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代表作品英文,世间是否有天命?
我个人认为是有的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不管用道家还是佛家的思想来回答,相信都会被不少小伙伴喷封建迷信吧,哈哈!
那么好,我就用儒家的言论来做个回答如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这是根据天赋和学习态度来划分的四个等级。
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才人物。
学而知之者是一般勤奋好学的人,天赋虽然没有什么特出的地方,但通过刻苦学习仍然可以读大学,做研究生等成为有用的人才。这是第二等级的人。困而知之者,是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才知道努力学习的人,“书到用时方恨少! 最后还有一种困而不学的人:明明已经在生活与工作中感到非常困难了,却仍然不愿意花,久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而是以滥为滥,打牌喝酒“混”日子。这种人,按照孔子的看法,是属于最下等的不可救药的人。
既然有这样四个等级的划分,那么,孔子自己属于哪个等级的人呢?
以我们的看法,他当然应该属于天才的级别,是生而知之的了。
可他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在《述而》篇里,他曾说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可见,他自己排队是在第二个等级里,也就是学而知之的人。
好了,问题来了:
既然有生而知之的天才,那么有天命这就说得过去了吧?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呢?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两种人:
不信的人~一般都是生活和精神很富足的人,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拥有幸福的生活是靠他们的双手创造的,所以他们不信有天命!
信的人~一般都是生活遇到苦难的人,或是得了疾病,或是受到了伤害.......然后他们开始相信冥冥之中似乎有个无形的绳索在牵引着自己走,这根绳索叫做“天命”!小伙伴们您属于哪一种人呢?
欢迎留言区探讨!
初二初三必读哪些课外书?
1、《论语译注》金良年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2、《三国演义》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
3、《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4、《水浒传》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
5、《红楼梦》曹雪芹人民文学出版社
6、《鲁迅作品精选》鲁迅长江文艺出版社
7、《子夜》茅盾人民文学出版社
8、《家》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
9、《骆驼祥子》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
10、《围城》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11、《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少年儿童出版社
12、《花季·雨季》郁秀海天出版社
13、《射雕英雄传》金庸三联书店
14、《汪洋中的一条船》郑丰喜华夏出版社
15、《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林少华译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梅益译
17、《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JK罗琳
18、《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吴钧燮译
19、《巴黎圣母院》(法)雨果陈敬荣译
20、《红与黑》(法)司汤达郝运译
21、《复活》(俄)托尔斯泰汝龙译
22、《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
23、《老人与海》(美)海明威吴劳译
24、《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赵少侯译
25、《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
26、《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叶冬心译
27、《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
28、《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
29、《普希金诗选》卢永选编
30、《繁星·春水》冰心
描述人性黑暗的电影有哪些?
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就是: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
不过,基督和儒家学说各有说法
至今没答案!我也没琢磨清楚,大家只能自行体会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
我就来推荐下10部人性黑暗的影片,保准你看完能体会一二
真的是将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越看越心惊
第一部《薄荷糖》李沧东导演用一个人的一生反映韩国近代社会二十年的变迁
李沧东导演的名字随《绿洲》蜚声海外而《薄荷糖》令他在国内名声大噪在韩国本土的观看人次达50万。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深受时代大背景所影响的个体的悲剧故事。它从一个自杀边缘的中年男子临死前一秒起开始倒带一步退一步地分析这一复杂的、极令人厌恶的性格的成因,直到让我们看到命运之锤砸下之前他脸上的阳光。导演说:"我的初衷就是要给20岁的观众做生活的背景,是给他们拍的,我想提醒他们思考,‘时间意味着什么’。而有的年轻观众甚至看了两遍,可见效果出奇的好。”强烈推荐,它有金狮的分量!第二部《发条橙》该片荣获了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
是20世纪鬼才导演库布里克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反人类反社会、荒诞又有趣,暴力大尺度惹得争议不断曾一度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禁片但它却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电影,没有之一。它是非常经典的作品,现实和假象的冲突,很震撼影片中讲述了一个无恶不作的浪荡小混混Alex被关进监狱,在参加了监狱“罪恶改造疗法”后,被改造成了“好人”回到社会,又被一群人伤害(报复)的故事。人心有多黑暗,变态无极限第三部《卡比利亚之夜》该片豆瓣评分9.1分,捧回了奥斯卡、戛纳金棕榈奖等大奖
在我心中,此片可谓是登峰造极之作片中的主角卡比利亚,只是个在罗马街头的妓女天真愚蠢,不知道天高地厚,常常夸夸其谈她遇见了各种道貌岸然的男人表面上帅气、绅士,实则自私、贪婪卡比利亚一次次的全身心投入爱情,次次被骗然而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乐观她有着“明天会更好”的劲头是一株真正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然后,我才明白了卡比利亚就是每一个永不停息地追逐爱的灵魂第四部《白丝带》迈克尔·哈内克的这部获得奥斯卡和戛纳大奖的《白丝带》
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德国导演用了一把锐利的手术刀将一个个纯洁的、罪恶的、压抑的、躁动的、平静的、痛苦的灵魂,冷静地一层层地解剖给了我们看。故事发生在一战前德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伴随着医生的坠马,农夫妻子的意外身亡男爵儿子被鞭笞以及谷仓被恶意焚烧似乎一场蓄谋已久的罪恶正在展开…被“恶”浇灌长大的孩子们,成形、长大踏上战场:他们即将成长为纳粹。全片由“罪恶”堆叠而成,人性背后,背脊发凉!第五部《可可西里》看完《可可西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感觉人类真的很残忍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生与死的故事全片只有绝境中的挣扎,与自然抗争,与盗猎者抗争,与自己抗争。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巡山队员们与疯狂凶残的藏羚羊盗猎分子展开殊死斗争,最终全部惨烈牺牲…影片并不是单单在反映了环保的主题而是突出了一个人性的重点在无人区里,坚守还是逃避,贫穷还是富有?作为一部“真实,且有力量”的影片应向陆川导演致敬,向巡山队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第六部《狗镇》除开演员片酬,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成本是相当的低,极简的场景构架,将所有保护性遮挡全部卸掉。但却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出乎意外的十分精彩。
拉斯·冯·提尔的这一部惊世之作,采用了别出心裁的舞台剧形式,妮可·基德曼在片中也达到演技和颜值的巅峰
那么,这片子为何让观者震惊呢?因为,影片有力揭露了最赤裸的人性
神秘女子格蕾斯在躲避追杀的情况下,闯进了一个堪称世外桃源的平静小镇“狗镇”,并用日以继夜的劳作换取留在小镇的机会。
然而,在一次警察搜捕后,村民们揭开了善良的面具,对善良热情的格蕾斯进行了集体施虐,人性的邪恶还不断升级,最后她成为狗镇的囚徒,也成为狗镇的公共妓女。
导演将人性最黑暗最污浊的一面一一地摊开了
直到最后格蕾斯的身世揭开,一声令下,狗镇只剩一条狗为活物。
第七部《黑皮书》保罗·范霍文和有才的编剧杰拉德·舒伊特曼(作品《纳粹军旗下》《黑皮书》的第一编剧)联手炮制了一部足以让人呼吸急促、热血激流的间谍片!
被誉为欧洲版的《色戒》,但远比《色戒》出色!这里提示下,推荐看荷兰版本的。
荷兰的犹太姑娘在二战末期,亲睹家人惨死。为了复仇,她化身为一个声色俱佳的歌女,又成为勇谋兼备的抵抗组织成员,化作黑色间谍,用性感美貌换取情报救下了很多同胞,然而战争结束后,纳粹失败后,她却反遭到同胞羞辱,甚至赤裸浇大粪,人性之恶让人心寒。
最后只能说,这部电影“简直是精彩得令人吃惊!”
第八部《晨曦中的女孩》影片和我前段发的视频电影:《美国田园下的罪恶》的题材类似,让人看后极其压抑,是的,《晨曦中的女孩》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提到真实事件,便更为沉重。
美丽如天使一样的小女孩奥若蕾在母亲去世后,她生活里的阳光就消失了!父亲立刻与心如毒蝎的继母结婚,她随即被继母折磨到全身没有一处好肉,在寒冷的冬天里,她只能躺在肮脏的地板上,最终没逃离死亡的命运。
影片不仅仅是拍摄了这起惨剧,同时也涉及到了更多人性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第九部《蝴蝶的舌头》西班牙片子是真的狠!彻底的反思历史
影片背景是1936年西班牙内战前夕,前80多分钟像儿童散文诗,效外扑蝶捕虫,在日光下讲文学说自然,清新美好。然而,最后8分钟急转直下,对政治一无所知的纯洁孩子,还是朝着他最喜爱的老师扔出了石头,如同一把寒冷利刃般毫不留情的刺破那面温情面纱,把那人性的丑恶与懦弱剖析出来。
他的委屈、愤怒都写在了脸上,泪水噙满那双大眼睛
可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童真死了。
第十部《总有一天》这是一部来自丹麦的冷门佳片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69年,同《熔炉》一样的题材
你能想象得到吗?
老师对孩子的见面礼不是鲜花、微笑,而是一记重重的耳光
这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山区的寄宿学校,几乎与世隔绝,孩子们只能依靠书信与外界联系,这群孩子基本上是被社会遗忘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或许也许太忙、或许是去世了,总之,他们未成年、没有监护人,然后就被送到这所寄宿学校里。
这是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一群小孩也在这里遭受暴行、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苦楚。
老师们道貌岸然,不仅摧残孩子们的肉体,更甚的是内心!
影片多次出现“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变好。”这句台词,透露着无限的希望,但也充满了沉痛和压抑。
这是一部沉重到令人落泪的电影,残暴、变态的老师,甚至被同化作恶还一脸淡漠的学生,人性之寒在从众之恶,集体作恶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所幸结局还是饱含温暖和希望的。
你认为改变一生的五句话是什么?
改变一生不敢当,但确实能影响一生。
1)人贵有自知自明。认识你自己,这是最难的,我们许多人对别人对社会对人生说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可自己真正能做什么却一辈子都搞不明白,不说没有金刚钻还总揽瓷器吧,却又投鼠忌器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最终浑浑噩噩一生。
2)凡事贵在坚持。要做成一件事,总需要一个过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好象很少有成功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早上的太阳。这就是坚持的真实写照。
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许多新的工种和职位迭代出现,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行行出彩,所以静下心来对准一个目标一个行业,做到既红又专,哪怕是收破烂也能做出大乾坤。
4)诚信为本,坚持操守。一个人要在社会立足做事,总要发生各种人际关系,此时你的诚信操守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恪守诚信、讲求节操的人总是受欢迎并有更多合作赢取成功的机会,而相反不守信用不讲节操的人与其合作共事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最后会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一个,岂不可悲可叹?
5)健康第一,快乐至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唯有健康的身体,才有拼搏的资本,才能坐拥享受人生。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懂得保养和维护自己的身体,时常听到一些人英年早逝的消息,他们往往忙于事业严重透支了身体的健康,最后招致无力回天的恶果,就象当年的温州牛人王均瑶,38岁离逝,留下38亿资产,真是让人痛心疾首,这就叫“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媳妇睡在别人床”。同时,一个人活在世上,本源是为了快乐,无论你的生活和工作如何,都应当让自己植入快乐的基因,就算穷也要有穷的开心,这样才能让自己适应各种境遇让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永驻,从而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
还有哪些堪称大家的人?
文学翻译需要精益求精、从容含玩的工匠精神。在这方面,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黄杲炘先生的翻译成就和专业精神令人敬佩,也给人们留下了重要启示。
一是直奔经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翻译乔叟《坎特伯雷的故事》,是因为“乔叟为英诗之父”,乔叟创制的格律诗主宰了此后600年的英语诗坛,既为英诗从民谣进一步发展开拓了道路,也为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奠定基础,为英诗的发展与繁荣做好准备。黄杲炘反复校译菲茨杰拉德的《柔巴依集》,不仅因为它是英国翻译文学经典和“英国文学的瑰宝”,让人们读到了英诗“定型诗”的绝句经典,还因为它对工业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和加尔文主义进行了审美反思。黄杲炘先生的其他译著如《华兹华斯抒情诗选》《丁尼生诗选》《英国叙事诗四篇》《英国抒情诗100首》《美国抒情诗一百首》等,也都取自英语经典作品,其精雕细琢的译作也成为中国当代翻译佳作。
二是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做品牌”。黄杲炘坚持不做“重组”改译,“不会自以为有本事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所以也不会弄巧成拙,弄成了画蛇添足或佛头着粪。我觉得,自己译名家作品,不过像一只牛虻叮在千里马身上或屁股上,叮得牢一点,就可以随它多跑一阵,不会被甩下,哪有添油加酱的底气?”他选择了文学翻译最困难的诗歌翻译,而且认为译诗就像钻石的研磨琢型,只有下得云窗雪案深工夫,才会恒久远、永留传。他说:“诗歌最讲究形式。任何民族的诗歌中,最经典最具有传统特色也最为人们熟悉的,总是格律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翻译外国格律诗时绝不译为自由体,更不增减行数、变换节数,而是严格尊重原诗形式、节奏与韵律。他制定了自己的译诗标准并具有明确的建设意识和品牌意识:“我应当有‘品牌意识’,把这‘独家经营’的品牌‘做大做强’。”凡此种种,让人觉得黄杲炘身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完美主义强迫症,也许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一个杰出的翻译家。
三是执著一事,耐得孤独寂寞。文学翻译者是艺术的搬运工,时常被人忽视,因此翻译家往往很是寂寞。黄杲炘用数年时间翻译《坎特伯雷故事》,这样的“良心之作”最终以最高票获得第四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文学翻译是如此辛苦,但黄杲炘坚执无悔,“世事沧桑心未冷”,40年后不仅成为英诗翻译大家,更深入到译学比较研究的堂奥,其《英诗汉译学》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成为文学翻译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他还从比较文学角度发现了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余光中、穆旦等人诗作的外国资源……
黄杲炘先生新著《译路漫漫》(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总结了他50年的翻译经验,其“译学主张”赓续并弘扬了严复以来的翻译理论,从“英诗汉译”的镜像中折射出现代中国翻译双甲子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黄先生忍受着“眼科绝症‘视网膜色素变性’”和“书写痉挛”症,默默笔耕五十年,无愧为文学翻译界的一个里程碑式人物,堪称具有工匠精神的翻译大师。愿中国的文学翻译工作者以黄杲炘等前辈为榜样,多一点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工匠精神,多一点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意识,使文学翻译真正成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专业学科。(有删节)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7年10月18日05版)
原题:《翻译家黄杲炘的“工匠精神”》,作者李钧
欧洲贵族精神为何传承百年?
感谢小秘书邀请。
这是一个回答起来难度很大的话题。首先,何为贵族,就比较难定义。在英语里,有用于贵族的两个专门词汇——nobility和aristocracy,但涉及到解释,有说是“属于社会中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拥有优越于其他阶层的头衔”;也有说是“统治团体,一个寡头政治集团”;还有说是“构成和国家政权相关的特权阶层的人的集合体”。这几种说法,都可以在《牛津英语词典》里查到。其次,何为贵族精神,是“贵族”所具有的“三观”,还是示与他人的感受?西方所有著名的百科全书,皆未对此作出解释——没收录这个条目。其实,在许多研究“贵族”问题的专业书籍中,也没探讨这个问题。
尝试着来分析。 一,在西方,关于贵族,是个涉及不广但热度不低的研究领域。著名学者一抓一大把,比如,马克斯.韦伯、M.L.布什、塞缪.克拉克、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E.P.汤姆逊、乔纳森.德瓦尔德等等。讨论西方的贵族问题,最好以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蓝本。
二,西方有学者说,贵族早在荷马时期就有了。有人反驳说,荷马歌颂的是“英雄”不是贵族。古希腊有贵族,但相关记载几乎是空白。最早关于贵族的文字,是罗马时期的拉丁语patricius,与平民的plebeian相对应。当时的贵族,可能是较为重要的家庭或家族的領袖,他們是早期元老院的主要成员。公元前6世纪的国王赛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实行了按财产的公民登记,这是最早对贵族和平民加以区分。共和时期,始终贯穿着平民和贵族的斗争,贵族特权逐渐削弱。到了公元27年的帝国时期,贵族的头衔是由皇帝册封的,不过,只有贵族才可以当皇帝,其实是一个悖论——皇帝和贵族成了一个人的事儿了。公元300年初的君士坦丁大帝时期,贵族只是荣誉头衔,没有了任何特权。 三,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给以往的贵族们画上了一个句号。那东罗马帝国不是还存在到了1453年吗?有意思的是,可能是因为地理上的原因,或者说更由于宗教上的原因,西方的主流意见并不把拜占庭看作是自己人——不属于西方大家庭。同样被排除在外的还有俄罗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300年间,欧洲是一片混乱的局面。此时起到支撑和传承文化作用的,是教廷和僧侣集团。这个时候的土地也在集中——向教会和僧侣们手中集中。僧侣们更愿意称自己是神职人员而不愿意被叫做贵族。贵族的重新兴起,是在加洛伦王朝,这个时候教廷势力逐渐衰弱,世俗势力日渐崛起。8世纪,加洛林家族与一个很有名的教士卜尼法斯联手,实行了一种“采邑制”——把拥有土地的地主和农民捆绑在一起,一块采邑只有一个主人,在土地上劳动的是农民或奴隶。这也是后来所说的“封建社会”。后来的学者们,把采邑的“领主”称为中世纪的“地主贵族”。不过,还有一种贵族,即由专职武士组成的“武士贵族”。中世纪前期,战争和私下的械斗太过频繁,几乎每天都在打打杀杀,武士阶层应运而生。一开始,武士们是领主的附庸。随着他们自己财富的积累——同样买房子置地,武士们逐渐也成了地主。中世纪中期,武士贵族融入到了“地主贵族”当中。 四,一直到相当于中国的南宋,欧洲的经济水平仍然很低下。因此,所谓贵族的生活,也是蛮悲催的。本内特和霍利斯特等学者说,当时的大部分“城堡”,不过是建在山岗上四四方方的小木塔,外围有战壕或栅栏(二者皆有算是壮观的)。方塔周围是军火仓库、马厩、工匠铺子、菜园和肥料堆,或者还有座小礼拜堂。这种小塔楼大多起了很唬人的名称——“要塞(keep)”,其实通常空气污浊、屋顶漏雨、光线阴暗、没有取暖设施。因为是作防护用,窗子又小又窄,以便向外射箭。为数不多的房间,住着领主、家人和仆人,还有家臣与宾客。最富有的贵族,才能有独居一室的享受。到1300年前后,贵族们的房子开始使用石材和灰泥建造,房间也大多了。这个时候还出现了女贵族——女武士或者贵族的寡妇。直到此时,仍然没有任何“贵族精神”可言。 五,西方众多学者,习惯于把1400-1800年作为一个时间段来研究贵族。这段时间,贵族不少仍然是有头衔和称号的。14世纪开始,欧洲经济和人口都有了明显增长。贵族生活开始有了宫廷式的风格——举止文雅,听着游吟诗人的歌;连武士贵族现在也变成“上流社会”,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和别的阶层是有区别的。他们与低层社会的区别在于更好的出身和更好的品味,渐渐地就比原来更具有鲜明的身份特点。特别是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王国,贵族们明确主张自己的血统更为高贵——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是不同于平民的“蓝色血液”。除了血统高贵之外,贵族们仍没能总结出自己的“精神”到底有何高贵于平民之处。 六,美国学者乔纳森.德瓦尔德在研究“贵族”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视角——“种族和身份:生物学上的社会流动”。他和其他的史学家们证实,所谓贵族“消亡和替代进程的范围,其速度可能快得惊人”。15世纪法国的小贵族,大约1/5的家族姓氏经过一代人就消失了;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集团的大多数已被新的家族所取代。在德国,1430-1550年间有超过一半的贵族家族消失了;在西班牙,1300年的显赫贵族家族中,只有6家幸存下来,名列1520年的55家爵位贵族当中。在英国,1300年的136个上院贵族家族中,到1400年仍存在的不到一半,1500年只剩16家。德国西北部帕德伯恩一块墓地里埋葬着80个贵族家族,一块碑文上写道:“除非上帝在下个世纪来拯救我们,否则,所有的高贵者都会消失”。看来,不但“贵族精神”是否能传承百年大可质疑,连贵族的家族能否坚持百年都是很大问题。这可以套改清初赵翼的诗来形容——江山带有贵族出,各领风骚难百年。 七,乔纳森.德瓦尔德得出结论说,生物学上的贵族,即所谓高贵血统的贵族是不太靠谱的。其实,大多数学者在以下这一点上的看法基本一致——就是,所谓贵族,包括有头衔和没头衔的,但都是以拥有高出社会平均值很多的财富为基础的,因此他们也更容易接近社会或国家的权力中心。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财富,可以让后代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和习惯“上流社会”的礼仪以致显得比平常人更彬彬有礼;贵族的后代,由于有平民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他们也更容易在踏入社会后取得成功。不少学者做过统计,在近代,过去的封建贵族的后裔,还有新型的资产阶级贵族,在努力学习和适应社会变化方面,确实成功率高于平民阶层。 八,关于贵族和贵族精神,西方学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令人们产生崇拜的重要原因。德瓦尔德说,进入20世纪以后,“贵族仍旧是欧洲人想象的中心。他们、他们的乡间宅第以及他们想象的价值观,以继续打动我们的方式,在20世纪早期的上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仍然可以在屠格涅夫、亨利.詹姆斯、马塞尔.普鲁斯特和朱塞佩.迪.兰佩杜萨的小说中,在安东.契诃夫的戏剧中,在乡间住宅的侦探故事中看到对他们的描述。文艺作品中贵族形象的存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它表明,存在仔细观察贵族的需要,但它也表明,贵族自身比传统形象更为复杂、更加多样化、更像变色龙,也更加令人感兴趣”。关于“贵族精神”,实际上也是文学作品灌输给人们的。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慈善?文明?有礼貌?呵护妇女?见义勇为?很难概括,也没有人概括——这种形象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
所以,“欧洲贵族精神为何传承百年”,应该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