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阮咸简介及代表作品

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当时的人如何评价竹林七贤,此外还有阮籍的侄子阮咸、嗜酒奔放的刘伶、拥有士族双重文化性格的向秀、自幼被魏明帝赞誉为神童的王戎、七贤的实际组织者山涛。...

阮咸简介及代表作品,竹林七贤的风骨概括?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当时的人如何评价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中国魏晋时期的七位风流名士,他们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阮籍、嵇康此二人号称七贤中的灵魂人物;此外还有阮籍的侄子阮咸、嗜酒奔放的刘伶、拥有士族双重文化性格的向秀、自幼被魏明帝赞誉为神童的王戎、七贤的实际组织者山涛。

虽然他们七位每人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崇尚老庄玄学,立身处世率真任情、不拘世俗礼教,若用现代语言来描述,他们七个就是当时社会的“奇葩”。

他们不拘礼教、放达脱俗的共性,在当时拥护礼教的人看来是有伤风化的事情,所以这类群体对竹林七贤的评价非常低。

比如西晋大臣何曾当着阮籍的面,指责他是伤风败俗之辈:“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

何曾之所以对阮籍有这样低的评价,源自阮籍的一件家事。话说古人在居丧期间需要在饮食类别方面有所节制,阮籍在自己母亲去世时,却像往常一样花天酒地。所以何曾指责阮籍作为公众人物,却做出违背孝道标准的事情,恐怕会误导公众行孝。

不过阮籍真如何曾说的那样:是对母亲没有丝毫孝心的人吗?阮籍虽然确实在居丧期间并没有节制酒肉,但他在听闻母亲去世的那一刻,放声大哭、口吐鲜血,之后身体日渐消瘦,有人描述说他看起来就像只剩下一副骨架了。可见阮籍对母亲有很深的感情,只是他至情至性,并不是按照世俗礼教来表达感情的。

除了在个人生活方面被责备为伤风败俗,西晋思想家裴頠还指责阮籍尸位素餐,即“尸禄耽宠,仕不事事”。

诚然,老庄玄学讲究自然逍遥,崇尚老庄玄学的竹林七贤中除了山涛、王戎对仕途有意,其他人虽才华盖世但大多坚持隐居不仕,实在是因为政治立场与当时的掌权者司马昭集团不同。

竹林七贤大多生长于魏晋皇权更迭的年代,他们大多更倾向于先前的曹魏皇权,对谋权篡位的司马昭一族颇有微词,因此更不愿意卷入由司马昭为代表开创的西晋政权。即便身不由己进入仕途,也总是表现出对朝政、时局漠不关心的样子,以避免在险恶时局中招来杀身之祸。

比如每当有人跟阮籍谈论时局、政客时,阮籍总是话锋一转谈起高深莫测的玄学,以转移话题;司马昭曾欲将女儿嫁给阮籍,阮籍却以大醉数十日逃避亲事,以避免卷入混乱时局。再比如山涛曾请嵇康入仕,结果却等来嵇康一封绝交信,即那篇闻名天下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如此,正是因为与当权者不合作,竹林七贤除了背上伤风败俗、尸位素餐的骂名,甚至被上纲上线到天下大乱的高度,正如东晋史学家虞预认为,正是由于他们七位的存在,“所以胡虏遍于中国,以为过衰周之时”

竹林七贤不拘礼教、至情至性的特质,在拥护当时礼教的人眼中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但在不那么强调礼教立场,而是注重创新的艺术思想领域,此七人无疑是放达脱俗的风流名士。

比如东晋戴逵在其著作《竹林七贤论》里,评价他们七人怪诞之举并非伤风败俗,只是对那个时代表示不满,稍微皱了一下而已,即“竹林之为放,有疾而为颦者也”。此外世人对竹林七贤的赞誉,大多是针对他们每个人的文学、艺术成就而言的。

比如东晋史学家陈寿夸赞嵇康的诗文“文辞壮丽”,为人脱俗有大侠风范“尚奇任侠”;南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赞叹阮籍的诗文主旨深刻,意境悠远深邃,即“阮旨遥深”;唐代诗人姚合写下“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的诗句,羡慕刘伶的嗜酒不羁、逍遥自在;“阮咸”这种乐器是以阮咸的名字来命名的,足以体现出阮咸其人在音乐方面的影响;《晋书》肯定了向秀在思想领域方面的贡献,称赞他所注解的《庄子》给人带来的启发妙不可言,即“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

综上,竹林七贤是中国文学史中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亦在中国哲学史中的魏晋玄学思想之处,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他们被称为“七贤”,但世人对他们的评价却也还是褒贬不一的,而究竟是褒还是贬取决于不同评论者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和立场。

作者:高远

高远码字实为不易,请您高抬贵指转发本文,您的鼓励是我们努力创作的巨大动力~~~

有关魏晋南北朝或世说新语的中古文士与文学?

指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诗文俱佳,风格清峻通脱。曹操借古乐府之名来写时事,是拓展乐府诗功能的第一人。代表作品是《短歌行》。曹丕作品多四言乐府诗,风格柔缓,《古诗源》称他“一变乃父悲壮之习”, 多少表现出一些贵族气息。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曹植是第一个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们的创作风格对当时的文坛有很大影响,故后人合称为“三曹”。

2.建安七子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位作家,因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以七人并举,故称“建安七了”。除“三曹” 和蔡琰外,“七子”是建安诗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就被杀,因此实际上只有六人参加当时的文学活动,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属和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动乱的现实、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精神,具有建安文学的共同特征。七子中王粲成就最突出,被称为"七子之冠冕",钟嵘《诗品》列之于上品。因他们同居邺中,故亦称"邺中七子"。

3.竹林七贤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常被用来泛指曹魏后期的文学。“竹林七贤”是此时文学发展的代表人物。正始时期七位名士的合称,即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常常聚集在竹林中饮酒、清谈玄理,被称为“竹林七贤”。其中,阮籍和嵇康最富文采,代表作品有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

4.阮籍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是"正始之音"的 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5.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的诗歌以歌颂田园生活为主,他的诗崇尚自然,诗中的事物都以其本来面目出现,不带雕镌,而且他在这些景物中又会深刻地融入理性的见解,甚至高尚的寄托

琵琶是哪个朝代的是谁发明的?

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 二、推拉系统。 到了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传统上是五声音阶。 到了民国时期,已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码,目前标准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现力和适应力大大加强,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队合作。 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后期,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现出一大批融传统音乐和现代作曲理论为一体的优秀的独奏作品, 而且还出现了与各种乐器的重奏以及与小乐队和交响乐队的琵琶协奏曲。 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 。 弹弦乐器。刘熙的《释名》称其为“批把”:“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由此来看,琵琶是从象声字而得。 约公元四世纪,有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柱(今谓相或品)、四弦,用拨子演奏的弹弦乐器由印度通过西域地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隋书??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又因其经过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后迳称琵琶。 至现代,旧式四相十品、十二品、十三品琵琶已基本不用,代之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腹内置两条横音梁和三个音柱,与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红木、牛角、象牙或老竹制,内侧开出音孔,又称“纳音”。琴头雕有寿字、乐字、蝙蝠、如意,凤尾等样式,有的嵌翡翠宝石。琴颈称凤颈,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属,背面有凤枕(又称凤凰台)附属。相用牛角、红木或象牙制,品竹制,是音位的标志。全长约96厘米。 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刘伶的典故?

杜康造酒刘伶醉某天,刘伶路过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写着:不醉三年不要钱。对于一向好酒的刘伶来说,这还了得。于是就进去喝了三碗,结果一回到家就醉了。三年后,刘伶酒醒了,见如此好酒,就喝开了,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气一连喝了一百零八碗。夫人见状也喝了杜康的酒,于是一起从此长眠。孩子们便和杜康一起,把刘伶夫妇埋进地里,还立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刘伶之墓。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天,杜康来到了刘伶的坟上,挖开坟墓,推醒了刘伶夫妇,引着他们飘遥踏云而去。从这以后,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为师祖。而刘伶,也变成了品酒大师,所以民间才流传着这么一句佳话,就是“杜康造酒刘伶醉”。刘伶醉酒,一醉三年有一次,他的酒病又发作得很厉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着把剩余的酒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纵横地劝他说:“你酒喝得太多了,这不是养生之道,请你一定要戒了吧!”刘伶回答说:“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听从了他的吩咐。于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结果又喝得大醉了。嗜酒如命竹林七贤里的每一个人都喜欢喝酒,但刘伶却独以酒而闻名,可见他的酒量之多。他的喝酒,或许同阮籍一样,是因为受逼于黑暗的政治,污浊的社会,但他确能沉醉在酒乡的混沌世界中,不像阮籍、嵇康是充满着愤懑之心的,阮籍甚至还在酒后吐了血。他喝酒的方式也是极其豪迈的。伴随着狂饮而来的,自然是行为上的放荡。他的家庭是很穷困的,但他并不以为意,反而嗜酒如命。《晋书》本传记载说,他经常乘鹿车,手里抱着一壶酒,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见。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镇上的人吵架,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挥拳就要打他,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那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头。”对方听了,笑了起来,终于把拳头放了下来。纵酒放达任建威参军期间,有一次刘伶忽然来了兴致,竟然在官邸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饮酒。有几个客人来访,他也不赶紧把衣服穿上,还继续光着身子喝。客人见他如此不雅,就讥笑他。他却一本正经地反驳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子就是我的衣裤,你们进我的房子就是钻到我裤裆里来了,谁让你们钻进来的?”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认为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 ,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绝,后卒。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 和《北芒客舍诗》 。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p纵酒避世的典型。

竹林七贤都有谁正确排序?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竹林”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经典而成,即“格义”之说。

卫绍生在《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竹林”应该在七贤的中心人物嵇康的寓居地山阳县。而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三篇清谈误国)中认为,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所取为《论语》“作者人”(《宪问》)之数,意义与东汉末年“三君”、“八俊”等同。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