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卢沉写意人物代表作品

一方面客观上摄影等影像技术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画的创作传统,另一方面主观上西画的观看方式、理论和表现方法改变了甚至同化了中国画的创作,这直接导致当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仅仅剩下材料和若干技法上的关联,失去了传统精神、传统观看方式和传统理论基础的当代中国画在绘画领域已经被边缘化,中国画反借鉴书法中的线条用笔使得传统工笔人物画线条的表现形式变的...

卢沉写意人物代表作品,你认为国画人物画领域谁的作品水平最高?

谢邀!

水墨人物画领域里面谁的水平最高?最值得收藏?

当代水墨人物画家主要有以下艺术家:吴山明、何家英、苗再新、刘文西、田黎明、唐勇力、胡永凯、孔维克、石齐、张道兴、王西京、李孝萱、梁岩、范阳、杨晓阳、孙震生、李宝峰、李秀峰、刘大为、王明明、南海岩、李爱国、史国良、冯远、林墉、袁武、范曾、于文江、陈玉铭、李世南、马海方、徐乐乐、刘泉义、朱新建等等。再老一辈的大家还有:蒋兆和、方增先、杨之光、卢沉、周思聪、黄胄、叶予浅、李伯安、徐悲鸿、张大千等等。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点。大部分艺术家也有自己完整的创作体系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考验和沉淀,他们的人格和作品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崇与认可。他们的作品无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至于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很难说谁绝对超越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位欣赏者的自身修养和审美能力也决定着我们对作品的认知。所以在收藏的时候,尽可能收藏自己喜欢的、看得懂的、买得起的作品。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田黎明、袁武、李世南、林墉、徐乐乐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陈丹青曾说过素描影响了国画的创作?

陈丹青说素描影响了中国画的创作,个人认为只说对了一半,应该说,一方面客观上摄影等影像技术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画的创作传统,另一方面主观上西画的观看方式、理论和表现方法改变了甚至同化了中国画的创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素描学习在中国画画家中的普及,以及西画理论权威对中国画画家彻头彻尾的吞噬。这直接导致当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仅仅剩下材料和若干技法上的关联,而在精神、理论和观看方式上却是撕裂的。换句话说,失去了传统精神、传统观看方式和传统理论基础的当代中国画在绘画领域已经被边缘化,甚至只是西画的某种附庸而已。

优秀的人物画家有哪些?

新时代,新人物,新概念,新面貌,现代的人物画师,也应画出现代真实现代化场景,而不是照古人物做镜画,后人才知世界观。

写意人物画心得?

写意人物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美地传达了中国美术的精神实质, 再现了中国人的发展观。4 周的写意写生课,让我们在写生过程中融会贯通历代 画家所经营的精神家园中收获着硕果,那是哲学的,是生命的,是造化的。 以书入画 ,所谓书画同源。 综观中国美术史,我们不难发现书法的发展要晚于中国画 的发展, 当中国书法找寻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后, 中国画反借鉴书法中的线条用笔使 得传统工笔人物画线条的表现形式变的丰富起来。 所以书法的用笔给传统工笔人物画带来的 首先是用笔技法方面 即“写”和“法”的“书写性”用笔。中国书法以线造型的独特表现 艺术,书法作品中的线条体现了时间造型和空间造型,运动和节奏。线条在毛笔的运行中勾 勒、盘旋、顿挫、往复、聚散、提按,再加上墨的浓淡、干湿、枯润等多种变化,达到了通 过线条造型达意,抒发情怀。工笔人物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语言,画面全凭线条来担负起塑 造形体、表现神韵、传递感情的重任。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笔的提按转侧、粗细顿折等变 化,通过对线条造型的疏密、虚实处理来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空间关系;通过线条的曲直、刚 柔、粗细来表现物体的质感;通过线条的顿挫、转折来表现形体结构与透视变化;通过行笔 快慢、抑扬来表达情绪。”。由此,线条的书写性拓展了绘画的表现语言,丰富了线造型的 形式美与内涵美,同时也使得线条的性格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意趣化、风格化和精神化, 促进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精神追求。 重造型、讲笔墨,仍然是需要努力坚持的。写意人物画的造型和笔墨有时很难区分,有 时形即笔墨,有时笔墨即形。写生中, 为表达写意的意趣、 风貌和气派,作者不能就形是形, 亦不能单纯笔墨, 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一代又一代画家永恒的课题。 徐悲鸿学派由于过 分强调素描关系和造型的严谨,大多作品呈现出较重的“写生状态”而削弱了笔墨,但也不乏 因自觉向笔墨靠拢而获得成功的画家,如卢沉、周思聪等。 新浙派人物画也以素描为造型基 础,但对传统的西式素描进行了改造,弱化光影强调结构,并加强了线的表现功能,在笔墨 上向已成熟的中国写意山水花鸟画借鉴,取得了造型与笔墨的相对统一。 虚实结合概而言之,有两大类, 其一,以曲隐、藏露之形式表现。其二,以疏密、繁 简、浓淡体现虚实。 虚实结合、疏密相用,要掌握的是一个程度。概言之,有两大方面的 内容之程度需要掌握,其一是形象之真的程度,如是象非象、不即不离、有无之间、似与不 似之间。其二是形象多少、浓淡的取舍,在一幅里不是把看到的东西都画进去,而是有选择 的取舍,取为实,舍为虚,主体突出的部分为实,淡化的部分为虚。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 不等于真实形象的照搬,而是通过艺术家从目视到心视的转化,所以出现了是相非相,似与 不似的恍惚,这种不似之中包含着艺术家的灵性与情感。 学习中国画写意人物写生课,要学习古代写意人物画佳作,体味到其中的优秀技法和 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但我们要想学好写意人物画, 还要注意吸收借鉴西方绘画的优秀之处, 譬如,它的造型,它的明暗关系,而且也要加强我们自身文化修养,拥有良好的品格,同时 还要观察生活。

刘二刚的新水墨画?

【文藏来答】大家好,我是文藏的艺术小编Kiki~如果各位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给我一个赞或者是一个关注吧!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以毛笔和墨汁勾画线条,通过涂抹墨迹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等。水墨画有1000多年历史,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传统水墨画中,画家们注重绘画技巧和表达精神志向,包括松、竹、梅等植物都有约定俗成的寓意,而当下的生活却很难入画。一些水墨画家尝试变革,将中国水墨画向西方油画靠近,但常常失去了自身之美。刘庆和、朱新建、刘二刚以及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李津作为水墨画家,他们仍在不断地探索。

《针灸图》 设色纸本 37.5×43.3cm 2017

李津 ,1958生于中国天津,1983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美食

熟悉李津的人都知道,他爱美食。琳琅诱人的红烧肉、大龙虾、炒菜苔……有时甚至布满整个画面的“吃”字,是他作品中的突出元素。2012年纽约办画展时,李津的许多朋友就把他的进餐时间分配给会见,安排得满满的,餐餐都精彩。

李津说自己喜欢吃馆子前先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神清气爽的去赴宴,吃之前就已经先预热了“无论做什么,愉快的心情很重要。依我看,很多西方人吃饭和听歌剧差不多, 打扮得周吴郑王的,很绅士,有仪式感。这种郑重的欣赏和品尝,是对烹任的一种尊重。”

真正面对美食时,李津却常常顾不上这绅士的仪式感了。

艺评人韩杰 (Jeffrey Hantover) 亲眼见证李津是如何集中精力消灭一只水煮大龙虾的:他脖子上戴着围兜,手里拿着龙虾,不遗余力地将所有细小缝隙里的龙虾肉都一扫而空,胡须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龙虾残壳。其实,那天的早些时候,李津已经食用过一只龙虾作为午餐,以防止晚餐不供应。就是这只龙虾,出现在李津后来的画作中。宴饮时分的欢乐与愉悦,最终诉诸笔端,落于纸本,吸引了一个又一个观者的驻足欣赏。

《李津·今日·盛宴》之二

《李津·今日·盛宴》之四

五味

在当代水墨领域, 李津的力量在于他一方面保持着对传统中国文人画视觉语言和文化的忠诚,另一方面又能通过其别具一格的作品与不同的观众进行交流,而这一切都归结于李津开朗豁达的态度。他生活中的五味正是平常百姓家的酸甜苦辣咸,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李津·今日·盛宴》之五

《李津·今日·盛宴》之六

李津擅长描绘日常生活,除了人物之外,他拓展了传统绘画的题材,将鱼肉菜蔬作为描绘主体而形成独特视觉符号。辅之他丰富多姿的生活经历和细腻敏感的性格,最终他变成了当代水墨领域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李津没有一味追求艺术家所谈及的“阳春白雪”,而是用中国的白描,加以重彩把内容表现出来。栗宪庭这样形容过李津的作品“在李津的美食图中,各种美食和器具,玲琅满目。它们直接嵌入密密麻麻如印刷书版的字中,使得墨和色争艳,字和图辉映,斑澜,喧闹,热气腾腾。”

《李津·今日·盛宴》之八

《李津·今日·盛宴》之十

虽然饮食并不是传统“文人画”的主题,但德国歌德学院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 (Michael Kahn-Ackermann)认为,李津的创作仍深深扎根在对“文人画”的理解中。阿克曼曾撰文指出,“食物”是李津拓展的新空间,这是他同传统玩的一个具有讽刺性的游戏,“这种遵循传统打破传统的艺术手法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学魅力。”

《无所用心》 设色纸本 24.3×33.4cm 2017

《兄弟》 设色纸本 24.3×33.4cm 2017

《饮食男女》 设色纸本 24.3×33.4cm 2017

西行

李津的创作题材源自环游世界的经历,其对风土人情与美食佳酿的观察尖刻诙谐,不留情面,以此著称。李津作品用色丰富艳丽,笔触精湛微妙,主题发人深省,具情色意味,又热情澎湃,数千幅画作将其创作心绪娓娓道来。

《饕客西行记》2017年作 设色纸本 138.5×70cm

2017年春天,李津到美国度假,走遍洛杉矶、拉斯韦加斯与纽约,纵情享受一段旋风式“快餐美食”之旅,并记录下每顿盛宴和餐与餐之间的小吃。他的旅程是一场壮举,他严格规定自己每天的美食狂欢,每隔一段时间趁着记忆犹新、回味依然的时候作画。他在洛杉矶享受到琳琅满目的美馔,在拉斯韦加斯见识许多风趣性感的女子,而纽约则是一个佳肴荟萃的大都会,他在当地遇上暴风雪,遗失护照而延迟回程,反而得以再次体验圣帕特里克节的盛大庆祝活动,他曾于2013年参加当年的节日庆典,发现了绿色中兼具的欢乐与邪恶两个特质。

《戴红帽子的女人》2017年苏富比香港秋拍 估价:480000~600000港币

李津一如既往以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游历,将第一感觉视觉化,反而带来一种纯粹的文化体验。他说,通过这种游历,不停地寻找直觉上的新鲜感。他将这种行走的方式视为对绘画的一种养成,同时又通过“晨课”的方式坚守着一片自留地。他希望通过这一动一静,为“心手相一" 境界做准备,把绘画的权利交还自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对李津而言,生活给予了他源源不断的惊喜和灵感,赋予了他满腔表达热情,由其激励下的创作呈现别具一格的灵性和生动 。

原文:《饕客李津》关月

资源出处:《艺术品鉴-见今》2017年9月刊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中国的山水画究竟向何处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如果能守住传统,达到传统那些巅峰,就是最好的发展了

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都说中国画的笔墨写意以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追求,是中国画的特点,自己感觉山水画应该是最能体现这些的分科。

一山水画也分了很多种类

中国山水画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等。也可以从画法上分为工笔,大小写意,泼墨,没骨山水等,所以也不像题目上所说仅仅皴法长亭之类,也许从认识没有搞清楚,也就容易有了不太乐观的想法。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但中国山水画从隋唐独立一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可谓是丰富多彩,要写实有写实,要写意有写意,可以计白当黑,也可以绚丽缤纷,不敢说是表现形式是最丰富的画种,至少也不比任何画种少了,何愁没有发展?

二山水画也有很好的体系

从思想体系,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从技艺体系,自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宗氏提出了著名的透视法则:"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以及后来各种皴法的探索,三远六远的总结,五笔七墨的用法等等,中国山水画都已经形成,非常完善成熟的体系,何愁没有方向

三中国山水画需要真正的传统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首先能真正的能传承了传统,就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方向,因为传统已经很好,只是现代的人没有多少取得真经精髓,绘画艺术的传统可以累积可以传承,但作为个体的人,却是每人都需要从头开始。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名画,其价值高不仅仅是因为稀少,最重要也是因为艺术水平高,如果现在有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还会问中国山水画该向何处发展吗?

时代不会停,艺术的发展也不会停,中国山水画自然也是如此,其实也真的没有停止过,只是还是如上面的原因,是现在创新并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美院绘画系里,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个专业基本都取消了。中国画到底何去何从,也像现在这样的疑问,1954年,李可染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师造化,到大自然中进行中国画改革的探索。深入大自然写生创作,开中国山水画一代新风,对当时的国画界震动很大。1956年,中央美院恢复了山水人物花鸟中国画系。这可以算是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