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代表作品,英歌舞脸谱人物名字?
英歌队员均作古代武士打扮,但唯有孙二娘穿刀马旦装,每个人都设想为梁山泊英雄好汉,但其实只有几个主角被赋予梁山泊英雄姓名画脸谱。
全体队员分作左、右两队,领头的队员俗称头槌、二槌,头槌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或“秦明”,二槌为红脸挂红须的“关胜”或“杨志”,再往后是“鲁智深”“武松”,男扮女装的“孙二娘”“扈三娘”。
“时迁”充当队伍前导,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的婴蛇人,他是领头人,穿黑色武士短打装,手执长蛇,口吹哨子。
锣鼓队中司大鼓的装扮成“宋江”。
daenc可以组成什么单词?
daenc可以组成单词:dance 英[dɑːns] ,n. 舞蹈; 舞步; 舞蹈(艺术); 跳舞; v. 跳舞; 跳…舞; 跳跃; 雀跃; 轻快地移动; [例句]Polly had never learned to dance波莉从未学过跳舞。
潮汕的英歌舞什么人可以跳?
潮汕的英歌舞如下人可以跳
一般跳潮汕英歌舞的条件是身材需要比较瘦小,身高也不能太高,整体要呈现精壮的体格。然后需要了解潮汕的文化,融会贯通
跳舞的英语单词是这么写?
唱歌和跳舞的英语单词是sing和dance。;
1、sing;英 [sɪŋ] 美 [sɪŋ] ;vi. 唱歌;歌颂;鸣叫;呼号;vt. 唱;用诗赞颂;唱着使;n. 演唱;鸣声;呼啸声;短语;sing on 唱下去;sing small (失败、受挫折后)变得老实,变得沉默寡言 ;sing up v. 更用力地唱;使劲唱;
2、dance;英 [dɑːns] 美 [dæns] ;n. 舞蹈;舞会;舞曲;vi. 跳舞;跳跃;飘扬;vt. 跳舞;使跳跃;adj. 舞蹈的;用于跳舞的;短语;folk dance 民间舞蹈;土风舞;dance floor 舞池;modern dance 现代舞;扩展资料;1、sing的用法;sing的基本意思是“唱”“歌唱”,指以高低不同的音符发出一连串的悦耳的声响,其后一般接song或歌曲的名称。引申可表示“(鸟等)鸣叫”“(水壶、风等)嗡嗡作响”“发出嗖嗖声”“(耳)鸣”“歌颂”,还可作“吟咏”解,其主语可以是人、鸟、小溪等。;sing既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可接简单宾语、同源宾语,也可接双宾语,其间接宾语可以转化为介词for或to的宾语。sing还可接以动词不定式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sing偶尔可用作系动词,接形容词作表语。;2、dance的用法;dance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轻快地、优美地跳动,多指“跳舞”,主要用作不及物动词,偶尔也可用作及物动词,宾语多是舞蹈的名称,也可接同形或不同形的同源宾语。;dance在用作及物动词时,还可作“把某情节或形象用舞蹈的形式表演出来”解,这种用法多见于非正式的书面语体中。;dance偶尔可接复合宾语。
潮汕热闹有哪些节目?
感谢邀请!
最热闹的肯定是在正月里,满乡满里的营老爷骑镖旗担花篮,称脚声锣鼓声鞭炮声,英歌舞,舞狮队,锣鼓队,还有做大戏骑花灯行头桥,正月里当你来到潮汕乡村里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幕别以为穿越回古时候了,这就是潮人们在欢庆春节里最传统的节目!赞就行了!
英歌人物介绍?
英歌是普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迄今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普宁英歌约有四百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 (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清乾隆年间旱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清咸丰年间铁山许亚梅、大长陇陈娘康借唱英雄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也是普宁英歌较早的著名传人)。 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田螺圈"等样式,动作套式亦五花八门,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态各异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普宁英歌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 英歌原是边唱边武 ,故名"唱英歌"。现南山一老艺人还依稀记得几句,后来由于舞蹈节奏强烈,要唱又要跳确实很困难,因而这"唱"的部分也就逐渐被弃,为当地特有的锣鼓所代替,沿袭至今。锣鼓节 奏既简单又热烈,锣鼓点是二板快,念谱为"壮壮空,壮壮空……",为增添气氛 ,还在"空"的音响上加进螺号,使锣鼓节奏更为快速。鲜明、热烈、雄壮,伴着有力的动作,更显得气势磅礴。 英歌的表演形式,全班分为前部分、中间部分、后部分(俗称前棚、中棚、后棚,一般又把中棚、后棚合称后棚)。前棚是唱英雄,它是全班的主要部分。表演道具为短棒和小鼓,短棒圆形,直径约5公分,长约40公分左右;小鼓两头为牛皮面,直径约10 公分,长约20公分,鼓旁有弓 ,可以单手持拿。 表演人数大体为16~24人,也有增至32或36人,最多可至108人。表演者绝对应是偶数(玩蛇者除外),执棒及持小鼓者各占一半,现在也有全部使用短棒的。主要动作有"洗街"、"藏剑"、"单、双镖枪"、"背槌 "、"过跨"、"勾脚"、"过跨"等;主要图形有"双龙出海"、"麦穗花"、"眼镜圈"、"田螺圈"等;主要情节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妆卖艺"、"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凯旋归山"、"欢庆团圆"等。动作和图形都是从练兵和攻城阵法演变而成,变化多端,充分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机智勇敢、锄奸除恶的豪迈气概和战斗风貌。 中间部分是化装拉弦唱戏。节目有《洗佛》、《牵猪 》、《拖车》、《抛网》、《双摇橹》、《桃花过渡》等,其节目可视队伍人材而增删,但节目不能少于三个。 后部分为"打布马"。由一身穿清朝服,头戴红樱帽、挂上鼻须、手执双锏、腰装一头布马象骑马姿态的"老爹"与一和尚装扮、手持长棍者对打。后来还加进若干武术人员作徒手、刀、剑、棍等单打、对打的武术表演。最后以"老爹"被打败狼狈逃走作为结束英歌的整个活动过程。"打布马"是以本地故事发展而成的一个艺术程式,起源于里湖,以池尾为最,虽与宋朝梁山英雄大闹大名府各自时代背景不符,但根据梁山英雄乔装进城这一情节巧妙地连接起来,并把它编入英歌后棚,使英歌的整个活动更加完善。 普宁英歌的风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动作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这以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为代表。 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有生魄、有声势、运棒灵活。此类以下架山的涂坑、咸寮及占陇的下村等为代表。三是以燎原的泥沟、大坝的白坑村为代表,其基本动作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又提臂,单踢腿、动作矫健、轻灵、富有舞蹈感。 此外,还有独树一格的旱塘英歌,这个队的基本动作分为"舞"和"打"两大类,它的特点是"打四门",属"打"的动作,其动作缓慢,每个舞步一定要按照拳术的步法来做,一定要有马步势。 英歌在普宁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普宁市辖人口200万,乡镇管区422个,基本村村有英歌队,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有160支。最为突出的是:流沙的南山、燎原镇的泥沟、下架山镇的涂坑、咸寮、占陇镇的旱塘、南径镇的陇华、梅林镇的中央村,云落镇的云落等。仅泥沟村,就可同时组织六班英歌队。近年来,各地还出现了不少"女子英歌队"、"少年英歌队",更添无限情趣。每逢佳节、喜庆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这一活动项目,英歌锣鼓响遍城镇村寨,英歌所到之处,村民闻声而至,扶老携幼,围得水泄不通,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声声催人急, 观者的欢呼喝彩声,把热烈场面推向高潮。 普宁英歌的佼佼者,首推南山、咸寮、涂坑等村。他们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咸寮村老艺人罗炳池(已故)、陈炳坤于1951年代表粤东行署到武汉参加中南民间艺术表演。翌年,他俩又与该村的陈振粉、陈娘和到广州表演。1953年又以四人为基础再从涂坑、南山两面个英歌队中选出四名精英,即涂坑的陈永利(已故)、陈清泉、南山的陈才斗(已故)、陈瑞鹏等一行8人,组成英歌队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 南山英歌于1958年又在行家指导下,编成《大破大名府》,(即现在由8人所表演的这一套)英歌舞,交替运用集体舞、四人舞、双人舞等形式,并用潮州方言歌伴唱,融故事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国而获汕头专区1958年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优秀节目一等奖;并被挑选参加1959年中南文艺汇演,获很高评价。 普宁英歌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获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美誉,普宁也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目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宁英歌队伍青黄不接,逐渐萎缩,出现濒危状况,亟待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普宁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