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刘胡兰是豫剧代表作品吗

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按类型片的模式和公众心理制作是商业电影的主要特征,接下来我会从艺术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发展角度,中国电影的发展从来没有失去过对艺术的探索纵观电影史来看。...

刘胡兰是豫剧代表作品吗,商业价值哪个更重要?

在我开篇立论之前,我想说的是。如果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不能做到对社会的关怀,我认为是失职的,如果一个作家做不到对社会的敏锐观察,我认为是不够水准的,同样,如果一部影片它的镜头不能给人思想性的触动和更宽泛的话题性我认为是肤浅惨白的。

电影作为文化工业产品,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固有属性。不同类型的影片侧重点不同,这种不同才导致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区分。(艺术电影不等同于独立电影)。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按类型片的模式和公众心理制作是商业电影的主要特征,而跳出这个范围追求更加理性更加深层次的内容则是艺术电影的追求。所以,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哪个更重要?首先我们不能拿不同类型电影去进行比较,因为两者属性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从电影的深度意义和理性价值来看,显然电影艺术更为重要。接下来我会从艺术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发展角度,以及艺术电影的特殊作用和现实意义共两个角度来论证。

中国电影的发展从来没有失去过对艺术的探索

纵观电影史来看,电影本身就是作为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后的第七类艺术。在世界上,电影是年轻的一门艺术,而在中国,从最初对电影“西洋影戏”的初次认识,到1930年初期欧美电影已经占领中国绝大多数市场,中国电影人才开始自我反思,才意识到电影作为现代产业和新兴艺术的特点,才开始建立中国电影初步艺术体系的,从而与欧美电影相互抗衡。所以从电影艺术性的启蒙来看我们较欧美国家晚的多。艺术电影启蒙的落后导致我国电影创作初期的落后一直影响到现在电影艺术创作的落后。而在接下来中国电影突破性的发展阶段,都是从思想创作上的突破来完成对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参照《电影学导论》来看。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火烧红莲寺》构成中国电影第一部中国历史文化与复杂现实交汇的产物巨作。“九一八”事变的内忧外患让中国电影绝处逢生,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马列主义思想开始在电影界传播流行,因此在创作上,如《渔光曲》,《神女》都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

《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经典创作,开始通过以中产阶级的爱情婚姻,家庭为题材来表现存在的矛盾,人性的尴尬和现实的无奈。从而让电影开始表达对社会的揭露反思以及编导的社会理想。而这些都是电影的艺术价值,艺术电影所附有的历史使命感。如果说文学作品可以反应一个时代的思想,那么早期的电影都是对艺术的尝试和思想的突破。接着,到中国电影的转型期间,新中国电影主旋律产生。时代需要英雄,时代英雄需要得到歌颂,这不仅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而只有在1979 年后,第四代导演开始将道德外境与家国文化融合。而到第五代才开始真正做到批判式电影。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凭借文化内涵和镜头美学艺术走向世界大舞台。而此时商业电影,只有张艺谋的《英雄》才真正打开华语商业电影的第一篇章。

从电影艺术性的深度意义来看电影在于揭露传统美学的真实性,而艺术电影本质就是批判。电影艺术包括拍摄创作上的美学艺术和包括思想内涵上的批判。艺术性的电影希望通过镜头语言来批判世界,从而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社会在不停的进步发展,所暴露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敏锐的导演去发现这一点,并且勇敢地通过自己镜头下的内容思想传达给观众,从而让大家注意到可能会发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菊豆》这部电影就暴露的是封建社会的腐败男尊女卑思想,以及买卖妻女的封建陋习,让人触目惊心。而这电影暴露的社会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完整的解决。《盲山》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前几年女大学生被拐到深山当生娃机器,惨遭凌辱迫害的事实改变而成。而这些都是电影艺术所将我们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放在特别场景给暴露剖析。

电影艺术精神是民族文化精神象征,日本电影宣扬独立,韩国追求奋斗,美国自由平等,法国浪漫多情,而中国,更多的是家国之情,以及人文关怀。中国悠久丰富的文化,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回顾反思。

艺术是电影之本,而商业是生存之道。

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能和票房,观众反响度挂钩。就比如有些人就喜欢吃泡面,我们不能因为卖泡面卖的多就推出泡面健康。电影也需要包装设计,制作模式,以及市场宣传。艺术片不追求票房,不一定是票房毒药。电影的制作方对电影的艺术性负责,所以电影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票房,所以与电影艺术或商业性无关。比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重庆森林》,创造出“王家卫式美学”,让自己的影片风格成为一种时尚,因为这种“艺术性”本来就带有探索,尝试,创作的阶段。随着人们审美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对电影艺术有了需求。电影不再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电影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传播思想,传播信息的教科书。星爷《美人鱼》,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芳华》,最新的《无问西东》,《战狼》系列,商业不再是商业,而国外也如此《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月光男孩》,他们仍然是以艺术美学作为制作电影的前提。

作为一个影视制作专业的年轻学生,深切体会到媒体工作者肩上的那种使命感,镜头传播出的不仅仅是pr,ae剪辑设计出的虚假,希望每个人的心都能是纯真并且敏感的,希望每个人肉体虽然被束缚但精神是放飞的,希望冯小刚导演不用因为在这个消费与娱乐大众文化的环境下不能被理解,拍部《私人订制》来讽刺大家,希望吴天明导演最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不需要官方下跪博眼球求人观看。希望《道士下山》能让大家多一点包容。

我相信,咱们国家条件好了,人们也会少吃速食快餐,也会慢慢有意识认识到更有营养的“产品”。愿各位保持思考,保持对外界的感知。

豫剧在河南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河南人热爱豫剧,钟情豫剧,尤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一种巅峰状态,似乎每个河南人都会哼上一段豫剧。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繁盛景象,我以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豫剧涌现了众多的名家名角。从地域上说,有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从流派上说,旦角领域有常陈崔马阎桑,净行里有李斯忠创立的黑头李派,唐喜成创立的唐派,刘忠河创立的刘派等,不一而足。后来,豫剧又评选出十大名旦,而且个个都有拿手好戏。这一大批青年才俊使得豫剧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豫剧经典剧目如《朝阳沟》《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小二黑结婚》等,可谓家喻户晓。

二是豫剧氛围相当浓厚。那个时候,无论走在河南的城市还是农村,豫剧演出随处可见。特别是春节期间,在广大的农村几乎每个村都会演几天大戏。而且那个时候,有较多的村庄,还有自己的小剧团呢。在这样的氛围下,耳濡目染,想不喜爱豫剧都难。每逢星期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围坐在一起观看梨园春,看戏迷打擂,并评头论足。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再加上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昔日豫剧的繁荣景象已大不如前。但即便如此,在我看来,豫剧仍是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地方戏,这一点毫无疑问。

那么,如何才能让豫剧重现昔日的繁荣景象呢?我认为,至少要在以下两方面发力:

一是财力要跟上。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从上到下,要拿出一定的财力支持包括豫剧在内的戏曲文化发展。毕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艺中最璀璨的一颗宝珠。如果不加以保护,一旦失去,我们将无法找寻。

二是多举办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政府层面上,要将以前评选优秀演员的活动重拾起来,这样更能调动较多的演员增强学习戏曲的积极性;还包括多组织一些更接地气的演出,让老百姓能在听戏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三是文化下乡活动要搞起来。以前,省、市剧团经常下乡演出,现在这样的演出活动已经不多见了。

哪些豫剧比较经典?

豫剧比较经典的有:

1、较有代表性的是《春秋配》、《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2、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等;

3、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

4、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

5、进入21世纪,豫剧又涌现出了许多新作品,如《铡刀下的红梅》、《常香玉》、《新白蛇传》、《村官李天成》、《程缨救孤》、《清风厅上》、《香魂女》等。

豫剧刘兰芳的作品?

豫剧柳兰芳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后传》等。柳兰芳(1935~),著名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家,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员,中共河南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自幼酷爱文艺,12岁演出《小放牛》,获县儿童文艺演出奖,由于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终于成为一名豫剧现代戏艺术家,代表作品还有《刘胡兰》、《爱情的审判》、《倔公公与犟媳妇》等等。

有什么事是你到了山西才知道的?

没来过山西的时候,对山西没有什么印象,也不太关注山西的新闻和介绍。听着别人口中的山西煤老板传奇,感觉也很遥远,没有什么兴趣。

待来过山西,待得时间越久,了解的越多,越发现这是一片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沧桑的历史,原始的山水景色。

如余秋雨《抱愧山西》里所说:我查检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籍,阅读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稿,终于将信将疑地接受了这样一个结论: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对此,我虽然代表不了什么,却要再一次向山西报愧,只为我也曾盲目地相信过某些经不住如此深问的糊涂观念。

1.山西的太行山。

河南林州太行山美,焦作云台山美,其美皆在晋豫交界处的太行山。河北邯郸邢台人民周末爱去山里玩,精华也在晋冀交界处的太行山。没来山西前,一直只知河南红旗渠,直到去山西长治太行天路,岳家寨到石城镇的路上,偶遇一个乡村教师搭我们的车去石城镇,在车上给我们讲他以前在太原进修的事,太行山路两边的中药材,告诉我们这就是前往林州的红旗渠,在长治石城镇这里开始引漳河之水。

2.山西的黄河。

晋陕大峡谷是我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几子形状的黄河很大一段经过山西,切割黄土高原,形成美不胜收陡峭的山谷,蛇形回转的乾坤湾,壮丽的黄色大瀑布。一路的沿黄公路,串联起了一道道美景,黄河两岸风情,秋季几十公里的黄河滩枣落满一地。

3.山西的长城

杨家将抗辽就发生在山西雄关雁门关,那一片地有着很多杨家将的传说,两狼山、金沙滩、天门关、四郎探母、五郎出家……大同、朔州、忻州更是明长城、明古堡众多,原汁原味。长城脚下还有戍边将士的后代,村民家的羊圈上有时还能看到大块的长城砖。

4.洪洞大槐树

不是这个景点有多美,而是这里承载了很多人的根。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如曾经路过的张家口蔚县涌泉乡北方城村。村里先辈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而来,繁衍生息。

5.山西的森林

这里有大片的森林,芦芽山原始森林、铁桥山林区、庞泉沟林区、历山林区……褐马鸡、猕猴出没其间。金钱豹更是层出不穷,山西阳城多次捕捉到进入了农家的金钱豹送到了太原动物园,河南济源和山西晋城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车撞伤了隧道口跳下的金钱豹,铁桥山红外摄像头多次拍到了多只大的小的金钱豹嬉戏、吃牛、喝水的视频。对于出没在山间的金钱豹,住在山西马坊乡山里的农民爱恨交加。“金钱豹有灵气,山里有金钱豹,说明山里有灵气。”马坊乡西马泉村人张二保说,金钱豹是食肉动物,在村民们的眼里,是猛兽,人们轻易不愿招惹。能藏得下金钱豹的这山这水,生态如画。

6.绕不过去要谈的山西的煤

小学时在河北,冬天教室用蜂窝煤取暖,老师讲山西那里不用买煤,在院里铲几锨就是煤,我当时是相信的;大了,我就不信了,感觉是夸大其词的玩笑话;现在我又信了,真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的话。太原的东山,随便走走,看到数处裸露在外的煤层,这要是烧煤的话,真可以铁锨铲几大袋子出来啊。晋北可以称为塞外了,晋北的蓝天可以媲美内蒙古的蓝天白云。山西也分布有若干草原,空中草原、马仑草原、西华镇草原……,隋炀帝曾经避暑的宁武天池,在此修筑汾阳宫,唐朝在此建御马监牧马,宁武天池又叫马营海。山西的古建筑众多,深入山西,发现不一样的山西。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杰出的女性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上十位杰出女性

1 、何香凝

何香凝(1879~1972),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她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诚地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她发动妇女参加革命,为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2 、宋庆龄

宋庆龄 (1893.01~1981.05)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第四、第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又名宋庆琳。原籍广东文昌,出生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把更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福利事业中。担任“中国福利会”主席期间,她将自己从苏联获得的十万卢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发展妇幼福利事业。用这笔基金建立在上海衡山路的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如今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妇产医院。

3、 邓颖超

邓颖超 (1904~1992.07)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原名邓文淑,又名邓咏通、邓湘君,曾化名为逸豪等。祖籍河南光山,生于广西南宁。

建国后,邓颖超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她不止一次说“我对妇女工作的关心和责任,一直会承担到生命的终止。”人们何曾想到,她为了革命曾偷偷堕胎,也曾因难产而失去生育功能,膝下无子的邓颖超把更博大的“母爱”播撒给了中国所有妇女和儿童。邓颖超以无比亲切的诚挚态度关心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融汇在她的人格力量之中。

4 康克清

康克清 (1911.09~1992.04) 朱德夫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江西万安人。她1928年上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与朱德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五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9年康克清主持了《婚姻法》的修改工作。她曾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过国际保卫儿童会议和联合国妇女会议,代表中国政府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5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厦门。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6、蔡畅

蔡畅(1900-1990),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原复姓蔡林,名咸熙,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全国妇联第一~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等职。全国人大第一~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1990年9月11日在北京逝世。1991年,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纪录片讴歌了蔡畅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光辉业绩。T

7 、史良

史良 (1900~1985.09) 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四届副主席。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和领袖之一,政治活动家,法律学家。江苏常州人。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党州女师,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7年毕业于上海法科大学。1950年,她把《婚姻法》送给了全体女同胞,使中国妇女在爱情与婚姻方面,从此拥有了和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利。

8、 曾宪植

曾宪植 (1910~1989)全国妇联第四届副主席。湖南湘乡人。早年爱革命思潮影响,毅然冲破封建家的束缚,于1926年参加革命,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性队学习,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兵之一,次年任军官教导团准尉文书。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去上海。曾宪植在全国妇联工作40年,分管干部、后勤、外事及妇女统战工作,参与主持日常工作。她高度负责的精神、雷厉风行的魄力、周密的组织能力、正派的工作作风,都深得大家称道。

9 、许广平

许广平 (1898――1968.03),鲁迅的夫人,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届副主席,作家。自号景宋,曾用笔名平林、归真、寒潭、持平、正言等。祖籍福建,生于广东番禺。幼年时即反抗缠足和包办婚姻。曾读私塾,19岁到北京,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五四"运动中,主编天津女界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0 、林巧稚

林巧稚(1901-1983),全国妇联第四届副主席,医学家,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她自幼勤奋好学,192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堂,1929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成为这个医学堂留下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她献身医学事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为事业终身未婚。林巧稚不但给有钱有势的妇女看病,对穷苦百姓都一视同仁,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