国水彩画展览在北京举行。7月5日 日本现代现实主义绘画展览在北京举行。7月26日移展上海。7月28日 中央美院油画、雕塑研究班毕业创作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8月18日 泥人张彩塑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9月6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历代名画陈列。10月12日 画家徐悲鸿逝世10周年纪念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0月25日 西泠印社建社60周年纪念,同时在杭州召开社员大会。12月12日 毛主席批示:“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12月28日 文化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中国文联以及中国美协联合举办世界文化名人、画家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美协举行全国连环画评奖,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授奖大会。12月29日 第五届全国版画展览会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开幕。1964年2月9日 1964年年画展览在北京举办。3月4日 中南五省版画联合展览分别在广州、南宁、武汉、长沙、郑州等地同时举行。5月1日 中国美协书记处致美术工作者们的信要求歌颂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伟大精神,拟举办社会主义新人新貌展览会。5月8日 中国·日本版画交流展览会同时在北京、东京开幕。6月27日 毛主席在《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所属各协会整风情况报告》草稿上,作了第二个批示。这个批示于7月11日作为正式文件下发。7月1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开幕。9月26日 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四届全国美展)分别在北京、上海、重庆举行。华北地区作品首先在中国美术馆展览。11月8日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1964年毕业创作成绩展览会在北京举行。12月19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东北、西北地区的作品移至北京展出。1965年1月31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3月14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西南地区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4月25日 全国工农业余美术作品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开幕。6月13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中南地区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自1964年9月至1965年7月,第四届全国美展,先后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中南六个大区,巡回于北京、上海、重庆三地展览,合计展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作品2818件。7月18日 毛泽东同志对美术教学中使用模特儿的问题作了批示:“男女老少裸体模特儿,是绘画和雕塑必须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坏事出现也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10月 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在四川省大邑县塑成展出。湖北美术院成立。12月24日 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本年 北京中国画院吸收了一些油画、版画、雕塑创作干部,改名为北京画院。1966年1月20日 华北区1966年年画、版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月 户县农民画在北京展出。2月2日至20日 林彪和江青炮制了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全盘否定了建国以来党领导文艺的伟大成就,排斥一切中外文学艺术遗产,全盘否定“五四”以来特别是三十年代文艺工作的成就,大批作品被打成“毒草”,大批作家被打成“黑线人物”,文艺创作在思想上陷入了僵化和虚假的境地。1979年5月,中央正式通知撤消《纪要》。4月17日 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本年 《美术》杂志停刊。1967年1月11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判蔡若虹、华君武,称美协是“裴多菲俱乐部”。11月 《美术战报》文字版改为《新美术》,为“中央直属文艺系统美术口革命大联合刊物”。1967年第一期发表大批判文章《打倒齐白石》等。1968年1月1日 红太阳画展在上海美术展览馆展出,是由工厂、农村、部队、学校34个基层单位群众组织倡议筹办,展出作品300多幅。7月1日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印刷品随报纸向订户赠送。7月6日 《文汇报》发表社论:《又一朵大香花——贺油画》。7月16日 《解放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光辉的形象,斗争的力量——评油画的政治和艺术成就》。1969年9月27日 中国美协全体干部和职工下放农村“五七”干校。1970年5月9日 中央美术学院教职工下放部队农场劳动。冬天 “四人帮”建立中央五七艺术学校,江青任校长。年底 周恩来同志指示,搞宾馆布置要做到朴素大方,要反映出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要陈列中国画,从古到今都要有一些。1972年5月23日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973年10月1日 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及户县农民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1月 国务院文化组决定在中央五七艺术学校的基础上改建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下设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江青任名誉校长,于会泳任校长,浩亮、刘庆棠、王曼恬任副校长。1974年美术大事记2月15日 所谓“黑画展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人民大会堂展出。展出18名作者215幅作品。此后,上海、陕西等地举办类似展览,据不完全统计,被定为“黑画家”或受到株连的美术工作者上百人。9月 美术学院举办工人农兵学员普通班,学制4年,举办油画进修班,学制2年。10月1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上海、阳泉、旅大工人画展览同时在京举行。本年 《江苏画刊》创刊。

大家帮帮忙啊! 《皇帝的新装》艺术鉴赏

26 皇帝的新装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骗子行骗,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种奇怪的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这是整个故事的引子。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这是故事的开端。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都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大典前后的丑恶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这是全文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二、问题研究

1.夸张和想像的运用

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历史上那种只顾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是屡见不鲜的,童话家安徒生根据这样的现实加以想像和夸张,塑造了这样一个典型形象。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到整个情节的安排,从开头到结尾,全面而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和想像。比如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几乎每时每刻都消磨在更衣室里,为了穿得漂亮不惜花掉所有的钱;他甚至从不关心他的军队,只关心自己的新衣服。用这样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这个不称职的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成功地推出了整个骗局。

实际上,这极度的夸张是借助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完成的。比如写两个骗子所设下的骗局,想像就非常奇特。骗子就怕戳穿他们的骗局,而这两个骗子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理都琢磨透了,他俩的骗局非常露骨,而且非常毒辣。他们不是搞伪劣产品,而是根本就没有织布,根本就没有衣服。他们有一种“钳口术”,谁要说一句真话,说看不见衣服,就借用专制的皇权,说你“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大臣随员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皇帝为了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高贵的骑士们、街上和窗口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都在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称赞皇帝的“新装”。这是一个多么强烈的讽刺!

所有这一切,乍一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只能是作者奇特的想像,然而人们读了之后,谁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那样的心理,那样的言行,固然荒唐可笑,却又是十分自然的,作者的想像既丰富又合理。无论什么人,从皇帝到大臣到一切官员,直到老百姓,有职位的怕丢职位,没有职位的还怕人家嘲笑他太愚蠢,几乎人同此心,但是各色人等,由于地位的不同,他们的心理和言行也有细微的差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了安徒生卓越的想像能力。

关于结局的想像也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这帮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安徒生想这时“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这样的想像是很合人物性格的逻辑的。

由此可以看出,想像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借助于想像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本文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像,绘出了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心被骗的群丑图。

2.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童话一开头就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不惜把他所有的钱花掉”,写他为了穿新衣而恣意挥霍民脂民膏;“既不……也不……除非……”,写出他穿新衣胜过关心军队和其他活动;“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和“皇上在更衣室里”,极尽夸张,突出强调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穿衣上而不顾国计民生。这样一个嗜新衣成癖的皇帝,对于骗子所言的神奇而漂亮的新衣当然会感兴趣了。

两个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声称他们能够“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他就是喜欢穿得漂亮,他根本不问国家大事,因此他觉得这“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也就是说,这样的新装一举两得,不仅漂亮无比,而且还是一件法宝,可以帮助皇帝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这对皇帝来说当然更有吸引力了。

这样,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了。事实是根本没有衣服,说“看不见”是一句真话,但敢于说真话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在这样的威压之下,“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从皇帝到大臣,到朝廷大小官员,谁都自欺欺人,最后演出了一出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老百姓起先也只得说假话,最后是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话,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出了真话,而皇帝和大臣们硬是装模作样,直至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两个骗子设的骗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3.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写得非常精彩。“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自信。接着是第二个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从“不大自然”到“无须害怕”,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4.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同在哪里?

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反复揭露他们碍于私利而自欺欺人的恶行,刻画他们那种丑恶可笑的嘴脸。如果只写其中一次,则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然而三个场面又几乎雷同,一一写来,要写得耐读,实在困难。作者善于准确把握人物身份和年龄的特点,充分调动语言艺术,把三个场面写得类而不同,娓娓道来,情趣横生,使情节得到了充分的展开。

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呢,他只是“看了又看”,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老大臣和皇帝的心情都非常惊诧,但是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他们三个人都否认自己的愚蠢,否认自己不称职,但写法也有变化:老大臣自恃年高资深,皇帝自以为至高无上,都用反问句,否定语气强烈。官员年轻得志,不禁有点自我怀疑,所以用的是疑问句:“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对这三个人的语言描写也各有特色,话有多有少,有具体的有概括的,各不相同。特别是老大臣的语言,他不仅反复称赞,并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而且“事实上”他也确实把骗子的话“照样背出来”。这些都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了他当时那种惶恐的心态。

总起来看,写老大臣比后面那位“诚实的”官员写得详细,因为他是第一个来“看”布的人,关系着这场骗局是否能进行下去,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对这两位大臣的描述是为了揭露皇帝,他们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大臣的以讹传讹,实质上给皇上更增添了一层虚荣心:大臣们尚且能看见,我怎能视而不见?可见,皇帝不但上了骗子的当,而且还受了大臣们的骗,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正是那个社会的恶习。

5.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童话家。

练习说明

一 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题意图:培养学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语句和概括内容要点,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能力。第1小题可先勾画出在“新装”面前皇帝、大臣以及老百姓的语言和表现,然后再概括。第2小题意在让学生在第1小题基础上作进一步思考、概括,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现实教育意义。

参考第1题参考“问题研究②”;第2题,“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 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3.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

设题意图:意在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有关皇帝的语句中,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皇帝这一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第1小题的句子,点出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糜,是故事的引子。第2小题从上下文中寻求答案。第3小题,皇帝的心理活动,依然是虚荣的继续。

1.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

2.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3.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按照课文中所表现的皇帝的性格特点,皇帝回到宫里,依然会厚待骗子。“具体行动”,可让学生去推求、想像。

三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2.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试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

设题意图:让学生将所学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

解题思路:第1题第一问重点说说自己选择做法的制约因素。第二问,可让大家先列举现实生活中明知是假,偏要说真的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第2题可提示学生从骗子的动机和客观效果上分析认识。

教学建议

一、本文是一篇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像能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猜想,看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想像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描写的妙处,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猜读时,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让学生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例如:

读到“为了要穿得漂亮”,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程度。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像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衣服”,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可以想像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可以想像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现。

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像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会怎么样。

想一想,读一读,体会体会安徒生的想像力多么丰富,多么精妙,自己哪些想像也很好,也可以让学生介绍些自己所想像的情节,讲读分析则要着重分析课文想像的特色。

二、教学本文,要重视朗读,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最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前应该先让学生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从而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有录音带的学校,可以先让学生听听录音,然后自己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这篇童话字面上容易懂,故事又有趣,讲读要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意深入理解,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课文,含蓄的语句要领会其深层含义,精彩的语句要揣摩其用笔的精妙,但是不宜过多,要少而精。

板书设计

情节:

有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和作品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有些故事如《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 ,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课文时代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三、《皇帝的新装》所依据的西班牙民间故事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皇帝的新装》同原型相比,有三处重要的更动:一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原作中的皇帝只是一个在故事情节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缺乏典型性,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则是一个典型形象。二是原作中说凡是私生子看不见衣服,安徒生把它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笨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三是原作中由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人来点破真相,安徒生则通过一个孩子的口来戳穿骗局。后面的两处改动,加强了童话细节描写的典型性。总的说来,《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些改动,使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化,这样就增强了作品的教育性和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现在,人们批判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往往还要引用那个没有穿什么衣服,还自以为穿得很漂亮的皇帝的愚笨相来作比喻。

从西班牙的民间故事到《皇帝的新装》,不难发现作者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像,精心进行了再创作。单从上述三处改动,也可见出安徒生在创作上的一番匠心。

四、本文的艺术特色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叙述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它所用的叙事方式,是儿童们最易接受的顺叙法,落笔就写主要人物,介绍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然后引出骗子,接着写织布,做衣,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衣”参加游行大典,在人们面前出尽洋相。故事顺序展开,一环紧扣一环,逐步引向高潮,最后简短作结,且又留有想像余地。这样的写法,既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周密的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突出重点,对于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运用多种手法,不断加以重复,反复进行交代。这篇童话中,凡属重要的情节和细节,诸如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的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的“空忙”情况,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等,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地加以叙述和描绘。这种成年人可能会感到“嗦”的描述方式却正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觉得是在娓娓而谈,清楚明白,引人入胜。

《皇帝的新装》还十分注意叙述方式的多样化,使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作者在叙述整个故事时,有时采用明白流畅的白描手法,有时通过精彩的对话,有时则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相互交叉,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摘自王维昌《〈皇帝的新装〉分析》)

五、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六、论童话

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大读者。我们中国也要有自己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安徒生!

(摘自周扬《为了未来的一代》,原载《儿童文学》1980年第5期)

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安徒生,见叶君健《安徒生童话全集·译者前言》)

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

(安徒生,见《儿童文学研究》1978年第1辑)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摘自贺宜《小百花园丁杂说》)

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像力是培养儿童作家的一系列必备条件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儿童作家应当通过幻想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

中国著名诗歌朗诵专家叫什么名字

张家声、乔榛、张筠英、瞿弦和、方明等。

一、张家声

回族,河北沧州人,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从50年代便涉足广播,1984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列为十大演播艺术家,1991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选为"全国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

演播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土》、《超越自我》、《复活》、《毛泽东的故事》、《抉择》、《十面埋伏》、《中国金融黑洞》等数十部长篇小说,其中《毛泽东的故事》、《抉择》获"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

二、乔榛

配音演员、导演。上海人。生于1942年11月17日。196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75年任上海电影译制厂演员、导演。1984至1986年任该厂厂长。

曾担任《魂断蓝桥》 、《叶塞尼娅》、《美人计》、《生死恋》、《红衣主教》、《寅次郎的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等二百余部译制片的主要配音演员,他的声音颇有儒雅之风,善配成熟男性。他的声音总是与一些英俊正直的角色结合在一起,曾经多次为派克主演的影片配音。

乔榛在配起各种类型的人物来,也确实是声形合一,驾轻就熟。然而乔榛的声音也有另一面,他配的《斯巴达克斯》中的克拉苏就较好地体现出了他的声音中的另一面,一种收敛后的霸气,而在《寅次郎的故事》中为寅次郎的配音,憨厚而富于喜感,显示出了他在驾驭喜剧人物方面的能力。而在《廓桥遗梦》的表现,则说明乔榛的声音与感情的结合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张筠英

著名演员、朗诵艺术家。北京人。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协会,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理事。 张老师从事影视工作多年,后来致力于广播演播事业,贡献卓著,曾在话剧《青松岭》、《霓虹灯下的哨兵》、《杨开慧》等戏中担任主要演员。 

张老师为中央及各地广播电台录制了近千余篇文学作品,其中诗歌《一月的哀思》、《风流歌》,长篇小说《北国草》、《秋之惑》、《你为谁辩护》、《圈套与花环》等影响广泛。1987年被中央台列为十大演播家之一,1991年再次获得“优秀演播艺术家”称号。

四、瞿弦和

1944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6岁随父母回国。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瞿弦和的名字、面孔和声音,大家都熟悉。爱听广播的说他是著名演播家,爱看电视的说他是著名主持人,瞿弦和却说自己做这些都是“业余”,他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

5、方明

方明,1941年出生,本名叫崔明德,北京人。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任,播音指导,并任中国播音学研究会会长。1956年10月入中央广播事业感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无线电发射专业,1958年4月调至中央控制室录音科任录音员,1960年4月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

1961年,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肄业。历任中央台播音部副组长、副主任、主任播音员。曾被推荐为第五届全国青联特邀委员。1985年曾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资料:

张家声—百度百科 

乔榛—百度百科           

张筠英—百度百科         

瞿弦和—百度百科                                        

方明—百度百科

《小二黑结婚》的作者是谁?

《小二黑结婚》是1943年赵树理创作的小说,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该小说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姻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

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而蜚声解放区文坛,其作品通俗化大众化的追求与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恰相吻合,以至于甚至产生了所谓“赵树理方向”的口号。建国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下乡集》、《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小说《三里湾》、长篇评书《灵泉洞》(上)等。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坚持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同时,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农民的阅读心理、欣赏习惯相一致。这种创作追求使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他的影响下,马烽等山西籍作家形成了一个被列为“山药蛋派”的作家群体。文革中赵树理的作品被批判,本人也被迫害致死。《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他被称为“地摊文学家”。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60年7月22日至8月14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2444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邓小平等出席了开幕式。

郭沫若致开幕词,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周恩来总理在大会上作了国内外形势的报告,陈毅、李富春副总理分别作了国际形势和国家经济建设问题的报告。周扬、茅盾分别作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的报告。

大会主要回顾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工作的成就,肯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关于今后任务,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和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提倡掌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会上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

例如,“我”与小通讯员对话:“你多大了?”“十九。”“参加革命几年了?”“一年。”“你怎么参加革命的?”“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这段话介绍了通讯员的出身、年龄、身世,又揭示了他舍己救人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帮”和“跟”字,前者点出了通讯员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境况,后者则表现了他的思想觉悟和自觉的革命要求。

在谈到借被子被拒时,小通讯员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这两句话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不满,也为下文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在女同志面前羞怯、不善言辞的窘态。

《百合花》创作背景: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1946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

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

1957年前后,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岌岌可危之时,茹志鹃却无法救他,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的思想。

在承受着政治氛围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无形压力的同时,她不无感慨地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同志关系,回忆起1946年那个中秋夜以及在解放战争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

莱芜战役中,她跟随一个通讯员去前沿,在路上敌人的炮弹不时呼啸而来,通讯员为了减少伤亡有意拉开距离,但她却紧张得不由自主地靠他身边靠近,通讯员一见她走近就加快步子往前跑;

某次战斗时,她和汪岁寒到一个班里旁听开班会,听说了一位排长的事迹,那位年轻的排长是战斗英雄,却很害羞,说说话就脸红,说的也平常的家常话,这种反差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于是,茹志鹃决定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的故事,首先设定的便是他的性格:质朴羞涩。而至于小说的主题她并未想过。她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小说,但作品寄出去后不久便被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几经周折,小说《百合花》终于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上。

关于周扬美术代表作品和周扬美术代表作品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