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代表作品持家,忆友人古诗的意思?
谢邀。我推荐《哥舒歌》这首诗。
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据《全唐诗》记载,《哥舒歌》的作者为西鄙人,即居住在西部边境的人,具体姓名、生平无考。这首诗是赞颂哥舒翰的歌。哥舒翰,突厥人,唐朝将领,在平息吐蕃侵扰中战功显赫。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深受人们敬慕爱戴的著名将领,这首诗描写的唐朝将领哥舒翰便是其中之一。747年,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多次大破吐蕃的侵扰,收复石堡城、黄河九曲等地,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诗作一二句用白描的手法,遥想当年哥舒翰星夜带刀巡营的情境,塑造了他百倍警惕、勇武威猛的高大形象;三四句由古及今,抒发感慨:正因为当年哥舒翰英勇善战,用兵如神,才使得敌兵至今不敢逾越临洮,犯我边境。全诗质朴晓畅,反映了人们对这位功勋卓著少数民族将领的景仰和怀念。
感言:莫雄莫问出处。凡是为国家为人民立下功勋的将士,人们都会永远铭记,千秋颂扬!却为何能琴瑟和弦不离不弃?
苏轼一脸笑容地摸着肚子,转头向侍女问道:“你猜我这里面装的啥?”王朝云笑了笑,忍不住说:“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惟有朝云也。”从这个流传的小故事可以看出苏东坡与王朝云的心灵默契!
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钱塘人。幼年成孤女,沦落青楼歌舞班中。“美姿色,人聪颖”,独具清新雅洁的气质。11岁时被苏轼收为侍女。后成为侍妾。生有一子早天。晚年礼佛。跟随苏轼官宦沉浮各地23年不曾离弃。被苏轼引为知己。1096年死于惠州,葬于西湖栖禅寺旁。今有“朝云堂”、“朝云墓”和“六如亭”等遗迹。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清旷、雄放、凝重、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仕途坎坷沉浮而文艺才华横溢的苏轼可谓大名鼎鼎,几乎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相对而言,他的知己王朝云的身世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却只有零星的只言片语。
王朝云生于1062年。幼年父母双亡而成孤女,沦落青楼歌舞班中。“美姿色,人聪颖”,独具一种清新雅洁气质等。王朝云年轻时姓甚名谁已不得而知。所谓“姓王氏”,应是指她做了苏轼侍女后,得苏轼赏识,与其夫人同姓王。
苏轼一生明媒正娶两次。原配王弗,16岁时(1055年)嫁人苏家,27岁去世。死后10年即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日有所思”而梦见她,写下了令所有人读后心情沉重的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最,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由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是性情中人,他的情也真爱也切。他与王弗的情感“泪千行”般深厚。生时10年相伴,死后10年相思,“不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20年乃至一生的魂牵梦绕!
此时的苏轼已于六年前即熙宁二年(1069年)娶了小苏轼11岁的王弗的堂妹王闰了。苏轼并非有了新欢就忘了旧情。可叹的是,王闰的寿命也不长,在苏轼出任定州知州之前也随姐姐而去。
苏轼与王氏姐妹有缘有份,却都不能长相厮守。所以,到最后只余下由侍女升为侍妾的朝云,与王氏姐妹情真意切的苏轼令她跟随夫人姓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一则是对过往“魂牵梦绕”的记念,二则是“情真意切”的延绵。
王朝云奉苏轼之命,向秦观索词《南歌子》后,苏轼非常高兴地挥笔答词《南歌子》唱道: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这首《南歌子》是描写朝云的。上片写她“待歌”的神态。前两句写装束,鬓发如绿云,红装似朝霞。次二句写她凝立翠筵之中,有如巫山神女一般漂亮美丽。下片前两句写她的舞姿如鸾燕一般翱翔,最后两句写她舞罢翩翩归去,“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句,则暗含朝云之名,而其字“子霞”也是从此中来。
顺便提及王朝云的长相,秦少游用“美如春园,日似晨曦”的句子来形容。那就应该算得上是“美姿色”了。如果再勉强地把《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当作是苏轼心念王朝云而作,则她具有“清新雅洁”的气质了。
苏东坡与王朝云年龄悬殊,生活潦倒,却为何能琴瑟和弦、不离不弃?
王朝云敏而好义说王朝云“敏而好义”,这自有理由。先说她的“敏”。
王朝云本来没读过书,不识字的。跟随苏轼后,王朝云开始学写字。不长时间就得到苏轼夸奖说“楷书成形”。这是接受能力的“敏”。进苏家前,她在青楼学过歌舞。与苏轼相伴日久,她竟能自编曲调唱多首苏轼的词(因而常在苏轼家宴上唱歌助兴)。这就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地“敏”了。
另外,王朝云还“敏于行”。她泡出来的“蜜云龙”茶因为色味独特别致而最令苏轼满意。到后来,她念经学佛。这既有苏轼的影响,也是她的自我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念出了《金刚经》上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足可见出她对佛教有“敏于心”的理解。
还有则逸事是熟识这个知己故事的人尽知的。一次,苏轼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众侍女:“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人回答:“文章。”苏轼摇头。另一人说:“见识。”苏轼还是摇头。
王朝云笑道:“您满肚子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惟有朝云也。”不论这则逸事是否可靠,但苏轼撰写的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却留传了下来。
王朝云“好义”,突出表现在她“一生辛勤,万里随人”。
王朝云18岁时,苏轼贬官黄州。她与王闰一起跟随。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苏东坡诗中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假若是普通的贪慕虚荣的女子,王朝云大可以像苏轼的其他侍女一样远离而去。而好义的王朝云甘愿与苏轼共度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轼夫妇调理生活起居。
什么时候从侍女变成了侍妾,这点已不可知。但就在苏轼贬官黄州期间的元丰六年(1085年),王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取名遂礼,小名斡儿。当时的处境还让苏轼在孩子满月时自嘲一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但造化弄人,第二年的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万万不会想到自己16年后也是在这个日子西去的),孩子未满周岁即“未期而天”。苏轼为小儿之死甚感悲痛:“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尤其使苏轼痛苦的是王朝云的痛不欲生:
我泪犹可试,日远当日望。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在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这两首《哭斡儿》诗,表达了苏轼对幼子与王朝云的深厚感情。
王朝云“好义”,尤其表现在苏轼晚年携儿子苏过远谪岭南惠州,而立之年的她不避艰险,毅然决定追随同行。坚贞相随、患难与共。
事实上,当时苏轼已经57岁。由于政治上连遭厄运,多年奔波于贬官之途,以至健康每况愈下,体衰力弱,加上患有严重的痔疮,生活起居全靠王朝云悉心照顾。
反过来看苏轼。他每次遭贬时,都将身边的侍女、侍妾送人。其中有两个侍妾身怀六甲,他也不顾。即使这样,王朝云却一直守在苏轼身边,是惟一没有被送人的侍妾。这既是王朝云“敏而好义”的结果,又是“知己”一说最有力的证明。
天女维摩,苏轼和王朝云有着共同的爱好在《朝云诗并引》中,苏轼称王朝云为“天女维摩”。
佛经里有个故事:释迦牟尼以森林圣人身份住在某一小镇时,一天,与门人讨论佛教学问。空中忽然出现一个天女,将鲜花散落在他们身上。众人身上的花都自然地落到地面,但有一人身上的花瓣不落。不管别人多么用力拍打,花朵仿佛生了根似的不掉。天女问他们“为何非要把花瓣从此人身上拍落?”
有人说;“花瓣与佛法不合,故要拍落。”天女说:“不然,此非花瓣之过,而是此人之过。已然信佛之人,若还有人我之分,其言行必与佛法相违背。如能消除此种分别,其生活自然合乎佛法。花瓣落在身上而脱落下来的众人,都已消除一切分别相。正如恐惧,如果心中不先害怕,则恐惧不能入袭人心。若众门徒贪生怕死,则视听嗅味触各感觉,才有机会骗他们。已经能征服恐惧,则能超越一切感觉。”
在这里,“天女维摩”既表示王朝云纯洁不染,也表示她已明得佛理,思想与行为渐合佛法,还说明苏轼在对王朝云的私人情爱中夹杂了宗教情感。
其实,苏轼到惠州那年,给王朝云共写了两首词。另一首是: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著点,更夏文生采。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跑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群带。
这词里,爱情升华达到宗教程度,感情与宗教已交织为一。苏轼对王朝云在他老年随同他流离颠沛心存感激,不但记之以文字,写诗赞美她,而且还身体力行使他们的热情化为共同追寻仙道生活的高尚友谊。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浣溪纱》有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如果把这些言语只当成是苏轼与王朝云在惠州时互相共勉且在生活中体验的证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就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尘世哀叹,而是《浮士德》中“多么美呀,请你停留”的最高、最深、一瞬而永恒的满足!
王朝云对苏轼忠敬如一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为杭州通判。一日,新任太守杨绘到任,前任太守陈襄摆宴接风。苏轼与众部属官僚还有著名词人张先等社会名流参与。宋代风气,迎送之事,摆宴并有歌女佐席。就在这次歌舞助兴中,苏轼认识王朝云并收她为侍女。
当时王朝云11岁。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王朝云口念《金刚经》上的偈语逝世,年仅34岁。在这23年里,她一直陪伴着苏轼。此即所谓“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如一”
关于王朝云的死,一般认为她自儿子天折后,伤神过度,以致身体虚弱成疾。到惠州后,则是水土不服,更经不起“瘴雨蛮风”的侵袭,终于得了瘟疫而身亡。
林语堂在其所写的《苏东坡传》中猜测:因为他们住的是疟疾蔓延的地区,王朝云得的可能是疟疾。时人笔记小说中记载,王朝云的病是误将蛇肉当海鲜食用,等到知道竟然是蛇肉时,她不停地呕吐而引起的,最后一病不起。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人一天吃下三百颗荔枝是夸张了,但与其说苏轼是在写荔枝诱人的美味,不如说是在告诉王朝云和世人,有她的陪伴才使得飘离之人甘心在流放人的惠州“长作岭南人”一这样说却一点也不过分。
因为文人总是寂寞的,参与政治的文人在失意时更是雪上加霜的落寞了。有一个可以尽情依偎的女人的怀抱,那温暖足够抵消寂寞带来的伶仃和清苦。有一个解语花一样的红颜知己,反而让失意的境况增添了人生难得的意义。共患难中相濡以沫、生死与共这是人生经历中最难得的感情,也是真爱。
可惜的是:心中郁郁的王朝云并没有苏轼的达观,却只是分担其苦。“怜香惜玉”的绅士和现代“好男人”虽然不会指责苏轼,(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但还是会哀叹一声,说:她代苏轼死了,
用“忠敬”二字来表达23年“如一”的知己情缘,这是特定在大宋一代的历史背景下,现代以“相濡以沫、生死与共”来理解应该更准确、贴切!
按照王朝云的心愿,苏轼把她安葬在西湖边的小山东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一片苍翠的松树林里。他二人共同开辟的放生池,就在下面。
芳魂一缕,举目下望,也可稍得慰藉。慕是一座椅子形的石墓,基碑上刻着:“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坟墓后,山溪落下瀑布,水流人湖中。坟墓两侧,山坡分数条岗棱自高而下,犹如衣裳的折纹。
苏轼曾在墓旁亭上亲题“六如”二字。一路波折和一己生命都将至尽头的苏轼对世人皆受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蒙蔽难免感触颇深,而在寺院的氛围里,置身六株古榕浓阴之下,六尘便被遮隔。所以“六榕”与“六如”一样,皆是喜欢谈佛说禅的苏轼在阐明佛理深意,也是竭心对王朝云的记念。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可以看见六榕寺的厅内有白色玉石所铸苏轼塑像。东坡衣袂飘然,神态若仙,立在刻有“六榕”二字的石基上,石基背面刻着烫金字体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后不到一年,苏轼就随知己去了。
正如王朝云临终时诵《金刚经》解佛理渡魂灵一样,苏轼明白尘埃落定后的天高云淡,留下禅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让后来人在“高山流水”之外对知己的虔诚梦多出一份“痛”与“快”都深人骨髓的想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什么这一位却和盘古有关系?
八仙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神仙人物,如果和各种小说中横向比较,八仙的法力和地位应该不高,在西游中几乎任人宰割的龙王一族,也是八仙很难逾越的障碍。但是他们在人间扶危济困、惩奸除恶,为广大百姓所津津乐道。
八仙是指铁拐李 、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八位神仙,代表的正是男女老幼、富贵贫贱。
铁拐李,原名李玄,得到最早,道行最深,其余七仙都是由他直接或间接度化。原本是一个帅哥,因相约与太上老君魂游华山,肉身被书童烧毁,无奈之下只好找到了跛脚乞丐肉身,从此开悟,得到成仙,法宝是铁拐和大葫芦,经常济世施药、治病救人。
钟立权,又称汉钟离,法器是大蒲扇。得道之前是汉朝大将军,由李玄点化成为八仙第二仙。全真道尊称“正阳祖师“,奉为“北五祖”之一。有的书上写他是东华帝君的徒弟,后东华帝君下凡,受他的点化,即是吕洞宾,二人互为师徒,传为佳话。
吕洞宾,又名吕岩,法器是阴阳双剑,道号纯阳子,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吕洞宾在民间的传说最多,法术高强,风流洒脱,解救民间疾苦。传说是他东华帝君转世。
张果老,法器是渔鼓。相传是远古时期一个大老鼠,它一心向善因在洪水中救人立大功被仙人点化,累世修行得人形最终得道,他给人的形象是一个倒骑毛驴的老头,在唐朝武则天年间还有他的事迹。
韩湘子,法器是笛子,相传是唐朝韩愈的侄子。不求功名、一心修道,后韩愈被贬,韩湘子点化其叔也开始修道。
蓝采和,法器是竹板,也有说花篮。应该是在市井中打快板唱数来宝的形象,为人诙谐幽默。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说他的前世是赤脚大仙的弟弟披发小仙,因犯天条对其兄长不敬,被玉帝贬下凡间。
曹国舅,名佾(yi)。八仙中地位最尊贵的人物,法器是上朝的笏板。他是宋仁宗朝的国舅,被封济阳郡王,不喜欢享受富贵的生活,不喜欢利用特权,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最后散尽家财进山修炼成仙得道。
何仙姑,八仙中唯一的女仙,法器是荷花。勤劳持家,孝顺父母,她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有的书中说她的前世也是天宫的一个侍女。
这八个人中,如果非说谁和盘古有关系,那就应该是吕洞宾了,吕洞宾的前世是东华帝君,而东华帝君有是盘古大神的儿子的说法。东华帝君在道教地位相当高,乃是西王母之夫,男神之王。主掌仙籍,凡男子成仙必要仙拜东王公,仙人升品也要拜东王公。全真教把东华帝君奉为祖师。
我一直很喜欢八仙和八仙的故事。关于八仙的传说很多,每个人得道之前的经历和前世来源有非常众多版本。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和大家分享出来,欢迎讨论。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谁家势力最大最有钱?
葫芦僧呈上的“护官符”,是如此描述金陵城这四大家族的: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皆在籍。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而且这四大家族是“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但是他们又各自独立,势力财富都有所差别,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序和综合其它各项看:
黄金战马象征着贾家以赫赫军功开创基业,当朝八公独占其二。
白玉雕饰的厅堂,形象再现堂堂敕造宁国公府、敕造荣国公府门庭显赫和荣光。数字注解又补充贾氏共有二十房,人丁兴旺;宁、荣亲派八房扎根京城,可谓树大根深。
后贾赦、贾珍等虽降等袭爵,然依旧深受皇恩,世代勋贵;贾政被额外赐官,贾元春又被封为贵妃,皇亲国戚,让贾家声威不减。
宁、荣两府的祖辈贾演、贾源,为新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战场上缴获、皇帝的赏赐等,财富自不会少。贾演、贾源在新王朝中担任要职置下了不少产业。人情收入,贾贵妃的赏赐,园子地收入,各种收益不可小觑。如此下来,财富就得到了极大地积累,进而荫及子孙。
看看王夫人讲贾敏:
王夫人叹道:“…… 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 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史家是勋贵世家,祖上保龄侯是尚书令,高官厚禄。贾母小的时候,自家花园中有枕霞阁那样的水中小亭,可见史家比贾家的荣宠时光更早更悠久,及至到了贾母子侄辈,荣宠不衰,不仅史鼐袭保龄侯未见降级,更新封史鼎为忠靖侯,一门两侯,不可小觑。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从注解中看:“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大半家族住在京都,而且人丁兴旺,家族庞大到连阿房宫都容纳不下。
史家的政治地位如何呢?从贾母将史湘云接到贾府时对众人说:她叔叔史鼐老爷外任,我舍不得湘云,所以接了她来。原著虽然对史家人物的线索不多,但这里提到“外任”,说明史家已经不在朝里做官,贾母的话多少折射出史家离权力中心比较远。
史家的财富值如何?
据薛宝钗透漏:史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史湘云经常做针线活到三更半夜。可能是史家教子有方,家风良好,史家子孙继承了祖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所以史家女眷持家严谨朴素,早生简朴之计,以求富贵长久。
但是,家教再好,叔叔婶婶再刻薄,也不至于让史湘云做针线活做到三更半夜。而且,史湘云的月钱,还不如贾家的丫头多。贾母与王夫人的大丫头的月钱都是一两银子,而史湘云呢?请看:
(湘云要开诗社,宝钗要请老太太王夫人赏桂花吃螃蟹)因向他说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
可见,史家经济上已经不行。
在封建社会,“千日经商,不如一日当官”,经济上不行,说明官场地位也已经衰落,否则,不会这么不要脸面。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说的是以王子腾、王夫人、王熙凤为代表的王家。
王家的关键词有两个:东海龙王和白玉床。
王家的白玉床自然比不上贾家的白玉堂,祖上乃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爵位仅是伯爵,家族人丁也不兴盛,京中仅两房人口,根基王家是不如贾史两家。然而,王公昔日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王家的。这可是"肥差”,所以王家奇珍宝贝无数,以至于号称以奇珍异宝最多的龙宫都自叹不如,且王家同贾府一样也曾接过圣驾,备受宠信。
以王熙凤与贾琏斗嘴时的话来看:“我们王家可哪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你们看着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好象王家比贾家有钱。
王家祖上与贾家史家爵位要低一二等,但王家善于理财,后来王子腾先取代宁国府贾代化成为信任京营节度使,后擢升为九省都统制,虽然有点起色,但这个九省检点是刚升的,又是外放的,根基还是没有贾家厚。
况且,王子腾的升官,多多少少还是有沾点元妃贾元春的光。试想,皇帝凭啥信任王子腾,给九省统制升九省检点,后九省总督的监察官位,还不是因为与贾元春有血脉关系。后面的内阁大学士(一品),虽然也是有王子腾的官场会做,但是,没有皇帝的信任,一切都是白话。
说穿了,再会做的官,都比不上皇亲国戚和皇家近卫军爵位等,那是可以信任的自家人。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薛家。
看似财大气粗,然而仅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无爵可袭,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家族人丁也不旺盛,仅八房,且全族皆在金陵。薛家,仅仅只是“富”而已。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盛极一时,家业根深蒂固。但薛家顶梁柱薛父去世,薛家就开始颓败,虽是皇商,然薛蟠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全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薛蟠又挥霍无度,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薛蟠到贾家私塾上学,大把地送钱给“契弟”,仅仅一个金荣就得了他七八十两银子,比贾家大丫鬟两年的工资还多。薛蟠结交的都是酒肉朋友,整日炫富斗富,他又不善营谋,被手下仆人糊弄去不少钱财。
薛家用薛宝钗的话说就是“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指贾府的小姐们),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薛家在政权上根基最浅,薛蟠又年轻不懂事,衰败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论权势财富值:
贾家权势财富第一,毕竟是两国公的后代,又是当朝皇亲国戚;
王子腾九省统制,让王家如日中天,虽然王熙凤吹得牛逼,但是看看王夫人羡慕的贾敏,就知道王家比起贾家还是差一点,毕竟,再牛的官员,也比不上贾府皇亲国戚。当居第二;
史家已经衰落,但是候门的根基还在,所以,权势当居第三,财富排在第四;
薛家在京虽然没有像样的府邸,也无官无爵,但皇室采办之家,底子还是厚,财富值当是第三,但是政治势力当是末位。
四大家族中最先败落的是史府,然后是薛府,最后是王府和贾府。
有哪些赞美母亲及母爱伟大的诗篇?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别老母》
清 · 黄景仁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
唐 · 王建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谁氏子》
唐 · 韩愈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3.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赠母亲的诗》
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5.儿童娱膝下,母子话灯前。——刘克庄《乍归九首·儿童娱膝下》
6.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7.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元稹《莺莺诗》
8.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经》
9.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孟郊《子庆诗》
10.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
11.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12.阳乌有二类,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元稹《大觜乌》
13.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杜甫《前出塞九首》
14.啁啾鸟恐鹰鹯起,流散人归父母来。 ——贾岛《颂德上贾常侍》
15.游子行远方,慈母在高堂。——释文珦《母子吟》
16.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17.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元稹《哭子十首》
18.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杜甫《新婚别》
19.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0.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杜甫《遣兴》
2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22.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杜甫《无家别》
23.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白居易《慈乌夜啼》
24.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25.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26.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刘长卿《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27.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28.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韩愈《琴操十首·履霜操》
29.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30.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杜甫《新安吏》
31.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32.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慈禧《赠母亲的诗》
33.慈母抱儿怕入席, 那暇更护鸡窠雏。——韩愈《射训狐》
34.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孟郊《游子》
35.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36.流莺子母飞上林, 仙鹤雌雄唳明月。——李绅《悲善才》
37.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白居易《念金銮子二首》
38.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岑参《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39.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40.得食将哺母,饥肠不自充。——白居易《和《大嘴乌》》
41.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鸟》
42.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蔡文姬《悲愤诗》
43.千家得慈母,六郡事严姑。——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44.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张籍《别段生》
45.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46.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杜甫《凤凰台》
47.母子,天性也,母思其子,慈也;子思其母,孝也故母子为三纲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48.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蔡文姬《悲愤诗》
49.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苏轼《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50.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李端《杂歌》
你们知道多少关于思念的古诗词吗?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我们都曾失去过,也知道失去并不代表什么,得到也是。——血条禾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55、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