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步代表作品,有哪些著作可以帮助了解先秦历史?
推荐书籍
1.原来这才是春秋
书籍以2000多年后的现代人的角度对周平王迁都至周元王元年的三百多年春秋史进行梳理。
2.战国演义-----冯梦龙
3.先秦史----吕思勉
讲述了先秦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史
4.上下五千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 都包含在这本书中。
5.吴越春秋
范蠡为何知道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
如果单从整个人生经历来看,范蠡拥有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生。因为当时到国外发展的楚国人还是不少的。比较有名气的有伍子胥,范蠡,文种,伯嚭等。其中伍子胥和伯嚭去了吴国,范蠡和文种去了越国。但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先看伍子胥,可以说伍子胥是他们中间最有能力的一个。伍子胥的故事也最精彩,得罪了楚王,逃跑的时候被拦在城前,靠一夜白头才侥幸逃脱。找到英明的领导吴王阖闾。后来君臣相助,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成就一翻事业而名留千古。但自身最后的结局很悲惨,被吴王夫差杀掉。 回头再看文种,文种也是楚国人,才华不次于伍子胥,曾经做过楚国的县令。因为在楚国不得志,和伍子胥一样离开楚国。但文种选择了越国。很更不幸的是,越国很快被吴国打败,文种做了俘虏。但文种还是非常厉害的,给越王勾践献了7条复国大计,帮助越王勾践最后灭掉了吴国。所以文种也是非常厉害的人。但后来也被越王勾践杀掉,结局和伍子胥相同。 再看伯嚭,伯嚭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也是因为在楚国呆不下去了,就投奔了吴王阖闾。在帮助吴王阖闾灭楚之战中立过大功。但可惜的是以后开始做了贪官。拍马溜须阿谀奉承无所不用其极。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变成贪官的伯嚭却得到了夫差的喜欢,反而比伍子胥活的时间更长。直到吴国灭亡,被勾践杀掉。虽然过程曲折了一点,但仍然难逃被杀。 最后我们再看范蠡,范蠡也是楚国人。和伍子胥文种不同的是,范蠡出身贫寒。多亏当时孔子兴起的开放式教学,引领了社会风气。范蠡才有机会读书,最后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范蠡和文种一样,也选择了越国。这个选择和文种相同。当然也和文种一样做了伍子胥的俘虏。后来和文种一起,经过二十年的隐忍,最后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和文种不同的是,范蠡在灭掉吴国两年后放弃了官位,离开了越国,到齐国做生意去了。最后变成春秋时代的首富。
这就非常有意味了,四个离开楚国的年轻人,同样是非常有才华,同样具有反败为胜的能力,同样在历史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但结局是稍有不同,只有范蠡最后活了下来。这里面隐藏着怎样的密码?
更加神奇的是,范蠡居然非常擅长做生意,最后把自己变成了春秋时代的首富。最后活到了88岁。不要说人均寿命不足五十的春秋时代,就是今天也算高寿。这还不算最高成就,最高成就是,范蠡还是历史上著名的名门望族顺阳范氏的开创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范蠡究竟有什么样的才华,才能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如此完美?
1)范蠡的选择,掌控天下的命运,必是变革的中心。从客观上讲,不得不佩服伍子胥和范蠡等人的眼光。他们在楚国不得志,他们没有选择去中原诸国谋求发展,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南下吴越。而事实证明,人才就是人才,他们的眼光独到,而吴越同样会因为他们的到来成为天下的中心。
这时候还是公元前500年左右,商鞅的变法还要再等一百年。中原诸国经历了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后,进入了相对蛰伏的时间。为什么会蛰伏,其中文种和范蠡的出走就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说伍子胥和伯嚭的出走是因为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但文种和范蠡的出走就完全是被逼无奈了。因为文种和范蠡都不是贵族,春秋时代要想当官,必须是贵族。但由于孔子开始办学,教育开始普及,很多贫寒的子弟开始读书成才。但他们读书有成以后却没有丝毫的晋升空间,就必然导致他们“孔雀东南亚飞”。因为吴越之间由于绝佳的地理环境而开始崛起。
应该说,伍子胥在选择前途上眼光还是独到。伍子胥选择了吴王阖闾。吴王阖闾也没有辜负伍子胥的眼光。胸怀大志目光远大。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用人,把东南的一个刀耕火种的小国,变成一个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吴王阖闾靠伍子胥和兵圣孙武,提三万精兵竟然把拥兵几十万的楚国打的大败,楚王丢下国都仓皇出逃。伍子胥也完成了毕生的目标———复仇。
但范蠡和文种却选择了越国。后来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了,越王勾践败给了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投降,范蠡和文种被俘。范蠡陪同越王勾践给吴王夫差做了三年奴仆。最艰难的时候甚至睡在马厩里。可见日子过得艰辛。所以说,从某种程度来说,范蠡和文种的选择从一开始就不是那么明智。
但从范蠡和文种后来的作用来看,恐怕对范蠡和文种这样的顶级人才来说,他们认为他们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就是因为遭遇了这样的低谷,才能显出他们的能力超群。这是顶级人才和普通人想法的不同,因为普通人不知道如何成功,但顶级人才却知道成功的道路。
同样在这里会有一个疑问:从后来范蠡给文种的信里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范蠡已经知道越王勾践“长颈而鸟缘,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富贵”。但范蠡却没有离开勾践。也就是说,范蠡早就知道结局,但还是选择和勾践一同受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虽然范蠡和文种跟从勾践后,很快就成了阶下囚,但两个人硬是花了二十年时间,和勾践一起卧薪尝胆,最后灭掉了吴国,成了最后的胜利者。而越国也成了“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个王者。从这里看,范蠡和文种的选择无疑非常正确。他们一起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成为当时最顶尖的人才,证明了自己。所以人才选择道路,通常以成就自己目标为基础。
传说中和范蠡一同离开的西施
2)范蠡口中的勾践“长颈鸟缘,不能共富贵”,而功臣伍子胥的命运也是一样。虽然范蠡说越王勾践“长颈鸟缘”,是个不能共富贵的人。而文种的被杀,也恰好佐证了范蠡的观点。但我们回头再看一下伍子胥,没有人说吴王夫差是“不能共富贵的人”,但伍子胥同样被杀。
并且和伍子胥一同创业的另外两个人却没有被杀,一个是伯嚭,还有一个是兵圣孙武。孙武走的路和范蠡一摸一样。孙武的用兵能力天下皆知,据后人评论,历史上的名将,提三万兵马可以纵横天下的,唯有孙武一人。包括战国四大名将,韩信,李靖这些历史上的名将,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孙武就靠三万兵马,击败了当时拥有百万雄兵的强楚。把楚王打的丢掉国都落荒而逃。这是后来的武将从没有达到的高度,区区三万兵马,却能纵横天下。灭掉一个拥兵百万的强楚。要知道后来的名将王剪提兵六十万才灭掉楚国。从这里可以看出兵圣孙武的可怕。
孙武的厉害之处不单单是在用兵上。灭掉楚国之后,吴王阖闾有点膨胀了,听不进去孙武的意见。孙武非常明智,果断的离开吴王阖闾,归隐深山了。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只留下一部《孙子兵法》。这就是兵圣孙武,神龙见首不见尾。
而伍子胥就没有那么聪明了。他一直留下了。当吴王夫差完成了自己毕生的目标,击败越国。然后就失去了目标,开始纵情声色,伍子胥还是一味的规劝,结果可想而知,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真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为什么伯嚭没有被杀,就因为伯嚭开始拍马溜须,顺着吴王夫差的意思。后来越王勾践为什么杀了伯嚭,也是因为伯嚭拍马溜须,只知道逢迎。所以做着同样的事情,碰到不同的领导,结局也皆然不同的。还是要区别对待。
虽然范蠡对勾践的“长颈鸟缘”的评价可能有点出入,但做出“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无论伍子胥的死,还是文种的死,甚至是伯嚭的死,都证明了一点,当人才失去应有的作用的时候,非常容易就被牺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容易被控制和听话的普通人。
听起来非常残酷,但这就是事实。因为人才往往是被用于开拓进取,争雄天下。一旦没有这个战略目标,人才往往被视为累赘,是没事找事的人。而领导注重的是权威,是绝对的控制力,而不是正确与错误。换一句话来说,领导总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并且不正确的时候同样不喜欢被别人指出来,谁指出来杀谁。这一点明朝的嘉靖皇帝特别擅长。而曾经颁布过《轮台罪己诏》的汉武帝也不是一个很喜欢别人指出他错误的人,只是汉武帝非常聪明,会自己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
范蠡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知道“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这个道理,并且果断用于实践。问题是文种和伍子胥这么聪明的人,他们竟然不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懂是肯定懂的,但他们不相信自己立了那么大的功劳,竟然会落个这么凄惨的下场。说到底还是不相信。不相信人性在利益面前会变得那么恶。
3)无法破局的“兔死狗烹”,这是创业团队最后的必然结果。分享成功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独享!从越王勾践和范蠡文种的前后关系转变,就可以清晰的看出这种结果的发展过程。
越王勾践并不是一个昏庸的人,相反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聪明人。要知道携伐楚之胜的吴王阖闾就栽在年轻的勾践手里。吴王有伍子胥。勾践有范蠡和文种。所以越国当时并不弱。更何况当时吴越交兵的时候,兵圣孙武早已经离开吴国。而吴国上下还沉侵在天下无敌的美梦中。
就这样吴王阖闾被年轻的勾践偷袭了,还受了伤,然后就去世了。继位的吴王夫差一坐上王位,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击败勾践,替父报仇!
当一个国家上下一心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这个国家就非常可怕,更何况吴国本身就是一个强国。所以年轻气盛的勾践很快尝到失败的滋味,被吴王夫差几乎灭国。是靠着范蠡的建议投降。然后亲自去给吴王夫差做奴仆,三年时间,才换回吴王夫差的同情,留下一命。
勾践这时候充分体现了一个强者的隐忍。他重用范蠡和文种,在柴房里苦心经营十几年,然后才让越国强大起来。
从勾践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抱负的领导的作风,勾践非常有代表性:
第一,这个领导人非常能吃苦,因为他心中有目标,所以他可以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生活质量和面子。勾践住的是柴房,吃的粗食。完全没有享受!
第二,这个领导不会忘记他受到耻辱,他会天天提醒自己。勾践卧薪尝胆,每天都提醒自己要报仇。坚持了十年。十年如一日,谁又能做到。勾践就在柴房里住了十年。
第三,这个领导会非常谦虚,任用有能力的人,对他有帮助的人他言听计从。勾践任用范蠡文种,中间勾践三次想出兵报仇,但范蠡说时机不成熟,勾践三次听从了范蠡的建议。
前期的勾践是礼贤下士的标兵,无论对文种还是范蠡,都是言听计从,非常尊重。但同样是勾践,在灭吴之后表现截然不同。
首先是成功之后,范蠡借故离开越国,去往齐国。勾践只剩下文种了。范蠡的离开并没有让勾践有丝毫的心中不忍。反而他对文种是越来越差。本来范蠡走后,就给文种写信,说越王勾践长相不好,刻薄寡恩,只能同吃苦,不能同富贵。文种心里还不信,但为了保险起见,文种还是采取措施了,称病不上朝,远离权力。以为凭着自己的大功,或许会保住性命。
不但文种这样想,几乎我们都会这么想,在公司困难的时候,我和领导同甘共苦,这才使公司起死回生。现在公司发展壮大,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领导好歹会给我一点回报。难道不应该吗?
是的,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也非常危险,因为领导是不会这样想的。因为领导一看到你,就会想到屈辱的日子,就会想到你对他的帮助,这让领导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公司有今天的成就不是领导的功劳,是你的功劳。但领导非常想让所有的人明白,公司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领导的功劳,而不是你的功劳。
所以你的功劳越大,领导越不舒服,领导越反感,越想让你死。这就是勾践的想法。也是勾践让文种死的理由。勾践对文种说,你太厉害了,所以我请你到地下去辅助先王。
每个人都想自己比别人厉害。这也韩信必死的原因。这也是李靖不死的原因。也是文种要死的原因。你不能比领导厉害。领导会妒忌你的才能。你老是把领导比下去,领导心里能痛快吗?要想活下去,只有一个办法,领导比你强。为什么,因为国君掌握着你的生死,你比他厉害,他只有杀死你。
这也是掌握绝对权力皇帝的自信:朕比不了你,还杀不了你吗!这也是帝国循环轮回的根本原因,在绝对的权力下,人才往往被视为绊脚石。
所以范蠡是正确的,因为他说的是真理,确实“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没有猎物了,我还养狗干嘛!要养也是哈巴狗,能讨人开心。文种正是不认为自己是一条猎狗,认为自己是功臣,所以才被杀。
综上所述:范蠡认为勾践“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不完全是靠相面看出来的。而是绝对权力下的一种真理。这种真理是被验证过的,功高盖世的伍子胥就是这样死的。而兵圣孙武也正是靠明白这个道理才躲过一劫,没有被吴王阖闾杀掉。 所以范蠡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范蠡没有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可能上,而是做到了确保。所以他要想保命,不能寄希望掌握绝对权力的勾践,而是远走齐国,离开勾践控制的范围,就绝对不会被勾践杀掉。文种正是把希望寄托在可能上,而不是确保安全,所以才被杀掉。 而他们的经历也恰好证明“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就是说,最后的成果只能极少数人分享。谁掌握的权力大,谁就是最后的赢家。成功不可分享大概就是如此。特别是谁主导了成功,更不可分享。 所以在皇权的制度下,逃离也许是唯一能活命的方法。但可惜的是,除了孙武范蠡外,很少人能无牵无挂的转身离去,毕竟自己付出过心血,就这样离去心里非常的不甘心。不要说文种,就连后来可以和诸葛亮比肩的智者刘伯温都无法免俗。后来还是因为贪恋权势,一样的无法全身而退。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范蠡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出身贫寒,但靠读书掌握了真理。凭出色的才华帮助勾践灭吴,成就了自己的理想。然后全身而退,靠经商成为首富,开创了影响历史几千年的顺阳范氏。这样的人,不只是才华出众了,而是掌握了自然的规律,然后顺势而为,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从范蠡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一个人生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能力达到了,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东山再起。而不必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卧薪尝胆的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