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所以称为楷法,是因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
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单字体就有行书,楷书,隶书,草书等,其他国家的文字也这样吗?
中国文字的起源,是来自于原始记事方法(如结绳记事),特别是契刻和图画 为文字的萌芽时期!最初只是为了实用的需要,慢慢有简单到复杂,文字就逐渐形成了。
相传仓颉造字:“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的兽,博采从美,合而为字”。这种抬头观象于天、低头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可见最初的字是象形字。再加上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即“六书”,也可以说是六种造字方法!
其次行书、楷书、隶书、草书是四种书体,从现有考证看最早的文字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力推行“书同文”,在“大篆”的基础上推出规范的文字“小篆”,隶书始于秦,兴盛于汉代,晋唐的行书、楷书及草书。楷书是正步,行书是快走,草书是疾跑!从中国字的发展轨迹看,是遵循易辨、易学、易推广的原则!
最后说以下其他国家的文字也是这样的吗?其他国家的文字绝对不是这样的!世界上有的国家在古代也出现象形文字,可是都是昙花一现,没有延续下来。如埃及,玛雅等。只有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化字,一脉相承,有七八千年历史!所以说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是古老而奇特的艺术,是世界文字苑艺里的一朵奇葩!
中国硬笔行书排行?
一:中国当代艺术水准最高的硬笔书法家:楷书:刘惠浦(魏晋书风)、谢非墨、赵彦良(魏碑)行书:骆恒光、王正良、任平(全是浙派)草书:马明隶书:崔学路篆书:樊中岳
二:卢中南(欧楷)、田英章、丁谦可称得上是硬笔书法艺术。庞中华、席殊、司马彦这三位虽然名气很大,但我觉得称为“硬笔书法教育家”或授予“硬笔书法普及奖”比较合适。
怎么区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1、来源不同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2、风格特点不同
楷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而又舒展灵动。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3、分类不同
楷书分为大楷和小楷。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生动之致。
隶书在演变过程中,可分为:古隶、今隶、秦隶、汉隶、佐书、八分、草隶、魏隶等。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隶书是四种字体的起源。
根据从汉字的演变过程来看,汉字的变化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为主,隶书排在其他三种字体之前,这说明隶书是其他三种字体的起源。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也被称为“真书”和“正书”,起源于汉代晚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成熟于唐代,至今一直沿用至今;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行书是楷书的速写体,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