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颜真卿代表作品的图片

颜真卿书法作品裴将军诗中麟台二字有什么典故?颜真卿的《裴将军诗》是一件著名的书法作品,书法作品《裴将军》是一首诗,这次颜真卿写《裴将军诗》应该是艺术和军事的结合。董其昌也非常敬重这件作品的艺术成就。对于颜真卿这样非常成熟的艺术大师来说。...

颜真卿代表作品的图片,颜真卿书法作品裴将军诗中麟台二字有什么典故?

谢谢你的提问。颜真卿的《裴将军诗》是一件著名的书法作品,也是颜真卿自己书写自己的诗歌作品的书法作品,在书法艺术上非常有成就的一件作品。

题主说得好,书法作品《裴将军》是一首诗,作品既然赞美裴将军,就不免要提到一个典故“麟台”。麟台其实是是麒麟阁和云台的简称。

麒麟阁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因获麒麟,在未央宫建造了麒麟阁。

古人认为麒麟是一种仁兽,爱护仁兽,就是仁政的体现,所以,麒麟阁建成以后,实际成为国家的重要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了。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匈奴归降汉朝,国家太平。宣帝命画大臣霍光、赵充国、苏武等11人于麒麟阁,表彰他们的中兴之功。

后世就把麒麟阁看做是功臣的象征了。

云台是东汉时期洛阳南宫的云台阁。汉明帝刘庄为了表彰汉光武帝的二十八功臣,令画家绘画了他们的画像,所以,后来古代的读书人,就把麒麟阁和云台看做是功臣的同一个意思了。

唐代从唐太宗开始,也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看“战马若龙虎”中的“龙”字,像不像一辆自行车呢?

颜真卿时代的裴将军,裴旻是一个以剑术高超著名的将军,可惜,没有赶上唐太宗时代,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是,他也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将军,据说,颜真卿的老师张旭,观看了裴旻舞剑,书法艺术大大提高了。

这次颜真卿写《裴将军诗》应该是艺术和军事的结合,所以书法非常有特色,也与颜真卿的任何书法都不太一样。

这件书法作品,突出的是大将军的英雄气概,用笔非常雄健,而且变化莫测,笔画也粗细润枯变化很大。给人的艺术欣赏是非常震撼的。

董其昌也非常敬重这件作品的艺术成就,亲自临摹。

不过,董其昌的临摹,真的只有表面的一些笔墨功夫,没有真正的灵魂。

题主说的“麟台”二字,确实像画出了一个“麟台”一样。

给人感觉,仿佛我们可以高山仰止那功臣很多的“麟台”。

而且,麟字尤其写得好像有人在楼阁里面一样。

但是,我们看看董其昌的临摹,居然把这两个字分开来临摹,显然,他没有读懂颜真卿的用意。

书法家的艺术安排是刻意设计?还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两种情况都会有。不过,对于颜真卿这样非常成熟的艺术大师来说,自然流露书法艺术感情的成分要大得多。

下面大家欣赏一下《裴将军诗》完整的诗歌文字。

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烜赫耀英材。将军临北荒,腾凌何壮哉。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颜真卿作的楷书除了多宝塔碑?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除了《多宝塔感应碑》还有《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

谁的书法成就大?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李善之子。玄宗时官北海太守,故后人多称之为李北海,天资聪慧,豪放爽直,不矜细节,书法与文章,均为时所崇,中唐时期被誉他有六绝,即文章、书翰、正直、解辩、美、烈。“品、德、学”兼优的大书法家。传世主要有云麾碑,从书法演进历史价值而论,当与初唐欧褚二大家并驾文验,李太守是唐代六大书家之一,确实名不虚传。

鲁公姓颜,名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颜师古的五世从孙。博学工辞章,精五体书法,事亲孝。玄宗开元中,举进士,擢制科,出官平原太守,抚州刺史,为人忠义。举义兵平安禄山之乱,立大功,封上柱国鲁郡公。颜鲁公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张旭,深得张氏书法之精髓。之后,他又广学博引,从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汲取养分。他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继王羲之的第二个高峰,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是仅次于“二王”的。颜真卿对“二王”的书法体系加以研究,依据他们的书法特色,灵活通变,推陈出新,创造了符合盛唐审美追求的刚健雄浑的颜体。颜真卿诸书体传世最多,被称为中国书苑的一大宝库、百代楷模。启功先生曾说:“鲁公书,非独为有唐八法之宗,亦古今书苑不之祖。其铭石之作,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莫不衣钵相沿。”

唐代书家之众、书作之盛、书论之深,超过以往任何朝代。各种书体都有开宗立派的大家,其中最杰出者当首推颜真卿。鲁公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书法纵横艺术论坛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颜真卿的传世书法很多,其中杰出的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像赞》、《大唐中兴颂摩崖》、《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楷体。另外还有《祭侄文稿》、《自书告身》、《刘中使帖》等行草墨宝。其中《颜勤礼碑》是为其祖父立碑树传之作,此时颜真卿已是70高龄的老人,书法艺术已到达炉火纯青之境界,法度森严,饱满遒劲,气势博大,是颜体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颜体书法艺术后学者的典范。 另外行书《祭侄文稿》,信笔拈来,自然苍劲,也是颜真卿行书中的杰出之作。这篇《祭侄文稿》也成为了如今书法界公认的“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后,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另一篇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稿》)。

颜体20字古诗?

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陆羽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王修甫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榛芜掩前迹,苔藓余旧痕。--裴循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颜真卿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颜岘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颜真卿的作品颜体字,王義之的作品兰亭序,张旭作品狂体字。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余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王纯

魏碑行书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题主这两个问题提的好!但如果改为‘’碑帖结合代表人物都有谁‘’则更为准确。因为有清至民国,是碑帖结合运动的发盟,倡导,兴起,成熟,产生代表人物的过程,但这些代表人物的取法,不限于魏碑,金文,汉隶,六朝碑版都是他们取法的重要法源。

就我的学习,理解,对题主之问,回答如下:

一,弄清楚什么是碑,才能明确碑帖结合的概念,而不仅以魏碑之偏概碑学之全。

从书法角度来说,碑是古代刻石的总名称。细加分项,直立中央四面无傍的叫碑,安在门上的叫阙,埋入坟墓的叫墓志,在土中或植于地表者叫碣,刻于悬崖峭壁的叫摩崖,所有这些在石上刋刻的书法作品统称为碑。

先秦的金文(即大篆),汉隶也是碑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碑于帖的技法区别

碑与帖相比较,在点画上,帖表现两头,回环往复,牵丝映带,中段则一掠而过;碑表现中段,提按起伏,浑厚苍劲,两头的表现则没有约束,舒展放逸;在结体上,帖表现纵势,强调上下连绵;碑表现横势,强调左右开张;在风格上,帖强调韵味,精致娴雅;碑强调气势,沉雄豪放。

这两种书法形式,在历史上,首先是帖学的发达,一千多年后的淸晚期到民国,碑学才崛起。

碑学兴起的根源

帖学自东晋二王以来,经历了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几个高度发展阶段,到元明,清早期,一方面帖学的各种不同风格,各种表现形式都被前人挖掘,表现罄尽,一方面赵孟頫,董其昌的温婉风格,由于几代帝王的推崇和学人的好尚,追求模仿成风,形成千人一面的局面,帖学到此已成山穷水尽之势。

清初的书法家就已经认识到帖学的危机和困境,于是汉碑和唐碑成为另一座宝藏,被开始挖掘,随后,魏晋南北朝的造像,也成了重要的取法之源。

二,碑学的发展和成熟

笔法的突破

碑与帖的结体不同,用笔方法也完全不同。唐宋元明的书家用帖的方法写碑,当然行不通,因此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都没有篆隶,也就是碑学名家。

帖的用笔主要是顺拖,只注意笔画两头的提按顿挫和回环往复,中段一掠而过,笔画的中部显得直白空怯。

邓石如是晚清杰出的篆刻家,书法家。他从刻印时刀锋顶着石面向前运动的道理,证悟碑学用笔方法。将笔管朝运动的相反方向倾斜,使笔头顶着纸面逆行。其结果是笔的辅毫自然逸出,使写出的笔画两边起伏毛糙,表现出摩崖石刻上风雨剥蚀的效果,产生了苍茫浑厚的气象。

这种用笔方法,打破赵孟頫的‘’千古不易‘’之说,继承和开启了二王以后绝迹一千多年的碑版书风,堪称划时代的突破。

邓石如迥异历代的新的用笔方法一面世,立即产生巨大影响。时人惊呼:‘’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后继者,郑簠,翁方纲,桂馥,孙星衍,金农,郑板桥,丁敬,黄易,王鸿绪,刘石庵,奚冈,何绍基,包世臣,康有为,民国时期的于右任,徐生翁,沈曾植都进行更深的挖掘和探索,创作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多样化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理论的创新

在理论上,包世臣的《艺舟双辑》全面总结邓石如的用笔方法,对碑学发展影响深远。

在碑版书法兴起后,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康有为的《广艺舟双辑》等著作相继问世。这两个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的风云人物的介入和宣教,壮大了碑学声势,扩大了碑学影响。

三,碑帖结合的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碑帖结合的历程

碑帖结合的基本路径和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一,顺治到乾隆时期为发盟期,取法以汉隶为主,兼学秦篆唐楷,在风格上受帖学影响较大,以工秀为主;

二,乾隆到嘉庆为发展期,在笔法问题解决后,开始寻求结体形式的突破,篆隶之外,取法范围扩大至金文和南北朝碑版,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作品不断出现。

三,道光至民国为成熟期,篆,隶,魏楷与帖学融合,碑帖结合后的行书重,拙,阔,浑然一体,风格多样,千姿百态,完成了从帖学到碑学,到碑帖结合的历史性的重大转化。

碑帖结合的代表人物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安徽怀宁(今安徽安庆)人。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晚清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家。

(邓石如书法对联)

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州(今道县)人。 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

晚清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何绍基书法中堂)

赵之谦(1829年-1884年),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晚清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

(赵之谦书法对联)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睡翁、东轩支离叟等。晚清著名的学者,书法家。

(沈曾植书法中堂)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南海县人,故人称康南海。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康有为书法对联)

于右任(1879-1964 年),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国民党元老之一。为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者。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徐生翁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近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徐生翁书法条幅)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学习颜真卿的颜体有什么讲究的呢?

以颜楷书《麻姑碑》为例,谈谈结构和偏傍部首有什么讲究,有什么特征。

《麻姑碑》是楷书经典范本。雄健古拙,宽博端庄,外密中疏,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有篆籀笔意。

例字解析:

"瀑″字三点水旁呼应明显,右部笔画多,所以密而笔画细,最后两点舒朗,极力外靠。

"得″字中间空白较多,上紧下松。

"當″字上宽下窄,以竖点为中心,和下部田的中竖对直。口部的折画为起笔另起折,分二笔完成,为方折,田部的横折为圆折。

"金″字撇捺较直,下部两点较长。整个字有对称美。

"顶″字左高右低,中间多横的间距相等。

"而″字较扁,横折竖钩的转折的形态棱角明显。

"斯″字左部横画较斜。右部最后的竖粗而长,增加了平衡感。

"美″字呈纵势,多横的间距相等,有均称之美,有动感,如人昂首阔步,但重心稳定。

偏旁部首分析

文字头:点和横可断可连,横画中间略上弯。

常字头:左右两点高低适当,左顾右盼。

宝盖头:左竖点左斜,横钩的钩尖对着字的中心。

禾字头:第一笔为平撇,不要写得太斜。撇捺较直。

山字头:右边的短竖,写直写斜均可。

广字头:点写在横的中间,撇不接横。

草字头:左竖和右弧撇上开下合,向内收之势。

田字头:布白均衡,像倒梯形,上宽下窄。

双人旁:第一撇直而短,第二撇起笔对上撇的中部。

左耳旁:上面的折角向右上方,下面的折角向右下方。竖画微带弧度。

虫字旁:呈斜势。中竖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左弯的。

木字旁:整体较窄。竖钩在横画偏右的位置,捺变为点。

火字旁:两点左低右高,中竖撇较正。

立刀旁:竖画短偏上,竖钩可直可弯。

(以上楷书《麻姑碑》及单字为颜真卿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下图为笔者临《麻姑碑》中的单字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