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宋 散文 代表作品

古代曾经把这类政论文归入散文。文人间相互戏谑逗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人有趣的开心笑料,(林语堂《东坡传》)苏轼趣闻集锦“苏东坡喜欢调侃”当时优人敬新磨在金殿下进口号大喊说:毫不得意地写了一首赞佛诗。...

宋 散文 代表作品,苏洵的六国论是散文还是议论文?

就现在的文学体裁划分来说是议论文。古代曾经把这类政论文归入散文。你的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苏洵的《六国论》是议论文。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文人间相互戏谑逗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问题 :文人之间互相戏谑逗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讲一个吧!

导言

自古以来,从文人相轻到文人相戏,以至于文人相谑逗趣。提及文人,大多数给人的印象便是古板严肃,因循守旧,不苟言笑,之乎者也。然而,有道是:画家的笔,文人的嘴。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古籍中,特别是一些名人轶事杂谈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人有趣的开心笑料。彼此能相互调侃,自是有一方为幽默风趣之人,否则一个巴掌拍不响。

有关这类趣闻,若论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东坡先生,他的故事正反映出“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东坡传》)苏轼趣闻集锦“一觉抵三觉”

据明代王世贞《调谑编》中记载:苏东坡喜欢调侃,常与丞相吕微仲开玩笑。某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吕微仲,正赶上微仲在睡觉,很久不出来接待,东坡等得很不耐烦。

过了好长时间,吕微仲才出来,两人相见说话。屋里有一个葛蒲盆,里面养了一只“绿毛乌龟”。苏东坡便说:“这个龟不算稀奇,如果是六眼龟,就难得了。”微仲问道:“六眼龟出自何处?”东坡答道:“当年后唐庄宗时,林邑国进献了一只六眼龟。

当时优人敬新磨在金殿下进口号大喊说:“‘不要闹,不要闹,听取这龟儿口号:六只眼儿,分明睡一觉,抵别人三觉!’”。

一“屁”过江

苏轼之才华集“儒释道”为一体,开起玩笑来同样不失风雅,当然对佛教的参悟,已有自己的高见。但这次却服服贴贴,心安理得。“乌台诗案”谪贬黄州后有那么一天,苏轼心血来潮,诗兴大发,一挥而就,毫不得意地写了一首赞佛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诗中苏轼将自己的心境写了进去,同时也暗喻自己的心境已经是“八风吹不动”,对自己有如此禅定修为,沾沾自喜。于是写完之后苏轼让侍童拿着自己的诗去送给住在江对岸的好友佛印。

苏轼觉得佛印一定会对自己大加赞赏,但是佛印在读了苏轼的诗之后却在诗的下面批上了——“放屁”两个字让侍童带回。

苏轼看了勃然大怒,气冲冲的去找佛印论理。等划船过江到了佛印那里,谁知道小和尚却说:师父吩咐下来,今天不见客。

苏轼听了更是火冒三丈,不顾小和尚的拦阻,径直向佛印的禅堂闯去,到了却看到房门上贴着一张字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见到这句话,恍然大悟,然后哈哈大笑,原来自己真的错了,为了区区一个“屁”字,竟然大动肝火,何来“八风吹不动”呢?于是苏轼自叹自己的修行远远不及佛印。

“佛印”其人,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除此之外,有关苏轼和“佛印”和尚的奇闻逸事还有很多:

诸如“牛粪与佛”的调侃;“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秃驴何在?;东坡吃草!”之类的哑谜对联,以及“智吃东坡鱼”、“菩萨吃饼”等一系列日常“生活趣谈”,无需一一道也。@兵法天下 如是说(结束语)

附庸风雅,卷帘一阙【鹧鸪天•屁话】

文/@兵法天下 【原创】

悟道参禅志趣浓,中天稽首似从容。

释儒兼悟戏禅意,诗赋双修惊雪鸿。

文恣肆,语藏空。紫金莲坐稳八风。

佛陀谙晓躬行事,一屁因何形色匆?

【备注】钦定词谱,词林正韵。

附诗友原玉:

一屁因何打过江?功名留久便心慌。

从来学问勤为径,纵教诗钟玉拨锵。

知行践,待商量,梵音传齿也高亢。

浮生但少生浮欲,渐悟禅机渐蕴藏。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大家好!我是兵法天下,很荣幸和大家分享这一话题,诚谢题主邀答。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老舍作品集?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

《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

你最喜欢谁的代表作?

我最喜欢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第一次读这首词时就觉得很美,尽管那个时候还小,完全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可是长大了之后,一个人去到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多少朋友,这个时候再读这样的作品,则是让人感慨万千。

蒋捷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字胜欲,号竹山,大约生活在南宋末年过渡到元朝那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再加南宋已经成为了历史,当时的元朝刚刚建立,还邀请蒋捷出山,但是被他拒绝了,于是买了一条小船,一个人去到各地游玩。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人生经历,也使得他对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感知,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自然更具有感染力。

那么这首《虞美人.听雨》正是写于后期,当时他坐在船中听雨,回想了过往的岁月,于是有感而发,信手拈来写下了这么一首感伤之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相信很多人对于这首词都不会陌生,蒋捷以一种极为悲情的口吻娓娓道来,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忧愁。我们对于这首词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解读,每一个部分是写了少年时代听雨的过程,这个时期词人还年幼,对于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第二个层次写了中年,这时词人有了人生阅历,听雨的心境自然大不相同;第三个层次则是写了晚年,这一时期听雨的感受又不一样。

蒋捷在这首词中层层推进,把那种悲痛之苦,还有感伤之怀,也是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也就使得这首词处处充满忧愁,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少年的时候读这样的作品,可能无法理解,但是长大了之后再读,一定是会有全新的认识。

词的上片是写了少年和中年两个阶段听雨的过程,少年时代在歌楼上听雨,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红烛错罗帐,还别有一番情调,一个人独自坐在歌楼上听雨,那也是一种享受。等到了中年之后,则是在小船上听雨,这时有了人生经历,也吃过了苦头,懂得了什么是生活,江阔云低,还有一群大雁在西飞中啼叫,这声音听了让人肝肠寸断。人生就是这样,只要有了经历,对于事物的认知就会不一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自然更具有感染力。

词的下片写了晚年之后听雨的心境,还有那种悲痛之苦,现在我一个人又是在僧庐下听雨,头发早已是花白了,已经是老得不成样子。人世间的悲观离合,总是那么无情,只好是什么也不去理会,让那点点滴滴的雨,全部都落在台阶上,任凭它一直滴落到天明。在这下片蒋捷更是直抒胸臆,把晚年听雨的心境,还有那种无奈,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从而也让这首诗显得更加伤感。

蒋捷在这首《虞美人.听雨》中,正是把自己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也就使得这首词处处充满忧愁,写得也是极为伤感。如果你有了生活经历,再来读这样的作品,一定是能够感受到那种无奈,还有悲痛之苦。

中国有哪些名画是根据文字作品创作的?

这个就很多了,并且中国画最初创作的目的,就决定了它一定会以文学作品为题材。

最早是由孔子提出了绘画的功能,他强调文艺是为了礼教而服务的,而绘画有着褒贬善恶的作用。

其实在先秦时期的子书中关于绘画的思想还是蛮多的,庄子、韩非子、淮南子中都有论述,立意也各不相同,但大概是由于后期独尊儒术的缘故,所以后世受孔子绘画理论影响的就比较多,像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就说:”夫画品者,概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明显是与孔子一脉相承。

曹植也在《画赞序》里有过一段极精彩的论述:

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具;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

由于绘画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那么那些流传的文学作品,就成为画家极为青睐的题材了。下面开始上图:

既然说到曹植,那么就先从《洛神赋图卷》开始,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摹本举例。洛神赋图卷传为东晋顾恺之所做,描绘的就是曹植所作的那篇美文《洛神赋》中的图景。

除了洛神赋外,诗经也是创作的热门题材,如历史上赵构书马和之画的诗经图卷就有很多,马和之也是南宋画院里一奇才,他的用笔像是柳叶(故后人称“柳叶描”)也似莼菜,看似软靡,实则情意绵绵,韵味十足。

除了诗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也是后人争相寄情抒怀的对象

马和之 后赤壁赋图卷 局部马和之 后赤壁赋图卷

孙温《红楼梦》图册

一、湘夫人、湘君、二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楚辞·九歌·湘夫人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楚辞·九歌·湘君

不得不叹服华夏文化博大精深

知名作家及其美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石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沈从文

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大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废名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田园牧歌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曾经因题材的“故乡性”和情调的乡土性被认为是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中的一员,30年代的创作由被归入“京派作家”。他的小说以其特有的散文化倾向和归隐情绪而在现代小说史上呈现独特的风格。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短篇《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菱荡》等。

穆时英

穆时英(1912~1940),笔名伐扬、匿名子等。“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有“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之称。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処女的感情》等;短篇有《南北极》、《上海的狐步舞》、《街景》等。

施蛰存

施蛰存(1905~2003),“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有《灯下集》、《待旦录》等。

张天翼

张天翼(1906~1985),讽刺幽默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其小说的特点是“含笑的泪”。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从空虚到充实》、《脊背与釢子》、《速写三篇》等;长篇《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中篇《清明时节》;短篇《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

沙汀

沙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讽刺批判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深刻描绘了四川农村和城镇的黑暗生活画面,表现手法严谨、简洁、含蓄深沉,在客观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鲜明倾向。擅长讽刺手法,情节集中,戏剧性强,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出感情。作品语言质朴、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兽道》等;短篇《代理县长》、《在祠堂里》、《在其香居茶馆里》;长篇“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艾芜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写实与抒情风格相融合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取材丰富多样,但大多取自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倾向于挖掘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荒地》等;短篇《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石青嫂子》等;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等。

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是“五四”以来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的作家,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北方的农村生活,表现新旧交替时代中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和新旧思想的斗争,在结构上吸收了传统小说、评书的特点,语言通俗生动,幽默有趣,给人以轻松之感。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二黑结婚》,中篇《李有才板话》,长篇《李家庄的变迁》等。孙犁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解放区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清新优美,以诗意表现生活见长,

常常以战争为背景,但并不正面写战争,常常在战争中吟咏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长篇《风云初记》;作品集《白洋淀记事》等。

丁玲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现代著名女作家,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丁玲”是她发表小说《梦珂》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短篇《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田家冲》、《一颗未出膛的子弹》、《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韦护》。

周立波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解放区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通讯报告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特写集《南下记》、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

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鬼。兽》;长篇小说《围城》。

张爱玲

张爱玲(1921~1995),现代著名女作家,小说大家。人类情感的残缺和人生的孤独苍凉是她小说创作的基调。代表作有散文集《流言》;短篇小说集《传奇》;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十八春》等。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从创作新诗步入文坛,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感情真挚,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情景交融,语言华美而质朴,显示出严禁洗练、朴素清新的创作风格。他最早创作的散文名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后又创作了《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颇具影响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结集主要有《踪迹》、《背景》、《你我》、《欧游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鲁迅的二弟。现代散文大家。“五四”时期,周作人一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和以人道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积极推进它的发展和繁荣。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茶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等;散文名篇有《故乡的野菜》、《乌蓬船》、《苍蝇》、《苦雨》、《鸟声》、《喝茶》等。

钟敬文

钟敬文(1903~2002)

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俗学家、文艺评论家。散文集有《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散文名篇有《西湖的雪景》等;另有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等。

何其芳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中国30年代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家和诗人。他先以“汉园三诗人”之一享誉文坛,后创作了《画梦录》、《刻意集》、《还乡杂记》、《星火集》等。在他30年代的抒情散文中,主要书写孤独灵魂的忧郁、内心的波动和空灵的幻想,表现了一位囿于书斋、脱离现实的知识青年的忧郁、迷惘情绪和孤独、寂寞的心境。他的散文看似扑朔迷离,实则新奇别致,常于飘忽的幽灵、朦胧的幻觉和富有色彩与乐感的语言文字中完成一种美文的建构。

李广田

李广田(1906~1968)现代散文家、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从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代表作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灌木集》等。散文名篇《山之子》等。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现代散文家、画家、翻译家。其作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蕴含,尤其善以儿童的眼光来揭示成人世界的本质。在早期散文作品中,他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人世间虚伪、卑俗、自私的憎恶,读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的赞美,充满清幽玄妙的情趣。后期散文透出强烈爱憎之情,有诙谐峭拨的风格。散文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教师日记》、《帅真集》等。

梁遇春(1906~1932),别名驭聪,又名秋心。现代散文家,优秀的散文文体家,郁达夫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

梁实秋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合《雅舍小品》、《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散文名篇《雅舍》、《汽车》。

唐弢

唐弢(1913~1990),原名唐端毅。现代文学史家、杂文家。代表作有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边鼓集》、《横眉集》、《松涛集》、《落帆集》,散文名篇《桥》等。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自己的话》;散文名篇《祝土匪》、《论趣》、《说文妖》等;小说代表作有《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等。

瞿秋白

瞿秋白(1899~1935),原名瞿双。现代文化名人、作家、理论家。20年代所作《饿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之作。30年代编有《鲁迅杂感选集》并作重要序言。散文名篇有《暴风雨之前》、《一种云》等。

夏衍

夏衍(1900~1996),原名沈乃熙,又名沈端先。现代文化活动家、剧作家。1936年所作《包身工》与宋之地的同年发表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被视作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戏剧代表作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胡适

胡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的序幕。1920年3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另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话剧剧本《终身大事》。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现代新诗的开拓者、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诗集有《女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新诗集)、《星空》、《前茅》、《瓶》、《恢复》等;诗歌名篇《凤凰涅盘》、《晨安》、《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历史剧代表作有《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小说代表作有《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和《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等。

闻一多

闻一多(1889~1946),新月社代表诗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作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提出了诗歌的“三美”主张(“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诗歌名篇《死水》、《发现》等。

殷夫

殷夫(1909~1931),又名白莽,原名徐白。“红色鼓动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代表作诗集有《孩儿塔》等;诗歌名篇有《血字》、《我们》、《别了,哥哥》等。

冯至

冯至(1905~1993),沉钟社代表诗人,曾被鲁迅称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代表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诗歌名篇《我是一条小河》、《蛇》、《北游》等;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另有散文集《落叶》、《轮盘》、《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李金发

李金发(1900~1976),中国现代文学史象征派诗人的代表。早年留学法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于1920年在法国开始创作白话诗。20年代中期以后,接连出版了《微雨》(1925年)、《为幸福而歌》(1926年)、《食客与凶年》(1927年)三本新诗集。李金发在国外创作的这些诗歌,明显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他留法期间,正值法国诗坛象征主义盛行,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以及马拉美、魏伦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极其诗作,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思想情调和艺术技巧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以法国象征派诗歌以梦幻来取代显示和以颓废为美丽的“世纪末”思想,更引起了李金发的强烈共鸣,这一点深深地反映在他整个诗歌创作中。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